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24)
2023(10439)
2022(8490)
2021(7291)
2020(6242)
2019(13908)
2018(13585)
2017(26789)
2016(13986)
2015(15427)
2014(15163)
2013(15368)
2012(14274)
2011(12435)
2010(12960)
2009(12613)
2008(12516)
2007(11455)
2006(10505)
2005(10001)
作者
(39247)
(33123)
(32911)
(31274)
(21238)
(15544)
(14862)
(12553)
(12296)
(11954)
(11516)
(10911)
(10754)
(10527)
(10393)
(9994)
(9787)
(9551)
(9299)
(8880)
(8106)
(8058)
(7971)
(7681)
(7371)
(7336)
(7150)
(7071)
(6462)
(6378)
学科
(95650)
经济(95574)
(76143)
(71197)
企业(71197)
管理(60985)
方法(34067)
业经(28804)
(26934)
数学(26228)
数学方法(26154)
(22603)
地方(20391)
(19918)
财务(19913)
财务管理(19897)
企业财务(18913)
农业(17578)
中国(16929)
技术(16197)
(14858)
(14537)
(14118)
(13524)
(13307)
地方经济(12588)
理论(12116)
企业经济(12114)
经营(11203)
环境(11041)
机构
学院(216213)
大学(208565)
(112665)
经济(111121)
管理(89598)
理学(76447)
理学院(75832)
管理学(75229)
管理学院(74820)
研究(68087)
中国(55599)
(52018)
(41164)
财经(40757)
(36892)
经济学(35775)
科学(34372)
(33429)
(33015)
经济学院(32063)
(30107)
中心(30060)
财经大学(29702)
研究所(28936)
商学(27626)
商学院(27384)
(25792)
北京(25686)
经济管理(25633)
业大(25335)
基金
项目(130437)
科学(106367)
研究(99104)
基金(98206)
(82071)
国家(81320)
科学基金(73449)
社会(69397)
社会科(66181)
社会科学(66163)
基金项目(51701)
(51615)
自然(44108)
教育(43179)
自然科(43178)
自然科学(43169)
自然科学基金(42525)
(40125)
资助(39690)
编号(37622)
(32258)
(30568)
(29810)
国家社会(29621)
(29544)
成果(28656)
重点(28557)
创新(27659)
(27175)
人文(27046)
期刊
(136459)
经济(136459)
研究(69718)
(45674)
管理(41173)
中国(38167)
(28470)
科学(24573)
经济研究(22953)
财经(22594)
学报(21876)
(21781)
金融(21781)
技术(21692)
业经(21293)
(19742)
农业(19612)
大学(18422)
学学(18208)
问题(17270)
技术经济(16558)
(13688)
世界(13535)
(12786)
经济管理(12247)
财会(12149)
国际(12125)
现代(12078)
商业(11826)
统计(11625)
共检索到3373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广胜  李园园  陈明利  
通过手动搜集我国2007~2019年地方经济增长目标数据构建地方政府经济增长压力指标,探讨该指标对地方微观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地方经济增长压力能够显著抑制辖区内企业的非效率投资,这种影响路径通过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实现。由于产权、区域和行业异质性等的差异导致经济增长压力驱动企业投资效率的效应各有不同,基于产权性质视角,地方经济增长压力驱动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对民企更显著;基于国有企业控制层级视角,对地方国企的影响更显著;基于区域市场化进程视角,对中西部地区企业影响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地方经济增长压力带来的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是促使企业投资效率提升的重要原因。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谢获宝  黄大禹  邹梦婷  
本文基于2009—2019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非平衡面板数据,研究地方经济考核压力对企业短贷长投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经济考核压力越大,则会加剧企业的短贷长投行为,上述核心结论在经过多重稳健性检验后仍保持不变。渠道机制检验发现,地方经济考核压力越大,会造成企业在金融市场中的融资约束增强和融资成本提高,并迫使企业有着更强的脱实向虚偏好,进而带来显著的财务不稳定,这些变化都会冲击企业的正常财务行为,带来短贷长投行为强度的增大。从企业和地区异质性来看,地方经济考核压力能够显著推升国有企业、高科技企业和东中部地区企业的短贷长投水平。本文可以为明晰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地方政府经济增长偏好的影响提供经验证据的支持,为理解企业财务投融资行为提供来自政府制度层面的相关启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孙浩   郭劲光  
基于2007—2021年中国23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探究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管理对碳排放效率的内在机制与地方政府行为下的异质性。结果表明:(1)地方经济增长目标会对碳排放效率产生负面效应,特别是在地方政府对经济增长目标采取硬约束、目标加码以及超额完成下,会进一步加剧对碳排放效率的负面效应,而“留有余地”的软约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碳排放效率的提升。(2)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硬约束与目标加码会抑制产业结构高级化与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进而对碳排放效率产生负面效应,而软约束能够提高产业结构高级化与技术创新水平,从而促进地方碳排放效率的提升。(3)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存在着单一的产业结构高级化与技术创新门限效应,依靠产业结构高级化策略与技术创新策略是地方经济增长目标提高碳排放效率的有效手段。(4)地方GDP考核压力的提升不仅会弱化经济增长目标软约束对碳排放效率的促进作用,还会进一步加剧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省市间目标加码以及超额完成对碳排放效率的负面作用;而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实施以及目标约束方式的转变可有效弱化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管理对碳排放效率的负面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小锋  杜赟  
