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97)
- 2023(12632)
- 2022(11071)
- 2021(10491)
- 2020(8844)
- 2019(19989)
- 2018(20081)
- 2017(38110)
- 2016(21200)
- 2015(23946)
- 2014(24054)
- 2013(23319)
- 2012(21464)
- 2011(19111)
- 2010(19175)
- 2009(17326)
- 2008(16546)
- 2007(14369)
- 2006(12538)
- 2005(10844)
- 学科
- 济(75694)
- 经济(75594)
- 管理(59774)
- 业(52114)
- 企(43644)
- 企业(43644)
- 方法(34394)
- 数学(29290)
- 数学方法(28941)
- 财(22021)
- 学(21051)
- 中国(20938)
- 农(20784)
- 地方(16860)
- 业经(16741)
- 制(15882)
- 理论(14573)
- 农业(13614)
- 和(13215)
- 贸(12521)
- 贸易(12514)
- 技术(12454)
- 银(12303)
- 环境(12265)
- 银行(12258)
- 易(12108)
- 务(12073)
- 财务(12000)
- 财务管理(11967)
- 体(11797)
- 机构
- 大学(291278)
- 学院(289389)
- 管理(114154)
- 济(106171)
- 经济(103555)
- 研究(99097)
- 理学(98773)
- 理学院(97606)
- 管理学(95805)
- 管理学院(95288)
- 中国(72785)
- 科学(64849)
- 京(63006)
- 财(51580)
- 所(50460)
- 农(50320)
- 研究所(46270)
- 业大(46053)
- 中心(44993)
- 江(42866)
- 财经(40507)
- 范(40382)
- 师范(39939)
- 北京(39604)
- 农业(39537)
- 经(36895)
- 院(36804)
- 州(34583)
- 师范大学(32237)
- 技术(32056)
- 基金
- 项目(205154)
- 科学(159976)
- 研究(148952)
- 基金(147337)
- 家(129813)
- 国家(128766)
- 科学基金(109351)
- 社会(90625)
- 社会科(85645)
- 社会科学(85623)
- 省(80364)
- 基金项目(79067)
- 自然(72774)
- 自然科(71030)
- 自然科学(71012)
- 自然科学基金(69691)
- 划(68423)
- 教育(68262)
- 编号(61560)
- 资助(60030)
- 成果(50569)
- 重点(46282)
- 部(44537)
- 发(43148)
- 课题(42666)
- 创(42219)
- 科研(39465)
- 创新(39376)
- 项目编号(37915)
- 大学(37779)
共检索到4213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谭术魁 张南
研究目的:剖析地方政府防范征地冲突群体性事件的话语,分析话语的产生、扩散和接收,实证测度地方政府防范征地冲突群体性事件话语的有效性和影响程度。研究方法:定性(演绎、归纳和解释)和定量(结构方程模型)相结合。研究结果:(1)话语有效性与官方话语满意度正相关,在1%的水平下显著;(2)官方话语满意度与政府公信力正相关,在1%的水平下显著;(3)官方话语满意度与政府形象正相关,在5%的水平下显著;(4)政府公信力对政府形象的影响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研究结论:提升话语的有效性、倾听民众的心声、做到办事有效及透明等,能够提高群众对官方话语的满意度。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雅楠 谭术魁
研究目的:探讨征地类群体性事件防范绩效理论框架,并通过构建评估指标体系对湖北省襄阳市防范绩效水平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方法:理论分析和DEA模型。研究结果:(1)2007—2015年,湖北省襄阳市政府防范征地类群体性事件水平不断提高,防范效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且效率增长速度不断加快,但其技术效率对防范效率的促进作用有待进一步挖掘;(2)襄城区凭借防范效率的快速增长和出色的防范效果成为襄阳市防范绩效最佳的地区;(3)相比襄城区和枣阳市,宜城市的政治、社会目标实现情况不够理想,樊城区在冲突控制方面、老河口市在冲突化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谭术魁 赵毅 刘旭玲
