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24)
2023(2718)
2022(2302)
2021(2109)
2020(1698)
2019(3927)
2018(3715)
2017(7621)
2016(3908)
2015(4512)
2014(4393)
2013(4472)
2012(4174)
2011(3784)
2010(3820)
2009(3367)
2008(3497)
2007(3212)
2006(2791)
2005(2427)
作者
(11046)
(8906)
(8862)
(8632)
(5739)
(4094)
(4068)
(3565)
(3386)
(3283)
(3009)
(2942)
(2876)
(2874)
(2858)
(2835)
(2642)
(2609)
(2515)
(2498)
(2265)
(2224)
(2135)
(2064)
(2010)
(2009)
(1960)
(1898)
(1797)
(1786)
学科
(23448)
经济(23437)
(12569)
(11534)
企业(11534)
管理(11077)
方法(8311)
产业(8079)
地方(7585)
业经(7295)
数学(6475)
数学方法(6465)
结构(4948)
中国(4833)
(4797)
技术(4705)
地方经济(4495)
(4089)
(4028)
(3926)
贸易(3925)
(3779)
产业结构(3684)
(3411)
(3265)
农业(3059)
理论(2985)
体制(2966)
(2868)
(2742)
机构
学院(59765)
大学(57728)
(30282)
经济(29884)
管理(25414)
理学(22093)
理学院(21933)
管理学(21764)
管理学院(21659)
研究(19541)
中国(13915)
(12694)
(11618)
科学(10165)
财经(10044)
经济学(9818)
(9047)
经济学院(9007)
(8985)
(8761)
中心(8624)
研究所(8049)
财经大学(7335)
(7125)
北京(7112)
(7099)
业大(7017)
经济管理(7002)
商学(6899)
商学院(6831)
基金
项目(40429)
科学(32918)
研究(31515)
基金(29324)
(24432)
国家(24292)
科学基金(21782)
社会(21641)
社会科(20873)
社会科学(20871)
(16811)
基金项目(15595)
教育(13015)
(12960)
自然(12253)
编号(12126)
自然科(11985)
自然科学(11983)
自然科学基金(11804)
资助(11637)
(10486)
成果(9439)
国家社会(9299)
(9182)
发展(9173)
(9057)
重点(8980)
(8678)
创新(8543)
课题(8431)
期刊
(33544)
经济(33544)
研究(18069)
管理(10259)
中国(10121)
(9242)
科学(6905)
业经(6268)
(6157)
经济研究(5918)
学报(5838)
技术(5308)
财经(5273)
问题(4949)
大学(4892)
(4765)
学学(4734)
(4454)
金融(4454)
农业(4423)
商业(3895)
(3792)
技术经济(3743)
教育(3605)
现代(3269)
科技(3211)
经济问题(3132)
经济管理(3091)
世界(3065)
(3029)
共检索到864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包群  唐诗  刘碧  
本文选取了经济开发区的主导产业选择这一独特研究视角,考察了主导产业雷同性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重要影响。通过对中国2000-2006年新通过的1459项主导产业样本研究表明,单纯的主导产业选择并不必然导致产能过剩,来自同一行政辖区内部的主导产业高度相似是企业产能利用率下降的关键原因。主导产业选择对产能过剩的影响主要发生于增长竞争压力更为激烈的东部沿海省份,同时主导产业对国有企业产能利用率具有更为显著的影响。对主导产业挑选传导机制的研究表明,企业在主导产业引导下会新增投资与扩张产出,但并未出现生产率的改进以及新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包群  唐诗  刘碧  
本文选取了经济开发区的主导产业选择这一独特研究视角,考察了主导产业雷同性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重要影响。通过对中国2000-2006年新通过的1459项主导产业样本研究表明,单纯的主导产业选择并不必然导致产能过剩,来自同一行政辖区内部的主导产业高度相似是企业产能利用率下降的关键原因。主导产业选择对产能过剩的影响主要发生于增长竞争压力更为激烈的东部沿海省份,同时主导产业对国有企业产能利用率具有更为显著的影响。对主导产业挑选传导机制的研究表明,企业在主导产业引导下会新增投资与扩张产出,但并未出现生产率的改进以及新产品销售的增加。本文研究有助于客观评估中国地方政府过度竞争行为对产能过剩形成的重要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学谦  陈鹏  
主导产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主导产业的发展与更换过程,是区域经济系统内各个产业之间竞争与合作作用的结果,因此分析区域主导产业与非主导产业的合作竞争行为所遵循的规律对区域经济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基于区域产业间与生物种群之间的合作竞争行为机理的相似性,本文运用进化博弈论建立进化博弈模型,对区域主导与非主导产业的进化机制进行分析。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曹洪军  高福一  张伟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静  
