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86)
2023(6107)
2022(4750)
2021(4773)
2020(3961)
2019(9738)
2018(10041)
2017(18278)
2016(10599)
2015(12040)
2014(12102)
2013(10883)
2012(9468)
2011(8501)
2010(8891)
2009(7800)
2008(7648)
2007(6541)
2006(5962)
2005(5384)
作者
(26070)
(21538)
(21489)
(20972)
(13827)
(10215)
(9822)
(8323)
(8272)
(7841)
(7512)
(7347)
(7099)
(7029)
(6821)
(6724)
(6489)
(6291)
(6247)
(6158)
(5576)
(5372)
(5343)
(5063)
(4965)
(4913)
(4863)
(4805)
(4411)
(4252)
学科
(36350)
经济(36311)
管理(25085)
(20551)
(18195)
企业(18195)
方法(17441)
数学(16011)
数学方法(15488)
中国(11667)
理论(10038)
(9852)
教学(9670)
(8959)
业经(8798)
(8725)
教育(8105)
(7369)
地方(6962)
学法(6436)
教学法(6436)
体制(6179)
(6061)
银行(6052)
(5835)
(5813)
技术(5766)
(5648)
金融(5647)
学理(5414)
机构
学院(131816)
大学(126567)
(48297)
管理(47595)
经济(47110)
研究(43280)
理学(40600)
理学院(40170)
管理学(38999)
管理学院(38759)
中国(31768)
(27377)
科学(25544)
(24601)
(21362)
(21180)
技术(19870)
(19269)
研究所(19187)
中心(19144)
师范(19105)
(18476)
职业(18277)
财经(18077)
北京(17664)
业大(17564)
(17010)
(16414)
(16029)
教育(15338)
基金
项目(85142)
研究(67497)
科学(66715)
基金(57291)
(49004)
国家(48556)
科学基金(42030)
社会(39116)
社会科(36959)
社会科学(36944)
(36541)
教育(36428)
(30267)
编号(30238)
基金项目(29066)
自然(26382)
自然科(25827)
自然科学(25822)
自然科学基金(25319)
资助(24927)
成果(24840)
课题(23242)
重点(20137)
(19637)
(18722)
(18554)
(18213)
项目编号(17950)
规划(17731)
创新(17276)
期刊
(54480)
经济(54480)
研究(42133)
中国(35315)
教育(33363)
管理(19636)
(19320)
技术(17759)
学报(17173)
(16593)
科学(15994)
大学(14119)
职业(12807)
学学(12648)
(12060)
金融(12060)
农业(11170)
经济研究(9387)
财经(9131)
业经(8993)
技术教育(8278)
职业技术(8278)
职业技术教育(8278)
(7897)
统计(7888)
(7215)
论坛(7215)
(7149)
(6646)
决策(6416)
共检索到2046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郭建如  吴红斌  
基于2016年全国"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与就业调查"数据,围绕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与人才培养方式变革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过程中,人才培养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具体表现在课程设置、教学行为、实践教学和综合实习等方面,在课程设置的应用实践性、教学行为的学以致用型、实践教学的资源充分性和实习考评上表现明显。转型试点院校与非转型试点院校在学生能力素质增值上存在显著差异,转型试点院校整体表现较好,但在就业状况上相对较弱,尤其是就业对口程度和就业起薪与老本科院校还存在明显差距。进一步分析发现,教师教学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旸  于海燕  
人才培养既是大学的基本功能和根本任务,也是高校内涵建设的核心内容。转型期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关键在于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其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内容包括确立基于综合职业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实施基于学习领域的课程开发、推行以项目教学法为导向的实践教学、建设产学研一体化的专业师资队伍、建构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禹四明  
针对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问题,地方本科院校应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构建技能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在对地方本科院校构建技能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和挑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办学观念和专业设置、师资培训和队伍建设、技能培养和实践教学、培养方案和管理制度等视角,探讨了地方本科院校构建技能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构想。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罗星海  吴一丹  
高职人才培养制度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是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引擎和保障,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核心和灵魂。文章在概述高职发展历史和人才培养制度与模式界定的基础上,从古代职教遗产、近代高职起源、高职发展与衰退、高职复苏与加速、高职跨越发展、高职特色科学发展六个阶段系统梳理了高职人才培养制度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历程。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薛勇  
依据学生就业质量的质量标准来评价高职院校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办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实现高质量的就业,为社会服务。以学生的就业质量为导向,建立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绩效评价体系。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变过程中,社会急需大量的高素质职业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职能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来源,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关系到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的战略问题。国家教育主管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卢晓中  
走向"社会中心"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同时又存在或然性因素。现代高等教育的"社会中心"是一个"中心面"的概念,由此决定了高校必须分层定位和分类发展。高校分层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密切相关,如何处理好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关系,解决人才培养的"粗放式"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细化"之间的矛盾,以及发挥人才培养模式对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引领功能,是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中的重要议题。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曹杰旺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教师来源多样化、教师职业专业化的背景下,面对日趋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形势,地方师范院校如何抓住机遇,深化改革,迎接挑战,已成为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为此,地方师范院校要科学定位,主动调整专业结构,努力探索特色鲜明的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统筹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的关系,坚持师范性,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服务;必须深化教学改革,构建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何绍芬  
根据素质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地方本科院校要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科学合理设置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科学设计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完善产学研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探索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综合素质较高、适用面较宽、实践应用能力较强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华峰  
培养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是地方本科院校工程教育的重要任务,地方高校有必要以工程实践为主线,从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师资队伍建设等环节入手,系统完成对学生创新性工程思维、能力及素质的培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顾德学  
苏南地区正处于经济转型期,亟需一批优秀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型人才。本文从苏南地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入手,分析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评价体系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力求探索出一套满足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具有地方及高校特色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胡相峰  
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正从精英阶段向大众化阶段迈进。对于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的路径选择,研究者的基本共识是:由外延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变。换言之,高等教育应由"量"的增加转变为"质"的提升。基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历史传统和发展现实,学术界对高等教育的这次变革转型着重强调两大方面:思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怡  
培养优秀的英语专业人才不仅是英语专业教育改革的目标,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存在学生的语言应用较为欠缺、教学理念落后、课程设置不科学和培养模式趋同等问题,应立足社会实际,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改革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将英语与其他专业领域的应用结合起来,促进学生构建完善的语言知识与应用体系,提升专业教学质量和人才的社会适应能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厥祥  
浙江万里学院确立了"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通过以协同创新为特征的系列组织体制变革,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供了有效平台;从管理到治理的内部运行机制转型,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供了组织保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丹  
为了适应知识经济迅猛发展,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成为当今高校教育培养的核心目标。当前,我国高等院校肩负着科学研究及培养社会所需的各类专门人才的任务,如何适应新的形势,深化教育改革,建立和健全教学及科研管理体制,培养专门性、应用型的高素质、高水平专门人才,是当前我国高等院校所面临的重大课题。笔者首先从四个方面分析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现状,对培养目标、方式、体系进行研究和探讨,进而构建特色型、社会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赵海峰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商科人才培养可以将职业经理人作为培养目标,充分发挥其行业性、实践性、社会性的特点,以创办一个企业项目为抓手,构建一个学校与社会互动、理论与实践互动、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商科人才培养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