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39)
2023(7585)
2022(6272)
2021(5859)
2020(4888)
2019(10840)
2018(10280)
2017(18959)
2016(10721)
2015(11538)
2014(11191)
2013(10942)
2012(9970)
2011(8337)
2010(8354)
2009(7633)
2008(7690)
2007(6808)
2006(5665)
2005(4765)
作者
(31142)
(25798)
(25683)
(24391)
(16101)
(12482)
(11445)
(10257)
(9849)
(9087)
(8878)
(8479)
(8220)
(8211)
(8119)
(8002)
(7763)
(7713)
(7434)
(7220)
(6566)
(6226)
(6066)
(6032)
(5802)
(5656)
(5574)
(5539)
(5206)
(5189)
学科
(36500)
经济(36458)
管理(35570)
(31282)
(25912)
企业(25912)
(25455)
方法(17295)
数学(15427)
数学方法(15306)
财政(12717)
(11644)
财务(11635)
财务管理(11585)
中国(11508)
企业财务(11065)
(11007)
(10208)
(9287)
地方(8864)
业经(8561)
(8459)
贸易(8455)
(8272)
(7684)
农业(7235)
(6683)
(6464)
(6366)
技术(6228)
机构
学院(140533)
大学(140132)
(57178)
经济(56093)
管理(54818)
理学(47945)
研究(47613)
理学院(47455)
管理学(46648)
管理学院(46428)
中国(35910)
(34750)
科学(31345)
(30220)
(28497)
业大(25331)
(24942)
农业(24136)
财经(23558)
研究所(22612)
中心(21568)
(21499)
(20814)
(17509)
北京(17482)
经济学(17452)
(17355)
财经大学(17306)
农业大学(16232)
经济学院(15999)
基金
项目(100340)
科学(77794)
基金(73600)
研究(66997)
(66895)
国家(66331)
科学基金(56155)
社会(43611)
社会科(41510)
社会科学(41496)
基金项目(39622)
(39455)
自然(38137)
自然科(37321)
自然科学(37304)
自然科学基金(36665)
(33506)
教育(29976)
资助(29151)
编号(24686)
重点(22753)
(21524)
(21201)
(20629)
计划(20275)
科研(20117)
创新(19852)
国家社会(18743)
成果(18692)
(18344)
期刊
(59538)
经济(59538)
研究(39668)
(32401)
学报(28750)
中国(28643)
(25459)
科学(23486)
大学(20880)
学学(20320)
管理(18414)
农业(17191)
财经(11802)
(10917)
金融(10917)
经济研究(10821)
技术(10010)
(10009)
(9876)
教育(9795)
业经(9020)
(8491)
财会(8315)
会计(8282)
问题(7960)
(7762)
财政(7762)
业大(7746)
科技(7161)
技术经济(6854)
共检索到2063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袁诚  陆晓天  杨骁  
本文利用PPP项目库中1341个交通设施类PPP项目信息和中国县域、城市年鉴的截面数据,以地方的财政、经济、金融、交通等状况作为自变量,采用多种计量回归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探究了地方政府自有财力对一地交通设施建设采用PPP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交通设施PPP项目实施与地方自有财力具有明显关联,但这种关系却是负向的:自有财力薄弱的地方政府,很少采用PPP模式建设交通基础设施。进一步的回归模型表明,自有财力薄弱的政府更倾向于在PPP项目中采用政府付费的回报模式。对这一结论,本文给出了几点基于中国国情和现状的解释,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袁诚  陆晓天  杨骁  
本文利用PPP项目库中1341个交通设施类PPP项目信息和中国县域、城市年鉴的截面数据,以地方的财政、经济、金融、交通等状况作为自变量,采用多种计量回归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探究了地方政府自有财力对一地交通设施建设采用PPP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交通设施PPP项目实施与地方自有财力具有明显关联,但这种关系却是负向的:自有财力薄弱的地方政府,很少采用PPP模式建设交通基础设施。进一步的回归模型表明,自有财力薄弱的政府更倾向于在PPP项目中采用政府付费的回报模式。对这一结论,本文给出了几点基于中国国情和现状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何小川  张斌  侯海婷  
论文梳理了截至2017年末我国全部农业农村类PPP项目以及项目所在地的相关截面数据,采用多项式Logit回归模型和顺序Logit回归模型,研究了地方政府自有财力对农业农村类PPP项目回报机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自有财力与农业农村类PPP项目回报机制选择具有明显关联,关联关系与政策导向和预期相一致,即自有财力越薄弱的地方政府,在实施农业农村类PPP项目时越偏好采用使用者付费模式,表明实践中在农业农村领域推行PPP模式对自有财力不足的地方政府开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确实产生了正向影响。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竹志奇   赵亮   焦建国  
面对近年来错综复杂的发展环境,中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促进了经济回升向好,但政策效能仍有待进一步提升。本文研究项目体制背景下中央与地方政府投资政策之间的协同效应,并分析地方自有财力异质性对协同效应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协同效应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增强中央财政投资政策的逆周期调节作用,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地方投资过度扩张等问题。此外,地方政府响应中央投资引导时承担的成本也会削弱协同效应。中央与地方的投资协同效应仍是财政投资政策的重要特征和优势,应该从转移支付、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和绩效改革等方面进一步完善财政投融资体制,促使其更好地发挥逆周期调节功能。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仝允桓  
美日等交通设施建设的财源政策及其借鉴仝允桓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交通投资和融资体系,采取合理有效的财源政策和资金筹措方法是解决中国交通建设长期投资不足问题的关键所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采取的行之有效的财源政策和融资手段值得...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楠  吴巍  胡细英  赵晓杰  
