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30)
- 2023(4614)
- 2022(3775)
- 2021(3676)
- 2020(3076)
- 2019(6902)
- 2018(6465)
- 2017(12600)
- 2016(7065)
- 2015(7712)
- 2014(7853)
- 2013(7840)
- 2012(7241)
- 2011(6140)
- 2010(6335)
- 2009(5725)
- 2008(6194)
- 2007(5397)
- 2006(4630)
- 2005(4212)
- 学科
- 济(25993)
- 经济(25964)
- 管理(25892)
- 业(24186)
- 财(23372)
- 企(21657)
- 企业(21657)
- 方法(12645)
- 财政(12285)
- 务(10568)
- 数学(10567)
- 财务(10563)
- 财务管理(10516)
- 数学方法(10479)
- 企业财务(10150)
- 政(9911)
- 制(8453)
- 中国(8084)
- 地方(6819)
- 农(6379)
- 学(6122)
- 体(6067)
- 业经(5851)
- 策(5841)
- 体制(5494)
- 银(5400)
- 银行(5394)
- 度(5114)
- 制度(5109)
- 理论(5016)
- 机构
- 学院(96518)
- 大学(96062)
- 济(39640)
- 经济(38780)
- 管理(35777)
- 研究(32440)
- 理学(30884)
- 理学院(30562)
- 管理学(30101)
- 管理学院(29915)
- 财(29764)
- 中国(25254)
- 科学(20188)
- 京(19543)
- 财经(19469)
- 经(17694)
- 所(17104)
- 农(15678)
- 研究所(15071)
- 江(14717)
- 中心(14350)
- 财经大学(14313)
- 业大(13505)
- 经济学(12910)
- 农业(12295)
- 北京(12073)
- 经济学院(11745)
- 院(11564)
- 州(11473)
- 省(11261)
- 基金
- 项目(63337)
- 科学(49709)
- 基金(46912)
- 研究(44710)
- 家(41180)
- 国家(40874)
- 科学基金(35168)
- 社会(29006)
- 社会科(27675)
- 社会科学(27663)
- 省(24537)
- 基金项目(24510)
- 自然(22982)
- 自然科(22523)
- 自然科学(22516)
- 自然科学基金(22136)
- 教育(20533)
- 划(20128)
- 资助(19760)
- 编号(16722)
- 成果(14541)
- 性(14391)
- 重点(14352)
- 部(14230)
- 创(12990)
- 发(12743)
- 国家社会(12470)
- 科研(12450)
- 教育部(12268)
- 创新(12172)
共检索到1477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正 陈旭东 苏晓燕
地方竞争所引致的产能过剩对财政可持续性产生长期深远的影响。在简单理论分析基础上,采用1998—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考察地方竞争、产能过剩与财政可持续性之间的内在经济逻辑。研究发现:地方政府以追逐GDP为核心的税收竞争行为,以及相伴而生的产能过剩改善了财政可持续性,这一结论在排除了各种可能机制后依然稳健;进一步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对不同税种收入的竞争行为呈现出显著差异,地方政府对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收入的竞争提升了财政可持续性,并且强化了产能过剩对财政可持续性的正向影响;但营业税收入竞争对财政可持续性不具有显著性影响。长期来看,地方竞争、产能过剩对财政可持续性的正向影响快速减弱。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孙正
在经济转型与结构调整带来经济增速下滑的大背景下,财政可持续性问题重新引起了人们的担忧。在简单理论分析基础上,本文采用1995-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考察地方政府政绩诉求、税收竞争与财政可持续性之间的内在经济逻辑。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以追逐GDP为核心的政绩诉求行为,以及相伴而生的地方政府之间横向的税收竞争改善了地方政府财政可持续性,失业率的上升则弱化了财政可持续性;进一步研究发现,税收竞争与地方政府政绩诉求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财政可持续性具有显著影响,税收竞争强化了失业率对财政可持续性的负向影响,弱化了经济增长速度对财政可持续性的改善作用,强化了人均财政盈余对财政可持续性的正向影响。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孙正
在经济转型与结构调整带来经济增速下滑的大背景下,财政可持续性问题重新引起了人们的担忧。在简单理论分析基础上,本文采用1995-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考察地方政府政绩诉求、税收竞争与财政可持续性之间的内在经济逻辑。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以追逐GDP为核心的政绩诉求行为,以及相伴而生的地方政府之间横向的税收竞争改善了地方政府财政可持续性,失业率的上升则弱化了财政可持续性;进一步研究发现,税收竞争与地方政府政绩诉求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财政可持续性具有显著影响,税收竞争强化了失业率对财政可持续性的负向影响,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立峰
