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61)
- 2023(5267)
- 2022(4453)
- 2021(4396)
- 2020(3325)
- 2019(7561)
- 2018(7336)
- 2017(12306)
- 2016(7945)
- 2015(9512)
- 2014(9837)
- 2013(8552)
- 2012(7564)
- 2011(6750)
- 2010(7012)
- 2009(5915)
- 2008(5764)
- 2007(5483)
- 2006(4722)
- 2005(4211)
- 学科
- 管理(19359)
- 济(17815)
- 经济(17793)
- 业(15318)
- 企(12965)
- 企业(12965)
- 教育(10072)
- 教学(9695)
- 理论(8782)
- 中国(8553)
- 农(7595)
- 财(6780)
- 学法(6471)
- 教学法(6471)
- 业经(6129)
- 地方(5744)
- 学理(5377)
- 学理论(5377)
- 技术(5272)
- 方法(5149)
- 农业(5045)
- 制(4979)
- 学校(4438)
- 政治(4038)
- 研究(4037)
- 思想(3979)
- 学(3850)
- 思想政治(3837)
- 政治教育(3837)
- 治教(3837)
- 机构
- 学院(98746)
- 大学(90828)
- 管理(29475)
- 研究(29066)
- 济(27168)
- 经济(26066)
- 理学(24245)
- 理学院(23878)
- 管理学(23119)
- 管理学院(22944)
- 中国(20487)
- 京(19830)
- 职业(19178)
- 技术(18657)
- 科学(18347)
- 江(18194)
- 范(17417)
- 师范(17257)
- 财(16067)
- 州(15179)
- 教育(14774)
- 所(14495)
- 中心(13846)
- 职业技术(13578)
- 技术学院(13560)
- 农(13527)
- 师范大学(12864)
- 北京(12738)
- 研究所(12660)
- 业大(12583)
- 基金
- 项目(59303)
- 研究(53247)
- 科学(45069)
- 基金(34758)
- 教育(30462)
- 省(28710)
- 家(28368)
- 国家(27925)
- 社会(27808)
- 编号(26847)
- 社会科(25941)
- 社会科学(25934)
- 科学基金(23462)
- 成果(23452)
- 划(22790)
- 课题(21586)
- 年(19584)
- 基金项目(17855)
- 项目编号(15800)
- 规划(14997)
- 性(14809)
- 重点(14361)
- 资助(13982)
- 创(13797)
- 发(13576)
- 度(13484)
- 大学(13216)
- 研究成果(13201)
- 自然(12766)
- 阶(12550)
共检索到1589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朱汉清 李倩
经过新一轮的发展和整合,现阶段我国的高等教育基本上已经形成了顶尖的在全国范围内享有知名度的综合性大学、在一个地区或省市享有一定影响力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地方本科院校和高等职业院校四个层次.相应的这四个层次的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的目标上都有自己的定位,在人才的职业取向上也形成了各自的特色,作为一所地方性本科院校,淮阴师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易萍
从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分析入手,对当前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了地方高校要以职业需求为导向,对接国家提出的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强化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观点,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加强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职业导向 应用型 人才培养 途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吕延岗 罗鼎 霍平丽
为实现高质量扩招百万和做好"新学生群体"的培养工作,高职院校应该有针对性地开展以下三项工作:首先,通过争取支持扩展办学资源、改革招生录取方式,做好扩招工作的基础"入口关";其次,通过系统设计课程体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实施弹性教学组织管理,做好扩招工作的培养"过程关";最后,通过落实"1+X"证书制度、引导企业的社会责任、鼓励学生创新创业,做好扩招工作的就业"质量关"。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德才
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强。地方高校作为推动地方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的重要力量,其人才培养模式需要配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做出新的配套调整。但是,目前,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尚存在诸如目标不明确、定位模糊、课堂教学与市场需求脱节严重等问题,导致培养的人才无法实现与地方社会发展的有效对接。而书院制的创新创业通识教育与第二课堂创新创业实践的有机结合为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关键词:
地方高校 人才培养 创新创业 书院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佳
本文从分析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和特点入手,提出了核心竞争力自我培养的重要性,并就专业大学生基本能力、核心能力的自我培养进行探索,以帮助大学生重视自我全面发展,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成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
核心竞争力 自我培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全守杰 张惠冰
ChatGPT等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正在重塑工作世界,高职院校学生如何适应工作世界的变革,是高职教育亟须关注的重点问题。高职院校学生在具身关系、解释关系、他者关系和背景关系四个维度中应具备人机协作、数字分析、技术创新和技术体认的多元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学生多元能力的培养可从搭建虚拟仿真平台,展现具身性教育场景;开发数字化教材,深度诠释技术内涵;开展在线学习项目,协同他者激发创新潜能;完善国际交流合作机制,感知技术文化背景四个方面推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梁
