- 年份
- 2024(7019)
- 2023(10381)
- 2022(8743)
- 2021(8286)
- 2020(7021)
- 2019(15904)
- 2018(15422)
- 2017(30261)
- 2016(15690)
- 2015(17592)
- 2014(17270)
- 2013(16897)
- 2012(15013)
- 2011(12705)
- 2010(12363)
- 2009(10770)
- 2008(10042)
- 2007(7915)
- 2006(6289)
- 2005(5015)
- 学科
- 济(58254)
- 经济(58194)
- 管理(50128)
- 业(46950)
- 企(36689)
- 企业(36689)
- 方法(31244)
- 财(29529)
- 数学(28401)
- 数学方法(28058)
- 中国(16502)
- 农(15751)
- 务(14072)
- 财务(14037)
- 财务管理(13985)
- 财政(13531)
- 企业财务(13295)
- 业经(12437)
- 地方(12311)
- 制(12293)
- 贸(11618)
- 贸易(11611)
- 易(11314)
- 政(11089)
- 农业(10234)
- 技术(8986)
- 银(8717)
- 银行(8711)
- 理论(8704)
- 学(8482)
- 机构
- 学院(199909)
- 大学(198855)
- 济(85979)
- 管理(85972)
- 经济(84433)
- 理学(75897)
- 理学院(75278)
- 管理学(74172)
- 管理学院(73782)
- 研究(55998)
- 财(47816)
- 中国(43323)
- 京(38080)
- 财经(34989)
- 经(32026)
- 科学(31228)
- 中心(28404)
- 经济学(27577)
- 江(27372)
- 财经大学(26172)
- 业大(25517)
- 经济学院(25226)
- 所(24113)
- 范(23750)
- 师范(23543)
- 农(23341)
- 商学(23273)
- 商学院(23073)
- 北京(22498)
- 经济管理(22197)
- 基金
- 项目(146270)
- 科学(118034)
- 研究(110513)
- 基金(109547)
- 家(93095)
- 国家(92329)
- 科学基金(82663)
- 社会(74092)
- 社会科(70447)
- 社会科学(70430)
- 基金项目(58623)
- 省(56293)
- 自然(51686)
- 教育(50897)
- 自然科(50624)
- 自然科学(50613)
- 自然科学基金(49687)
- 划(46333)
- 编号(45046)
- 资助(43057)
- 成果(35006)
- 部(33306)
- 重点(31969)
- 国家社会(31752)
- 创(31513)
- 发(30789)
- 教育部(30005)
- 人文(29946)
- 创新(29387)
- 制(29177)
共检索到2786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文琪
"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增强消费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而民生领域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加快消费扩容升级,进而扩大内需。文章通过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地方政府财政依赖通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影响消费扩容升级的机制。研究发现:地方政府财政依赖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特别是对文化体育服务和城乡社区服务均等化存在显著推动作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尤其是文化体育服务均等化对消费扩容升级存在积极促进作用。基于此,文章建议通过提高一般转移支付比重、加快绩效预算改革以及优质公共服务供给等措施促进消费扩容升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文琪
"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增强消费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而民生领域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加快消费扩容升级,进而扩大内需。文章通过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地方政府财政依赖通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影响消费扩容升级的机制。研究发现:地方政府财政依赖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特别是对文化体育服务和城乡社区服务均等化存在显著推动作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尤其是文化体育服务均等化对消费扩容升级存在积极促进作用。基于此,文章建议通过提高一般转移支付比重、加快绩效预算改革以及优质公共服务供给等措施促进消费扩容升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郭宏宝
本文首先回顾了Buchanan等中外学者对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研究,并结合教育服务均等化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由于公民偏好的差异性,公共服务的均等是一种相对的、动态的、涉及多指标体系的均等,公共服务均等化既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伦理问题与政治问题。在完成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又结合我国教育服务均等化现状,以师生比率指标为例,通过功效系数法对我国教育公共服务的现状提出了尝试性评价,认为我国的教育服务存在明显的不公平性。本文最后总结了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
公共服务均等化 评判标准 功效系数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岳军
一、问题的提出中国的公共服务非均等化已是不争的事实,对于公共服务非均等化形成的原因和改善的途径,国内外学者的观点主要集中在财政体制和政府间财政关系上。很多文献据此提出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选择,总结起来不外乎以下几点:(1)完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谢芬 肖育才
以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为研究出发点的财政分权理论兴起的同时,世界各国也纷纷实行分权改革,但是各国分权改革实践的绩效却存在较大差异,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鉴于此,本文首先对财政分权理论的演进与公共产品供给的联系进行了理论回顾和分析,然后结合中国的实践,对中国式分权下地方政府行为进行理论分析,并对中国财政分权下转移支付,地方政府行为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互动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希望能为中国公共财政体制建设、"服务型政府"建设以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参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侠 刘小川
