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86)
- 2023(13408)
- 2022(11206)
- 2021(10182)
- 2020(8486)
- 2019(19766)
- 2018(19123)
- 2017(37194)
- 2016(20474)
- 2015(23654)
- 2014(23910)
- 2013(23255)
- 2012(22126)
- 2011(20156)
- 2010(20301)
- 2009(18595)
- 2008(18424)
- 2007(16720)
- 2006(14468)
- 2005(13157)
- 学科
- 济(92943)
- 经济(92854)
- 管理(55711)
- 业(54223)
- 企(42261)
- 企业(42261)
- 方法(39494)
- 数学(35003)
- 数学方法(34727)
- 中国(27427)
- 农(25449)
- 地方(24866)
- 财(22829)
- 业经(20502)
- 农业(17385)
- 贸(17203)
- 贸易(17193)
- 易(16585)
- 制(16287)
- 学(16045)
- 银(15016)
- 融(14996)
- 金融(14994)
- 银行(14988)
- 行(14396)
- 技术(13636)
- 环境(13586)
- 理论(13550)
- 地方经济(13546)
- 务(13362)
- 机构
- 学院(296261)
- 大学(291451)
- 济(123584)
- 经济(121024)
- 管理(109345)
- 研究(100681)
- 理学(93751)
- 理学院(92626)
- 管理学(91100)
- 管理学院(90541)
- 中国(75883)
- 京(61543)
- 科学(59785)
- 财(58253)
- 所(50871)
- 农(49459)
- 中心(46978)
- 江(45975)
- 财经(45814)
- 研究所(45698)
- 经(41595)
- 业大(41593)
- 范(41184)
- 师范(40793)
- 北京(39024)
- 经济学(38931)
- 农业(38722)
- 州(37172)
- 院(35940)
- 经济学院(35401)
- 基金
- 项目(191116)
- 科学(150557)
- 研究(145454)
- 基金(135414)
- 家(116103)
- 国家(115001)
- 科学基金(98661)
- 社会(91790)
- 社会科(86991)
- 社会科学(86969)
- 省(77290)
- 基金项目(71542)
- 教育(69782)
- 划(64390)
- 编号(60968)
- 自然(60727)
- 自然科(59326)
- 自然科学(59307)
- 自然科学基金(58255)
- 资助(55523)
- 成果(50338)
- 发(46154)
- 重点(43777)
- 课题(43711)
- 部(43177)
- 创(40570)
- 创新(37616)
- 发展(37553)
- 教育部(37483)
- 国家社会(37301)
- 期刊
- 济(139478)
- 经济(139478)
- 研究(89774)
- 中国(63882)
- 农(45471)
- 财(45187)
- 学报(43075)
- 教育(43058)
- 科学(39454)
- 管理(38813)
- 大学(33081)
- 农业(30935)
- 学学(30772)
- 融(30446)
- 金融(30446)
- 技术(27271)
- 业经(24133)
- 财经(23401)
- 经济研究(22926)
- 经(20162)
- 问题(18738)
- 业(16626)
- 贸(15125)
- 技术经济(14850)
- 商业(14494)
- 职业(14017)
- 图书(13744)
- 理论(13248)
- 坛(13132)
- 论坛(13132)
共检索到4479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吴红斌 郭建如
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型是我国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和高等教育体系重构的关键,学术界对转型的研究多聚焦于转型的必要性、转型的内涵和转型路径的讨论,对转型效果的探讨较少。本文基于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2016年全国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与就业调查数据,从学生发展视角,采用倾向值得分匹配法,对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效果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院校转型对学生发展具有明显影响;相比对学生就业的影响,院校转型对学生能力与素质,特别是核心非认知能力的促进作用更明显;相比人文社科类专业,院校转型对理工科类专业学生发展影响更明显;相比私立院校,院校转型对公立院校的学生总体能力与素质发展影响更大。另外,学生发展,尤其是学生的就业状况明显受院校水平的影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屈咏梅
