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94)
2023(5722)
2022(4757)
2021(4241)
2020(3500)
2019(7762)
2018(7604)
2017(14265)
2016(7663)
2015(8876)
2014(8968)
2013(8719)
2012(8676)
2011(8247)
2010(8567)
2009(8235)
2008(8006)
2007(7532)
2006(7142)
2005(6595)
作者
(24304)
(20751)
(20507)
(19784)
(13328)
(9866)
(9257)
(8072)
(7827)
(7420)
(7282)
(6849)
(6825)
(6711)
(6614)
(6337)
(6248)
(5905)
(5875)
(5733)
(5370)
(5072)
(5001)
(4775)
(4725)
(4652)
(4442)
(4404)
(4312)
(4040)
学科
(57614)
经济(57571)
管理(22469)
地方(17044)
(16046)
方法(15716)
(13456)
企业(13456)
数学(13433)
数学方法(13267)
地方经济(12311)
中国(11438)
(11189)
业经(9415)
(8340)
(8153)
(7434)
经济学(6940)
(6900)
金融(6899)
环境(6613)
(6501)
(6134)
理论(5937)
(5935)
(5721)
贸易(5714)
(5683)
银行(5674)
农业(5563)
机构
大学(125207)
学院(123345)
(60857)
经济(59709)
研究(48551)
管理(41959)
中国(36552)
理学(35314)
理学院(34811)
管理学(34078)
管理学院(33846)
科学(28188)
(26970)
(26306)
(25397)
研究所(22613)
中心(20981)
财经(20768)
经济学(20363)
(19357)
(18841)
(18693)
经济学院(17878)
北京(17014)
(16872)
(16841)
师范(16725)
业大(15926)
(15247)
财经大学(15055)
基金
项目(73561)
科学(57721)
基金(53866)
研究(52873)
(46833)
国家(46467)
科学基金(39203)
社会(35897)
社会科(33986)
社会科学(33976)
(27860)
基金项目(27590)
教育(23902)
自然(23713)
自然科(23179)
自然科学(23173)
(23057)
自然科学基金(22747)
资助(22652)
编号(19710)
成果(17293)
(17008)
重点(16785)
(16328)
国家社会(15414)
课题(14537)
(14235)
教育部(14206)
发展(14127)
(14074)
期刊
(79675)
经济(79675)
研究(43872)
中国(26762)
(20915)
学报(19737)
管理(18605)
科学(18110)
(17956)
大学(15251)
学学(14497)
经济研究(13728)
(12121)
金融(12121)
农业(12109)
财经(12022)
教育(11831)
技术(11127)
(10582)
问题(9734)
业经(9438)
技术经济(8073)
世界(7790)
(7772)
国际(7318)
统计(7220)
(6265)
经济管理(6205)
经济问题(6112)
(6095)
共检索到2058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小川雄平  赵凤彬  
一、两种国际分工体系与地方经济交流随着世界经济多极化、区域化趋势的加强和东西方对立的基本解体,在东北亚地区正在形成两种不同的国际分工体系:第一种,是以日本资本为主导的分工体系。这是以日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振辉  
东北亚地区包括中国东北三省、日本、北南朝鲜、蒙古和现俄罗斯联邦的西伯利亚与远东,这是一个地域辽阔、工业集中且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地区。据专家估测,这里集中了亚洲10%的人口,70%的国民生产总值。近些年来,随着地区内各个国家之间政治关系的缓和和改善,经济合作的规模不断扩大,形式不断增加,双边和多边的经济贸易关系得到了迅速发展。截至1990年,我国在这一地区的贸易额已占当年外贸总额的25.3%,日本在这一地区的贸易额占其外贸总额的13%。其他国家在这一地区的贸易比重也在迅速扩大。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苏存  
东北亚经济圈与中日经济合作辽宁省盘锦市人民银行苏存一、建立东北亚经济圈的现实意义东北亚经济圈在地理范围上涵盖日本、韩国、中国东北和华北地区、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朝鲜及蒙古。广大的东北亚地区人杰地灵,许多重要的经济技术指标也名列世界前茅。可以预见...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金凤德  蔡明哲  
中国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区位,不只是以东三省、山东为主体的北方地区,而是包括台湾、香港和澳门在内的“完整的中国”。NIES在东北亚国际经济关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和日本相比,更倾向于东北亚。在推进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方面,日本政府和财界的态度比较消极,低姿态。东北亚经济合作将向“NIES先导型”发展。朝鲜半岛问题的解决对于东北亚国际秩序的建立具有关键性意义。因局势变化,朝鲜半岛问题正在由世界级问题向地区级问题转化。韩国经济正处于“再发展”的前夕。今后南北朝鲜的合作所产生的效果会是不可小觑的。朝鲜半岛将成为东北亚新的增长极。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敏  
今年3月,韩国总统金泳三访问中国,在韩国朝野上下掀起了一股“中国热”。原先就看好中国市场的韩国企业家们纷纷前往中国投资。作为东北亚地区两个重要的成员,中韩合作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而且必将对方兴未艾的东北亚经济合作产生深远影响。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唱新  
