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54)
2023(3059)
2022(2486)
2021(2429)
2020(1961)
2019(4451)
2018(4233)
2017(7394)
2016(4674)
2015(5319)
2014(5172)
2013(4832)
2012(4630)
2011(4256)
2010(4315)
2009(3493)
2008(3422)
2007(3492)
2006(3213)
2005(2636)
作者
(11230)
(9283)
(9141)
(9031)
(5913)
(4425)
(4227)
(3670)
(3657)
(3478)
(3197)
(3152)
(3133)
(3086)
(2994)
(2923)
(2722)
(2631)
(2611)
(2605)
(2430)
(2379)
(2281)
(2227)
(2184)
(2157)
(2109)
(2069)
(1971)
(1920)
学科
(13539)
经济(13531)
管理(10876)
中国(7260)
地方(6118)
(5804)
(5111)
教育(4478)
(4382)
(4342)
企业(4342)
理论(4339)
教学(4015)
业经(3699)
学校(3372)
方法(3337)
农业(3281)
(3222)
财政(3204)
(2983)
(2911)
国家(2901)
学法(2786)
教学法(2786)
工作(2712)
(2631)
(2625)
(2564)
技术(2416)
环境(2409)
机构
学院(53128)
大学(49541)
研究(19953)
(17849)
经济(17292)
管理(16070)
中国(14712)
理学(12458)
理学院(12272)
管理学(11992)
管理学院(11886)
(11757)
科学(11053)
(11026)
职业(10724)
(10659)
技术(10262)
(9657)
中心(9506)
(8802)
师范(8734)
(8693)
(8491)
研究所(8338)
(7830)
教育(7706)
(7667)
职业技术(7664)
北京(7578)
技术学院(7463)
基金
项目(32564)
研究(29568)
科学(24887)
基金(19740)
(16679)
国家(16440)
教育(16221)
社会(16113)
(15003)
社会科(15003)
社会科学(14999)
编号(14120)
科学基金(13473)
成果(12532)
(12266)
课题(11866)
(10661)
基金项目(10205)
重点(8259)
规划(8226)
(7989)
项目编号(7961)
(7880)
资助(7722)
(7496)
(7249)
(7085)
(7053)
研究成果(7020)
自然(6993)
期刊
(25532)
经济(25532)
中国(20793)
研究(19608)
教育(19041)
(9066)
职业(8466)
技术(8412)
(8261)
管理(7127)
学报(7109)
科学(6113)
大学(5881)
(5673)
金融(5673)
农业(5529)
图书(5517)
技术教育(5401)
职业技术(5401)
职业技术教育(5401)
学学(4877)
(4462)
论坛(4462)
书馆(4447)
图书馆(4447)
财经(3895)
业经(3816)
经济研究(3622)
高等(3495)
(3421)
共检索到977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焕阳  
高等学校的首要任务是培养人才,人才质量是高等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体现,提高教学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在当前高等学校办学规模迅速扩大的情况下,地方本科院校更应在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优化、教师教学改革、优秀人才培养等五个方面,强化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和人才培养的基础作用,加强内涵建设。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同文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同时高等教育国际化浪潮也席卷全球。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学如何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主动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高内涵建设水平,实现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有效发挥其应有功能,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浪潮中立身,是摆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劲松  
创建以精品专业为代表的专业品牌是当前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主要任务。本文在剖析高职精品专业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高职精品专业内涵建设的主要任务。加强高等职业院校精品专业内涵建设应重点从6个方面着力:建立"伺服型"专业培养目标调控机制、加快以"校企合作、产学结合"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适应专业培养目标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以"双师"与"团队"为特征的专业教学队伍、实施专业研究能力建设工程、推进专业管理制度建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玉成  贾少华  
优质高职院校建设既是对示范高职院校建设的拓展和升华,也是推动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强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必须以构建卓越的师资队伍、明确专业发展特色、创新办学管理体制机制、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增强国际化办学水平为着力点。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推进:以专业建设为主线,打造一大批高水平的优质专业;围绕"双师"特色,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优质师资队伍;深化产教融合,加快高职办学体制机制改革;突出内涵建设,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加强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对接,拓展高职院校的国际影响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炜波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课程开发与建设应以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为目标定位,要按照工作过程构建理论学习、技能训练和职业认同感高度统一的综合性工学结合课程;构建学做一体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采取以过程控制为特征的发展性评价;建设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为一体的职业学习场所——学习工作站;对教师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培训,并形成一种团队学习机制——建立"课改共同体"。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洪渠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批示、《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0》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三位总理的讲话,为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我国职业教育将迎来大变革、大发展、大提升。各级政府、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都会行动起来,落实各自的任务。各层次、各类型职业院校更应认真领会精神、明确工作任务、把握发展机遇、促进事业发展,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发展之路,不辱时代赋予职教人的历史使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文斌  
新时期加强和改进高校师德建设,应紧紧抓住理论武装、舆论引导、文化熏陶、规范约束、利益保障五个着力点,促进高校师德水平的不断提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郜正荣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扎实开展"依法治教"已经成为高校亟需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依法治校"应以依法理顺各类关系为基本前提,科学处理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与内部规章制度之间关系。进一步健全校外公开机制,把师生最为关心、社会最为敏感,容易引发矛盾、发生问题的环节和领域作为公开重点,提高校务公开质量。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丁元竹  
编制"十三五"社区服务体系规划须着眼于问题,当前的问题主要有,社区服务与居民的需求对接还需进一步完善;物业与居民之间的冲突,存在社会稳定隐患;通过居民自身治理实现社区治理成为新的课题。"十三五"社区服务体系规划应紧紧围绕依法治国、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和社会治理体制创新,推进社区自治,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和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处理好法治和自治、政府与社会、治理与培育的关系,并将其作为推进"十三五"时期社区建设工作的三个着力点。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建华  陈芳  
应理性看待新形势下青年教师师德建设面临的困境和问题。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工作正面临着来自网络与新媒体的挑战。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客观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青年教师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活跃在教学、科研和学生工作一线,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生力军,他们的思想政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赤东  
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符合创新驱动发展、内生经济增长的要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比较分析国内外关于创新型企业的概念之后,阐释了在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背景下的创新型企业内涵理解,提出了创新型企业的表征性特征和本质性特征,并围绕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目标提出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的"两步走"战略、创新型企业评价工作制度化等五点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石建勋  张凯文  李兆玉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一新的概念,是新时代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如何深刻理解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本内涵?为什么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是需要认真研究阐释的三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在认真学习研读十九大报告精神的基础上,从三个层面深入解析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科学内涵,从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不断解决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等视角,研究分析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进而研究阐释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着力点。
[期刊] 改革  [作者] 周文   许凌云  
着眼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国竞争加剧以及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形成的历史性交汇对生产力发展水平提出的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新质生产力”这一全新概念。从政治经济学视角考察,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导、实现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而产生的生产力,是对传统生产力的超越,需要新的生产关系与之适应。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发展和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理论命题。与此同时,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只有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才能更好地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应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健全和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前瞻性谋划好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绪卿  
时下各条战线都在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预示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建设在我国各项事业的管理中将得到进一步关注和加强。由于各条战线、各个单位所承担的社会职责和职能不一,治理的角度和内容也就不可能完全相同。笔者认为,当下民办高校治理,必须紧紧抓住五个着力点:第一,加快民办高校治理国家制度的总体设计。目前,民办高校发展的国家制度,即国家层面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政策与基本制度,零散不系统,缺乏总体的顶层设计,这已成为民办高校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障碍。"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