A学院作为新建本科院校中的转型试点高校,转型历程上溯到升本之初,大致经历了探索徘徊、稳步发展和加速提升等阶段。通过转型发展,完成了应用型高校的学科专业布局,构建起"三位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社会服务水平显著提高。该校的实践表明,实行转型发展,必须建设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必须遵循应用型高校办学规律,必须坚持文化引领,建设尊学崇术、亲近业界的大学文化。
关键词:
新建本科院校 转型发展 案例分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志文 王礼力 谢方
过度依赖城市对农村的辐射是我国城乡统筹政策长期以来的内在倾向,其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本文试图从农村内生发展的视角探索城乡均衡发展。简要梳理农村公共投资激发农村内生动力、对接城市外生助力的路径后,围绕相关指示性以及控制性指标展开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农村公共投资长期来看是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原因。小城镇作为农村公共投资的重要空间载体;农村产业结构合理化调整作为农村公共投资的重要突破口,它们对城乡收入的均衡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适 陈璐
高职院校学生自我管理是学生在校期间进入职业化进程的第一站,也是其未来职业发展的客观需求。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依赖于高校革新自我管理的模式,根本在于将学生职业发展的诉求融入高校管理平台之中,深层次激发学生将自我管理能力纳入职业发展轨道的动力,倍增其未来职业发展的能力。
关键词:
自我管理 职业发展 自我认知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奕琳 周统建 高江勇
只有充分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学校的内生发展才会有源源不竭的动力。守正与创新,使学科建设不仅保持了特色,而且做到了与时俱进。人才培养是激发学校创新教育实践、凝练办学特质的变革动力。教育内生发展是教育内涵发展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和支撑。南京林业大学作为一所地方行业院校,长期以来始终秉承"树木树人、创业创新"的办学理念,坚持"传承与弘扬""守正与创新""顶天与立地""立德与树人"的内生发展路径选择,逐步形成"内生促内涵,内涵促发展,发展强内生"的集约循环效应,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云波 张叶 郭建如
近年来,中等职业教育学生愈发渴望升入本科院校继续学习,但对中职学生升本后表现的关注较少。本文利用2016-2017年的地方本科院校学生调查数据,使用逆概率加权回归调整方法,分年级比较了中职生源学生与普通高中生源学生在学业表现和就业方面的差异。实证分析发现:总体而言,两类学生在综合能力素质、沟通表达能力和批判创新能力等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中职生源学生进入本专业排名前25%的概率显著低于普通高中生源学生。尽管两组学生实际就业起薪没有显著差异,但中职生源毕业生的工资预期显著更低,其对工作满意度的概率显著更高。对此,本文建议进一步提升中职教育的培养质量、加强中职学生在教育选择机会上的制度设计、强化高校对中职生源的补习教育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钋 毛丹
大学第一年是大学生发展最为关键性的一年。如果新生对大学第一年的严峻挑战应对不佳,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为了解首都高校新生的适应情况,2011年5月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与北京市教工委联合开展"首都高校新生适应性调查"。基于28所院校4200名新生的调查数据,研究发现:首都高校新生的学习适应、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情况较好,但部分学生在经济适应方面存在挑战。此外,不同群体新生在大学适应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低社会经济背景的学生适应情况相对较差。不同专业新生的适应情况不同。人文社会科学类新生在学习适应各个维度的表现都好于其他专业新生,工科类新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弱于其他新生,工科和社科类新生感受更大的主观经济压力。在...
