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820)
- 2023(2810)
- 2022(2430)
- 2021(2313)
- 2020(1944)
- 2019(4139)
- 2018(3968)
- 2017(7852)
- 2016(4538)
- 2015(4933)
- 2014(4668)
- 2013(4522)
- 2012(4168)
- 2011(3254)
- 2010(3227)
- 2009(3103)
- 2008(3801)
- 2007(3378)
- 2006(2816)
- 2005(2555)
- 学科
- 管理(22833)
- 业(19553)
- 企(19167)
- 企业(19167)
- 财(15721)
- 济(13350)
- 经济(13322)
- 务(12745)
- 财务(12741)
- 财务管理(12703)
- 企业财务(11883)
- 方法(6661)
- 数学(5502)
- 数学方法(5480)
- 家(5132)
- 国家(5054)
- 制(4510)
- 体(3620)
- 业经(3449)
- 农(3351)
- 中国(3203)
- 体制(3099)
- 税(3060)
- 券(3050)
- 财政(2922)
- 税收(2840)
- 收(2802)
- 债(2771)
- 工作(2683)
- 外债(2578)
- 机构
- 学院(56163)
- 大学(54995)
- 管理(22643)
- 济(21697)
- 经济(21193)
- 理学(19181)
- 理学院(19045)
- 管理学(18863)
- 管理学院(18756)
- 财(16998)
- 研究(15753)
- 中国(14241)
- 财经(11924)
- 京(11005)
- 经(10724)
- 江(8926)
- 财经大学(8795)
- 中心(7788)
- 科学(7615)
- 所(7436)
- 州(7039)
- 会计(7007)
- 北京(6933)
- 商学(6602)
- 经济学(6567)
- 商学院(6556)
- 农(6181)
- 研究所(6099)
- 经济学院(5930)
- 业大(5909)
- 基金
- 项目(33689)
- 科学(26525)
- 研究(26217)
- 基金(24889)
- 家(20836)
- 国家(20657)
- 科学基金(18311)
- 社会(17297)
- 社会科(16413)
- 社会科学(16406)
- 基金项目(12956)
- 省(12824)
- 教育(12032)
- 自然(11178)
- 自然科(10880)
- 自然科学(10878)
- 编号(10730)
- 自然科学基金(10682)
- 划(10375)
- 资助(10253)
- 成果(9483)
- 性(8118)
- 部(8018)
- 制(7687)
- 重点(7470)
- 项目编号(7286)
- 教育部(7273)
- 国家社会(7212)
- 课题(7191)
- 人文(7175)
共检索到888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傅代国 刘永冠 金智
本文分析了内部人利益侵占和地方治理环境对公司债务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内部人利益侵占导致了公司债务成本的上升;而地方治理环境的不同方面对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分别具有不同的影响。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上一年地方GDP增速放缓导致的地方政府干预行为削弱了债务成本对利益侵占的敏感度。本文的研究有助于从融资层面打开利益侵占和地方治理环境对公司价值影响的黑箱,并对优化信贷资源配置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地方治理 利益侵占 债务成本 政府干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艳辉 闫雪 郭亚军
运用代理成本理论和契约理论,阐述了控股股东与银行债权人之间利益博弈的机理。针对我国转轨经济时期特殊的经济和社会背景———独特的股权结构、过度的政府干预、较低的社会信任程度等,构建了控股股东与银行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博弈模型,证明了均衡状态的存在,并通过进一步分析各参数变量的政策含义,搭建了控股股东与银行债权人之间利益博弈的理论分析框架,为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的银行债权治理提供了新的分析思路。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朱雪媛 赵玮 张庆
2019年初,康得新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康得新、股票代码002450)因债务违约问题成为市场的焦点。拥有150多亿元库存现金账面余额的康得新竟然出现约15亿元债券实质性违约,引得市场一片哗然。随着事件的发展,背后的实情令人大跌眼镜,按照其母公司康得集团与北京银行签订的《现金管理业务合作协议》,康得新包括贷款所取得的共计122亿余元货币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雒敏
以2004~2006年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债务融资及其结构对大股东利益侵占行为的影响,从而揭示出我国上市公司中股东—债权人冲突和负债作为治理机制所带来的经济后果。研究结果显示,虽然债务融资总体上对大股东侵占行为没有治理效果,但债务融资中的银行债务及短期借款能够对大股东的利益侵占行为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按最终控制人性质进行分组检验的结果表明,商业信用、银行债务与短期借款在非国有控股公司中能够对大股东的利益侵占行为起到更好的治理作用,而长期债务在非国有控股公司和国有控股公司中不但没有起到治理作用,反而加剧了大股东的利益侵占。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芳丽 严太华
在金字塔控股结构下,以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07~2013年的数据为样本,检验不同类型的终极股东对上市公司的利益侵占行为,以及不同类型的债务融资工具在侵占行为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中央及地方政府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有支持行为,家族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有侵占行为;商业信用削弱了中央政府控股股东的支持行为,银行债务和公司债券削弱了地方政府控股股东的支持行为,银行债务和商业信用加剧了家族控股股东的侵占行为。