土地财政是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因,是地方政府融资体系的重要引擎。土地财政拓展了地方政府融资制度和政策空间,但也带来了许多风险问题,表现出现有体制与政策的不可持续性。从国外的情况看,政府或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或以公共管理者的身份,通过各种方式或名义获取土地收益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但是,国外地方政府更重视公共利益的保护,重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未来,我国地方政府融资模式需要不断调整与优化,更多运用公共土地资源,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避免政府过度参与投资与建设,减轻债务负担,同时,轻松得到所需要的公共设施。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土地财政 可持续性 土地制度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匡小平
考察可持续的税率水平与实际税率水平之间的差异 ,是衡量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基本方法。影响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政府债务利息率与GDP增长率的相对大小 ,预期的经济增长率越高 ,政府就可以维持更高的、可持续的赤字水平。可持续的财政政策无需政府实行平衡预算 ,而实际税率高于或低于可持续税率为地方政府调整财政政策指明了方向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向钰 赵静梅
发展数字经济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地方政府债务累积、地方财政不断承压的背景下,从财政视角探究数字经济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具有紧迫性和重要性。通过对2015—2020年中国22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地方财政的可持续性越强。机制分析表明,这种影响源于数字经济可增加财政收入和提高财政支出效率。特别地,对于土地财政依赖度较高、受减税降费影响较大的地区,数字经济提高财政可持续性的效果更强;而地方更高的财政透明度和更丰富的金融资源是增强数字经济积极作用的支撑条件。研究验证了数字经济“稳增长,防风险”的关键作用,对推动数字中国建设、有效防范化解地方财政金融风险、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展祥 谢绍棋 王秋石
经济发展历史和一般规律表明,实体经济与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是政府财政的基石和保障。以工业产值或就业份额度量的去工业化将会使得财政收支发生变化,进而深刻影响地方政府的财政可持续性。基于263个地级市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模型实证分析去工业化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去工业化显著降低了地方财政可持续性;其内在机理包括抑制劳动生产率提高、扩大税收流失规模和强化社会保障支出刚性。进一步研究发现,直接税比重超过门槛值时,去工业化对财政可持续性的不利影响将得到抑制;此外,地方政府适度参与税收竞争,有利于去工业化背景下财政可持续性的提升,而竞争强度超过门槛值时,则强化了去工业化对财政可持续性的负面影响。因此,地方政府应切实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到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与工业的发展上来,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做好“增效”“堵漏”“节流”文章、统筹错位竞争与协同发展,不断巩固和提升地方财政可持续性。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丽 邓微达 王智烜
财政可持续性是影响政府教育努力程度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2015—2019年城市面板数据测算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可持续性指标,考察了财政可持续性对地方政府教育投入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大部分地级市都处于财政可持续状态,地方政府逐年上升的财政可持续性风险将降低政府教育努力程度,这一效应在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以及经济较发达城市尤为显著。
关键词:
财政可持续性 教育努力 地方政府债务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金春雨 王伟强
我国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存在着显著的长期均衡关系,地方财政政策呈现出弱可持续性,各地区财政收支关系的断点位置表明我国的分税制改革对地方财政收支关系产生了广泛影响;我国财政收支关系符合"财政同步假说",但不同地区地方财政收支之间的因果关系仍存在较大的差异。在我国的30个地区中,有13个地区符合"财政同步假说",10个地区与"税收—支出假说"相符,4个地区支持"支出—税收假说",3个地区"机构分离假说"成立。因此,不同区域政府为了保持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应针对财政失衡采取差异化策略,以促进财政收支趋于长期均衡。
关键词:
财政政策 财政收入 财政支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建民 凌惠馨 吴金光
