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90)
2023(3233)
2022(2720)
2021(2937)
2020(2252)
2019(5415)
2018(5446)
2017(8682)
2016(6394)
2015(7590)
2014(7843)
2013(6784)
2012(6349)
2011(5863)
2010(6295)
2009(5325)
2008(5341)
2007(5039)
2006(4703)
2005(4717)
作者
(14232)
(11531)
(11425)
(11408)
(7402)
(5589)
(5438)
(4729)
(4542)
(4382)
(4081)
(3920)
(3768)
(3760)
(3724)
(3660)
(3607)
(3520)
(3499)
(3305)
(3268)
(2913)
(2912)
(2856)
(2793)
(2731)
(2554)
(2449)
(2419)
(2411)
学科
教育(19437)
中国(12216)
管理(11262)
(10941)
经济(10918)
(8214)
理论(7391)
教学(6844)
(6172)
企业(6172)
(6063)
(5192)
(5130)
(4277)
(4144)
发展(3813)
地方(3749)
(3691)
学校(3655)
研究(3533)
思想(3496)
学法(3477)
教学法(3477)
高等(3469)
(3456)
财政(3419)
政治(3402)
改革(3309)
(3216)
思想政治(3193)
机构
大学(76167)
学院(73578)
研究(29625)
教育(28586)
(22376)
师范(22340)
(19670)
经济(18775)
(18598)
管理(18523)
师范大学(18296)
中国(17332)
科学(16094)
职业(15772)
(15242)
理学(14586)
(14504)
理学院(14271)
技术(14003)
管理学(13741)
管理学院(13566)
北京(13494)
(13463)
研究所(13195)
中心(12584)
(11495)
教育学(11054)
职业技术(10764)
(10415)
技术学院(9284)
基金
研究(38804)
项目(37741)
科学(30688)
教育(28110)
基金(21615)
成果(20418)
编号(20182)
社会(20040)
课题(18617)
社会科(18468)
社会科学(18462)
(17260)
(16824)
(16521)
(16505)
国家(16446)
科学基金(13081)
规划(12895)
(11912)
(11661)
项目编号(11639)
研究成果(11024)
(10692)
(10659)
阶段(10631)
年度(10427)
(10394)
重点(10350)
基金项目(10121)
教育部(9839)
期刊
教育(50996)
研究(37146)
中国(29156)
(27756)
经济(27756)
职业(14306)
技术(12358)
(11228)
技术教育(9513)
职业技术(9513)
职业技术教育(9513)
(7684)
学报(7382)
(7334)
金融(7334)
大学(7017)
管理(6951)
(6677)
论坛(6677)
科学(6468)
高等(5737)
成人(5591)
成人教育(5591)
(5417)
农业(5113)
财经(5022)
高等教育(4974)
职教(4800)
图书(4674)
学学(4556)
共检索到1381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泽瀛   韩玉  
地方职业教育条例是依据上位法《职业教育法》及相关法律,结合地方实际对国家法律未作规定的事项作出“突破性”规定的地方性法规,相较于其他形式的地方职业教育立法,更具丰富性、创新性、针对性。基于现行有效的11部《条例》比较分析发现,《条例》在职业教育制度建设、利益主体参与、办学支持保障、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既有共性,又具有差异性。新《职业教育法》颁布后,《条例》部分内容体现出滞后性,其中“可以”和“应该”的规定难以解决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与创新发展中的难点、堵点和痛点问题。总结分析现有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并以此为依据,按照新《职业教育法》规定的内容,分别从授权性规范、命令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对推动建设职业教育制度体系、形成多元办学格局、优化资金管理机制、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强化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进一步修订或确立地方职业教育条例的合理化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名梁  徐甜  
社会各界特别是职教学界对增强职业教育社会认同度问题的探讨由来已久,但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与社会需求反差较大,人们对职业院校和技能人才的社会认同度仍然较低。关于职业教育社会认同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内涵界定、现实表征以及职业教育社会认同度较低的现状、成因和提升对策等方面,文章通过文献综述提出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思路,即加大职业教育基础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研究、强化职业教育社会认同度的农村和民族地区研究、重视职业教育社会认同度的国际研究、加强基于职业教育社会认同度的职业教育智库研究,以期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从而切实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度。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衍  
国家更加重视,导向更加明确,基础更加扎实,贡献更加突出——业界的共识是,我国职业教育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2010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的召开,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出台,吹响了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号角。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陈彬  
一、教育地方化取得的巨大成就教育地方化是指教育权责的一种下移趋势或曰教育分权化趋势.它包括把教育发展和管理的权责由中央交给地方,使地方拥有更多的办学自主权、教育统筹权并相应承担更多的教育责任.与此同时要求教育面向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好地为本地区发展进步服务,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以往教育与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两张皮”的状况.实行教育地方化,不仅是解决教育经费匮缺状况的权宜之计,更是根据我国基本国情、尤其是总结建国后教育发展经验教训而作出的战略的抉择.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鹏  
职业教育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的整合研究,无论对于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现代职业人的培养,还是对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分别在整合的概念、历史、模式以及教学实施方面有着不同程度的贡献,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未来研究应从"为什么整合"、"整合什么"、"怎么整合"以及"谁来整合"四个视角作出前瞻性思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衍  
