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95)
- 2023(4594)
- 2022(3963)
- 2021(3648)
- 2020(3122)
- 2019(7286)
- 2018(6822)
- 2017(14617)
- 2016(7692)
- 2015(8774)
- 2014(8562)
- 2013(8561)
- 2012(8135)
- 2011(7321)
- 2010(7252)
- 2009(6811)
- 2008(6731)
- 2007(6243)
- 2006(5187)
- 2005(4629)
- 学科
- 济(40415)
- 经济(40370)
- 管理(28165)
- 业(25084)
- 方法(24773)
- 数学(23454)
- 数学方法(23395)
- 企(21234)
- 企业(21234)
- 财(15667)
- 中国(8808)
- 务(8790)
- 财务(8786)
- 财务管理(8755)
- 企业财务(8538)
- 融(7586)
- 金融(7586)
- 家(7570)
- 制(7539)
- 农(7469)
- 国家(7259)
- 贸(6965)
- 贸易(6961)
- 易(6714)
- 银(6567)
- 银行(6566)
- 地方(6556)
- 行(6139)
- 财政(6042)
- 业经(5865)
- 机构
- 大学(115427)
- 学院(112433)
- 济(56495)
- 经济(55683)
- 管理(49063)
- 理学(42710)
- 理学院(42417)
- 管理学(42095)
- 管理学院(41870)
- 研究(33120)
- 财(31841)
- 中国(28705)
- 财经(24609)
- 经(22682)
- 京(21953)
- 经济学(19647)
- 财经大学(18780)
- 经济学院(18020)
- 中心(16497)
- 江(15576)
- 所(14830)
- 科学(14717)
- 融(14702)
- 商学(14451)
- 金融(14430)
- 商学院(14332)
- 北京(13766)
- 经济管理(12818)
- 研究所(12667)
- 农(12334)
- 基金
- 项目(73105)
- 科学(60037)
- 基金(58145)
- 研究(54331)
- 家(48582)
- 国家(48248)
- 科学基金(43664)
- 社会(38616)
- 社会科(37055)
- 社会科学(37047)
- 基金项目(30223)
- 自然(27055)
- 自然科(26514)
- 自然科学(26511)
- 自然科学基金(26130)
- 省(25808)
- 教育(25478)
- 资助(25200)
- 划(21612)
- 编号(20245)
- 部(18533)
- 教育部(17184)
- 国家社会(17121)
- 成果(16765)
- 人文(16590)
- 重点(15619)
- 创(15327)
- 大学(15279)
- 制(15257)
- 社科(14694)
共检索到1660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琦 杨悦
政府增强预算透明度是其履行公共受托责任的重要体现,它有助于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但政府预算公开的努力能否被市场识别并给予积极的回馈,尚缺乏经验证据的支持。本文选取2015—2020年省级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数据,检验了地方预算公开对政府债券定价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自愿提升预算披露质量能够显著降低政府债券的发行利差。其中,信息获取成本、分析成本与风险溢价的降低是其主要的作用机制。该结论在使用工具变量、安慰剂检验以及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预算公开的债券定价效应仍受制于市场化水平,较高的市场化水平增强了预算公开对债券利差的降低效应。在经济后果分析中,地方政府预算公开通过降低政府债券发行利差,减少了地方实际融资成本,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本文的研究从市场角度评估政府预算公开的后果,对识别政府预算信息的决策有用性等具备明显的文献贡献,且对于促进“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也具有明确的政策价值。
关键词:
预算公开 披露质量 债券定价 市场反应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穷志 刘夏波
地方政府债券自2015年起进入常态化、大规模发行阶段,其发行定价亟待研究。本文构建了地方经济结构、政府债务风险状况与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成本的作用机制,运用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数据,对其发行利率和同期国债的利差,与发行人经济结构、政府债务率、债券特征及市场资金供给等变量进行了实证研究。定量分析表明,地方的固定资产投资率、政府债务率与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利差显著正相关,但因为区域经济异质性,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率、东北地区的地方债务率与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利差呈显著负相关;定向承销的发行方式显著增大了发行利差,但Shibo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券 固定投资率 地方政府债务率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李明 聂召
国家审计的本质目标是保障和促进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的全面有效履行,经济发展责任是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保障和促进经济发展理应成为国家审计的重要目标。本文以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理论为基础,运用1984—2010年的省级地方政府数据,实证考察国家审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效果及作用路径等问题。研究发现:国家审计作用的发挥并不利于实现短期经济增长,但却能够显著促进地方经济的长期发展;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实施以来,国家审计在促进地方经济的长期发展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国家审计对于地方经济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提升地方政府的治理效率来实现的。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潘俊 王禹 景雪峰 余一品
