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83)
2023(8767)
2022(7340)
2021(6680)
2020(5129)
2019(11791)
2018(11572)
2017(20974)
2016(11954)
2015(13456)
2014(13905)
2013(13422)
2012(12718)
2011(11829)
2010(12225)
2009(10991)
2008(10974)
2007(10115)
2006(9306)
2005(8746)
作者
(35201)
(28903)
(28763)
(27364)
(18495)
(13953)
(13206)
(11261)
(11127)
(10832)
(9908)
(9894)
(9500)
(9377)
(9240)
(8884)
(8769)
(8516)
(8511)
(8354)
(7626)
(7255)
(6997)
(6902)
(6706)
(6513)
(6499)
(6479)
(6042)
(5784)
学科
(49602)
经济(49552)
管理(31800)
(27706)
(20740)
企业(20740)
地方(19623)
中国(18855)
(15523)
业经(13082)
方法(11764)
(11113)
(10824)
农业(10761)
地方经济(10553)
(10100)
(9933)
银行(9918)
(9650)
(9645)
金融(9644)
(9541)
理论(9534)
数学(9248)
环境(9066)
数学方法(8998)
(8827)
资源(8299)
教育(7988)
(7958)
机构
学院(168173)
大学(162263)
(62581)
研究(61238)
经济(60828)
管理(57157)
中国(47620)
理学(46337)
理学院(45717)
管理学(44776)
管理学院(44454)
科学(37949)
(36863)
(32285)
(31834)
(29566)
研究所(28517)
中心(28281)
(27813)
(26919)
师范(26666)
(24818)
北京(24287)
财经(23130)
技术(22273)
业大(22217)
(22048)
(21906)
农业(21202)
师范大学(20787)
基金
项目(100543)
研究(79413)
科学(76666)
基金(65836)
(56658)
国家(56040)
科学基金(46933)
社会(46455)
社会科(43886)
社会科学(43871)
(43198)
教育(37527)
编号(35727)
(34713)
基金项目(33792)
成果(30367)
(28247)
自然(27816)
资助(27237)
自然科(26973)
自然科学(26967)
课题(26546)
自然科学基金(26452)
重点(23202)
发展(22769)
(22335)
(22324)
(20682)
项目编号(20619)
(20555)
期刊
(85433)
经济(85433)
研究(55495)
中国(46972)
教育(32230)
(27390)
(25100)
学报(24550)
管理(23569)
科学(21864)
(18979)
金融(18979)
农业(18833)
技术(18285)
大学(18223)
业经(16228)
学学(16195)
图书(13602)
经济研究(12780)
财经(11056)
问题(10494)
书馆(10226)
图书馆(10226)
职业(10120)
(9783)
(9588)
(9558)
论坛(9558)
资源(9416)
(8919)
共检索到2861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学俊  周冬祥  
地方课程资源具有多元综合性、动态生成性、可持续发展性、实践体验性、自主开发性等特点。地方课程资源开发和优化配置应与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有机衔接,以一线教师的积极、主动参与为前提,促进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的合作,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与优化配置的基本途径是:开发专门的地方课程,形成国家课程某部分的补充材料,促进和完善校本课程开发,渗入各学科领域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同时,还应重视地方课程资源开发和优化配置的管理, 促进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牛征  
股份制作为一种资产经营方式,通过个别资本向股份资本的转化,实现社会资本的集中与联合。中国部分高职院校的股份制改革,应该处理好依法办学与大胆改革、有效积累与股东权益、争取政策与自主改革、质量与效益等关系,需要解决好新增资产产权、公有资产产值、教工股份认购和财政投入等问题。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富民  宋德勇  
目的:5G技术将通过何种方式塑造医疗健康行业,以及5G技术如何促进医疗健康行业资源优化配置背后的理论机制和应用模式。方法: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创新提出"矩阵式"数据处理机制并加以应用。结果:研究发现,5G技术能够极大效率地促进医疗资源优化配置。结论:从现实可能性来看,未来5G通信技术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的应用模式主要有两大方向,其一是5G智慧医疗信息管理系统,为5G技术在医疗服务行业中的底层支持,其二是5G物联网智慧医疗服务体系,为5G在医疗服务行业中的深层应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编者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并将财政提升到"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新高度,系统阐述了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财税体制改革的方向、思路及具体要求,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成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面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河北省财政厅高志立厅长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欣  
教育部印发课程思想政治建设全面推进高等院校的指导纲领,提出将思政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各高校积极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创新。结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积极搭建招聘与配置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对该课程教学内容中融入的思政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提出“学教辩做导结思”教学模式,探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有效路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朱士雄  
一、问题的提出学校实施的课程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它集中体现了一所学校教育价值的取向,也制约着教育的活动方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发展和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随着80年代末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理论的提出和实施的不断推进,全国出现了诸如上海的一些代表学校、?..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蒋庆斌  郝超  
文章从实践的层面比较系统地阐述了项目课程的开发方法,主要包括:如何从工作分析入手进行项目课程门类的划分;如何根据专业口径大小选择不同的项目设计逻辑主线;如何按照能力为主线、项目为明线、知识为暗线原则进行项目的结构设计等。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姜德顺  关一品  徐境苡  
资金配置政策是大型企业资金管理的中心内容,是决定企业资金集中管理成效的关键所在。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辽河油田分公司在总部资金配置政策调整的新形势下,以强化内部资本市场的市场化机制为导向对下属单位的资金配置政策进行了适时调整,新的资金配置政策更加符合资金趋利避险的本性和逻辑。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卢为民  蒋琦珺  
多规合一是指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多个规划融合到一个区域上,实现一个区域一本规划、一张蓝图,解决现有各类部门规划自成体系、内容冲突、缺乏衔接等问题。随着我国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如何通过多规合一来优化配置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着力解决的问题。为此,笔者结合上海市的实践探索,就如何更好地利用多规合一推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行一些探讨。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富民  
分析现有分级诊疗体系下的医疗信息传导机制发现,现有的分级诊疗机制采用层级化的医疗信息传导方式,信息传递效率较低,导致医疗资源存在错配。文章基于大数据的医疗机构职能层级和信息传递路径分离的机制框架,可以推进医疗信息的互联互通和提高医疗资源配置效率。希望加快医疗大数据推广应用,建设医疗信息共享机制,明确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简便转诊流程,高效转诊。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卢为民  蒋琦珺  
多规合一是指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多个规划融合到一个区域上,实现一个区域一本规划、一张蓝图,解决现有各类部门规划自成体系、内容冲突、缺乏衔接等问题。随着我国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如何通过多规合一来优化配置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着力解决的问题。为此,笔者结合上海市的实践探索,就如何更好地利用多规合一推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行一些探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吴剑慧  
文章首先对岗位能力进行了简单概述,分析了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性,并对当前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随后从6个维度介绍了如何从岗位能力素质模型下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进行构建的对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何玉龙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以培养高等职业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不仅要培养出具有专业知识的劳动者,而且一定要突出学生劳动技能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提高。为此,高职院校必须要加强职业技能课设置,在“独立实践环节”课、“专业综合实训”课、“职业资格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德平  张红军  杨妍  
高等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其自身的人才资源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而高校人力资源整体素质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力资源管理水平。高校应当转变观念,加强人才的引进、考核、开发和管理,从而稳定人才,提高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