文章将从湖北省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入手,在考察固定资产投资对湖北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的基础上,提出湖北省今后一段时期的投资重点与投资结构演进方向,为推动湖北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政策参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袁静茹  
2012年上半年经济数据降声一片,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中央政府将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由"防通胀"转为"稳增长",出台了一系列促增长的宏观政策。地方政府响积极应,陆续公布了以投资拉动地方经济增长为主要模式的大规模投资规划。在当前经济环境下,这种模式的特征及其可能引起的地方债务扩大、产能过剩、投资泡沫、低效益投资风险等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董雨翀  万方  
本文实证检验了中国2004~2012年金融分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金融-财政联动",发现我国近年来以地方中小金融机构迅速发展为特征的金融分权在宏观上对经济发展呈现负面效应,并且这一负面效应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东部较发达省份的消极影响更加显著。同时,地方财政权利的提高使得金融分权的负面经济影响加大;而剥离联动的金融分权本身却对经济发展呈现积极推动作用。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张平  赵国昌  罗知  
本文将1985—2007年中央官员的来源按籍贯与工作经历进行了划分,尝试系统考察中央官员对中国各省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中央官员对其籍贯来源省区的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其曾工作过的省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则并不显著,并且这一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提高其籍贯来源地的投资率来实现的。进一步运用分位数回归的研究结果则表明,上述作用对经济增长速度较慢地区的影响更为明显。本文的发现有助于拓展对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政府作用的认识。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吕贤杰  陶锋  
基于中国地级市以及所隶属省份的2008-2017年经济增长目标数据和企业发明专利质量数据,采用工具变量法,实证分析了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约束对企业实质性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约束(市与省间加码)对企业实质性创新能力(发明专利质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面临产品市场竞争程度较大的企业,市与省间加码促进企业发明专利质量的作用更为显著;其作用机制在于,市与省间加码通过促使政府加大对企业的补助来提升企业发明专利质量。据此,政府应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以促进企业实质性创新。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马红  侯贵生  
土地财政作为地方政府意志的集中体现必然对微观企业创新行为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从而与企业的创新风险决策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基于此,本文以2008—2017年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为样本,实证考察了土地财政对企业创新风险的实际影响与内在机理,并进一步考虑了经济增长目标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所得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长期依赖显著放大了制造企业的创新风险;第二,进一步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融资约束的加剧与制度保障的恶化都是土地财政作用于制造企业创新风险的可能渠道;第三,考虑地方政府经济增长目标的调节效应表明,经济增长目标对土地财政与制造企业创新风险之间的关系能起到显著的放大效应。本文对于完善地方财政治理体系、改革地方官员考核方式、平衡企业技术创新风险与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付蓉  张国卿  吴海燕  
文化产业作为现代新兴产业,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支持,也是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源泉,也是地方经济增长的稀缺资源。以广灵剪纸产业为例,从县域角度分析文化产业对地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从而为国家和地方政府积极引导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思路。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王贤彬  陈春秀  
