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06)
2023(7467)
2022(6496)
2021(5992)
2020(5060)
2019(11937)
2018(11703)
2017(22686)
2016(12464)
2015(14300)
2014(14534)
2013(14597)
2012(13903)
2011(12853)
2010(13103)
2009(12408)
2008(12440)
2007(11804)
2006(10239)
2005(8761)
作者
(37209)
(31369)
(31236)
(30061)
(19643)
(15268)
(14486)
(12225)
(11816)
(11239)
(10693)
(10477)
(9896)
(9853)
(9786)
(9778)
(9687)
(9041)
(8985)
(8980)
(7839)
(7709)
(7589)
(7237)
(7224)
(7073)
(7065)
(6910)
(6534)
(6352)
学科
(57359)
经济(57203)
(33841)
管理(30204)
(28714)
方法(26684)
(23608)
企业(23608)
数学(22234)
数学方法(22073)
农业(18953)
业经(15900)
中国(15792)
(15288)
地方(13559)
(11586)
(11408)
(9866)
(9326)
贸易(9325)
(9035)
理论(8982)
(8459)
(8036)
银行(8015)
收入(7801)
农业经济(7713)
(7669)
金融(7665)
(7624)
机构
学院(187420)
大学(186480)
(77302)
经济(75530)
管理(70057)
研究(63290)
理学(60317)
理学院(59608)
管理学(58539)
管理学院(58178)
中国(47573)
(39292)
科学(38945)
(38494)
(36451)
(32421)
中心(30359)
业大(29834)
农业(29796)
(29463)
研究所(29255)
财经(28452)
(26080)
师范(25868)
(25640)
经济学(24289)
北京(23947)
(23144)
经济学院(22111)
(21470)
基金
项目(121462)
科学(94729)
研究(90788)
基金(86935)
(74661)
国家(73931)
科学基金(62528)
社会(59332)
社会科(54834)
社会科学(54813)
(48723)
基金项目(46505)
教育(41522)
(40247)
编号(38596)
自然(38084)
自然科(37161)
自然科学(37148)
自然科学基金(36492)
资助(34753)
成果(32479)
(27395)
重点(27220)
(27036)
课题(26256)
(24499)
国家社会(23672)
(23557)
教育部(23349)
科研(23284)
期刊
(91734)
经济(91734)
研究(54203)
(42223)
中国(38066)
学报(31056)
(28905)
科学(28232)
农业(27498)
大学(23717)
学学(22446)
管理(21101)
教育(19490)
业经(18153)
(17738)
金融(17738)
技术(14706)
财经(14351)
经济研究(13462)
问题(12683)
(12255)
(11779)
(11547)
农村(9750)
(9750)
技术经济(9435)
农业经济(9394)
统计(9083)
理论(8855)
商业(8797)
共检索到2780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然  
"淘宝村"的兴起与发展,是网络全球化背景下传统乡村转型的地方自觉运动。从结构、社会和个体等3个层面分析"淘宝村"形成和发展的机制,得出"淘宝村"不仅遵循着技术理性导向下的农民集体行动逻辑,而且具有更为现代的生产和生活组织形式,且具有地域生产力再造和社会转型的价值。进一步,通过采用事实观察和实地调研的方法,分析"淘宝村"存在的制度设计、产业结构、关系重组和区域失衡等方面的问题。最后从地方自觉、生产力分工、主体价值和乡土重构等多重视角,思考如何实现"淘宝村"的"有序发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戚善成  
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实施"千县万村计划"农村淘宝项目,目前,全区已开设30余家农村淘宝服务站,帮助当地群众网上代购代销,使更多农民群众享受到网络带来的方便快捷。图为农村淘宝合伙人橙长营首期培训班在耿车镇开班,由阿里巴巴淘宝大学专业团队授课,共有40名学员参加了培训。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房冠辛  
"新型城镇化"的本质就是"化镇为市",实现"农民市民化"。而中国城镇化在既有发展历程中逐步形成的特质及模式已经固化成为某种"路径依赖",这使得当下乡村的城镇化陷入以"农民主体缺位"为核心特征的困境,最终导致城镇对乡村更深层次地"规训"。基于此,本文依托浙江省青岩刘村这一典型案例,从城市社会学的视角解释了"淘宝村"的出现、演变、特征及意义。正是借助互联网经济和技术创新,"淘宝村"将乡村传统和现代因素有效融合,在赋予农民充分自主权的基础上,实现了对"农业、农村、农民"的"一体配套式"现代化改造,让乡村城镇化真正能够"记得住乡愁"。"淘宝村"也因此在实践和理论的双重层面提供了创新性的启发。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昊原   唐华仓  