我国已经进入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三年,也是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第四年,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关键之年。在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的基础上,如何推进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如何服务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如何适应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新四化"的要求,这是我国面临的新课题。作为世界上的人口大国和第二大经济体,作为发展现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已历经百余年的国度,我们必须要回答的问题是:什么是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中国本土的职业教育对全球的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宁东  蓝洁  
高等职业教育层次上移是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现实需求,其与高职"专升本"既有区别也有联系。目前,高职院校独立试办高职本科专业、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合作试办高职本科专业是推进高职层次上移的两种主要探新模式。反思我国教育体系发展的现状,高等职业教育层次上移面临学位体系的断层、专业设置的隔离、门第思维的羁绊等障碍。面对客观的阻力,在已有专科层次的高职院校中举办本科以上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与学术型学士学位平行的"技术专业学士学位"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层次上移、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科学发展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衍  
2014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元年,也是我国职业教育"全面深化改革"元年。去年底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第42条和第43条特别强调,"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在职业教育领域加强这两个体系的建设,与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精神一脉相承,与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衍  
在全球经济活力疲软、市场信心不足的态势下,我们走进了2012年。可以预测,这一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将依然如2011年较为稳定。经济保持较快发展需要具备很多有利条件,人力资源支撑即是一大方面。与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微  石伟平  
科学的职业教育人才需求预测是制定职业教育规划的前提,是科学决策的依据。文章回顾了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下人才需求预测研究情况及预测工作的实施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我国职业教育人才需求预测应当着手建立人才需求预测体系,明确人才需求预测的主体,优选职业教育人才需求预测方法,并建立"互联网+"时代人才需求预测长效机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衍  
终身教育,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指终身职业教育。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修订《关于技术与职业教育建议》中,强调技术与职业教育是"终身学习的一个方面以及成为负责任的公民的一种准备",同时指出:"技术与职业教育应作为适应每个具体国家以及世界技术发展需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汤婷婷  谢德新  
职业教育扶贫是我国扶贫开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40年,我国职业教育扶贫政策大致经历了四次转型升级的版本:以区域扶贫为核心特征的职业教育扶贫1.0(1978—1993年),以攻坚扶贫为核心特征的职业教育扶贫2.0(1994—2000年),以联动扶贫为核心特征的职业教育扶贫3.0(2001—2010年),以精准扶贫为核心特征的职业教育扶贫4.0(2011年至今)。新时期对中国职业教育扶贫政策提出了新要求和新使命,加快完善职业教育扶贫法律法规体系、协调职业教育扶贫多元主体共治、营造良好的职业教育扶贫氛围,从而健全职业教育扶贫治理制度,形成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扶贫治理体系,为世界治理贫困提供中国经验、中国模式和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典兵  
采用文献研究和逻辑分析法,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年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进行回顾,其发展历程大致经过了经验积累、模仿借鉴、初步形成和深化发展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展现出独特的主题嬗变和鲜明的时代特征。这是一个从无到有、从稚嫩到成熟、从自在到自为的过程:职业教育学学科研究对象逐步明确,学科理论体系渐趋丰富,学科自主意识增强,学科外在建制不断完善。展望未来中国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需要秉持正确的研究取向,处理好与相关学科关系,重视法规政策支持,充分彰显中国特色,切实加强跨学科研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冯红霞  姜雪  
文章从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内涵、特征以及职业教育吸引力缺乏的表现、原因等方面,对我国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研究的成果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并结合现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亚西  陈沛酉  
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对于破解我国"三农"问题、促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缘于农业生产的产业化、机械化转型和"农转非"劳动力培训的现实需要,我国在首个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中就对"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进行了专项部署。十余年来,我国职业院校在持续深化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为农村发展培养专业人才、探索涉农专业科研创新与技术积累、服务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等方面成绩斐然。然而,当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面临人才供给不足、农业技术创新与转化不足、老龄人口关切不足等新命题,对职业教育的支撑服务能力提出了新挑战。对此,应转变育人理念,培养面向现代化的新型职业农民;嵌入农业科技价值链,打造科研成果转化的"中试车间";承担"老龄社会"责任,构筑终身学习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