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99)
2023(5831)
2022(5000)
2021(4640)
2020(4099)
2019(8896)
2018(8595)
2017(16909)
2016(9333)
2015(9804)
2014(9690)
2013(9479)
2012(8814)
2011(7658)
2010(7661)
2009(7124)
2008(7560)
2007(6863)
2006(5595)
2005(5244)
作者
(25582)
(21157)
(20842)
(20072)
(13608)
(10218)
(9637)
(8129)
(7971)
(7689)
(7264)
(7188)
(6840)
(6706)
(6626)
(6592)
(6304)
(6180)
(6171)
(5857)
(5270)
(5066)
(5016)
(4848)
(4827)
(4774)
(4678)
(4479)
(4271)
(4158)
学科
管理(32238)
(31849)
(31839)
经济(31805)
(25736)
企业(25736)
(20074)
方法(17635)
数学(15957)
数学方法(15824)
(13724)
财务(13716)
财务管理(13677)
企业财务(13224)
(10837)
保险(10745)
中国(10566)
(9260)
(9067)
银行(9059)
(8308)
(7752)
(7676)
金融(7676)
国家(7400)
(6602)
(6477)
业经(5892)
财政(5854)
技术(5369)
机构
大学(124943)
学院(123729)
(51492)
经济(50467)
管理(47987)
理学(40861)
理学院(40434)
管理学(39794)
研究(39626)
管理学院(39538)
中国(35376)
(33158)
(25325)
财经(24795)
科学(23232)
(22665)
(20013)
中心(19207)
(19048)
财经大学(18887)
(18275)
研究所(17798)
经济学(17345)
业大(16655)
北京(15904)
经济学院(15834)
农业(15005)
(14722)
(14462)
(14250)
基金
项目(81916)
科学(64936)
基金(62350)
研究(57259)
(54609)
国家(54200)
科学基金(46987)
社会(38333)
社会科(36505)
社会科学(36495)
基金项目(32225)
自然(31078)
自然科(30436)
自然科学(30427)
(30296)
自然科学基金(29918)
资助(26825)
教育(25893)
(25741)
编号(21044)
(19009)
重点(18318)
成果(17926)
(17566)
(16803)
国家社会(16677)
教育部(16629)
科研(16388)
人文(16012)
创新(15875)
期刊
(51057)
经济(51057)
研究(40356)
(30248)
中国(23249)
学报(20232)
(19729)
金融(19729)
科学(17420)
管理(16469)
(15958)
大学(15333)
学学(14918)
财经(12779)
(10699)
农业(10248)
财会(9441)
经济研究(9114)
会计(8539)
技术(8056)
教育(7316)
统计(6701)
(6522)
理论(6373)
通讯(6353)
会通(6331)
问题(6211)
业经(6030)
(6019)
技术经济(5734)
共检索到1867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苏振兴  扈文秀  章伟果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已经成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潜在触发点,但由于隐性债务需要政府财政直接负担的比例难以确定,导致其实质风险无法准确测算。本研究构建了KMV模型、基于ROA的负担模型以及信用债的市场均衡模型,着重研究隐性债务中的两类主要债务,地方国有企业债务与融资平台债务转化为政府财政负担的转化率,并测算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研究表明:2011-2018年之间,地方国有企业债务转化为地方政府财政负担的转化率在5.03%~9.13%之间,融资平台债务转化率在60.29%~82.31%之间。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由2011年的2.56万亿元上升到了2018年的12.2万亿元,占比也由24.5%上升到43.4%,说明隐性债务已经成为地方政府债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政府综合债务规模逐年扩大,债务违约概率由0上升到3.07%,从无违约风险上升到中等风险区间,且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存在明显区域特征。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徐玉德  李化龙  
财政承担公共风险诱发的潜在支出义务是形成隐性债务的根源所在。政府隐性债务主要源自于私人部门风险公共化后政府作为最后担保人被动承担的支出义务,以及政府部门主动将债务风险转嫁后私人化的风险再次回流所产生的支出义务。政府行为特征在公共风险产生与风险责任承担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进而表现为"主动型"和"被动型"两类典型的隐性债务转化路径。从风险传播链条异质性角度进一步识别两类代表性路径下引致隐性债务的风险因素,能够为隐性债务治理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徐玉德  李化龙  
财政承担公共风险诱发的潜在支出义务是形成隐性债务的根源所在。政府隐性债务主要源自于私人部门风险公共化后政府作为最后担保人被动承担的支出义务,以及政府部门主动将债务风险转嫁后私人化的风险再次回流所产生的支出义务。政府行为特征在公共风险产生与风险责任承担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进而表现为"主动型"和"被动型"两类典型的隐性债务转化路径。从风险传播链条异质性角度进一步识别两类代表性路径下引致隐性债务的风险因素,能够为隐性债务治理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徐玉德  李化龙  