东北亚区域各国(地区)在经济上的互补性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巨大发展潜力,引起了日本各界对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的极大关注。当前,在日本,不仅学术界和舆论界对东北亚经济圈进行广泛的研究和大力宣传,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田中景  
“亚洲经济圈”的重组和东北亚经济合作的课题[日]西南学院大学商学部小川雄平田中景译李玉潭校众所周知,日本经济通过贸易、直接投资和日元贷款把亚洲地区纳人自己的再生产结构,组成了事实上的“亚洲经济圈”。它虽不像欧共体及北大西洋自由贸易区那样已制度化,但近...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学工  薛娜  
全球化及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东北亚在物流领域合作的需求急剧上升。尤其面对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对东北亚区域的物流整合重组已迫在眉睫。环渤海经济带处于东北亚经济圈中心位置,其独特的物流资源成为加强东北亚国际物流开发合作的优势。在分析环渤海地区及东北亚区域的物流资源条件下,以当前东北亚的物流合作为基础,提出了东北亚物流合作机制,建设"一区、三枢纽、五通道"的东北亚区域物流中心。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田晖  
东北亚经济圈的经济管理模式是在联合国UNDP的倡导下,经历了1+(3+2)经济管理模式的不断发展,并逐步向UNDP领导下的东北亚经济圈1+[(3+2)+1]的理想的经济管理模式过渡的过程。而这种理想模式的形成必须在已经形成的思维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地缘关系和历代该地区的国际关系发展史重新拟构,逐步构建一种由多级引导管理走向统一管理框架,从而有力地推动东北亚经济圈的日趋完善。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金承男  
东北亚经济圈中吉林省与韩国经贸合作的发展前景[韩]金中培正在形成中的东北亚经济圈是充满经济活力的地区。它的形成与发展,将成为不同社会制度之间进行经济合作与交流的模式。在东北亚经济圈中,中国的吉林省与韩国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一、...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玉潭,庞德良  
近年来 ,在和平与发展的主旋律下 ,顺应区域集团发展的要求 ,东北亚各国都在不同程度上加大推进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但是由于东北亚地区时至今日仍然是国际政治经济矛盾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 ,尚存在许多制约主权国家经济合作的阻碍因素 ,因而从一个较长时期看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很难直接上升为各国中央政府的行为。而各国地方政府作为区域开发与合作的重要参与者 ,却有其参与东北亚国际合作的内在动因和有利条件。从目前看 ,东北亚区域地方合作的外部环境还不理想 ,影响了民间企业在区域贸易和投资上的积极性 ,制约了地方国际经济合作的进程。因此 ,现阶段 ,地方政府作为地方国际合作的组织者和推动者 ,其战略重点在于为民间企业的贸易交往和投资合作创造有利的条件和优越的环境。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侯庆轩  
东北亚经济圈在自然地理上应是日本海、渤海、黄海三海经济圈,笔者主张将其圈域扩大到三海周边地区,则更有利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这种三海构想的战略展开应循环:动员民众,信息先行;倾向振兴、横联扩充;依愿分合,相互受容;功能互补,“配位”利用;连圈成网,拉驱共动。在东北亚经济合作中,中国吉林省和日本北陆地方处于地理上的中枢地位,其合作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良好条件,极有可能先行发展起来,并进一步拉动其他地区的发展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今村弘子,王彦军  
在东北三省中 ,辽宁省地理位置优越 ,贸易量也最大 ,目前正在寻求市场的多样化发展。吉林省最大的贸易伙伴是韩国 ,有大量的劳务输出人员 ,突出的问题是边境流动人员复杂。黑龙江省主要从事对俄贸易 ,在外派劳务上存在着诸多问题。东北亚地区间的贸易正从封闭走向开放 ,但仍存在障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徐更生  
自80年代末以来,世界主要国家的经济纷纷陷入困境,只有东亚各国,特别是东北亚各国经济蓬勃发展,从而成为一个新的“世界经济的增长中心”,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另一个“火车头”。本文的主旨是,预测未来五六年间东北亚各国经济发展的前景及其在世纪之交世界经济中可能起到的作用。这里所说的东北亚地区,在地理上包括中国的东北、日本、韩国、朝鲜、蒙古和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但是由于受资料限制,因此在谈论中国的东北和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经济发展及综合实力时只能使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吴泓  甄峰  于涛方  
会展旅游全球性的迅速发展归因于相关的预期经济利益,以及带给旅游目的地的社会、文化、技术等无形利益。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将对长江三角洲乃至中国产生深远的影响。首先分析了世博经济特征和效应。其次,探讨了世博经济圈的形成基础,认为世博经济圈可以被描述为一个多层面(区域、城市和公司)相互联系的城市网络,世博经济圈的形成必须拥有良好的空间结构和组织结构;最后对世博经济圈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提出区域合作机制的创新和完善是世博经济圈形成的重要动力,经由制度创新、文化协调、区域管治,推动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利益主体的融合实现区域共生;通过核心城市的进一步中心化和节点城市的专业化实现更加分散和互补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