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分析"防范征地冲突外包制"中存在的委托代理关系,提出相应的激励措施。地方政府与村委会为获取"帕累托改进"而缔结防范契约,但由于存在隐性契约和非对称信息的缺陷,后者易发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导致委托代理关系破裂。通过构建理论模型探讨地方政府有效激励村委会防范征地冲突的改进措施,提出:考虑把村民、开发商等纳入契约框架,接受社会监督,增强契约的约束力;从信号传递及信号甄别的角度,派驻征收项目顾问,建立绩效评价机制,有利于防范风险,维持委托代理关系的稳定和高效运行;对于政治偏好型村委会,可通过设计预期政治晋升和嘉奖来降低逆向选择风险;对于经济偏好型村委会可适当提高收益分配比例,加大违法成本以防范道德风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杜雁军 马存利
社会冲突是西方研究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学理论,科塞指出现实性和非现实性的社会冲突的区别,也指出"社会安全阀"可以运用潜在的冲突维持社会结构。农村因环境污染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是转型时期由于经济利益冲突、农民的环境利益诉求渠道不畅、司法救济对农民的环境利益保护不足等因素而导致的结果。对农村因环境污染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应通过发展农村"绿色经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立法、健全环境司法诉求渠道、建立应急预警机制、依法处置冲突等方式,来积极化解转型时期的农村社会矛盾。
关键词:
现实性冲突 农村 环境群体性事件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闻效仪
在中国工业化进程和工人权利意识发育的背景下,工人群体性事件随着参与主体的改变正在发生转型,并呈现了利益增进诉求、破坏生产秩序和非组织化等新特征。这给政府的应对带来了巨大挑战。面对新形势下的群体性冲突,政府需要转换治理模式,转变对工人群体性事件的性质判断,让企业工会独立于雇主,积极发展行业自治组织,构建新的劳资冲突消解机制。
关键词:
工人群体性事件 劳动关系 政府治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缪金祥
环境群体性事件基本都是长期积累或者是政府盲目招商引资引起的,表现为政府引进来的高污染企业造成环境污染,令群众不满而形成的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加上群众的维权时常得不到保障,于是想采取极端的方式将问题解决。我们应该正确认识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和产生的原因,充分重视并积极加以预防,建设美丽中国。
关键词:
美丽中国 环境群体性事件 预防 思考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立华 程诚 刘宏福
在互联网不断普及和公民利益诉求日益多元化的今天,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率也随之不断攀升,对我国的社会稳定和发展造成了一定威胁。通过对发生在2006-2013年间的50个典型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比较分析发现:1.政府回应显著影响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解决效果;2.政府回应的主动性、速度、透明度、公正性、方式的现代性与多样性以及政府与其他主体的互动性等要素与事件的有效解决密切相关,其中政府回应的公正性、信息的透明度和回应的主动性最为重要;3.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类型与热度作为调节变量影响了政府回应对事件解决的效果。面对网络群
关键词:
政府回应 网络群体性事件 利益诉求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侯俊东 肖人彬
在虚实交互的现实背景下,网络群体性事件多发、频发,加大了政府的应对难度,进而诱致政府公信力水平的变化。然而,在网络群体性事件中,政府公信力为什么会变化、其内在的演进变化机理是什么等关键性问题还缺乏深度的研究。本文基于事件(过程)—感知(心理)—行动(公众)的整合框架,借助多案例分析方法,揭示网络群体性事件背景下政府公信力的变化机理。研究发现:触发情境、社会认知、群体结构、群体效能、响应恢复与心理能量6个主范畴对政府公信力变化存在显著影响,但作用方式和路径并不一致。基于此,结合政府公信力变化的动态过程,本研究探索性地构建了网络群体性事件中政府公信力的演变机理模型,即情境—感知—行为整合模型。这些研究结论可以为政府维持、重建和提升公信力提供有效的依据,并为引导政府创新和发展公共危机与应急管理理论体系提供理论基础和政策借鉴。
关键词:
网络群体性事件 政府公信力 多案例研究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侯俊东 肖人彬
在虚实交互的现实背景下,网络群体性事件多发、频发,加大了政府的应对难度,进而诱致政府公信力水平的变化。然而,在网络群体性事件中,政府公信力为什么会变化、其内在的演进变化机理是什么等关键性问题还缺乏深度的研究。本文基于事件(过程)—感知(心理)—行动(公众)的整合框架,借助多案例分析方法,揭示网络群体性事件背景下政府公信力的变化机理。研究发现:触发情境、社会认知、群体结构、群体效能、响应恢复与心理能量6个主范畴对政府公信力变化存在显著影响,但作用方式和路径并不一致。基于此,结合政府公信力变化的动态过程,本研
