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11)
- 2023(14235)
- 2022(12404)
- 2021(11817)
- 2020(9864)
- 2019(22527)
- 2018(22397)
- 2017(42598)
- 2016(23745)
- 2015(26980)
- 2014(27081)
- 2013(26335)
- 2012(23960)
- 2011(21698)
- 2010(21803)
- 2009(19601)
- 2008(19031)
- 2007(16958)
- 2006(14834)
- 2005(12888)
- 学科
- 济(90547)
- 经济(90444)
- 业(68555)
- 管理(61248)
- 农(47861)
- 企(47239)
- 企业(47239)
- 方法(39772)
- 数学(34566)
- 数学方法(34093)
- 农业(31883)
- 中国(25843)
- 业经(24070)
- 财(21604)
- 学(20027)
- 地方(19717)
- 制(17384)
- 理论(16278)
- 教育(15725)
- 技术(15376)
- 贸(14785)
- 贸易(14778)
- 易(14392)
- 和(13235)
- 环境(13163)
- 策(13118)
- 发(13100)
- 银(13070)
- 银行(13028)
- 务(12799)
- 机构
- 大学(329496)
- 学院(328630)
- 管理(129341)
- 济(126581)
- 经济(123743)
- 理学(113311)
- 理学院(112054)
- 研究(110037)
- 管理学(109857)
- 管理学院(109271)
- 中国(80037)
- 农(71574)
- 科学(70388)
- 京(69707)
- 业大(56561)
- 财(55760)
- 所(55300)
- 农业(55172)
- 中心(50746)
- 研究所(50678)
- 江(48283)
- 范(46029)
- 师范(45606)
- 财经(44915)
- 北京(43583)
- 经(41163)
- 院(39118)
- 州(39056)
- 师范大学(36341)
- 经济学(36249)
- 基金
- 项目(229680)
- 科学(180350)
- 研究(170263)
- 基金(164578)
- 家(143197)
- 国家(141884)
- 科学基金(121738)
- 社会(105319)
- 社会科(99351)
- 社会科学(99324)
- 省(92345)
- 基金项目(88165)
- 自然(79156)
- 教育(79121)
- 自然科(77310)
- 自然科学(77292)
- 划(76560)
- 自然科学基金(75881)
- 编号(71314)
- 资助(66978)
- 成果(58250)
- 重点(51088)
- 部(50705)
- 发(49262)
- 课题(49164)
- 创(48060)
- 创新(44517)
- 大学(44173)
- 科研(43731)
- 教育部(42989)
- 期刊
- 济(139497)
- 经济(139497)
- 研究(96396)
- 农(72267)
- 中国(68214)
- 学报(55888)
- 科学(50075)
- 农业(49453)
- 教育(48095)
- 大学(43599)
- 管理(42995)
- 学学(40058)
- 财(39991)
- 技术(28383)
- 业经(28018)
- 融(27695)
- 金融(27695)
- 业(23586)
- 财经(20825)
- 经济研究(20039)
- 问题(19135)
- 图书(17871)
- 经(17688)
- 版(17496)
- 科技(16949)
- 业大(15610)
- 技术经济(15242)
- 理论(15178)
- 现代(14407)
- 资源(14397)
共检索到4773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袁涛 顾明华 李正文
为探索地方性综合大学农科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升农科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广西大学农学院针对当前农科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构建以"专业知识(基础),实践能力(核心),就业素质(关键)"为基点,分"三个维度、三个方式和三个层次"为纵线,形成一个纵横向三维立体的"333"就业能力培养模式,在提升农科大学生就业能力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关键词:
农科类 大学生 就业能力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吕红芝
现代农业发展对涉农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发挥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交叉优势,引领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模式发展方向,同时对接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形成"入主流、有特色"的办学模式,是涉农综合性大学首先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原上海农学院)在传统农科转型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初步走出了一条一流综合性大学发展现代农科、服务三农的特色办学之路。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正文 顾明华 袁涛 黄荣韶 江立庚 贤振华 于文进 蒋代华 沈方科
为顺应广西特色农业发展的要求,对地方综合性大学农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广西大学在教育思想观念转变、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改革、课程体系构建及实践性教学环节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地方综合性大学 农科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余明
目前我国农科专业大学生就业存在着专业对口就业率低的问题,这不利于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和"三农问题"的解决。通过全面、科学、持续地了解农科专业不同时期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及其职业发展情况,文章分析了我国农科专业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提出政府要改善农业行业就业大环境,用人单位要提升农科大学生薪酬待遇,高校要培养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大学生三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
