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33)
2023(12018)
2022(10575)
2021(10095)
2020(8250)
2019(19319)
2018(19166)
2017(36876)
2016(20347)
2015(22792)
2014(22852)
2013(22241)
2012(20567)
2011(18368)
2010(18462)
2009(16829)
2008(16645)
2007(14506)
2006(12718)
2005(11000)
作者
(58450)
(48344)
(48139)
(46014)
(31116)
(23381)
(21915)
(19186)
(18545)
(17312)
(16824)
(16277)
(15268)
(15126)
(15033)
(14885)
(14475)
(14463)
(13856)
(13657)
(11952)
(11852)
(11754)
(11084)
(10842)
(10789)
(10639)
(10621)
(9722)
(9498)
学科
(81102)
经济(81002)
管理(57471)
(51028)
(43562)
企业(43562)
方法(37935)
数学(31923)
数学方法(31441)
中国(22827)
(19645)
(19290)
(19144)
地方(18426)
业经(17531)
理论(16245)
(13598)
(13104)
环境(12930)
农业(12862)
(12828)
贸易(12820)
(12336)
技术(11675)
(11609)
财务(11543)
财务管理(11514)
(11416)
教育(11412)
企业财务(10893)
机构
大学(289684)
学院(286214)
管理(113968)
(107523)
经济(104796)
理学(99312)
理学院(98104)
管理学(96150)
管理学院(95644)
研究(94568)
中国(68359)
(62996)
科学(61497)
(49493)
(47115)
研究所(43128)
(42964)
业大(42737)
中心(42542)
(40588)
(40295)
财经(40101)
师范(39958)
北京(39715)
(36427)
(34897)
(33992)
农业(33759)
师范大学(32560)
经济学(31974)
基金
项目(199072)
科学(156240)
研究(144389)
基金(143980)
(125314)
国家(124299)
科学基金(107248)
社会(89792)
社会科(85004)
社会科学(84982)
基金项目(77506)
(77351)
自然(70887)
自然科(69234)
自然科学(69219)
自然科学基金(67928)
教育(66191)
(65426)
资助(59085)
编号(58977)
成果(48071)
重点(43976)
(42983)
(41411)
课题(40642)
(40617)
创新(37832)
科研(37749)
大学(37093)
教育部(36801)
期刊
(117524)
经济(117524)
研究(84433)
中国(51467)
学报(46276)
科学(42808)
管理(40837)
(38415)
(36590)
大学(34695)
教育(34436)
学学(32447)
农业(27233)
技术(24662)
(20033)
金融(20033)
财经(19090)
业经(18009)
经济研究(17878)
图书(17307)
问题(16618)
(16211)
理论(14502)
科技(14025)
(13684)
技术经济(13633)
实践(13451)
(13451)
现代(13275)
资源(13250)
共检索到4092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中华  
本文浅议了地方理论的构成体系,并以休闲空间为着落点,架构了休闲空间研究中的地方观解构体系,初步提出了休闲空间研究中的方法论体系、微区位视野观、地方资源强化观、地方文化造化观、地方再生活化观等,从而有助于丰富和完善地方理论的理论内涵和实践内涵。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洪波  夏日  
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外学者对休闲空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城市休闲空间的形态;城市休闲空间与生活质量;城市休闲空间中的社会生产。国内外学者关于休闲空间的研究表明,城市休闲空间是由实体物质空间、社会空间和行为空间耦合而成的空间体系,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实践过程;从研究背景、内容、价值取向等方面来看,城市休闲空间的研究历程可分为理性探索、快速发展、逐渐成熟三个阶段。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曾思敏  
~~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华   田逢军  
国民休闲背景下,城市休闲空间研究已成为近年来国内不同学科领域研究者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以中国知网为数据源,利用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分析国内城市休闲空间研究。结果表明:江南大学商学院和江西财经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是国内城市休闲空间研究领域较有影响力的研究机构,但机构间仅存在少量合作关系;核心作者尚未形成核心作者群;研究热点呈现出从理论研究向实证研究、单一问题研究向多维综合研究发展的趋势;城市休闲空间结构及其发展模式、城市休闲吸引物、城市休闲空间规划设计和城市休闲者等研究构成了我国城市休闲空间研究的主要内容。最后,在对国内相关研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应重点研究的若干方向和领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华   田逢军  
国民休闲背景下,城市休闲空间研究已成为近年来国内不同学科领域研究者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以中国知网为数据源,利用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分析国内城市休闲空间研究。结果表明:江南大学商学院和江西财经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是国内城市休闲空间研究领域较有影响力的研究机构,但机构间仅存在少量合作关系;核心作者尚未形成核心作者群;研究热点呈现出从理论研究向实证研究、单一问题研究向多维综合研究发展的趋势;城市休闲空间结构及其发展模式、城市休闲吸引物、城市休闲空间规划设计和城市休闲者等研究构成了我国城市休闲空间研究的主要内容。最后,在对国内相关研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应重点研究的若干方向和领域。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炳献  钟家雨  