关键词:
网络群体性事件 政府公信力 多案例研究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邹秀清 钟骁勇 肖泽干 宋鑫
研究目的:构建征地冲突中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户三者之间的动态博弈模型,根据均衡概率找出引起征地冲突的关键因素,以期为政府制定和完善征地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博弈分析法。研究结果:(1)地方政府采取违法征地的概率与中央政府的监督检查成本、农户的维权成本呈正向关系,与对地方政府的经济处罚和农户维权后征地补偿标准的提高呈反向关系;(2)中央政府采取监督检查的概率与地方政府违法征地的收益呈正向关系,与对地方政府的经济处罚和政绩的损害呈反向关系;(3)农户维权的概率与地方政府违法征地时的收益呈正向关系,并与农户维权成本、地方政府征地补偿标准的提高和对其政绩的损害呈反向关系。研究结...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邓国彬
目前,我国正处在急剧变革的社会转型期,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在各种因素的诱发下呈多发趋势,已成为影响校园稳定发展与社会和谐的潜在威胁。文章分析了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诱发因素,包括社会环境因素、高校管理因素、学生心理因素,研究了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特点:突发性、双向性、网络化和放大性。文章提出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应对策略:事前建立预防体系;事中突出快速反应;事后强调整改落实。
关键词:
高校 群体性事件 预防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靳娟娟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边境地区经常爆发群体性事件,鉴于此,为预防、处置突发性事件,搞好情报工作至关重要。为提高群体性事件情报工作的质量,在研究公安边防群体性事件情报工作特点的基础上,利用SWOT管理方法的基本原理,分析公安边防群体性事件的情报工作,提出公安边防群体性事件情报工作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
群体性事件 情报工作 SWOT 情报分析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慧 赵定东
城镇化过程中,失地村落的利益冲突,主要体现为拆迁、安置补偿、集体经济等相关个人利益的制度性保障问题而引发的同政府、开发商、村干部之间的矛盾。通过对昆明市2个失地村落的调查,发现其真实矛盾根源主要在于农民利益维护制度的权利缺失以及基层政府的经济性行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失地村落利益冲突的动因形态,进而提出了合理提升土地征用补偿标准、公开土地相关制度与政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做好基层监督管理,协调各方利益、充分为失地村民考虑,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加强户籍制度改革等规避失地村落利益冲突的可能性措施。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峰
群体性事件的频频发生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我们要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深刻历史背景下,准确把握其特有的内涵和性质,坚持正确的原则,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主动预防,妥善处理,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群体性事件 处理 原则 预警 方法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涛
进入21世纪,中国社会结构中的层级分裂已相当明显,他们之间的冲突与矛盾日渐显现。群体性事件作为一种利益表达方式,逐渐增多。对于国家管理者来说,妥当处置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严峻挑战。针对群体性事件的生成机理,对域内外有代表性的理论进行整理概括,力图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矛盾论、发展观去理性认识当前中国群体性事件的生成机理,为群体性事件的预防与解决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群体性事件 生成机理 利益冲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