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89)
2023(14112)
2022(12312)
2021(11759)
2020(9883)
2019(22732)
2018(22672)
2017(43295)
2016(24178)
2015(27380)
2014(27658)
2013(27090)
2012(24858)
2011(22066)
2010(22347)
2009(20720)
2008(20450)
2007(18090)
2006(16051)
2005(14525)
作者
(68988)
(56905)
(56627)
(54230)
(36334)
(27242)
(25756)
(22246)
(21634)
(20782)
(19501)
(19254)
(18192)
(18096)
(17953)
(17364)
(16978)
(16944)
(16252)
(16164)
(14197)
(14140)
(13743)
(13126)
(12832)
(12741)
(12719)
(12515)
(11495)
(11293)
学科
(87363)
经济(87219)
管理(77541)
(68732)
(59172)
企业(59172)
方法(38030)
(37059)
数学(32156)
数学方法(31718)
中国(25673)
(24724)
(24013)
业经(20681)
(20557)
(20310)
财务(20227)
财务管理(20163)
企业财务(19136)
地方(18921)
(17018)
理论(16994)
(16263)
银行(16218)
农业(15516)
(15277)
财政(14905)
(14796)
(14788)
贸易(14782)
机构
大学(336567)
学院(334893)
管理(130765)
(128234)
经济(125115)
理学(112045)
研究(111307)
理学院(110802)
管理学(108882)
管理学院(108276)
中国(84985)
(72421)
(71352)
科学(68800)
(56547)
(52593)
财经(52489)
(51271)
中心(50563)
研究所(50502)
业大(48682)
(47358)
北京(46135)
(44124)
师范(43704)
(41083)
农业(40891)
(40540)
财经大学(38659)
经济学(37935)
基金
项目(222967)
科学(174224)
研究(166308)
基金(159827)
(138258)
国家(137078)
科学基金(117456)
社会(102529)
社会科(96955)
社会科学(96929)
(87694)
基金项目(84762)
教育(76724)
自然(75783)
自然科(73951)
自然科学(73934)
(73391)
自然科学基金(72564)
编号(69082)
资助(65941)
成果(58447)
重点(49685)
(49121)
课题(48220)
(46395)
(46119)
(43748)
项目编号(43124)
创新(42989)
科研(42326)
期刊
(147183)
经济(147183)
研究(104611)
中国(70544)
(60231)
学报(53185)
管理(49177)
(48467)
科学(47167)
教育(41971)
大学(40424)
学学(37803)
农业(32895)
(30978)
金融(30978)
技术(28600)
财经(26236)
业经(23610)
经济研究(22394)
(22234)
问题(19076)
图书(18086)
理论(17177)
财会(15989)
(15988)
会计(15950)
(15911)
科技(15643)
实践(15619)
(15619)
共检索到5093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纪瑜  赵合云  
地方财政体制权责不对称已经成为分税制后我国地方财政管理体制运行十年来的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事权划分原则性不强且缺乏法制化基础导致了政府间事权下移,地方政府级次过多与"倒轧账"式的分税模式引起了地方政府间财权上移,转移支付制度不规范造成了地方政府间财力差距日益扩大。为此,我们应选择相应的治理对策来完善我国地方财政体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合云  
省以下财政体制权责不对称已经成为我国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运行十多年来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辖区间外部性问题的广泛存在,是引发我国省以下财政体制权责不对称的一个重要根源。尽可能地纠正我国辖区问外部性,建立一个有效的辖区间外部性内在化机制,是治理我国省以下财政体制权责不对称的一条有效途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闫坤  
在我国的财政收入和支出构成中,大约有50%的收入和80%的支出发生在地方政府。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疆域广阔、人口众多、地方千差万别的发展中大国,研究地方财政体制无疑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可以说,省以下财政体制的规范与否,直接影响到中央与地方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整体效果,政府间财政关系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取决于地方财政问题的恰当处理。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地方财政体制改革是下一步整个国家财政体制改革的一个重点,改革的基本趋向是建立以分税制为基础的地方分级财政。其目的在于理顺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更好地实现地方财政职能。本文认为,地方财政体制改革需要把握三条原则:一是赋予省一级适度的调控权,二是体制确定力求规范,三是合理调节省以下地区之间的财力分配。据此,本文就如何深化地方财政体制改革的几个重大问题,如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事权划分、地方税体系建设和地方税种划分、地方财政之间的转移支付制度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京焕  岳晓  万柯  