随着城市交通问题的日益凸显,大型交通设施已被许多城市纳入筹划建设中,由此引致周边房地产价格的增值效应已被广泛关注。以城市轨道交通、高铁站区、跨江通道为主要对象,从大型交通设施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范围、影响时效以及主要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梳理与评述,并展望未来研究重点与方向,以期为解决城市房地产价格分异的现实问题和践行健康城市化之路提供参考。研究表明:(1)在影响范围方面,城市轨道交通站点根据所处区位不同对房价的影响范围在1km至4km不等,高铁站区影响范围相对有限在2km以内,跨江通道影响范围可达3.5km至7km;(2)在影响时效方面,大型交通设施的规划、运营阶段对价格产生正效应,施工阶段可能对价格产生负效应;(3)在研究方法方面,空间扩展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等空间异质模型的引入,使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描述更为细化,提高了拟合效果和预测准确性;(4)未来研究应重视不同交通设施的联合影响,并加强设施对房地产价格负效应的关注,同时也亟需集成新兴的大数据和空间分析方法多视角挖掘房地产价格空间分异的内在机理。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贾康  
交通运输业是实现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基础支撑,具有明显的先导地位,建设上的适当超前是其客观规律。从经济学和财政学的角度看,交通基础设施有不同程度的自然垄断性和鲜明的准公共产品属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客观上要求综合优化。从投资和财务会计管理方面认识,交通运输行业应实行多元化筹资,向公共财政规范形式靠近来运用资金,资金管理要强化绩效导向,创新财务会计管理。公共财政有必要继续支持交通运输业的建设、改革和发展,既包括投入,也包括"花钱买机制"。要有意识地促进顶层规划、通盘统筹设计水平的提高,积极研讨多种政策工具的改进和优化组合。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锦清  区婷婷  
以上海17个空间区为案例,采集1979-2013年共35年的文献关注数据,对各空间区拥有的对外交通设施能量和城市发展影响力分别进行定量测度,然后对两者进行回归分析。研究显示两者的关系是:(1)存在正相关关系,即空间拥有的对外交通设施能量越高,空间的城市发展影响力越大;(2)存在驱动门槛规律,即对外交通设施对空间的城市发展影响力提升存在驱动门槛,在门槛以内,空间的城市发展影响力随交通设施能量的增加而缓慢提升,而一旦突破门槛,则快速提升。
[期刊] 预测  [作者] 高武  洪开荣  潘彬  
本文模拟分析复杂动态和主体博弈环境下的重大交通设施项目风险形成与演化机理问题。首先,分析了重大交通设施项目风险要素来源以及它们之间的互动组合关系;然后,分析了重大交通设施项目风险不同层次的复杂动态交互演化机理;最后,构建了重大交通设施项目风险演化的"三重动力机制模型",并通过系统仿真方法测度了三种动力的敏感性。通过研究证明了重大交通设施项目风险是环境变化、主体博弈和系统自演化三重动力交互作用的结果。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仝允桓  
日美等交通设施建设的主要财源政策及其借鉴(续)仝允桓四、其他一些国家的主要交通财源政策英国、澳大利亚、前联邦德国、意大利和法国等为保证长期稳定的交通建设财源,也制定了各具特色的交通财源政策。1.英国英国1909年颁布《道路开发与改善基金法》,把石油税...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郭万莉  
(一)政府的参与模式1.政府直接与社会资本合作。该模式可降低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中的直接投入,但若合作方在建设、运营中出现了风险或困难,导致社会资本的利益受到损失,就可能影响项目的正常运营,进而会降低项目的服务水平,不能正常发挥社会功能。在这种合作模式下,合作条约中对社会资本方权利义务的严格、细致约束显得尤其重要。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璐  徐磊  董捷  
在梳理交通发展与土地利用效率作用机理的基础上,以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相关数据为基础,运用全域自相关模型、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我国土地利用效率的空间相关性,并分别从全国层面以及东、中、西三大区域尺度上,评估了交通设施建设对土地利用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全国土地利用效率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交通设施对土地利用效率存在正向的直接效应及溢出效应,且直接效应较之跨区域溢出效应更为显著;与铁路设施相比,公路对土地利用效率的直接效应更为明显,而铁路跨区域溢出效应更为突出;公路对土地利用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在东部最高,在西部则铁路最高。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璐  徐磊  董捷  
在梳理交通发展与土地利用效率作用机理的基础上,以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相关数据为基础,运用全域自相关模型、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我国土地利用效率的空间相关性,并分别从全国层面以及东、中、西三大区域尺度上,评估了交通设施建设对土地利用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全国土地利用效率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交通设施对土地利用效率存在正向的直接效应及溢出效应,且直接效应较之跨区域溢出效应更为显著;与铁路设施相比,公路对土地利用效率的直接效应更为明显,而铁路跨区域溢出效应更为突出;公路对土地利用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在东部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金叶  舒鑫  
中亚地区因其特殊的地缘特征和丰富的资源禀赋业已成为大国角逐的重要地区之一。基于交通运输视角,分析中美俄等大国加强与中亚国家合作、进行博弈的主要方式及其影响,以期为中国与中亚的交通运输合作提出相应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倪维秋  
公共交通设施用地是保障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但是,现行的土地政策难以满足公共交通立体开发、多层经营、多种用途复合利用的需要。本文在分析交通设施用地利用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交通设施用地复合利用的经验,从规划、利用、管控、落实4个方面提出具体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