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12)
- 2023(8709)
- 2022(7799)
- 2021(7339)
- 2020(6407)
- 2019(14924)
- 2018(14807)
- 2017(26596)
- 2016(16259)
- 2015(19313)
- 2014(20056)
- 2013(18680)
- 2012(17493)
- 2011(16027)
- 2010(16382)
- 2009(14363)
- 2008(14521)
- 2007(13582)
- 2006(11578)
- 2005(10375)
- 学科
- 济(54550)
- 经济(54499)
- 管理(38561)
- 业(34342)
- 方法(27181)
- 企(26587)
- 企业(26587)
- 数学(24082)
- 数学方法(23798)
- 中国(19708)
- 农(16859)
- 财(15114)
- 教育(14672)
- 理论(14072)
- 学(12556)
- 地方(11981)
- 教学(11969)
- 业经(11076)
- 农业(11003)
- 贸(10615)
- 贸易(10612)
- 制(10302)
- 易(10264)
- 技术(8830)
- 和(8759)
- 务(8710)
- 财务(8688)
- 财务管理(8650)
- 银(8128)
- 企业财务(8102)
- 机构
- 学院(223323)
- 大学(221972)
- 济(79207)
- 经济(77002)
- 管理(75063)
- 研究(74649)
- 理学(63956)
- 理学院(63061)
- 管理学(61502)
- 管理学院(61087)
- 中国(51735)
- 科学(48025)
- 京(47863)
- 农(42455)
- 所(39562)
- 财(38034)
- 江(37844)
- 业大(36075)
- 研究所(35813)
- 范(35411)
- 师范(35058)
- 中心(34506)
- 农业(33699)
- 技术(33231)
- 北京(30345)
- 财经(29751)
- 州(29649)
- 教育(28411)
- 职业(28118)
- 师范大学(27417)
- 基金
- 项目(141852)
- 研究(109348)
- 科学(108807)
- 基金(94527)
- 家(81657)
- 国家(80817)
- 科学基金(67200)
- 社会(62170)
- 省(60951)
- 教育(58773)
- 社会科(58538)
- 社会科学(58514)
- 划(51204)
- 基金项目(50150)
- 编号(49550)
- 自然(42594)
- 成果(41727)
- 自然科(41559)
- 自然科学(41543)
- 自然科学基金(40794)
- 资助(39461)
- 课题(37724)
- 重点(33516)
- 部(31851)
- 年(31445)
- 发(31271)
- 创(29814)
- 大学(29047)
- 项目编号(28697)
- 性(28188)
- 期刊
- 济(87970)
- 经济(87970)
- 研究(66953)
- 中国(56118)
- 教育(54877)
- 学报(38609)
- 农(37787)
- 财(31783)
- 科学(31165)
- 大学(29417)
- 技术(27292)
- 学学(25938)
- 农业(25576)
- 管理(24502)
- 职业(20233)
- 融(16356)
- 金融(16356)
- 业经(14878)
- 财经(14871)
- 业(14310)
- 图书(13938)
- 经济研究(13753)
- 技术教育(13274)
- 职业技术(13274)
- 职业技术教育(13274)
- 经(12840)
- 坛(12580)
- 论坛(12580)
- 问题(11826)
- 版(11799)
共检索到3405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郭正斌
目前,地方本科院校的大学生对自身的就业情况缺乏理性的定位,职业技能不扎实,功利心较强,缺乏团队合作精神。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实践经验,文章提出,大学生应该正确把握自身条件及就业形势,清楚自己的职业定位,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专业素质和通用素质,同时打开眼界,拓宽就业渠道。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问题 职业素质 培育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蔡景华
高等教育从传授知识到注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教育观念的转变,也是教育机制的改革。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行教育过程的整体优化,大力加强人文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其有效途径。
关键词:
大学生 综合素质 内涵 培养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田富俊 胡卫卫
通过对大学生能力素质体系中各项能力的整合归类,构建了"基础性能力+专业性能力+发展性能力"的大学生"三维能力"素质培养的基本框架,并基于280份用人单位的调研数据,分析了各项能力的重要程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学分制的"BPD培养模式",并从优化课程体系、实施分级分类培养、开展补短板教育、调整教学管理机制、加强第二课堂建设等方面,探讨了大学生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措施。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杨沛
在分析林业院校招生和分配面临严峻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大学生素质的要求和培养提高这一素质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
市场经济 大学生素质 林业教育 培养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邓艳葵
从民族院校大学生政治素质的培养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国家的稳定和民族团结的战略高度,论述了着力提高民族院校大学生政治素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根据目前大学生政治素质及其培养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民族院校大学生政治素质的培养主要是要强化民族院校的培养特色等对策。
关键词:
民族院校 大学生 政治素质 培养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骆云英
一、高师院校大学生的素质构成 一个合格的高师大学生,应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扎实的专业素质、过硬的能力素质、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健康的身心素质。这五种素质,构成了当代师范大学生素质的基本内容。 (一)师范大学生的政治素质。 合格的高师学生,在政治上应该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讲政治,有理想,确定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人才观;坚持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具有为国家为人民奉献的精神;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热爱科学,坚持真理,勇于探索;具有较强的开放意识和符合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宇
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就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但大学生职业素质的现状并不容乐观,体现为诚信意识较差,缺乏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创新意识,缺乏实干精神和能力。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高等职业院校在教学和管理方面的改革思路,以期使高等职业教育能够更加健康、快速地发展。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大学生 职业素质 培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殿闯
提高大学生的非专业能力素质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和提高就业质量的重要途径。弹性必读书制度因其在书目选择、开展方式和考核方式上区别于传统的必读书制度设计,使其成为培养大学生非专业能力素质的一种有效方式。文章对弹性必读书制度对大学生非专业能力素质提升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指出专业教师的指导和相应的经费支撑是弹性必读书制度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
大学生 弹性必读书制度 非专业素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袁和平
普通话教学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载体,高职院校普通话教师可以借助这个载体,培养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交际素质、审美素质、情感素质和成功素质,从而全面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关键词:
普通话教学 人文素质 培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文斌 马广水 亓俊忠
针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着"重技能、轻素质"的现状,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创新高职教育理念,研究并实践了"仁智合一"商科特色的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模式,创建了"一体、三化、三全"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建立了"教导合一"的"教书育人"体制机制,明显提高了商科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商科特色 综合素质 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磊
创业教育不同于就业教育的适应性,它具有创新性,能够承担培养大学生首创精神、冒险精神及事业心、责任心等大学生职业素养的任务。本文分析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阐述职业素养及其大学生创业中的作用,重点探讨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新模式。
关键词:
职业素养 大学生 创业教育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郝慧 王二雷 赵飞
在探讨了食品类专业中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从大学生创新性课题项目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方面进行了经验总结,对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改进措施,为更多同类院校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提供参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邹增丽
竞争文化是一种激励文化,要鼓励人们在公平公正的原则下,主动参与竞争,遵循竞争规则和道德,团结合作,互利共赢。文章结合竞争文化对大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的新要求,提出了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培养的具体途径和方法,即教学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竞争合作能力,课程学习和实际训练相结合提升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增加社会实习机会激发危机进取意识,思想教育和文化影响相结合重构青年正确的财富观和成功观,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心理资本。
关键词:
竞争文化 大学生 职业心理素质 培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程明莲
现代社会发展需要高素质人才,而心理素质是素质结构中的重要因素,是高校素质教育的前提条件和关键。构建完整、系统的心理素质培养模式,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素质 培养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