持久性减税可能对地方财政造成动态冲击,合理施策有利于保障地方财政可持续性。为此,选取我国2010—2019年251个地级市数据,使用熵值法从财源结构、支出效益、治理目标和区域协调四个方面构建地方财政可持续性指标,系统考察持久性减税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短期与长期动态效应。研究发现:持久性减税短期内不利于地方财政可持续性,但从长期来看,将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短期内减税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负向影响在经济发展水平更高、财政自给率更高以及产业结构高级化更强的地级市更明显,因此要更加注意施策力度。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建军 王鑫
当前我国财政从"收支双高速增长"阶段进入"支出增速大于收入增速"的新阶段,减收和增支效应叠加,地方政府财政面临压力。研究发现,我国地方财政呈现出弱可持续性;税收分权有助于增强地方财政的可持续性,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分权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具有异质性,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分权会显著增强地方财政可持续性,增值税分权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影响不显著。因此,应充分重视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监控、防范和化解地方财政风险;为增进地方财政可持续性,政府间税收划分中须考虑不同税收分权的激励效应,应继续将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作为共享税,并适当提高地方分享比例。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邓达 潘光曦 林晓乐
数字经济发展与地方财政可持续性是当前我国宏观经济领域面临的两个重要议题,研究数字经济发展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2011—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首先测度我国地方财政可持续能力指数,然后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全国范围来看,数字经济发展与财政可持续性具有显著且稳定的正向相关性。中介效应检验显示,数字经济发展能够通过财政收入来影响地方财政可持续性。因此,需要进一步优化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市场机制和政策支撑体系,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以促进数字经济业态的发展。促进财税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数字前沿技术在财税管理中的运用,实施数字化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制度。要在"开源节流"上做好文章,同时强化财政支出资金的绩效监督管理。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洪源 万里 秦玉奇 单昱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不断积累已成为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最大阻碍。以新《预算法》实施后,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开前门”和“关后门”两个阶段改革为准自然实验,分析了政府债务预算硬约束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两阶段改革都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具有显著的正向提升影响;从作用机制来看,“开前门”和“关后门”阶段改革分别通过财政收支巩固和债务规模控制来发挥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有效作用;异质性分析来看,地方政府举债行为激励较弱和财政监管力度较高的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硬约束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正向效应会更加显著。研究结果为推进债务预算硬约束来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和提升地方财政可持续性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欧阳铭珂 张亚斌
本文基于宏微观机制联动作用的逻辑思路,从财政补贴视角对我国汽车产业产能过剩的诱因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模型演绎。研究表明:较高的市场进入和退出壁垒是我国汽车产业的显著特征,也是汽车产业寡头垄断竞争模式的成因。宏微观机制联动作用是财政补贴引致汽车产业产能过剩的逻辑链条。宏观方面,直接性和间接性的财政补贴引致汽车企业的过度产能投资,而同行的"跟进"策略使之演化为扭曲的产能竞争;微观方面,扭曲竞争使得汽车企业无法对同行产量决策做出合理判断,汽车企业为规避生产潜力可能存在的不足积极加强产能投资,进而导致偏离产量均衡状态的产能过剩。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基于技术创新目标导向构建财政补贴机制"、"基于政府和市场双重视角构建汽车产业进出机制"的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平
地方财政不可持续会危及其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进而影响国家金融系统的安全性和宏观经济的稳定性,因而,需要科学地评估我国地方政府的财政可持续性。地方债务的可持续性分析与中央财政可持续性分析有所区别。本文应用地方政府财政可持续性的分析框架,依据我国相关数据进行了基准线分析和敏感性分析。评估结果显示:保证地方财政长期可持续,必须依靠提高地方财政收入能力和化解地方隐性债务风险等措施。
关键词:
财政可持续性 地方财政 基础财政收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