使用2001—2011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测算了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产能过剩程度,进一步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的税收竞争对产能过剩的影响。结果表明:产能过剩主要出现在重工业领域;地方政府的税收竞争加剧了重工业的产能过剩程度,其中增值税竞争的影响大于总税收竞争和企业所得税竞争的影响,地方政府税收竞争的滞后影响大于当期影响;在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的税收竞争对重工业产能过剩的影响更为显著。指出:减弱地方政府的税收竞争有利于缓解我国产能过剩问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鞠蕾  王璐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初期投入高、风险大,需要强有力、系统性的财税政策支持才能迅速成长起来,但伴随着带有地方政府竞争性质长期持续的财税政策支持,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出现产能过剩问题。本文基于2004—2014年中国28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地方政府不当竞争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能过剩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并考察了要素市场扭曲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地方政府不当竞争造成了要素市场扭曲,要素市场扭曲主要通过财政支持和污染纵容体现,两者均加剧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产能过剩,且财政支持的作用效果最为明显。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正  陈旭东  苏晓燕  
地方竞争所引致的产能过剩对财政可持续性产生长期深远的影响。在简单理论分析基础上,采用1998—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考察地方竞争、产能过剩与财政可持续性之间的内在经济逻辑。研究发现:地方政府以追逐GDP为核心的税收竞争行为,以及相伴而生的产能过剩改善了财政可持续性,这一结论在排除了各种可能机制后依然稳健;进一步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对不同税种收入的竞争行为呈现出显著差异,地方政府对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收入的竞争提升了财政可持续性,并且强化了产能过剩对财政可持续性的正向影响;但营业税收入竞争对财政可持续性不具有显著性影响。长期来看,地方竞争、产能过剩对财政可持续性的正向影响快速减弱。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韩国高  邵忠林  
基于2004—201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本文利用空间杜宾模型考察了环境规制、地方政府竞争策略对产能过剩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从全国层面来看,命令控制型、市场型和自主型三种类型的环境规制均有助于本地产能利用率提升;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下地方政府采取模仿竞争策略,竞相降低环境规制强度会加剧产能过剩;市场型环境规制下地方政府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易造成污染企业转入地区出现产能过剩;自主型环境规制下地方政府的竞争策略尚不明确。(2)从区域层面来看,三种类型的环境规制对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本地产能利用率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幅度不同。与东部地区相比,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下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的模仿竞争策略和市场型环境规制下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的差异化竞争策略更加显著,易形成产能过剩;自主型环境规制下东部地区地方政府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易加剧污染企业转入地区产能过剩问题,而中西部地区自主型环境规制的溢出效应不显著。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伟  曹洪军  高福一  
投资结构与山东省主导产业竞争力有关。山东省投资结构存在着四大问题,制约了主导产业竞争力的提高。为此,必须按照主导产业发展重点,调整投资结构,增强主导产业竞争力。调整投资结构的途径为迅速增加支柱产业投资,大力加强技术改造投资,大力增加新兴产业投资,大力启动民间投资,集中资金建设一批大型项目,推动股权投资和兼并重组,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等。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白玉芹  
