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064)
2023(23228)
2022(19416)
2021(17966)
2020(15213)
2019(34593)
2018(34272)
2017(65505)
2016(35788)
2015(40170)
2014(40021)
2013(39569)
2012(36596)
2011(33088)
2010(33753)
2009(31511)
2008(31402)
2007(28486)
2006(25428)
2005(23513)
作者
(105418)
(88034)
(87772)
(83602)
(56146)
(42338)
(39814)
(34268)
(33443)
(31720)
(30240)
(29477)
(28351)
(28216)
(27792)
(27212)
(26316)
(26141)
(25564)
(25405)
(22045)
(22023)
(21564)
(20296)
(19908)
(19748)
(19736)
(19599)
(17961)
(17480)
学科
(158185)
经济(157980)
(115382)
管理(114388)
(99519)
企业(99519)
方法(63026)
数学(52186)
数学方法(51562)
(45936)
(44003)
中国(42112)
业经(39988)
(34302)
地方(34060)
(30498)
农业(30018)
(28972)
财务(28890)
财务管理(28824)
(27507)
贸易(27487)
企业财务(27344)
(26642)
(25692)
银行(25621)
理论(25410)
技术(24842)
(24473)
(24468)
机构
学院(515316)
大学(512356)
(215888)
经济(211371)
管理(196562)
研究(175975)
理学(167173)
理学院(165337)
管理学(162564)
管理学院(161619)
中国(137099)
(108769)
科学(106484)
(104851)
(91759)
(90306)
(81936)
中心(81677)
财经(81026)
研究所(80937)
业大(76292)
(73322)
农业(71875)
北京(68663)
经济学(65783)
(65552)
师范(64769)
(64279)
(62765)
财经大学(59578)
基金
项目(332134)
科学(261005)
基金(240617)
研究(239934)
(210893)
国家(209054)
科学基金(179047)
社会(152949)
社会科(144956)
社会科学(144916)
(131346)
基金项目(126579)
自然(116291)
自然科(113638)
自然科学(113602)
自然科学基金(111629)
教育(110877)
(110015)
资助(98762)
编号(96389)
成果(79100)
重点(75313)
(73645)
(73049)
(70330)
课题(67617)
创新(65444)
科研(63742)
国家社会(63334)
教育部(62548)
期刊
(251888)
经济(251888)
研究(154953)
中国(110239)
(86328)
(84441)
学报(81941)
管理(78933)
科学(74757)
大学(62091)
学学(58700)
农业(56420)
教育(54994)
(53065)
金融(53065)
技术(47260)
财经(41453)
业经(40449)
经济研究(39816)
(35750)
问题(32403)
(32214)
技术经济(27138)
(25947)
(25065)
统计(24369)
世界(23818)
商业(23390)
现代(23223)
理论(23167)
共检索到7989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吴非  曹铭  任晓怡  
经济增长目标管理是中国政府驱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的设定与实现会对地区经济发展和微观企业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在主要追求数量增长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下,GDP增长率成为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的核心指标,并形成地方政府"为增长而竞争"的格局;在此情形下,过高的地方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与实现目标的硬约束导致地方政府可能过多干预地区经济以确保目标实现,而这种干预会抑制企业研发投入的增长。以2007—2018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的分析发现:地方经济增长目标越高,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越低;地方经济增长目标过高,会促使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扩张、产业结构偏向工业化和技术市场发展相对迟缓,并驱使企业加大实物资本投资力度、提升杠杆率和降低财务稳定性,这些都会对企业研发投入产生负面影响。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地方政府行为的转变会引发"地方经济增长目标—企业研发投入"关系的变化:地方政府对经济增长目标的"加码"行为(超越国家目标和区域目标)和"五年规划"考核临近带来的考核压力加大,都会强化"地方经济增长目标—企业研发投入"的负向关系;在地方政府竞争体系中,"为增长而竞争"的相对弱化和"为创新而竞争"的相对强化可以有效改善"地方经济增长目标—企业研发投入"的结构性错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带来了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的结构性调减,并有效弱化了"地方经济增长目标—企业研发创新"的负向关系。因此,要深化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制改革,优化地方政府竞争体系结构;各级政府用重视经济增长目标设定过高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审慎制定短期经济增长目标;地方政府要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目标管理与企业创新发展之间的适配度,疏通阻碍企业创新活动的堵点。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刘瑞明  金田林  
本文从政绩考核与官员异地交流视角重新审视中国的地方政府行为。研究发现,在中国式分权激励机制和以GDP增长为核心的政绩考核体制的背景下,激励机制的扭曲和考核体制的不完善诱发了地方官员行为的短期化倾向,而不规律的官员交流机制使得地方官员表现出更为强烈的"流寇"特征,其短期化偏好进一步被强化。本文通过对中国改革进程中突出的公共服务短缺、资源诅咒陷阱与环境治理不足这三类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印证了前述有关地方政府行为短期化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本文提供了一些可供借鉴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马红  侯贵生  