财政承担公共风险诱发的潜在支出义务是形成隐性债务的根源所在。政府隐性债务主要源自于私人部门风险公共化后政府作为最后担保人被动承担的支出义务,以及政府部门主动将债务风险转嫁后私人化的风险再次回流所产生的支出义务。政府行为特征在公共风险产生与风险责任承担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进而表现为“主动型”和“被动型”两类典型的隐性债务转化路径。从风险传播链条异质性角度进一步识别两类代表性路径下引致隐性债务的风险因素,能够为隐性债务治理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吉富星  
近年来,地方政府违规举债方式多、隐蔽性强、规模大,导致隐性债务底数不清、风险累积较大,造成监管与治理难。隐性债务呈现形态多样化、复杂化趋势,识别要坚持"穿透"、"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从最终财政资金偿还这一本质及财政预算管理来界定。隐性债务实质是指法定政府债务限额之外,直接约定或承诺以财政资金偿还,或违法提供担保,或以承担救助责任等方式举借的债务或表外负债。基于有息负债及债务矩阵视角的预估表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未来举债空间有限,局部风险、流动性风险较为突出。短期看,关键要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妥善缓释存量债务风险。但长期看,更应关注债务的投资效率、债务可持续及相应制度安排。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倪筱楠  孙夫祥  郑凯伦  
随着我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叠加新冠疫情冲击,使得遏制并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成为了当前政府工作重心之一。在“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经济总基调下,研究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势在必行。文章首先在阐述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概念界定及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现状、隐性债务风险传导路径及影响。其次,探讨了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困境,并选取我国首个无隐性债务省份—广东省,总结其化解隐性债务的经验。最后,结合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现状、化解困境及国内经验,提出助力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启示建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常欣  
从国际比较看,中国政府部门的负债率低于主要市场经济国家的水平。鉴于中国政府拥有足够的主权资产来覆盖其主权负债,因此在一段时间内发生主权债务危机的可能性极低。包括地方政府担保债务和救助债务、新增的地方融资平台债务和各种替代性融资方案在内的隐性债务风险,值得高度警惕。未来应以硬化地方政府的预算约束为重点,有效克服地方政府的借贷冲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洪源  张智  龙立  
基于软计算方法集成技术,分别采用CRITIC-TOPSIS集成方法和Global超效率DEA方法,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风险与绩效状况进行实证评价。在此基础上,采用空间面板联立方程模型对隐性债务风险和绩效的互动相关性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从评价结果来看,我国各地区隐性债务风险在时间维度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空间维度呈现出较明显的“东低西高”分布态势,而各地区的隐性债务绩效则恰好相反,在时间维度呈先出不断下降的趋势,空间维度则呈现出较明显的“东高西低”的分布态势。与此同时,从隐性债务的风险与绩效的互动相关性来看,两者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负相关关系,并且这种互动相关性还具有了较为显著的空间关联特征。最后,从风险与绩效双轮驱动的导向出发,依据不同地区所处的隐性债务风险与绩效互动相关类型,系统地采用债务存量风险防范化解、债务使用绩效动态优化、跨区域债务风险与绩效空间联动治理等一揽子差异性组合政策,有针对性地提出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联动治理策略。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宁静  
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是一项系统工程,本质上是灵活组合并运用基础类和创新类金融工具,统筹安排有关主体利益。建议营造支持金融工具应用及创新的政策和制度环境,完善风险防范与金融创新互动机制,金融机构与政府等多方形成合力,构建较为系统的化债组合。
关键词: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刘海申  