以珠海为案例地,从居民感知的角度对城市公共休闲空间配置状况进行了分析,利用问卷和统计分析软件比较了中心城区与城郊居民,不同的社会经济地位的居民群体,本土居民与外来移民对于公共休闲空间数量感知状况。研究显示:居住在珠海市中心城区以及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居民感知到了更多的公共休闲空间,但他们并未因此而对城市的公共休闲空间布局满意,外来移民与本土居民对公共休闲空间的感知及态度没有明显差别。这些研究结论与西方的同类研究有诸多不同,表现了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公共休闲空间配置的独特性。最后,文章提出未来中国城市规划与布局中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梦娜  周彦丽  谢子强  
对于乡村休闲空间设计而言,构建适应老年人身体与心理需求的休闲空间,不仅是乡村休闲空间的未来发展趋势,同时也是解决人口老龄化社会问题的重要举措。本设计选址在某村,以园艺疗法、注意力恢复理论为指导理念,从老年人心理、生理、行为需求出发,整体设计以自然式布局为主,将空间划分为园艺活动体验区、交往活动区、健身锻炼区、儿童娱乐体验区、散步体验区等分区,以营造设计不同的康养功能主题。
关键词: 休闲空间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松  张少兵  
城市休闲空间是市民休闲游憩活动的依托和载体,关系着市民的休闲质量水平和生活满意度。通过考察常州城市休闲空间的历史演进,分析常州休闲空间要素现状,从而构建常州社区休闲、公益休闲和商业休闲的城市休闲空间体系。对市民休闲动机及休闲空间要素数量认知进行问卷调查,并运用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提出了常州城市休闲空间的调整策略。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胡万青  沈山  仇方道  
基于国内外对城市休闲以及休闲空间的研究,探讨了城市居民休闲空间体系的空间组织形式和空间开发模式。以徐州市为例,分析休闲空间资源状况,构建市域和中心城区居民休闲空间体系:"五核三带多节点"与"一核三带"的组织格局。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徐燕  余斌  陈水映  
通过案例分析、文献检索、实地调研等方法,基于人地关系的基本理论,以江汉平原为例,探索乡村居民休闲空间的历史变迁和结构要素特征。结果表明:江汉平原乡村居民休闲空间经历4个变迁阶段。原始文明时期,乡村地域空间要素缺乏,原始部落中央广场形成休闲空间雏形,表现为空间开放特征;农耕文明时期,乡村地域空间要素基本形成,散落的乡村空间格局致使休闲空间相对分散,表现为空间区隔特征;工业文明时期,乡村地域空间要素逐渐成熟,乡村休闲空间被外来游客占据享用,表现为空间掠夺特征;生态文明时期,休闲空间要素稳定完善,人地和谐共生,人人共享休闲空间,表现为空间共融特征。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雪顺   陈旸   郭海博  
在城市更新和健康中国背景下,加强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是推动城市环境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街区休闲空间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空间品质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基于Cite Space知识图谱,对国内外近二十年来街区休闲空间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计量分析与解读,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国内外对街区休闲空间的研究主要涉及空间品质、人、规划与实践三个方面;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聚焦街区休闲空间品质的研究,从影响因素、品质评价、品质提升策略三方面进行深入述评;最后基于既有研究成果的不足,结合使用者对未来街区休闲空间品质的诉求,对未来街区休闲空间品质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我国未来的城市街区休闲空间品质提升提供参考与启发。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海霞  唐金辉  
运用主成分回归和多变量相关分析揭示了休闲公平感与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以杭州为例,分析了居民公共休闲公平、幸福认知的空间分异和内在关联。结果显示:休闲空间公平感存在民主性、弥补性、比照性三个公平维度;休闲空间幸福感有基本生活幸福、社会幸福、情感幸福三个层次;休闲公平感是不同社会群体及其休闲幸福认知形成的调节变量,主城区和乡村居民的"补偿性公平感"是其休闲生活幸福认知的直接影响因素,而新城、郊县居民则主要受"比照性休闲公平"、"民主性公平"等认知的影响;休闲公平认知与幸福认知在城乡层面呈现块状分化,但非简单的城乡二元特征,传统的城乡均衡供给并不利于公共休闲空间社会效用的发挥。据此认为,公共休闲空间配置应考虑城乡公共休闲文化的差异性,以增进社会幸福感为核心目标,采取差异化的公共休闲空间规制政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超  马惠  
休闲服务的提供有利于激发居民消费潜力,促进城市发展。本文基于285个城市2010-2018年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休闲服务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并测度其对城市创新的空间效应。结果发现:提高休闲服务水平不仅促进本地发展,还对与其地理距离邻近和人口流动频繁的城市呈现空间溢出效应。未来城市发展应把握休闲服务影响人才区位和创新增长的理论逻辑,提升休闲服务水平,引导人才要素合理流动;挖掘自身休闲资源,产生城市品牌效应;重视休闲服务对城市发展创新空间交互影响,树立城市群意识,注重“点”与“面”的结合。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何毅  党兴华  
认为空间开发模式的构建是休闲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结合旅游为主导的休闲产业发展态势,从区域旅游开发视角对休闲城市空间开发模式进行了探讨。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尹罡  甄峰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休闲活动作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城市居民的休闲生活质量与其整体生活质量及城市品质密切相关。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给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休闲价值观及休闲行为带来巨大变化,同时也给城市休闲产业管理带来了巨大影响。以相关社会理论为基础,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提出了城市智慧休闲概念,分析了城市智慧休闲的理论背景及城市智慧休闲的运行机制,并在理论背景和运行机制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社会—技术"互动融合的,由理论层、数据层、应用层、服务层及用户层构成的城市智慧休闲框架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