土地财政作为地方政府意志的集中体现必然对微观企业创新行为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从而与企业的创新风险决策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基于此,本文以2008—2017年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为样本,实证考察了土地财政对企业创新风险的实际影响与内在机理,并进一步考虑了经济增长目标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所得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长期依赖显著放大了制造企业的创新风险;第二,进一步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融资约束的加剧与制度保障的恶化都是土地财政作用于制造企业创新风险的可能渠道;第三,考虑地方政府经济增长目标的调节效应表明,经济增长目标对土地财政与制造企业创新风险之间的关系能起到显著的放大效应。本文对于完善地方财政治理体系、改革地方官员考核方式、平衡企业技术创新风险与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孙浩   郭劲光  
基于2007—2021年中国23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探究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管理对碳排放效率的内在机制与地方政府行为下的异质性。结果表明:(1)地方经济增长目标会对碳排放效率产生负面效应,特别是在地方政府对经济增长目标采取硬约束、目标加码以及超额完成下,会进一步加剧对碳排放效率的负面效应,而“留有余地”的软约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碳排放效率的提升。(2)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硬约束与目标加码会抑制产业结构高级化与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进而对碳排放效率产生负面效应,而软约束能够提高产业结构高级化与技术创新水平,从而促进地方碳排放效率的提升。(3)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存在着单一的产业结构高级化与技术创新门限效应,依靠产业结构高级化策略与技术创新策略是地方经济增长目标提高碳排放效率的有效手段。(4)地方GDP考核压力的提升不仅会弱化经济增长目标软约束对碳排放效率的促进作用,还会进一步加剧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省市间目标加码以及超额完成对碳排放效率的负面作用;而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实施以及目标约束方式的转变可有效弱化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管理对碳排放效率的负面影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杰   苑帅峰  
经济增长目标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指挥棒,产业集聚是推动城市经济增长的引擎。通过研究地方经济增长目标与城市产业集聚的互动机制,发现地方政府推动经济增长进程中所引致的城市产业协同集聚动态变化及演化特征。主要结论:①地方经济增长目标与城市制造业集聚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之间存在“U型”关系,与两类产业协调集聚水平存在“倒U型”关系;②地方政府的财税政策形成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影响城市产业集聚的中间机制。③产业集聚效应在城市间“两极分化”特征显著,呈现“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集聚趋势。该研究为城市生产要素从低生产率部门向高生产率部门转移提供思路。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谢获宝  黄大禹  邹梦婷  
本文基于2009—2019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非平衡面板数据,研究地方经济考核压力对企业短贷长投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经济考核压力越大,则会加剧企业的短贷长投行为,上述核心结论在经过多重稳健性检验后仍保持不变。渠道机制检验发现,地方经济考核压力越大,会造成企业在金融市场中的融资约束增强和融资成本提高,并迫使企业有着更强的脱实向虚偏好,进而带来显著的财务不稳定,这些变化都会冲击企业的正常财务行为,带来短贷长投行为强度的增大。从企业和地区异质性来看,地方经济考核压力能够显著推升国有企业、高科技企业和东中部地区企业的短贷长投水平。本文可以为明晰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地方政府经济增长偏好的影响提供经验证据的支持,为理解企业财务投融资行为提供来自政府制度层面的相关启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吕贤杰  陶锋  
基于中国地级市以及所隶属省份的2008-2017年经济增长目标数据和企业发明专利质量数据,采用工具变量法,实证分析了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约束对企业实质性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约束(市与省间加码)对企业实质性创新能力(发明专利质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面临产品市场竞争程度较大的企业,市与省间加码促进企业发明专利质量的作用更为显著;其作用机制在于,市与省间加码通过促使政府加大对企业的补助来提升企业发明专利质量。据此,政府应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以促进企业实质性创新。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兰冰   赵子微  
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微观主体,地方政府有动机和能力干预辖区内企业行为,因此,剖析地方政府经济增长目标压力对企业排污行为的微观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构建考察地方政府经济增长目标压力对企业排污行为影响的系统性逻辑框架,利用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与中国制造业企业污染排放监测数据,在识别总体影响效应的基础上,基于企业特征、行业特征、地区特征和时间特征进行异质性探究,并从规模渠道、创新渠道和结构渠道检验其微观影响作用方式。结果表明:(1)经济增长目标压力倾向于强化企业污染行为;(2)经济增长目标压力对企业污染行为的影响效应具有异质性,对于非国有企业、污染密集型企业、所在地区市场化程度高和环保压力小的企业以及处于“科学发展观”提出前和经济下行期的企业影响相对更大;(3)扩大企业规模、阻碍技术进步和扭曲能源结构是经济增长目标压力作用于企业污染行为的主要影响渠道。据此提出,不断完善目标管理体系,引导地方政府良性竞争,因地制宜地制定经济增长目标,是激励地方政府积极探究破解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困境的有效方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海波  马琳楠  刘洁  