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当前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是部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快速膨胀、违规举债形式隐蔽多样,局部风险、流动性风险较为突出。地方隐性债务风险能否得到妥善化解,关系到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成败,影响到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和金融安全稳定。基于此,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回顾,分析评价了地方债务风险状况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宋科  孟源祎  尹李峰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持续累积可能会引发债务危机,并在很大程度上会向金融体系传导,引发金融风险。本文基于2012—2018年中国268个地级市的数据,分析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对金融风险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积累能够显著地传导并引发金融风险。在经济增速较慢、财政分权程度更高的地区,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对金融风险的影响更为显著。机制分析发现,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会通过银行业金融机构行为与地方政府行为渠道影响金融风险。本文将土地制度、财政制度与金融制度等纳入统一分析框架,所得结论对于深化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管理,并以此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证据与决策参考。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海涛  李林涛  
近年来,山东省烟台市各级财政部门坚持把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推动实施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专项行动,稳步化解债务风险。同时,加强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在全国首创以统一范围为基础、统一平台为支撑、统一管理为主体、统一运营为核心、统一收支为保障的国有资产管理运营新模式,组建成立国有资本运营集团,最大程度放大国有资产价值,为推进融资平台公司转型及政府隐性债务化解奠定了坚实基础。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郑洁  昝志涛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由于其隐蔽性和复杂性,已经成为中国政府遏制债务风险的重点领域。本文基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特征,系统阐述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界定及成因,并全面分析了中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各种表现形式,进而探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向金融风险和财政风险的传导路径,最后针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成因、规模审计和各种风险形式,提出推动现代财政体制改革、加强对金融机构监管、规范地方政府融资、推动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审计等风险防范化解对策。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涛  高珂  
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已成为当前我国三大攻坚战的首要内容,而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又是我国系统性风险的重要隐患。文章对近年来我国地方可偿债财力及政府显性和隐性债务现状进行评估,并运用KMV模型测算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地方的政府财政可持续状况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政收支矛盾凸显的背景下日趋严峻;虽然从地方政府显性债务整体的状况判断,无论是负债率还是债务率水平均处于合理安全的边界范围之内,但考虑到财政刚性支出以及剔除不可自主支配收入后,其债务风险水平显著上升;如果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考虑在内,地方政府整体债务风险较高,且部分省份违约风险较大。最后,本文从隐性债务生成机制角度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化解与治理路径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罗宏  陈韵竹  刘天红  
高企的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已成为威胁财政金融安全的潜藏风险点,如何及时有效预测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建立健全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成为债务治理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在省级层面对资产减值损失进行汇总,借助城投债考察微观会计信息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宏观预测价值。研究发现,第一,汇总资产减值蕴含了隐性债务风险的实质性信息,能够有效预测地方政府未来隐性债务风险。第二,资产减值信息通过对财政实力和隐性债务负担的前瞻性反映发挥预测功能。汇总资产减值越高,市场投资者对城投债的“隐性担保”预期越弱。第三,不同计提动机、减值可转回性以及不同资产的减值具有差异化预测能力。第四,中央转移支付、地方政府债务置换以及政府干预削弱了资产减值对隐性债务风险的预测效度。本文结论拓展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预测的研究思路,有助于健全现有的债务风险预警体系、完善隐性债务风险防控机制,为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切实防范隐性债务风险外溢提供了有益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