农科 大学生 就业质量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方心葵 葛海燕 陈火英
分析了现有综合性大学和农业院校中生物、农学类专业设置中分子生物学相关实验课程情况,总结了上海农学院在并入上海交通大学后的学科发展及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实践,构建了农业学科本科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平台,并提出了实施的具体办法。
关键词:
农业院校 分子生物学 本科实验教学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美华 赵洪亮 郭瑞 黄家慧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高等院校培养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业能力的形成与专业培养密切相关。结合农业院校大学生培养的实际,提出依托学术团队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建设,并在农学专业进行了两年实践,结果显示学术团队与学生培养可以实现良性发展,育人效果显著。研究结果可以为实现科研与教学结合,学术团队与就业能力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关键词:
学术团队 就业能力 创新训练 农业院校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宗强 尹洁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逐渐凸显,就业能力不足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章提出了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认为应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夯实专业能力,强化实践能力,重视求职技能、技巧指导工作,加强就业资源利用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就业能力 可雇用性 对策分析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阳 陈怡 刘晓婕
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将有利于个人的人力资本投资实现收益,有利于高校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人才,有利于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走向"人力资源强国"。因此,微观个体、中观环境和宏观政策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因素,培养其就业能力应是一个由个体、家庭和学校、政府参与的系统过程。
关键词:
就业能力 大学生 影响因素与提高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新红
动物解剖学是农科院校畜牧学及动物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该课程公认具有知识点杂乱、枯燥乏味以及难于理解掌握等特点。在综合性大学农科教学改革进程中,如何探索基础课程的改革与实践,构建与通识教育及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教学体系,适应农科专业发展要求的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总结分析综合性大学农科动物解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以期推动农科动物解剖学课程的深度改革和发展。
关键词:
综合性大学 农科基础课程 教学改革与实践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孙长缨
大学生就业难不断凸显就业能力普遍较弱的问题,就业能力差异也反映出高校的竞争力水平的不同。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不仅需要走出目前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误区,也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共同努力,寻求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就业能力 培养误区 提升途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董美娟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实践的锻炼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而获得的综合能力。由于大学生就业观念落后、自身实力不足、就业技能不熟练及高校专业与课程设置与市场脱节、就业指导不力等因素,大学生就业能力有待提高。文章从学生自身和学校两个方面提出了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能力 提升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席娟 赫雷霞
就业能力是大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我国高等院校的新生力量以及担负着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地方本科院校,其毕业生应具备地方发展所需求的专业技术能力、有地方特色的职业规划能力、符合地方文化的交际沟通能力,以及适应区域环境的能力。
关键词:
地方本科院校 大学生 就业能力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季庆辉 颜玉 薛勇 薛宇 孙皎 戚云锋
探索地方综合性大学研究生双创能力分析及提升对策,探讨地方综合性大学研究生双创内涵、探讨地方综合性大学研究生双创基本理论和研究生双创能力及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提升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新中
文章运用德尔斐法,设计了基于政府、毕业生和社会层面的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模型。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季庆辉 薛宇 薛勇 颜玉
研究地方综合性大学大学生"双创"教育突出问题分析及改革措施,探讨地方综合性大学大学生"双创"教育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探讨分析突出问题及成因和提出改革对策与措施。探索研究地方综合性大学大学生"双创"教育突出问题分析及改革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