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46)
2023(14064)
2022(12070)
2021(10756)
2020(9119)
2019(20743)
2018(20188)
2017(39697)
2016(21383)
2015(24277)
2014(24451)
2013(24601)
2012(23560)
2011(21804)
2010(22103)
2009(20695)
2008(20567)
2007(18652)
2006(16756)
2005(15579)
作者
(63980)
(53645)
(53438)
(51238)
(34420)
(25848)
(24445)
(20728)
(20287)
(19204)
(18624)
(18022)
(17369)
(17197)
(17057)
(16770)
(15901)
(15873)
(15458)
(15405)
(13705)
(13294)
(13178)
(12431)
(12261)
(12123)
(11933)
(11854)
(10926)
(10672)
学科
(115766)
经济(115668)
管理(58190)
(55556)
方法(44530)
(42472)
企业(42472)
数学(39831)
数学方法(39580)
地方(30480)
中国(30260)
(27615)
(27212)
(21997)
业经(21978)
(20875)
税收(20538)
(20363)
农业(19066)
(18465)
贸易(18454)
(18145)
(17725)
地方经济(17650)
(16785)
金融(16783)
环境(16265)
(16093)
银行(16063)
(15451)
机构
学院(319878)
大学(319260)
(145535)
经济(142710)
管理(117288)
研究(116570)
理学(99568)
理学院(98374)
管理学(96955)
管理学院(96339)
中国(88878)
(70785)
科学(68597)
(67650)
(60396)
财经(54355)
研究所(53976)
(52667)
中心(52122)
(50163)
(49099)
经济学(46923)
北京(43617)
业大(43502)
经济学院(42297)
(41998)
师范(41604)
(41136)
农业(41024)
财经大学(39840)
基金
项目(201342)
科学(158422)
研究(148673)
基金(145703)
(126308)
国家(125276)
科学基金(106490)
社会(96554)
社会科(91732)
社会科学(91708)
(78354)
基金项目(76123)
教育(67227)
(66017)
自然(65609)
自然科(64048)
自然科学(64029)
自然科学基金(62918)
资助(60835)
编号(59829)
成果(49808)
(49289)
重点(46027)
(45319)
课题(42003)
(41309)
国家社会(40620)
发展(40237)
(39636)
教育部(38891)
期刊
(170101)
经济(170101)
研究(106222)
中国(65015)
(54057)
(48258)
学报(47657)
科学(43435)
管理(42379)
大学(35465)
学学(33513)
(33446)
金融(33446)
农业(32488)
教育(31053)
经济研究(28908)
财经(27757)
技术(27619)
业经(25669)
(23909)
问题(22336)
(18242)
技术经济(17914)
(17460)
(17241)
统计(16419)
国际(16376)
(16337)
世界(16047)
商业(15359)
共检索到5034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马栓友  
本文首先通过时间序列回归估计了各地区地方税的边际税率和平均税率,然后,在使用平均税率控制税收与经济的逆因果关系下,由截面回归分析了边际税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发现边际税率与各地区的经济增长和人均 GDP水平均呈显著的负相关性,并从税收政策方面解释了西部地区发展缓慢的原因,认为 1994年的财税体制改革,促进了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但对西部的效应不明显,这就需要重构税制,特别是西部地区应通过机构改革,政府职能转换和优化财政支出,适当降低地方税的边际税率,以建立具激励效应的地方税制,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马拴友  于红霞  
本文在回顾有关税收与经济增长关系文献的基础上 ,对我国各地区的税收与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分析 ,发现西部地区的税负相对较高 ,各地区的边际税率与经济增长负相关 ,并解释了西部地区税负较重的原因 ,最后从改革税制、调整税收优惠、机构改革和增加转移支付方面 ,提出促进西部大开发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航星  
区域经济差异理论的重大发展表明 :在人类空间经济活动中 ,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 ,它们以不同程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点并发展成为增长极。这说明 ,增长在区域之间的不平衡性是不可避免的 ,控制区域差异、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内在联系。因此 ,在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应利用、控制和协调区域差异 ,大力培养各层级经济增长极 ,推动重点地带的开发。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闫龙飞  张天舒  
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已临近10年的预定期限,目前应当何去何从?本文以西部各省2001年以来经济数据为基础,实证评估政策实施效果,剖析政策实施存在的问题,并对政策完善方向进行探讨。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娟  吴国松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宏观经济稳定高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造成我国东部与中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有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地理结构、社会文化等众多因素。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体现在税收上的这种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来说明缩小地区差距、弱化不均衡的差异性上税收政策所应发挥的作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洪银兴  
东西部经济差距的扩大是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表现。在目前的发展环境差别基础上无论是市场化还是全球化都会产生西部生产要素外流的趋势。协调区域经济、缩小地区差距的基本途径是推动生产要素在地区间合理流动,促进先进生产要素流入西部。进入 90年代以后地区差距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地区间的相互依赖性减弱。西部应该以结构调整来吸引先进生产要素。西部产业结构调整主要内容是改变长期以来主要为东部地区提供资源的基础产业结构,提高其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根据发展极理论,政府的区域协调的作用点在发展极的建设上,市场协调作用体现在发展极对其外围的带动作用上。中心与外围的对接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加快西部城市化,尤其是中心城市的现...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生龙  王亚华  胡鞍钢  