作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转移支付制度理应在均衡地区间财力差距和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研究发现,由于转移支付结构不合理、管理弱化等原因,随着我国财政转移支付规模逐步扩大,其政策效果并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因此,为完善转移支付以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须从优化转移支付结构、推进转移支付法制体系建设、规范转移支付绩效评价制度以及提高转移支付制度透明度四个方面对转移支付制度建设进行系统性的规划和设计。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悦荣
利用2001—2008年广东人均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及各类公共服务财政支出和人均GDP数据,运用人口和财政支出双重加权的区域差异分析工具,测算广东城际、县际、城乡财政收入、支出及各类公共服务支出和经济发展均等化程度,显示:各类公共服务支出的城际、县际、城乡绝对差异呈扩大趋势,城际、县际以及城乡医疗卫生与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相对差异呈缩小趋势,城乡公共服务、一般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和教育支出相对差异呈扩大趋势。公共服务、一般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处于底线均等、非均等化状态,基本公共服务、教育、医疗卫生支出处于均等、底线均等、非均等化状态。2005年以来各类公共服务支出的非均等化程度呈降低趋势...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曾明 华磊 刘耀彬
基于"均等化平均标准"的概念和官员行为理论从理论层面阐释地方政府财政自给能力影响转移支付的公共服务均等化效用的作用机理,以地方政府财政自给能力为门槛变量,利用中国大陆31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构建门槛模型从财政自给的视角实证考察1994—2012年中央转移支付与地区间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系,结果表明,转移支付制度能够有条件地有效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由于存在着三门槛效应,其均等化效用随着地方财政自给能力的提升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态势。地方政府财政自给能力低下是导致转移支付制度不能有效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原因,增强地方财政自给能力已是当务之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戬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有效的财政政策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中,我国政府存在财政责任划分不明确、财政投入总量不足、财政资源配置不均衡、财政专项转移支付制度不合理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就需建立权责明确的公共财政体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改革转移支付制度。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贾俊雪
运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间财政收支责任安排对地方公共服务发展和均等化的影响。研究表明,政府间财政收支责任安排的影响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非对称性:收入责任安排的影响并不显著,支出责任安排对交通基础设施和医疗卫生服务具有显著的正影响,对基础教育具有负影响但不显著;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收入和支出责任安排对交通基础设施的负影响和正影响均显著增强,支出责任安排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正影响则显著弱化。相应的反事实分析表明,财政承包制改革不利于省份公共服务特别是交通基础设施服务的均等化,1994年分税制改革则促进了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和医疗卫生服务的均等化,但不利于公共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泽彩
一、“财政均富”思想的背景(一)不能再放任群体间个体收入差距的日趋扩大。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公平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但目前在初次分配上存在着严重的失衡。一是经济总量发展不平衡,直接导致地区间和城乡间居民收入差异扩大。据研究资料表明,1980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人均GDP比是1.80:1.18:1,到2005年扩大为2.66:1.25:1。国家统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崔军 黄健雄
(一)明确地方各级政府间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明确划分地方各级政府间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是理清地方财政体制改革思路、保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权责清晰的关键。第一,地方各级政府应明确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中的职能。政府职能的划分可分为纵向划分与横向划分两个原则;纵向划分主要依据外部性、信息复杂性以及激励相容三个原则来划分不同层级之间政府的主要职能;横向划分主要依据同级政府的机构设置和工作内容两个标准来划分同一层级政府不同部门之间的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麟
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当前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趋势和当务之急。我国城乡公共服务非均等的原因在于现行地方财政制度存在缺陷:二元财政支出形式、地方分税制不健全和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等。因此,应建立城乡统筹、事权明晰的公共服务内容体系,打破原有的财政收支框架并建立公共预算体制,并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关键词:
城乡 公共服务均等化 公共财政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熊波
转移支付是分权财政体制的重要内容,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深化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迫切要求。要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就必须改革现行分税制,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构建完善的转移支付法律体系,强化转移支付监督和管理制度,不断提高转移支付效率,为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财政保障。
关键词:
转移支付 公共财政体制 公共服务均等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马国贤
一、基本公共服务最低公平——均等化的基本模式我们应怎样实现均等化?笔者总结各国做法,大体有人均财力的均等化、公共服务标准化和基本公共服务最低公平等三种模式。以下,笔者结合对各模式利弊分析来考量我国的均等化路径。(一)人均财力的均等化。这是指中央政府按每个地区人口以及每万人应达到的公共支出标准来计算向地方政府补贴的制度。该模式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