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07)
2023(7196)
2022(5914)
2021(5681)
2020(4619)
2019(10469)
2018(10065)
2017(18723)
2016(10133)
2015(11533)
2014(11663)
2013(11428)
2012(10247)
2011(8887)
2010(9462)
2009(9067)
2008(8480)
2007(7759)
2006(6880)
2005(6317)
作者
(26084)
(21075)
(20909)
(20425)
(13588)
(10148)
(9842)
(8280)
(8085)
(8057)
(7221)
(7069)
(6774)
(6755)
(6745)
(6559)
(6252)
(6144)
(6084)
(5985)
(5310)
(5031)
(4973)
(4939)
(4868)
(4805)
(4750)
(4701)
(4289)
(4270)
学科
管理(34771)
(33114)
经济(33077)
(32691)
(29741)
企业(29741)
(28173)
(25342)
金融(25341)
(23592)
银行(23589)
(22779)
中国(20017)
(14759)
(14638)
财务(14617)
财务管理(14559)
企业财务(13928)
财政(12760)
方法(12136)
地方(11825)
中国金融(11038)
(10339)
业经(10335)
(9721)
数学(9666)
数学方法(9569)
(9431)
理论(9120)
(8498)
机构
学院(131184)
大学(127332)
(52585)
经济(51200)
管理(46696)
中国(40040)
研究(39427)
(38524)
理学(38518)
理学院(38147)
管理学(37634)
管理学院(37374)
(25775)
财经(25583)
(22953)
(22321)
中心(21381)
科学(20753)
(19339)
(19323)
银行(18678)
财经大学(18665)
(18578)
(17923)
(17570)
金融(17553)
经济学(17411)
北京(16509)
研究所(16301)
人民(16256)
基金
项目(75680)
研究(61931)
科学(58233)
基金(51986)
(42500)
国家(42062)
社会(37860)
科学基金(36874)
社会科(35976)
社会科学(35967)
(31289)
教育(28884)
编号(27414)
基金项目(26821)
(24290)
成果(24195)
资助(21767)
自然(20877)
自然科(20415)
自然科学(20411)
自然科学基金(20054)
课题(19164)
(17949)
项目编号(17766)
重点(16912)
(16584)
(16526)
(16329)
(16137)
(15871)
期刊
(63186)
经济(63186)
研究(46620)
(37031)
中国(33038)
(31573)
金融(31573)
管理(18628)
教育(18185)
学报(15037)
(14061)
财经(13526)
科学(12752)
大学(12453)
技术(12087)
(11534)
学学(11472)
经济研究(10543)
财会(10262)
业经(9992)
会计(9401)
农业(8127)
(7868)
财政(7868)
问题(7649)
理论(7492)
通讯(7134)
会通(7114)
(6949)
图书(6945)
共检索到2245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马柱  王洁  
本文以财政竞争理论为理论基础,结合中国国情特点拓展了纵向财政竞争理论,将中央与地方间的纵向财政竞争细分为纵向预算外财政竞争与纵向预算内财政竞争两种具体形式;通过纵向预算内财政竞争和纵向预算外财政竞争的博弈分析并结合地方财政数据分析发现,自1994年分税制建立以来,在纵向预算内财政竞争博弈和纵向预算外财政竞争博弈中,中央均占优,而纵向预算外财政竞争主导了纵向财政竞争博弈的最终结果,并且也成为了地方纵向财政竞争压力的主要来源;然后,本文从地方融资平台的根本功能属性出发,以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数据和地方预算外财政数据,论证了地方纵向预算外财政竞争压力是导致地方融资平台形成发展的重要财政原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卓轩   钟海  
基于中国式财政分权体制下的政府间关系,文章使用空间统计方法考察了地方政府间横向税收竞争在整体空间集聚和局部区域分化等方面的特征,在此基础之上,构建不同时期下的空间计量模型探究政府财政结构对于税收竞争的时空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在地理和经济空间下均存在“向上竞争”的特点,收支分权及财政自主度不同程度地促进了地方政府税收竞争水平的提高且表现出时期延伸性;纵向财政失衡则起抑制作用,但财政自主度和收支分权分别加剧和削弱了该影响。进一步地,本文使用多门槛模型考察了财政结构对于税收竞争的非线性影响,结果显示,纵向财政失衡对于税收竞争的作用在收支分权和财政自主度下分别表现为单一和双重门槛特征,在收支分权门槛下始终起抑制作用,但逐级削弱;在财政自主度门槛下则经历了“明显促进—影响不明显—明显抑制”的跳跃过程。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海东   黄徐亮   郭靖  