本文应用差分内差分方法评估西部大开发对于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及中国区域经济收敛的作用。通过建立增长模型,采用1987—200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使用系统GMM方法的计量分析,对西部大开发的实施成效进行严谨的社会科学检验。实证结果表明,西部大开发的实施,使得西部地区2000年以来的年均经济增长率增加了约1.5个百分点,促使中国区域经济从趋异转向收敛。西部大开发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机制,主要是通过大量的实物资本特别是基础设施投资实现的,教育发展、科技进步及软环境并没有因为西部大开发而得到显著改善。本文建议国家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在继续加大对西部地区实物资本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同时,应...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罗鸣令  范子英  陈晨  
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是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协调区域发展的重要手段,但其对非税收优惠地的负外部性没有引起足够关注。本文基于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法定税率降低54%),采用变换控制组的双重差分方法,研究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在不同税率地区间产生的再分配效应。研究发现:企业所得税优惠能够促进西部地区的税基增长,但是税基的增长无法对冲税率下降的影响,导致西部地区所得税收入的显著减少;由于区域性优惠政策没有覆盖流转税税种,西部地区的税基增长间接带来了增值税和营业税的显著增加;西部地区税基的增长是以相邻地区的税基流失为代价,距离西部大开发越近的地区,其税基流失越明显。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在进一步完善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的过程中,要加强配套制度建设,合理引导企业与要素的流动,尽可能降低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的负外部性,实现区域性税收优惠对效率与公平的兼顾。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怀雷  龚韵秋  
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年之际,有必要依据其目标对该战略的绩效进行分析,以便及时调整税收政策,使其切实发挥作用。合理的税收政策安排既是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大开发的重要保障。针对中国西部地区税收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税收政策及相应的制度安排。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林颖  
本文基于区域协调发展视角,从区域宏观税负、区域资本流动和区域经济水平等方面对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的绩效问题展开研究。结论是,西部税收政策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西部的税收成本,却未能扭转民间资本的流动方向,新一轮税收优惠政策调整应着眼于西部产业特点,在吸引人才、促进科技进步和解决西部特殊问题上有所作为。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香菊  
总结西部大开发10年来的税收政策经验,分析其政策效应、存在问题及未来走向,正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在继续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下一个10年或更长时间,应与时俱进实行有增有减的改革举措,制定更有针对性的特殊税收政策,凸现西部地区的政策比较优势。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于海峰  赵丽萍  
2001年《关于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问题的通知》标志着支持西部大开发税收政策的正式实施。近10年的努力,有效促进了西部经济发展和地区间经济均衡,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0年伊始,针对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面临的两大抉择是:优惠政策是否应当延续?现行政策是否需要调整?要解答这两个问题,就必须评估现行优惠政策的效果是否符合设计初衷,判断其对西部地区经济和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如何。数据分析显示,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既有积极效果,也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和扭曲效应。本文在实证与理论分析基础上,得出西部税收优惠政策应当延续并调整的结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春林  
合理确定资源税税额,有利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本文从计征资源税的理论基础入手,分析了现行资源税体系的不足之处,借鉴美国、加拿大等国的税法规定,通过资源价值评价方法,提出了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适当提高资源税税率(主要矿产资源10%以上)、调整资源税的计征方法、适当扩大地方政府的权限等建议和构想。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四川省地方税务局课题组  单晨光  石恩祥  郑卫东  林静  
本文认为 ,税收支持和服务于西部大开发要突出重点 ,分类指导 ,而不是普遍优惠 ,遍地开花。为此 ,税收支持西部大开发必须遵循如下原则 :(1 )有利于西部地区资源的合理开发 ,有力保护和有效利用 ;(2 )有利于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3)有利于西部地区的对内对外开放 ;(4)有利于西部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5 )有利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6 )有利于西部比东部有效更优的政策。税收支持西部大开发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1 )全面停征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土地增值税和筵席税 ;(2 )尽快统一内外资企业的所得税 ;(3)在高科技、原材料、能源等部分产业中进行...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锡桐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采取的非均衡区域发展战略促进了东部地区经济高速持续发展 ,但也逐渐拉大了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 ,目前这种差距已成为全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作者指出 ,加快西部地区发展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 ,西部大开发的基本思路应包括 5个方面 :( 1 )开发体制必须从计划经济体制转为市场经济体制 ;( 2 )开发模式要从过去的资源导向型开发转向市场导向型开发 ;( 3 )用大开放促大开发 ;( 4)依靠科技进步 ,促进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 5)必须坚持因地制宜 ,发挥不同地区的优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