本文通过分析淘宝村集聚现象的最新变化,研究淘宝村发展的内在规律,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为淘宝村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重要指导。我国淘宝村93%以上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本文利用基尼系数、莫兰指数以及核密度估计值分析淘宝村地理空间分布。最后,文章指出淘宝村集聚发展是由完全竞争市场的结构特征所决定的,电商在农村集聚发展,能把生产成本降到最低水平。淘宝村集聚发展存在空间拥挤、环境污染和竞争内卷化等问题,应该通过科学规划、引进人才和鼓励创新等措施,确保淘宝村健康稳定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付岩岩  
本文基于空间集聚变化的相关理论,并结合ArcGIS和GeoDa等空间数据分析工具,对2017年我国"淘宝村"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淘宝村"整体呈现组团状集聚格局,区际间差异较大,空间分布具有沿南向北扩散的趋势;"淘宝村"集聚区域呈现地域梯度和连片化特征,如江苏、浙江、广东以及福建等东南沿海省份分布密度较高;县域尺度"淘宝村"的空间分布具有正自相关性,并且呈现空间相邻和蔓延的特征。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艳  马勇  
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 ,由于教师、学生的参与 ,课程在实施过程中成为一个动态的、可变的社会存在。其中 ,教师对课程的重构起着重要作用。影响教师重构课程的社会因素包含社会、制度、文化发展和学生的文化需求 ,以及教师自身的社会角色地位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郭玉莉,姜琪  
市场经济的浪潮,使我国以传统医德维系的医德关系面临着巨大冲击。我国现实医疗服务中所存在的“小红包”正是在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存在的仕会现象。客观地认识、分析这一社会现象,对深化医院的改革有着特殊的意义。 人的生、老、病、死是自然法则,而在这方面的需要必然和医疗卫生服务发生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对自身认识的深化,人们对医疗卫生的需求愈来愈高。医生和患者的矛盾在这种情况下便突出出来了,小红包现象便是这种矛盾的表现形式之一。为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智邦  王中辉  周亮  王慧荣  
采用2013—2015年"淘宝村"空间统计数据,结合区域网民数量、互联网普及率等数据信息,利用GIS空间分析和空间计量经济学的方法,研究了中国"淘宝村"的变化趋势、空间分布特征,以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2013—2015年中国"淘宝村"发展迅猛,以江浙沪为核心向邻近区域扩散;2"淘宝村"在空间分布上呈现显著的阶梯特征,即由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梯度锐减,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南多北少","淘宝村"集聚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物流便利、经济基础良好、消费市场成熟的沿海发达地区;3"淘宝村"快速发展的深层驱动因素主要有:互联网消费市场的繁荣,快递、互联网金融、通信网络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政府引导调控和电商平台企业战略投入的共同推动,"邻里效应"与"商业文化传统"等社会因素的促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智邦  王中辉  周亮  王慧荣  
采用2013—2015年"淘宝村"空间统计数据,结合区域网民数量、互联网普及率等数据信息,利用GIS空间分析和空间计量经济学的方法,研究了中国"淘宝村"的变化趋势、空间分布特征,以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2013—2015年中国"淘宝村"发展迅猛,以江浙沪为核心向邻近区域扩散;2"淘宝村"在空间分布上呈现显著的阶梯特征,即由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梯度锐减,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南多北少","淘宝村"集聚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物流便利、经济基础良好、消费市场成熟的沿海发达地区;3"淘宝村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傅春晖  