基于地级城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财政纵向失衡、地方政府横向竞争对城市创业活跃度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纵向失衡会显著抑制城市创业活跃度提升,地方政府横向竞争及其与财政纵向失衡的交互作用会显著促进城市创业活跃度提升;资本要素集聚、市场区域、公共服务是主要作用路径;促进效应和抑制效应的共同作用最终使实际创业活跃度高于前沿水平4.503%,且从时间趋势上看净效应仍有增长空间;财政纵向失衡和地方政府横向竞争的正向影响效应在东部区域、一二线城市相对较大。研究结论对进一步理顺省以下政府间的财政关系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刁伟涛  
本文以中央与地方间的纵向博弈和地方政府间的横向竞争为理论框架,分析了地方政府举借债务的动因,基于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结果显示,信息不对称使中央政府对于地方政府的举债行为并没有形成强力有效的约束,而地方政府间的横向竞争则进一步加剧了债务规模的扩张。同时,地方政府举借债务也存在财政分权的体制因素,这集中体现在其举债规模与财力状况相关,而不同财力构成对于举债规模影响存在异质性:一般公共财力是正向影响,而政府性基金财力则是负向影响,显示出地方政府主动举债和被动举债是同时存在的。上述论断为地方政府举债融资的管控治理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刁伟涛  
本文以中央与地方间的纵向博弈和地方政府间的横向竞争为理论框架,分析了地方政府举借债务的动因,基于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结果显示,信息不对称使中央政府对于地方政府的举债行为并没有形成强力有效的约束,而地方政府间的横向竞争则进一步加剧了债务规模的扩张。同时,地方政府举借债务也存在财政分权的体制因素,这集中体现在其举债规模与财力状况相关,而不同财力构成对于举债规模影响存在异质性:一般公共财力是正向影响,而政府性基金财力则是负向影响,显示出地方政府主动举债和被动举债是同时存在的。上述论断为地方政府举债融资的管控治理提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刘树鑫   史传林  
中国式财政分权背景下地方税收竞争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利于发展地区经济,又会招致治理挑战。鉴于当前厘清财政纵向失衡与地方税收竞争的逻辑关系富有意义,本文从理论上推演了财政纵向失衡对地方税收竞争的作用机理。实证研究发现:现阶段财政纵向失衡对地方税收竞争整体上存在显著的促进效应,并能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财政纵向失衡不仅能通过加重地方财政压力来间接促进地方税收竞争,同样也能通过削弱地方征税努力来间接促进地方税收竞争,但从效应强弱来看,前者不如后者;在异质性方面,财政纵向失衡对地方税收竞争的促进效应仅在政商关系较为健康的地区显著,在政商关系不太健康的地区并不显著。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明  毛捷  杨志勇  
政府间横向竞争虽能解释中国经济成功转型背后的逻辑,但其效应却与中国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的上升矛盾。在此背景下,政府间纵向竞争被纳入研究的视野。经典文献认为,当上、下级政府围绕共同税基展开竞争时,由于公共池塘效应的存在,均衡税率会走高。但中国的税权配置与标准的财政联邦制有很大差别,因此纵向竞争能否纠正横向竞争引发的逐次均衡,有待检验。假定中央政府掌握调整名义税率及税收分成比例的权力,本文从微观视角研究发现,纵向竞争未必能纠正逐次均衡结果,其效应与税权配置挂钩,实证检验证实了上述发现。通过对基准模型的拓展,本文最后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财政收入占比呈U型变化的原因。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文权  吕肖婷  
文章以用户数量作为衡量平台质量的标准构建了纵向差异化平台的竞争模型,通过比较双寡头平台价格、数量竞争及垄断平台企业内纵向差异化子平台数量和价格竞争四种情形下的均衡结果,研究发现由于用户的差异性高质量平台与低质量平台可以共存,高质量平台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纵向差异化平台的数量竞争较价格竞争可以吸引更多的高质量用户,而平台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增加了整体福利;平台分化则使纵向差异化平台竞争内部化,高质量和低质量子平台均提高价格,低质量子平台的用户被吸引到高质量子平台中,纵向差异化子平台竞争均衡时的利润大于双寡头平台竞争平台的利润和,因此平台分化有利于平台利润的提高。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李洪  拓亚芬  