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长期实践。地方院校土建学科的人才培养要结合自身特点,依托各种基地,推进综合平台建设,从而实现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
地方院校 创新创业 能力培养 综合平台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肖加平
"技术素养"是对技术领域"知、能、情"的综合体现,是技术性、人文性的集合。在高等职业教育视域下,应该以专业课教学带动学生技术知识的建构,以实践教学带动学生技术应用与管理能力的提升,以社会活动锻炼学生思考问题和行为处事的方式,整体上促进高职学生技术素养的形成。
关键词:
高等职业院校 学生 技术素养 培养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任培华
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职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和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必然选择,更是满足企业对创新型技能人才迫切需求的措施。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积极改革创新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完善学生创新实践体系,搭建学生创新平台,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和服务体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浩斌
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后,又被冠以"世界工厂"的美名。中国制造业正在向着高质量的方向发展,国民经济的增长正在从数量型转为高质量型。中国的出口贸易正在从劳动密集型转向高科技型,因此需要一代高水平的"强国工匠"。这些人才的培养仅仅依靠原有的职业教育基础是不够的,必须开辟新的教育资源。而普通大学本科教育培养的人才在技能方面比较欠缺,这主要是教育理念、教育体制和师资力量上的不对称,因此需要重新整合教育资源,加强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强国工匠"培养之路。
关键词:
强国工匠 高技能人才 本科职业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会 高峰
研究生教育阶段应注重学生就业技能的培养,在当前文科研究生就业技能的培养中,缺乏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要加强研究生就业技能的培养,必须从导师指导、专业课程体系、兴趣爱好等方面加强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从建立就业指导体系、加强社会实践等方面强化可迁移技能的培养,从加强品德修养、身心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培养自我管理技能。在学生、学校、教师、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培养专业素质过硬、技能突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研究生。
关键词:
文科研究生 就业技能 培养路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娅婷
文章从事业单位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和实现路径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旨在为优化事业单位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和建议。文章认为,优化事业单位人才培养模式,应根据国家和社会的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标准;应打破单一化的思维模式,完善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渠道和机制;应配套建立有效的激励和保障体系,调动和激发事业单位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
事业单位 人才培养 模式优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谢笑珍
工程领袖型人才是中国自主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第一战略资源,研究如何培养这类优质人才尤为紧迫。显然,工程领导力不同于技术精英的培养路径,也不同于管理学、教育学等领域的"通识"性领导力培养路径,必须探索适合工程教育学生的领导力培养路径。一、以实践为导向的工程领导力培养的研究价值工程领导力是"为满足顾客和社会需要,形成创新的概念和设计,通过技术发明完成新产品、新程序、新材料、新模型、新软件、新系统的开发和生产的技术领导力",包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丁宗胜
本文认为,高职院校在推进专业群建设过程中,必须根据人才需求变化的趋势和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紧紧抓住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这一关键,探索其培养模式和路径。
关键词:
专业群 旅游管理 职业能力 培养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萍 蔡昭权 董鹏中 张逸琴 周克强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把职业教育推上了新的历史起点,同时也给粤港澳大湾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带来极大挑战。当前,粤港澳大湾区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方向同质化发展问题比较明显,高度集中在"工业机器人技术"领域,制约着未来人工智能的多元化可持续发展。据此,大湾区高职院校应积极打造AI+X复合型人才培养矩阵,构建教育供给侧改革视角下多元主体协同育人的人工智能职教共同体,建设集场景展示、技术体验、产业合作、咨询服务、示范培训等于一体的人工智能展示体验培训基地,以AI+X复合型人才培养为核心推进大湾区高职院校人工智能学科建设,服务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产业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