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24)
2023(13476)
2022(11131)
2021(10120)
2020(8659)
2019(19545)
2018(19295)
2017(35905)
2016(19802)
2015(21953)
2014(21822)
2013(21107)
2012(19283)
2011(17078)
2010(17612)
2009(16524)
2008(16708)
2007(15500)
2006(13704)
2005(12466)
作者
(55027)
(45904)
(45809)
(43295)
(29279)
(21737)
(20841)
(17600)
(17287)
(16855)
(15592)
(15558)
(14976)
(14713)
(14345)
(13981)
(13573)
(13394)
(13203)
(13117)
(11411)
(11325)
(11211)
(10674)
(10504)
(10420)
(10309)
(10209)
(9315)
(9204)
学科
(83662)
(82614)
经济(82513)
(77357)
企业(77357)
管理(73400)
方法(36869)
业经(28563)
数学(28454)
数学方法(27974)
(27557)
(25806)
中国(22765)
技术(21083)
(19917)
财务(19862)
财务管理(19842)
企业财务(18823)
农业(18638)
理论(18252)
(17999)
地方(16341)
(15320)
(15118)
(14925)
技术管理(13755)
(13277)
(13046)
(12880)
银行(12872)
机构
学院(275449)
大学(273710)
(111577)
管理(110928)
经济(109286)
理学(94883)
理学院(93927)
管理学(92150)
管理学院(91619)
研究(86387)
中国(68473)
(57392)
(55287)
科学(51577)
(44909)
(44846)
财经(42608)
(42229)
中心(40838)
业大(38969)
(38662)
研究所(37674)
北京(36098)
(35691)
农业(34911)
(34755)
师范(34432)
经济学(32931)
(31381)
财经大学(31310)
基金
项目(178125)
科学(142814)
研究(133354)
基金(128759)
(110592)
国家(109543)
科学基金(96842)
社会(85620)
社会科(81191)
社会科学(81173)
(73185)
基金项目(67293)
教育(62894)
自然(62164)
自然科(60868)
自然科学(60856)
自然科学基金(59865)
(59495)
编号(53066)
资助(52346)
成果(43584)
(42974)
重点(39921)
创新(39106)
(38986)
(38254)
课题(38168)
(38145)
国家社会(34918)
大学(34889)
期刊
(129645)
经济(129645)
研究(85475)
中国(62676)
管理(48699)
(46767)
(42370)
教育(39827)
学报(38560)
科学(36821)
大学(31367)
农业(29025)
技术(28224)
学学(28163)
(26728)
金融(26728)
业经(22983)
财经(21593)
经济研究(20010)
(18695)
(18139)
技术经济(16614)
问题(16121)
科技(14609)
(14579)
图书(14460)
统计(14225)
财会(13486)
现代(13454)
商业(12684)
共检索到4300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喆  
地方综合性大学必须顺应时代变革,科学调整办学定位。地方综合性大学要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科学研究重心等方面进行改革。地方综合性大学要实现战略转型,须积极营造和培育创业文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孟凡琦  葛茂奎  杨阿滨  许春蕾  孟庆新  
创新创业教育目前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中的一个新常态,对于地方综合性大学而言,做好创新创业教育,加强人才培养,已经成为了新时期教育活动应该重点关注的对象。文章从这方面出发,分析了新时期地方综合性大学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问题,探讨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之间的有机关系,然后提出了相关的教育措施,以期让创新创业教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新动力。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葛茂奎   葛茂松   许春蕾   杨阿滨   孟凡琦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志和创造能力的时代新人,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与高校专业教育相融合是社会飞速发展的时代要求,也是应对人才缺失、技术进步、经济发展等挑战的必然选择。通过“三全育人”实施路径,为专创融合提供从育人主体、过程、方位的指引,探索二者有机融合的原则与对策,完善运行机制与科学体系,从而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取得新突破,为服务地方发展培养敢创敢为的新时代高素质人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卢军  韩磊  韩涛  
为培养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促进创业带动就业,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文章提出可建立"2+X"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弹性学制,允许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支持学生休学创新创业。同时,可在构建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体系、实践体系、保障体系三个方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策略,建立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使人才培养工作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余明  
大学生创新创业有利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对推动国家经济结构调整、打造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力、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基于学科专业背景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工作的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小佳  
要建成一所国内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创新发展是关键。创新发展,体制创新是关键,是切入点。西南大学在学院管理体制、学术管理体制、教育管理体制、业绩评价体制、学科体制等方面结合学校自身的实际尝试着一系列的创新,为建设高水平综合性大学而努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雷  
正确认识地方本科高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客观分析当前高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全新的工作视角推进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深入、有地的开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宋宝莉  
地方综合性大学应利用自己的优势创新成人教育发展的路径。通过对地方综合性大学成人教育状况进行SWOT分析,确定发展的方向,并提出了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培养创造创新和创业型人才为目标、借力政府及地方组织联盟发展、贯通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深度融合"互联网+"的发展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束霞平  
创业教育课程作为高校实施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高校推进创业教育的载体与依据。而综合性大学具有教育资源、科研、人才、学科等优势给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通过挖掘综合性大学潜在优势,从课程建设目标、课程内容及师资队伍建设视角积极探索构建适合创业教育目标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有升  
对于那些经合并进入到综合性大学的传统师范院校来说,原有的师范传统及教师教育运行体制可能会受到很大的挑战,甚或会在合并的过程中流失。对于这一类综合性大学中的教师教育来说面临着更为紧迫的体制创新。为此,我们需要重新反思师范教育的传统与教师教育的独特性,明确师范教育体制的发展历程与基本经验,进而实现办学体制、学科建设体制以及教师专业教学机构设置体制等方面的创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立彬  
本科教育是大学一项永恒的基础性工作,更是一项历久弥新的事业。在我国高等教育由规模扩张转变为内涵发展、质量提升的新时期,人才培养质量再一次被明确和强化。地方综合性大学,作为中国大学中最为广泛的地方本科院校群体的代表,在承担大众化"量"的扩张这一使命之后,在实现"质"的变化方面应再担重任,结合自身和区域特点,找准定位,创新人才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正文  顾明华  袁涛  黄荣韶  江立庚  贤振华  于文进  蒋代华  沈方科  
为顺应广西特色农业发展的要求,对地方综合性大学农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广西大学在教育思想观念转变、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改革、课程体系构建及实践性教学环节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政  唐绍祥  
"平台-模块-窗口"式创业教育模式是一种基于学生自主选择、采用"创新创业人才教育"和"创新创业团队培育"两阶段、创业素质培养平台、创业技能提升模块和创业实习实践窗口三层次结构的新型教育模式。宁波大学的创业教育实践探索,证明了这一模式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旭  
注重校企合作和注重能力培养是高职院校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优势所在,但也存在氛围营造、课程设计、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等方面的不足。破解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高职院校唯有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课程设置、教育对象、师资队伍、教学方式、教学资源、考核评价等八个方面实现转变,才能推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的转型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