关键词:
大学新生 适应 北京市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朱红
深度辅导政策是我国高校为培养创新人才和适应高等教育多元化的形势而实施的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创新举措,深度辅导政策形成了高校学生和辅导员之间深度交流的新型互动模式。本研究针对北京地区不同院校类型,分析了这种新型互动模式的现状、影响因素以及对大学生个性发展的促进作用。研究发现,学生的个人特征、高校学生工作的环境特征、学生学习生活状态、学生心理认知发展需求等因素都会显著影响深度交流的可能性,深度交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自信心、学习动力和生活目标的提升。但是数据也显示了在促进大学生个性化发展方面,高校深度辅导工作还有待完善。比如高校需要进一步提升深度交流的覆盖率;要努力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学生发展 深度辅导 师生关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兄武 许庆豫
张兄武、许庆豫在《中国高教研究》2014年第10期中撰文,阐述了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系统必然分化的原因,分析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必然趋势,并提出了实现地方本科高校转型的重要举措。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系统必然分化的原因主要包括:1.高等教育系统的分化是社会人才需求的客观要求。根据工作职能的性质,专业人才总体上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兄武 许庆豫
为适应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和经济社会转型发展需要,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势在必行。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既是高等教育系统的自我分化,也是社会人才需求的客观要求。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涉及面广,周期长,是一项系统工程,转型的成功需要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政策制度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
地方本科院校 转型发展 举措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健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教育和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转型的价值在于,转型是支撑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教育结构优化的需要,是职业教育体系完善的需要,是学校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转型的内在依据是需求驱动,问题倒逼,发展呼唤,政策给力。转型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包括,教育的结构与经济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办学定位摇摆与发展前景不明的矛盾,封闭管理方式与合作治理结构的矛盾,资源存量配置与培养规格错位的矛盾,教师学科背景与实践能力缺失的矛盾,课程的知识灌输与能育为"本"的矛盾。实现转型的政策建议涵盖八个方面:地位上,并重发展;思想上,转变观念;特色上,能育为本;路径上,校企合作;资源上,整合改造;师资上,...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荷花
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既是我国经济发展、教育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客观要求,也是地方本科院校克服与化解发展中的问题,继续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地方本科院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要基于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人的全面发展需求、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及自身特点全面改革,尤其要重视坚定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类型定位、建立行业企业参与的治理结构、强化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探索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加强理论应用型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开放与合作办学力度。
关键词:
地方本科院校 转型发展 问题 对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汪明义
地方本科高校指除中央部委所属院校外的所有高校。据教育部2012年年鉴统计,我国共有本科院校1145所,除部委属的109所,其余1036所均为地方本科高校(含民办本科院校390所)。在这些地方本科院校中,一类为新建本科院校,即1999年后升格为本科的高校,共计667所,对于这类院校来说,绝大多数已经将其发展方向确立为"应用型本科",以开展应用型研究、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己任;另一类为老牌本科院校,即在我国精英高等教育阶段就拥有研究生教育授权点的高校,共计369所,对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元宝 宋瑾瑜
文章运用了元分析方法,从发表时间、研究视角、研究主题、研究设计、研究机构分布、期刊分布等六个纬度,对地方本科院校相关研究进行分类和编码、比较与分析。研究发现,地方本科院校研究越来越受到教育学界的关注,研究视角以教育学为主,研究主题以转型发展和人才培养为主,研究方法以思辨研究为主,研究机构以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为主,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转型"牵引了"研究的转型"。
关键词:
多元化 转型发展 地方本科院校 元分析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郭红霞
新建地方本科高校是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的主体,其转型发展在经历由小到大的"追赶式"发展阶段后,正在进入以质图强的"内涵式"发展新阶段。面对转型发展的时代大考,加强应用型课程改造,积极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是当前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实质性落地的最基本的途径和最重要的抓手。课程重构应当坚持适应性、应用性、重点性的指导原则,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应用能力为主线,重构课程价值,以适应多元主体发展的新诉求,重构课程内容,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重构课程教学形态,以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变化,重构课程管理制度,以适应课程教学形态发展的新要求。
关键词:
新建地方本科高校 转型发展 课程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地方本科院校应对转型发展的路径探析
“转折”:二年级学生发展的主题词——基于北京高校学生发展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服务地方发展视角下高职毕业生本地就业问题分析——以温州市高职院校为例
大学生的职业准备策略——基于北京高校学生发展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大学内在逻辑与观念文化视角
地方高等院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发展评价研究——基于浙江省32所本科院校CSSCI收录论文的实证分析
多维视角下的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探析
地方本科院校学生教育结果质量调查——基于某地方本科院校“CCSS-2013”调查数据的分析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质量评价研究——基于学生感知视角的实证分析
民族院校大学生就业资本与就业效果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