文章基于我国2005—2019年27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从目标管理的视角,实证检验了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表明:较高的经济增长目标会对城市经济韧性产生抑制作用,但对位于不同区域、不同资源类型的城市影响有所差异,过高的经济增长目标对中西部城市的经济韧性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而对东部城市的影响则不显著;机制检验表明,城市创新水平在经济增长目标与城市经济韧性间起到遮掩效应,生产性服务业的占比及集聚水平则在两者间起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有助于厘清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对城市经济韧性的作用机理,为城市制定合理的经济增长目标进而提升城市经济韧性提供参考。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魏哲   夏帅   张斌  
基于2005—2019年中国28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对城市创业活跃度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表明: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对城市创业活跃度的影响呈倒U型关系;科教支出、基础设施与融资约束是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影响城市创业活跃度的重要渠道;在中西部、北方、规模较小、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市场化程度较低与互联网普及率较低的城市中,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对城市创业活跃度的影响更为显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淑娟  汤健华  黎敏敏  胡端梅  
为了考察政绩考核竞争和海洋环境规制能否提升海洋经济发展质量,在分析政绩考核竞争和海洋环境规制影响海洋经济发展质量的理论机制的基础上,采用2007—2017年沿海省份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沿海区域间海洋经济发展质量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本地海洋经济发展质量能显著地促进邻近地区海洋经济发展质量;政绩考核竞争和海洋环境规制对海洋经济发展质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和空间溢出效应;政绩考核竞争引致区域间海洋环境规制策略互动,产生协同作用,该协同作用对海洋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研究为加强区域间海洋环境规制的良性互动提供实证支撑,有利于提升海洋经济高质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淑娟  汤健华  黎敏敏  胡端梅  
为了考察政绩考核竞争和海洋环境规制能否提升海洋经济发展质量,在分析政绩考核竞争和海洋环境规制影响海洋经济发展质量的理论机制的基础上,采用2007—2017年沿海省份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沿海区域间海洋经济发展质量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本地海洋经济发展质量能显著地促进邻近地区海洋经济发展质量;政绩考核竞争和海洋环境规制对海洋经济发展质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和空间溢出效应;政绩考核竞争引致区域间海洋环境规制策略互动,产生协同作用,该协同作用对海洋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研究为加强区域间海洋环境规制的良性互动提供实证支撑,有利于提升海洋经济高质量。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金东   李源君  
在晋升锦标赛下,地方政府为增长而竞争,经济增长目标设定引致“量的压力”如何反作用于“质的提升”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现实问题。本文利用2005—2018年地级市面板数据和2009—2018年上市公司微观数据检验了经济增长目标竞争行为如何影响企业ESG表现,得到如下结论:其一,地方政府经济增长目标设定表现出标杆竞争特征,同时存在逐顶竞争和逐底竞争两种动机。其二,经济增长目标设定的标杆竞争会从不同方向影响企业ESG表现,逐顶竞争会显著降低企业ESG,逐底竞争则会显著提高企业ESG。其三,机制分析表明,经济增长目标的标杆竞争通过反向影响地方环境规制力度进而影响企业ESG表现,经济增长目标设定的逐顶竞争会降低环境规制力度,逐底竞争则会提高环境规制力度。本文探讨了地方政府行为如何向企业行为传导,揭示了经济增长目标空间竞争所带来的经济增长压力及其经济后果,也对未来优化地方政府行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谢雅璐  
福建省早在2014年便响应号召,率先取消了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所属县的GDP考核。为了考察这一政策的实施效果,文章以2010—2018年的县域数据为样本,检验了政策实施能否提升县域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发现,政策实施之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县在数量上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且其分解指标显示其改善主要来源于技术变化的拉动,而技术效率变化的拉动作用不明显。这与未受政策影响县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源于技术变化和技术效率的双重进步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此外,各区域全要素生产率总体改善势头较好,但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现象,闽西农产品主产区、闽东和闽南重点生态功能区仍存在不足。总体来看,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