基于地区经济差异建立均衡的财政体制,首先要合理划分政府间的事权和财权,在实现地方财力与事权匹配的基础上实现中央财力与事权的匹配,最终实现中央与地方财力与事权的总体匹配。建立地区均衡财政体制的目标模式应将地区经济划分作为财政体制设计的基础,针对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设计不同的体制模式,对政府事权"分块"可对"共有事权"进行局部调整,以使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占霖  
财政管理体制是确定中央与地方、地方各级政府之间以及国家与企事业单位之间财力分配和管理权责的一项最基本的财政管理制度,财政管理体制的实质就是正确处理财政分配中的集权和分权关系。1994年起,我国全面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重新确定了中央和地方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林  李翔宇  陈永正  
国外地方财政往往对上级财政具有较强的依附性,我国的地方财政同样具有很强的对上级政府的依附性。如果说我国的乡级财政在税改之前具有较强的独立性的话,那是因为这种独立性的根源是乡级财政的自筹制度。农村税费改革取消自筹制度,也就终结了这种体制外的独立性,还乡级财政以依附性的本来面目。在取消农业税的条件下,我国乡级财政的这种依附性就走入了困境。从"财权"角度来看,我国取消农业税以后,乡级财政已经丧失了自己独立的财源基础。而从"事权"角度来分析,其"事权"已经大大弱化,乡级财政已经失去了以一级独立的财政存在的意义。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朱秋霞  
本文介绍了以德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财税体制和行政体制,分析了行政体制与财税体制相分离的情况,指出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财政效率的办法,并在此基础上批评了试图重新划分行政区划来提高财政效率的设想。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郭云喜  
1994年我国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规范了政府间的财政分配关系,调动了中央、地方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促进了财税收入的稳定增长。但新体制还不完善,突出表现在当前普遍存在的地方财政困难尤其是县乡财政困难。本文在借鉴主要经济体当前财政体制的做法和经验基础上,提出推进我国中央与地方财政体制改革的一些思考和对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贾康  白景明  
中国地方财政的种种问题,归根到底是一个现代化转轨过程中的财政制度安排问题,制度安排得好,运行的问题将一通百通。 深化地方财政改革是一项复杂的制度创新系统工程。改革必须标本兼治、以治本带治标,为地方财政的可持续发展和规范运行创造一个稳定、有效、兼具激励和自律机制的制度环境。在当前整体市场经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亦军  
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振兴财政的口号,而地方财政是国家财政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尤其在我们这样一个地域辽阔的人口大国,要想振兴国家财政,地方财政的振兴也必须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从探讨地方财政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以及地方财政在市场经济和国家财政中的重要作用入手,探讨了现行地方财政体制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以及解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王瑞民  陶然  刘明兴  
本文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系统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财税体制的演变。1980年代的分权式"财政承包制"是中国特定转轨路径的内生结果,而非该阶段高速增长的主要制度基础;1990年代后期逐步兴起的区域招商引资竞争、"土地财政"、"土地金融"只是1994年集权式分税制改革在中国特定金融、土地、劳工、环保体制组合下的一个非预期后果。在带来高增长的同时,这种地方发展主义模式开始带来日益增加的经济、金融扭曲及不可持续的社会、环境后果。与其他体制一起,分税制不仅加大了地方对上级转移支付的依赖与预算软约束,也推动地方财政日益成为"吃饭财政"与"建设财政",而与政府建设"公共财政"的目标渐行渐远。未来改革应从市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史忠良  刘汉屏  
文章认为,建立和完善地方财政体制的主要依据是国家分税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基本政策是:准确划分事权;合理安排支出;涵养地方财源;加速地税建设;规范转移支付制度;逐步推行因素法。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王希岩  
对于经济分权的大国体制,地方公共财政是制度均衡。分权经济使地方政府有动力和条件与中央政府进行纵向博弈,为约束地方政府的经济扩张冲动与机会主义行为,中央政府不得不下放民主监督权,从而使我国地方财政体制呈现从地方财政向地方公共财政演化的内在趋势。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田发  周琛影  
县乡财政日益困难根源于地方财政体制不规范,事权与财权高度不对称。解困的根本出路在于规范政府间财政关系,进行地方财政体制变革。但地方财政体制变革不能局限于边际微调,须考虑简化过多的财政级次。可推行"省管县"财政体制与"乡财县管"财政体制两项改革,将财政级次由五级简化为三级。并以这三级财政为架构,重新设计财政体制,合理配置政府间事权财权,达到县乡财政彻底解困的目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