晋升锦标赛激励下地方政府具有发展辖区经济的强大动机,其通过制定经济增长目标推动实际经济增长。这种增长模式究竟如何影响制造业生产效率成为一个重要的探讨问题。利用我国1997-2016年分省份制造业面板数据,实证考察地方政府经济增长目标压力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经济增长目标压力与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且政府经济增长目标压力效应是通过减少研发投入、削减科教支出、增加投资规模方式作用于制造业,进而降低了生产效率;而生产性服务业能拓宽政府经济增长目标压力效应促进制造业效率提高的作用范围,从而减缓了政府经济增长目标压力效应的消极影响。分行业异质性检验支持基准回归结论且发现,经济增长目标压力对资本密集型制造业效率的负向影响最大,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效率的负向影响次之,而轻资产、轻技术型制造业效率所受影响最小。有关论点将为我国地方政府改变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提供参考。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兰冰   赵子微  
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微观主体,地方政府有动机和能力干预辖区内企业行为,因此,剖析地方政府经济增长目标压力对企业排污行为的微观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构建考察地方政府经济增长目标压力对企业排污行为影响的系统性逻辑框架,利用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与中国制造业企业污染排放监测数据,在识别总体影响效应的基础上,基于企业特征、行业特征、地区特征和时间特征进行异质性探究,并从规模渠道、创新渠道和结构渠道检验其微观影响作用方式。结果表明:(1)经济增长目标压力倾向于强化企业污染行为;(2)经济增长目标压力对企业污染行为的影响效应具有异质性,对于非国有企业、污染密集型企业、所在地区市场化程度高和环保压力小的企业以及处于“科学发展观”提出前和经济下行期的企业影响相对更大;(3)扩大企业规模、阻碍技术进步和扭曲能源结构是经济增长目标压力作用于企业污染行为的主要影响渠道。据此提出,不断完善目标管理体系,引导地方政府良性竞争,因地制宜地制定经济增长目标,是激励地方政府积极探究破解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困境的有效方式。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思霞  许文立  张领祎  
本文基于2002年的所得税分享改革构造了强度类DID模型,借助所得税分税关系调整的外生冲击测度财政压力变化,并使用来自城市一级的卫星灯光数据,实证检验了财政压力与地方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财政压力显著提高了地区灯光亮度。研究还发现:第一,在财政转移支付净流入地区,财政压力的经济激励效应并不显著;第二,财政压力下,地方政府倾向于支持房地产等地方高税行业的发展,而这种趋向于单一化的发展模式,可能会降低地方经济增长多样性,增加宏观经济风险;第三,所得税分享改革形成的财政压力,约束了地方政府过度的支出竞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思霞  许文立  张领祎  
本文基于2002年的所得税分享改革构造了强度类DID模型,借助所得税分税关系调整的外生冲击测度财政压力变化,并使用来自城市一级的卫星灯光数据,实证检验了财政压力与地方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财政压力显著提高了地区灯光亮度。研究还发现:第一,在财政转移支付净流入地区,财政压力的经济激励效应并不显著;第二,财政压力下,地方政府倾向于支持房地产等地方高税行业的发展,而这种趋向于单一化的发展模式,可能会降低地方经济增长多样性,增加宏观经济风险;第三,所得税分享改革形成的财政压力,约束了地方政府过度的支出竞争,但以土地收入为资金支持开展的税收竞争仍普遍存在。本文的研究在支出分权和决策分权之外,为中国式分权解释地方经济增长奇迹提供了一种新视角,也为更加全面理解分税制度下地方政府的经济增长激励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吴非  曹铭  任晓怡  
经济增长目标管理是中国政府驱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的设定与实现会对地区经济发展和微观企业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在主要追求数量增长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下,GDP增长率成为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的核心指标,并形成地方政府"为增长而竞争"的格局;在此情形下,过高的地方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与实现目标的硬约束导致地方政府可能过多干预地区经济以确保目标实现,而这种干预会抑制企业研发投入的增长。以2007—2018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的分析发现:地方经济增长目标越高,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越低;地方经济增长目标过高,会促使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扩张、产业结构偏向工业化和技术市场发展相对迟缓,并驱使企业加大实物资本投资力度、提升杠杆率和降低财务稳定性,这些都会对企业研发投入产生负面影响。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地方政府行为的转变会引发"地方经济增长目标—企业研发投入"关系的变化:地方政府对经济增长目标的"加码"行为(超越国家目标和区域目标)和"五年规划"考核临近带来的考核压力加大,都会强化"地方经济增长目标—企业研发投入"的负向关系;在地方政府竞争体系中,"为增长而竞争"的相对弱化和"为创新而竞争"的相对强化可以有效改善"地方经济增长目标—企业研发投入"的结构性错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带来了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的结构性调减,并有效弱化了"地方经济增长目标—企业研发创新"的负向关系。因此,要深化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制改革,优化地方政府竞争体系结构;各级政府用重视经济增长目标设定过高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审慎制定短期经济增长目标;地方政府要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目标管理与企业创新发展之间的适配度,疏通阻碍企业创新活动的堵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