政府审计能够有效监督和制约权力,提高政府财政透明度,并对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定价产生影响。本文考察了政府审计对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定价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证检验发现:政府审计的揭露效应能够有效降低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利差,且政府审计处理力度越强、落实效果越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利差越低。进一步研究发现,地方政府财政透明度在政府审计揭露效应对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定价的影响路径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在法律环境不完善地区,政府审计的揭露效应与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利差负相关关系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能够提供政府审计与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定价关系的经验证据,还丰富了政府审计治理效应的相关文献,为降低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成本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政府审计 地方政府债券 发行定价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如波 田益祥
将三阶段DEA模型与Bootstrap方法相结合,选取地方债务投入和产出指标,构建了地方债务使用效率测评模型。以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域作为研究样本,检验地方债务使用效率测评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引入税收与引资竞争反映地方政府竞争强度,构建面板门限模型,分析地方政府竞争与地方债务使用效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挖掘最优地方政府竞争程度与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竞争与地方债务使用效率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当地方政府竞争强度低于门限值时,地方政府竞争会提高债务使用效率;竞争高于门限值会造成地方债务使用效率损失;不同区域的地方政府竞争最优强度各不相同,其中东部地区最低,而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地方政府竞争最优强度相对更高;近年来地方债务使用效率呈逐步增长趋势,但是目前整体仍相对偏低,有较大的提高空间。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永钦 陈映辉 杜巨澜
债务市场的违约是近年来各类金融危机的根源,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违约风险近来也成为国内外关注的重要问题。由于中国体制的复杂性和地方政府债务数据的不透明性,直接估算地方政府债务的违约风险比较困难。本文则选取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即从交易城投债的金融市场的角度,将城投债的收益率价差分解成流动性风险价差部分和违约风险价差部分,利用(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外生的冲击通过双重差分的方法来进一步识别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违约风险。本文的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的违约风险并没有在城投债的收益率价差中得到反映,而中国的整体违约风险则在其中得到了有效的定价;整体违约风险价差在2012年后大幅飙升。这表明,中国的地方政府债务存在普...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云矿 胡善成 杨桐彬
地方政府“增长型激励”所引致的城市偏向型政策被认为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基于经济增长目标与财政资源双重约束视角,对地方政府经济增长目标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及作用机制进行理论分析,并采用2003—2019年间省级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经济增长目标数据,以系统GMM方法实证检验地方政府经济增长目标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地方经济增长目标采取“之上”等硬约束设定时,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且对西部地区的影响更为明显;当地方经济增长目标采取“左右”等软约束设定时,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不显著,但以软约束形式实现的“目标外经济增长”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机制分析表明,财政资源约束会影响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加剧目标约束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但财政分权可有效缓解经济增长硬约束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此,应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完善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理顺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事权与财权关系,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实现城乡均衡发展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邹焕聪
地方政府债券本身信息公开运作机制不畅,债券发行主体的信息公开制度存在缺陷,债券发行与交易的信息公开依据不一,这些信息公开制度的问题已经影响我国地方政府债券的有效运作。作为美国市政债券运行的三大机制之一,信息披露制度颇具典型意义。为此,要借鉴典型国家有关信息披露制度的经验,完善我国地方政府债券自身的信息公开机制,同时实行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主体的信息公开,并逐步统一我国地方政府债券的信息公开制度。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进 化汝婷 龚小芸
加强地方人大预算监督法制化建设,抑制地方政府支出规模膨胀,是当前财政收支矛盾加剧背景下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的重大问题。以1999—2017年各地区省级预算审查监督条例立法作为准自然实验,检验通过立法强化地方人大预算监督能力能否对地方政府支出规模形成有效制约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省级预算审查监督条例立法能够显著抑制地方政府预算支出和决算支出规模,使预算支出和决算支出平均下降约8%,且其效应在2015年新《预算法》实施以后进一步强化;省级预算审查监督条例立法对政府支出规模的抑制作用在财政分权程度更高或者地方官员晋升激励更强的地区更大;对机制的研究表明,预算审查监督条例立法对削减地方政府经济建设支出规模的作用最为显著。因此,为发挥人大预算审查监督条例立法对政府支出规模的抑制作用,应扩大地方人大预算监督权力和监督范围,加强对重点财政支出的监督力度,不断推进地方人大预算监督法制化建设。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陈瑞 齐天翔