“进步时代”的美国农村正在经历一场总体性的危机,美国早期的农业农村社会学也是在这个时候兴起的。不同于城市的“拥堵”,乡村问题的前提条件是“孤立”。当时对乡村问题的研究大致分为两个流派,即“乡村主义”和“乡镇主义”,乡村主义认为乡村是一个自足的社会系统,而乡镇主义认为乡村和城市在本质上是一体的,两者之间通过市镇和接近于县城的小城市联结。与此同时,乡村教会也遇到了特定的危机,此时的乡村教会已经不能满足于抚慰人们心灵的传统功能,必须发展出新的形式和功能才能满足新时代的要求。牧师在其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牧师就是一个扎根在乡村中的社会学者,他需要调查社区需求、激励产业发展、维护共同体利益。而“社区制图”则是一种“认定乡村社会”的社会学方法,致力于从社会组织方面画出乡村区域的图形,并寻求何为这个区域团结的主要因素。通过基督教乡村运动,早期美国农业农村社会学的思想也传播到了中国,燕京、金陵、齐鲁等教会大学都积极投身于农业推广和社区改造,并且结合中国本土特点,发展出了一些适合中国社会的本土化理论和方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傅春晖  
“进步时代”的美国农村正在经历一场总体性的危机,美国早期的农业农村社会学也是在这个时候兴起的。不同于城市的“拥堵”,乡村问题的前提条件是“孤立”。当时对乡村问题的研究大致分为两个流派,即“乡村主义”和“乡镇主义”,乡村主义认为乡村是一个自足的社会系统,而乡镇主义认为乡村和城市在本质上是一体的,两者之间通过市镇和接近于县城的小城市联结。与此同时,乡村教会也遇到了特定的危机,此时的乡村教会已经不能满足于抚慰人们心灵的传统功能,必须发展出新的形式和功能才能满足新时代的要求。牧师在其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牧师就是一个扎根在乡村中的社会学者,他需要调查社区需求、激励产业发展、维护共同体利益。而“社区制图”则是一种“认定乡村社会”的社会学方法,致力于从社会组织方面画出乡村区域的图形,并寻求何为这个区域团结的主要因素。通过基督教乡村运动,早期美国农业农村社会学的思想也传播到了中国,燕京、金陵、齐鲁等教会大学都积极投身于农业推广和社区改造,并且结合中国本土特点,发展出了一些适合中国社会的本土化理论和方法。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丽平  娄策群  苏玲  谢浩  雷兵  
[目的/意义]文章关注"淘宝村"这个特殊的群体,探究在淘宝村发展过程中隐性知识传播机理,以期为农村电商发展提供决策建议。[方法/过程]采用实地调研、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式对河南省长葛市两个淘宝村岗李村和尚庄村进行深入调研,并获取第一手数据,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结论]淘宝村隐性知识传播与社会网络有紧密的联系,淘宝村隐性知识的传播符合SECI模型但同时受其自身的特性和技术含量的影响。[局限]研究的样本局限在河南省范围内,没有展开全国范围的调研。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天泽  张京祥  
在后金融危机环境中,中国此前资本驱动下的城市增长主义模式正逐步走向终结。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乡村正成为资本关注和投入的重点,正在成为增长主义新的延续空间。从一定意义上而言,当前风起云涌的"乡村建设"运动、"淘宝村"等,其本质都是资本驱动下增长主义在乡村地区的具体体现。从剖析增长主义的角度切入,通过"淘宝村"与20世纪80年代的第一轮乡村工业化运动的对比,从而揭示出当前电商在乡村集聚发展的深层机制。认为,"淘宝村"是"互联网+"时代中继"乡村工业化"之后的新一轮增长主义范式体现,在表面繁荣的背后也孕育着诸多危机,更需要探讨真正的、可持续的乡村复兴道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翟卫东  暴丽艳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提振城镇居民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这给农村淘宝店主提出了发展农产品淘宝品牌战略的新要求。研究阐述了农村淘宝店主发展品牌营销策略的内涵及意义;揭示农村淘宝店品牌营销战略运作过程中所面临的品牌渠道推广、品牌忠诚度培育和品牌支撑体系建设等系列问题;给出创新农村淘宝品牌营销第推广渠道,提升消费者对农村淘宝品牌忠诚度及夯实农村淘宝品牌营销支撑体系等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翟卫东  暴丽艳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提振城镇居民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这给农村淘宝店主提出了发展农产品淘宝品牌战略的新要求。研究阐述了农村淘宝店主发展品牌营销策略的内涵及意义;揭示农村淘宝店品牌营销战略运作过程中所面临的品牌渠道推广、品牌忠诚度培育和品牌支撑体系建设等系列问题;给出创新农村淘宝品牌营销第推广渠道,提升消费者对农村淘宝品牌忠诚度及夯实农村淘宝品牌营销支撑体系等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