城投公司在促进地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其政府属性及特殊的经营活动,财务报表审计风险较大。本文通过分析城投公司审计风险产生的根源、核心审计风险评估要点以及应对措施,探讨地方投融资平台发债审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曹光宇  刘晨冉  周黎安  刘畅  
本文利用2004-2006年取消农业税的自然实验,使用1994—2009年的县级面板数据首次从实证上检验了财政压力导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成立这一假说。利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发现,取消农业税改革导致的财政冲击越大,县级地方政府在改革后设立融资平台的概率越高。这一发现在不同模型设定下保持稳健,并通过了基于改革前样本和利用其他税种收入变动构造的安慰剂检验。我们还排除了上述发现由扩权强县和财政省直管县等其他财政制度改革驱动的可能性。进一步的分析表明,面临更激烈的区域间竞争、初始财政禀赋较低的县更倾向于设立融资平台。本文丰富了关于财政压力对中国地方政府行为影响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国财政体制与金融制度之间复杂的关联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娟娟  
通过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进行债务融资是现阶段我国地方政府解决建设与经营城市中资金难题的主要渠道。文章指出,由于政府对于金融资源的控制、现行体制下地方政府扩张性和短期性的行为特征等深层的体制性原因,随着近年来融资平台债务的迅速膨胀,其中的风险引起广泛关注,特别是其可能导致的地方政府的财政风险与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为有效化解其中的风险并实现地方政府的规范化、持续化融资,亟需探究有效的对策,如规范政府经济行为、建立地方债务预警体系、完善分税制以及地方政府与融资平台自身行为的规范与约束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吴平  
武汉政府投融资平台从发展伊始,就与财政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从起步至今,都没有真正理顺二者的关系。尽管财政一直对其存在着管理之实,却又一直没有清晰其管理角色。随着近几年武汉政府投融资平台的
[期刊] 改革  [作者] 祝志勇  高扬志  
在财政压力和地方竞争制度框架下,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是地方政府拥有的新竞争工具。投融资平台在发挥基础设施的经济增长关联效应的同时,可能使地方政府变相拥有货币发行权,影响宏观经济的稳定。应明确政府与市场的边界,防止政府的"越位"、"缺位";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平衡中央与地方财政收支;优化官员绩效考核体系,建立一套适应科学发展要求的评价体系;规范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投融资,使其负债透明化、投资科学化,从体制机制上改革,以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曹红辉  
一、问题的由来及其研究意义2010年以来,随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前两年迅速膨胀的地方融资平台潜在的财政风险和它给银行体系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不仅引起国内各界的关注,也引发全球范围内对它可能给中国经济、金融稳定带来冲击的担心。对此问题,存在多种似是而非的看法,尤其是对各种融资平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吴雪萍  任佳萍  
在联邦政府的持续支持下,美国各州纷纷创建了纵向教育数据系统。纵向教育数据系统在消解数据孤岛、完整记录学生成长历程、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在运行过程中,纵向教育数据系统重视吸收利益相关者参与、实施数据治理并发挥数据的应用与服务价值。我国在信息化教育管理方面可从培育数据文化、提升数据质量、形成持续发展的良性机制等方面借鉴美国州纵向教育数据系统的经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