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97)
- 2023(4011)
- 2022(3281)
- 2021(3262)
- 2020(2636)
- 2019(6190)
- 2018(6260)
- 2017(11508)
- 2016(6679)
- 2015(7157)
- 2014(7067)
- 2013(6673)
- 2012(6233)
- 2011(5598)
- 2010(5901)
- 2009(5636)
- 2008(5998)
- 2007(5123)
- 2006(5041)
- 2005(4723)
- 学科
- 税(21634)
- 济(20337)
- 经济(20296)
- 税收(20201)
- 收(20032)
- 管理(15567)
- 业(12165)
- 财(11529)
- 企(11068)
- 企业(11068)
- 制(8309)
- 中国(7139)
- 财政(6919)
- 体(6475)
- 方法(6029)
- 学(5739)
- 农(5673)
- 体制(5615)
- 政(5580)
- 业经(5304)
- 地方(4992)
- 数学(4815)
- 数学方法(4705)
- 融(4516)
- 金融(4515)
- 银(4437)
- 理论(4435)
- 银行(4422)
- 行(4251)
- 务(4023)
- 机构
- 大学(88258)
- 学院(86872)
- 研究(34907)
- 济(33031)
- 经济(32319)
- 管理(27333)
- 中国(26190)
- 财(25818)
- 理学(22733)
- 理学院(22379)
- 管理学(21892)
- 管理学院(21706)
- 科学(21239)
- 京(19306)
- 所(18786)
- 财经(17554)
- 研究所(16602)
- 经(15860)
- 江(15434)
- 农(14824)
- 中心(13997)
- 范(13222)
- 师范(13096)
- 财经大学(12855)
- 北京(12672)
- 省(12454)
- 院(12236)
- 税(11658)
- 州(11605)
- 农业(11426)
- 基金
- 项目(52225)
- 科学(40459)
- 研究(40065)
- 基金(37170)
- 家(33159)
- 国家(32888)
- 科学基金(26894)
- 社会(24601)
- 社会科(23195)
- 社会科学(23186)
- 省(19480)
- 教育(18719)
- 基金项目(18681)
- 划(17327)
- 编号(16659)
- 成果(16343)
- 自然(16008)
- 自然科(15616)
- 自然科学(15606)
- 自然科学基金(15328)
- 资助(14843)
- 重点(12426)
- 课题(12294)
- 性(12277)
- 部(11622)
- 发(11288)
- 制(10877)
- 创(10865)
- 国家社会(10753)
- 项目编号(10520)
共检索到1503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朱为群 唐善永 缑长艳
本文在评述对地方税定位研究相关观点的基础上,对地方税的功能定位、支出目标定位、规模定位和负担分配定位进行了研究,认为,地方税应主要承担筹集地方财政收入的职责,并应用于地方自主决策的当地民众普遍受益的公共支出项目;地方税的合理规模主要取决于合理的地方自主性支出规模和其他可支配的非税收入数额;地方税的负担要与地方公共支出的受益范围相对应,并以适当的税基构建地方主体税种。我国的地方税体系建设应在厘清税、费、债等关系的基础上,逐步推进地方财政收入体系的综合改革、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与尝试地方税的自主立法改革。
关键词:
地方税 地方财政 定位逻辑 支出责任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马振迁
一、对现行地方税制的评价我国现行地方税税种大多是在1985~1990年制定或修订实施的,实践表明,这些地方税税种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建设及各项事业的迅速发展,现行地方税制已显得老化,亟待进一步改革和完善。199...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廖明月
重构地方税体系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地方税体系包括地方独享税和共享税中由地方享有的部分。分权自治理论是地方税体系重构的基础,但在新时代,为破解"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矛盾,我国还应以税权倾斜配置理论作为地方税体系重构的有力支撑。重构地方税体系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以财税法治推进地方税体系重构、赋予地方一定的税权、确定地方主体税种、增强共享税的横向调控功能、加快国地税合并进程。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俊英
补充性原则作为划分中央与地方权限的宪法原则,成为现代税收国家赋予地方税权的理论渊源。地方税权是地方治理的制度基础和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不断推进"健全地方税体系"的改革进程,以顺应现代财政制度发展的时代要求。分税制改革以来,从纵横两个维度考量,我国地方财力格局中地方税收入占比不断下降、地方税收入与地方财政支出对比悬殊、地方税收入规模地区差异大等现状与事实,均表明地方税收入不足引致治理效能缺失,主体税种缺失与税制改革滞后是其直接原因,中央与地方分税规则不稳定则是治理效能缺失的体制根源。"十四五"时期,我国应该以合理划分和调整事权与支出责任为改革牵引,逐步推进政府间财政关系法治化,增强地方税与共享税、转移支付协同效应,构建差异化地方税体系,从税权划分、税种配置、征管改革等方面不断健全地方税体系。
关键词:
补充性原则 地方税 税收治理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朱润喜
本文分析了我国地方税系建设的基本逻辑,指出在中央与地方财力保持总体格局稳定下进行财力分配对地方税系建设将构成规模局限,匹配新常态背景下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地方税系构建将构成结构局限。在这两种条件约束下,我国地方税系重构的破解思路一方面要分析税源分布格局,另一方面要对接税制改革,且应最终测度出不同税收划分方案下的各地税收、地方总税收、中央税收的组合状况,并在对地方政府形成积极激励下选择最优构建方案。
关键词:
规模局限 结构局限 税源分布 税制改革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朱润喜
本文分析了我国地方税系建设的基本逻辑,指出在中央与地方财力保持总体格局稳定下进行财力分配对地方税系建设将构成规模局限,匹配新常态背景下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地方税系构建将构成结构局限。在这两种条件约束下,我国地方税系重构的破解思路一方面要分析税源分布格局,另一方面要对接税制改革,且应最终测度出不同税收划分方案下的各地税收、地方总税收、中央税收的组合状况,并在对地方政府形成积极激励下选择最优构建方案。
关键词:
规模局限 结构局限 税源分布 税制改革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阮宜胜
地方税及其改革问题一直是我国1994年分税制预算体制实行以来的热门话题。诚然,站在不同的角度,可以对地方税及其改革问题有各种不同的研究和认识。本文试图从构建中国公共财政框架的要求出发,结合我国现行地方税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谈谈我国的地方税及其改革取向,并以就教于大家。 一 地方财政的基本问题是资金如何筹集与分配以及决策权的确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地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李楠楠
一直以来,我国的税收立法权都高度集中于中央,地方在税收立法方面处于无权状态。然而,无论是从理论逻辑上,还是现实考量上,甚至是宪法规定上,赋予地方一定的税收立法权都具有正当性。事实上,地方想要真正获得税收立法权更需要的是规范依据的支撑。可是,通过分析我国现有的法律规定可以发现,地方税收立法权的规范依据不足,地方行使税收立法权还存在诸如《税收征收管理法》、《立法法》等法律制度障碍。因此,地方税收立法权的真正实现,需要以规范依据的获得为前提,进而寻求地方行使税收立法权的现实路径。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郑建国
地方税的改革与完善□郑建国一、现行地方税制评析1994年的税制改革,根据中央与地方的事权,按税种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财政收入,建立了分税制财政体制,初步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税制体系。分税制财政体制运行几年来,在理顺分配关系、公平税收负担、...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明慧 侯雅楠
税制体系建设是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环节,也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降成本"和"十三五"规划财税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在财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现代税制改革目标的实现程度取决于税种体系改革的方向与具体税种的功能效应,在近期主要税种的改革难以达到预期的语境下,中长期的税制改革视点应将遗产税纳入规范和优化税制的架构中。在厘清立税法理与功能的基础上确保遗产税制度供给与稳定宏观税负、提高直接税比重、公平收入分配的税制改革目标需求进行有效的对接。
关键词:
税制改革目标 遗产税 制度逻辑 功能定位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赵曼 胡思洋
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症结之一是福利化倾向带来的制度可持续危机,这种福利化倾向不仅破坏了"低标准"的信号甄别功能,偏离了社会救助制度的应有之义,而且会导致成本转嫁、道德风险和搭便车等问题,进一步增加了制度运行成本。本文分析了社会救助福利化倾向的根源,指出改革的路径是通过约束政府权力让社会救助制度回归本位,通过完善立法、向社会分权、购买社会服务、完善征信体系等低成本的市场化、法治化手段,消除行政垄断,让官办社会组织回归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形成合理的社会治理机制。
关键词:
福利化倾向 成本转嫁 道德风险 社会分权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曙光 余伟如
习近平改革方法论内容丰富、自成体系。从逻辑起点来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出来的,问题意识是改革方法论的逻辑起点。从精神实质来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凝练改革方法论的总原则,把握了这个精神实质,就把握了改革方法论最本质的东西。从逻辑层次来说,习近平改革方法论包含"元方法"、"总方法"和"子方法"三个层次,最高层次的"元方法"是改革方法论的哲学基础;一般层面的"总方法"是"管总"的改革方法;具体层次的"子方法"是指导改革的具体方法。从理论属性来说,习近平改革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在改革实践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曙光 余伟如
习近平改革方法论内容丰富、自成体系。从逻辑起点来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出来的,问题意识是改革方法论的逻辑起点。从精神实质来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凝练改革方法论的总原则,把握了这个精神实质,就把握了改革方法论最本质的东西。从逻辑层次来说,习近平改革方法论包含"元方法"、"总方法"和"子方法"三个层次,最高层次的"元方法"是改革方法论的哲学基础;一般层面的"总方法"是"管总"的改革方法;具体层次的"子方法"是指导改革的具体方法。从理论属性来说,习近平改革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在改革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从功能定位来说,习近平改革方法论既是哲学方法论的应用,又是一种应用哲学;既缘于改革实践,又指导改革实践;既能规范改革行为,又可评价改革成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