工业主导产业竞争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水平。本文以河北省为例,通过对河北省工业主导产业的发展现状、发展特征及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分析,得出主导产业在全省工业中的地位和竞争力,以及在全国的竞争力状况,并得出不同主导产业的竞争优势或潜力,以期为河北省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提出有差别的、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有所帮助。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欧阳铭珂  张亚斌  
本文基于宏微观机制联动作用的逻辑思路,从财政补贴视角对我国汽车产业产能过剩的诱因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模型演绎。研究表明:较高的市场进入和退出壁垒是我国汽车产业的显著特征,也是汽车产业寡头垄断竞争模式的成因。宏微观机制联动作用是财政补贴引致汽车产业产能过剩的逻辑链条。宏观方面,直接性和间接性的财政补贴引致汽车企业的过度产能投资,而同行的"跟进"策略使之演化为扭曲的产能竞争;微观方面,扭曲竞争使得汽车企业无法对同行产量决策做出合理判断,汽车企业为规避生产潜力可能存在的不足积极加强产能投资,进而导致偏离产量均衡状态的产能过剩。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基于技术创新目标导向构建财政补贴机制"、"基于政府和市场双重视角构建汽车产业进出机制"的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军,顾朝林  
通常人们在分析地区产业结构雷同或趋同的成因时,一般都认为各地在产业发展和布局方面没有真正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相互间盲目攀比,人有我也有。事实上,一个重要的问题被人们忽视了,这就是产业结构对于一个地区经济体系的安全和稳定的作用,尽管这种体系很脆弱,但这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过程中,地方政府或许多企业的一个有效保护措施,在市场经济规则有效的情况下,这种保护是通过“契约”关系来实现的。由于契约制度在我国发育不良,全社会契约制度和观念的缺失,难以实现真正的跨地区产业协作,加上以行政区经济为特征的各地决策者盲目追求政绩,地区之间产业结构雷同现象也就很自然了。文章指出产权主体不明是造成地区难以形成有效的契约关系的根本原因。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亚斌  朱虹  范子杰  
地方政府行为如何影响企业产能决策,以往研究主要关注体制因素对产能过剩的影响,而忽略了信息不对称的市场环境的作用。文章结合我国特有的制度环境和信息不对称的市场环境,建立了两期不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模型,探讨地方补贴性竞争对我国产能过剩影响的新机制,研究发现: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环境下,地方补贴性竞争导致的产能过剩率长期大于正常产能过剩率;企业所获补贴越多,行业爆发产能过剩的可能性越高。进一步采用PSM-DID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发现:相比补贴前,补贴企业补贴后的产能过剩率将会上升1%至3%;相比未补贴企业,补贴企业的产能过剩率高出2%至12%。文章的研究不仅为地方补贴影响产能过剩的微观机制提供了经验证据,而且为政府化解产能过剩提供了启示和参考。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白雪洁  于志强  
在中国式的晋升体制背景下,地方政府官员以GDP来博取政治晋升的资本是不可回避的一个现实。为了获得优异的经济增长绩效,地方政府对产业发展的直接影响甚至不当激励是导致产能过剩,特别是区域性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利用2003—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分别测算了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各省市的制造业行业产能利用情况,检验了东部和中西部地区产能过剩成因的区域性差异,结果发现:土地支持、金融支持、环境纵容、市场化程度和地方政府投资对东部和中西部地区产能过剩的作用方向基本一致,但在作用程度上明显具有区域色彩。最后从体制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钱敏  张江洋  
地区间发展目标的一致性、地区间竞争策略的同质化、地区间竞争缺乏协调性是形成产能过剩的根源。地区间竞争引致的地方保护阻碍了中央政府治理产能过剩的进程。当产能过剩治理达到短期目标、市场实现短期均衡后,新一轮地区间竞争又会形成新一轮产能过剩,由此产能过剩治理陷入困局。因此,治理产能过剩的当务之急是:中央政府充分发挥计划机制功能,而非单纯依靠市场机制;破解产能过剩治理困局的长效机制是: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央政府要调整地方政府目标,规范和协调地区间竞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