[期刊] 预测
[作者]
严太华 何芳丽
本文以金字塔控制结构公司为例,构建博弈模型,用以说明终极控股股东侵占动机对公司债务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当银行的信息甄别能力较强时,终极控股股东侵占动机与银行债务及有抵押债务负相关;当银行的信息甄别能力较弱时,侵占动机与银行债务及有抵押债务呈现倒"U"关系。另外,较好的投资者保护环境可以减弱侵占动机对债务选择的影响。本模型对三篇代表性论文实证得出的相反结论给出了合理的解释,证明本模型可以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世辉 林勇 贺勇 曾辉祥
以控股股东担保为切入点,在考虑担保的连带责任风险的基础上,构建控股股东通过担保进行资金侵占的理论模型,并以2010—2014年上证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显示: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担保显著提高了上市公司债务规模,并通过债务融资加大了资金侵占程度;现金流权在担保对债务规模和资金侵占程度影响中具有正向的调节作用,表现为控股股东向较高现金流权公司提供了更多的担保债务从而进行资金侵占。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高雷 何少华 仪垂林
本文检验了国家控制、政府干预、银行债务与资金侵占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政府干预主要加剧了国家控制的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资金的侵占;只有当上市公司受国家控制且受政府干预多时,银行债务才显著地加剧了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的资金侵占。结果表明,在我国,国家控制及政府干预显著地加剧了控股股东与小股东及银行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从这一点上说,国家控制及政府干预不利于社会经济效率的提高,而这与代理学派与政治学派对国有企业的解释一致。
关键词:
国家控制 政府干预 银行债务 资金侵占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世辉 林勇 贺勇 曾辉祥
以控股股东担保为切入点,在考虑担保的连带责任风险的基础上,构建控股股东通过担保进行资金侵占的理论模型,并以2010—2014年上证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显示: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担保显著提高了上市公司债务规模,并通过债务融资加大了资金侵占程度;现金流权在担保对债务规模和资金侵占程度影响中具有正向的调节作用,表现为控股股东向较高现金流权公司提供了更多的担保债务从而进行资金侵占。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世辉 林勇 贺勇 曾辉祥
以控股股东担保为切入点,在考虑担保的连带责任风险的基础上,构建控股股东通过担保进行资金侵占的理论模型,并以2010—2014年上证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显示: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担保显著提高了上市公司债务规模,并通过债务融资加大了资金侵占程度;现金流权在担保对债务规模和资金侵占程度影响中具有正向的调节作用,表现为控股股东向较高现金流权公司提供了更多的担保债务从而进行资金侵占。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大楷 王鹏
基于国内外有关大股东侵占、债权人保护和债务融资关系的研究,结合中国实际,为上市公司治理改革和债务融资问题的研究提供依据。结果发现,大股东侵占和债权人法律保护都能够影响债务融资的规模、期限结构以及融资成本。
关键词:
大股东侵占 债权人保护 债务融资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凤娥 苏宁 温晓菲
在职消费具有薪酬补偿与利益侵占的双刃剑效应,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方向及程度是这两股作用力的博弈结果,而这两种效应的发挥又受到管理层激励与约束程度的影响。为探索在职消费的业绩影响,分别以显性激励水平和管理层权利为标准分情境讨论了在职消费的双刃剑效应,研究发现:在管理层显性激励水平相对越低的情境下,在职消费越能有效提高企业绩效,在职消费的薪酬补偿效应越显著;在管理层约束程度越弱的情境下,在职消费对企业绩效产生负向影响,在职消费的利益侵占效应越显著;与民企相比,国企在职消费所发挥的薪酬补偿效应更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郭义辉 黄国良
大股东利用其控制权侵占中小股东的利益,根源于大股东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分离而导致的大股东与中小股东长远利益的背离,可以用控制权私人收益来度量控制权利益侵占程度,对控制性股东的监督强度、控制性股东持股期限以及控制性股东未来收益的贴现因子等影响控制权利益侵占程度。
关键词:
控制权 利益侵占 私人收益 影响因素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玉罡
基于2002—2010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广义最小二乘法实证分析累积投票制、利益侵占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上市公司采用累积投票制后比采用之前的绩效要好,而且利益侵占程度显著降低;利益侵占程度是累积投票制影响公司绩效的中介变量,即采用累积投票制的公司降低了利益侵占程度,而这一治理效应提升了公司绩效。
关键词:
累积投票制 利益侵占 公司绩效 中介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