本文利用2010~2015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地方政府举债对工业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地方政府举债对工业经济水平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地方政府通过对国有建设用地的差异化配给,压低工业建设用地价格,并将大部分债务收入用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招商引资,对工业经济发展产生了杠杆效果,这一结论是稳健的。以债务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模式面临潜在风险、不可持续,应遵从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同时,应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所引发的实体经济风险,以及财政风险。
关键词:
地方政府举债 工业经济 债务风险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陈瑞 齐天翔
本文利用20102015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地方政府举债对工业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地方政府举债对工业经济水平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地方政府通过对国有建设用地的差异化配给,压低工业建设用地价格,并将大部分债务收入用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招商引资,对工业经济发展产生了杠杆效果,这一结论是稳健的。以债务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模式面临潜在风险、不可持续,应遵从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同时,应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所引发的实体经济风险,以及财政风险。
关键词:
地方政府举债 工业经济 债务风险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钱一蕾 陈姗姗 钟宁桦 解咪
本文沿着防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核心思路——“开前门、堵后门”,考察了2015年新《预算法》实施后地方政府债券规模扩张与结构调整对城投债券发行与定价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从总量上来看,地方政府债券规模的扩张并未抑制城投债券的融资需求,反而为偿债风险较高的城投债券提供了增信支持,进而推高了城投债券整体的风险溢价和融资成本,这可能会导致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积聚。但本文也发现,总量扩张带来的风险可以通过结构调整来改善,专项债券占比的提高释放了投资回报的积极信号,挤入了主体信用评级较高的城投债券,起到了撬动优质投资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缓释了地方债务风险。因此,本文建议充分挖掘高质量的专项债券项目,助力实现稳增长与防风险的长期均衡。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刘锐 攸频
本文以2015年5月至2019年末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数据为样本,通过构建基于官员任期和行政干预下的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定价模型,分析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定价机制和内在机理。研究发现,官员任期和地方政府行政干预是影响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利差的重要因素,且官员任期与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利差呈现倒U型关系。本文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官员任期通过调节地方政府行政干预影响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利差,使得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利差更加失衡。同时,国库现金存款管理的改进有助于降低地方政府财政存款对发行利差的影响。因此,本文提出政府应进一步完善财政存款管理细则、严格约束地方政府行政干预行为、优化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定价机制等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管治华 李英豪
文章整理了2015—2020年中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发行数据,研究地方财政和资本市场特征对专项债券发行定价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了项目收益专项债与普通专项债之间的定价差异。实证研究发现: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自身特征、地方的财政经济和资本市场特征均体现了对债券发行定价的影响。特别的,市场货币供应增加能降低项目收益债与普通专项债之间的定价差异,而银行间拆借利率则会提高这一差异。分地区结果显示中西部地区政府性基金预算对普通专项债的信用担保能力较强,而对项目收益债的信用担保能力较弱增加了投资者对其预期收益融资自平衡的担忧。文章对专项债发行定价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以期为完善专项债券发行制度、降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和融资成本提供借鉴。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周晓慧 邹肇芸
文章利用除港澳台地区外全国各省份任职的党政主要领导在1994年至2012年的详细信息与省级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对省级领导人任期时长与经济增长等绩效指标,与政府开支等工具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地方经济增长率与省级领导人任期时长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而政府收支与任期时长的关系更为复杂。结果说明,以经济绩效考核为基础的政治晋升理论并不能完全解释地方官员的经济增长行为和财政行为,地方官员或许还面临着其它不同于经济绩效的激励和约束。这一发现契合了最近中央下发的不能简单把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作为干部提拔任用的唯一标准的规定,说明建立一个更加全面的官员治理和考核体系势在必行。
关键词:
任期时长 经济增长 政府开支 政治晋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