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62)
- 2023(12863)
- 2022(11035)
- 2021(10018)
- 2020(8652)
- 2019(19878)
- 2018(19556)
- 2017(37784)
- 2016(20956)
- 2015(23534)
- 2014(23393)
- 2013(23071)
- 2012(21142)
- 2011(19073)
- 2010(19399)
- 2009(17788)
- 2008(17554)
- 2007(15850)
- 2006(13442)
- 2005(11745)
- 学科
- 济(88780)
- 经济(88676)
- 管理(65244)
- 业(59859)
- 企(50183)
- 企业(50183)
- 方法(46274)
- 数学(41462)
- 数学方法(40854)
- 财(24635)
- 农(22031)
- 中国(20484)
- 学(19009)
- 业经(18230)
- 贸(17806)
- 贸易(17801)
- 易(17331)
- 环境(16272)
- 地方(15864)
- 制(15324)
- 农业(14574)
- 务(14212)
- 财务(14171)
- 划(14146)
- 财务管理(14134)
- 技术(13701)
- 和(13677)
- 企业财务(13385)
- 理论(13051)
- 银(12307)
- 机构
- 大学(304632)
- 学院(304432)
- 济(125454)
- 经济(123037)
- 管理(120970)
- 理学(106484)
- 理学院(105348)
- 管理学(103355)
- 管理学院(102815)
- 研究(98306)
- 中国(72405)
- 科学(63771)
- 京(62426)
- 农(57305)
- 财(56987)
- 业大(50896)
- 所(50656)
- 研究所(46598)
- 财经(45964)
- 农业(45859)
- 中心(45684)
- 江(43932)
- 经(41874)
- 经济学(38978)
- 北京(38178)
- 范(36273)
- 师范(35755)
- 经济学院(35679)
- 院(35161)
- 州(34553)
- 基金
- 项目(212090)
- 科学(166627)
- 基金(156095)
- 研究(145682)
- 家(138709)
- 国家(137661)
- 科学基金(117888)
- 社会(93674)
- 社会科(89113)
- 社会科学(89085)
- 省(83846)
- 基金项目(83073)
- 自然(79693)
- 自然科(77967)
- 自然科学(77941)
- 自然科学基金(76584)
- 划(70763)
- 教育(67623)
- 资助(64546)
- 编号(56722)
- 重点(47963)
- 部(46599)
- 创(44619)
- 发(44391)
- 成果(44128)
- 科研(42052)
- 创新(41788)
- 计划(41304)
- 教育部(39642)
- 国家社会(39079)
共检索到4211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垒 赵忠超 刘新民
本研究试图回答地方政府行为对地区福利和环境保护的影响效应,是双重性兼顾还是选择性偏废?引入了兼顾低碳和民生的碳福利绩效概念,利用1990-2014年中国省级动态面板数据,构建聚类稳健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系统广义矩估计模型进行实证检验,探究了地方政府行为对碳福利绩效影响机理,尝试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解读地方政府行为对低碳和民生的综合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府间竞争导致区域环境质量恶化的同时兼顾地区福利水平提高,对地区福利的促进效应大于对碳排放的影响效应,有助于推动碳福利绩效提升;政府规模扩张在导致区域环境质量恶化的同时忽视地区福利水平提高,不利于推动碳福利绩效提升;政府间竞争和政府规模扩张对碳福利绩效的共同影响作用上存在"互补关系",该结论为"污染天堂"假说和"逐底竞争"理论的有效性提供了经验证据。进一步研究发现,政府间竞争和政府规模扩张对碳福利绩效的影响效应存在明显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的政府间竞争比政府规模扩张对碳福利绩效的影响程度更大,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政府间竞争比政府规模扩张对碳福利绩效的影响程度更小。建议加强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行为的监督和激励,制定兼顾环境保护和福利提升双重目标的区域发展差异化政策,积极搭建以提高地区碳福利绩效为导向的官员晋升顶层设计,构建生态文明体系,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逄旭东 颜彦
当前,各级政府之间不论是在政治领域,还是在经济领域或财政领域,都存在着竞争。本文认为政府间纵向竞争本质上是政府间不断博弈的过程,为了在横向竞争中取得优势,下级政府积极从上级政府手中争取各种优惠政策与经济利益。文章结合政府竞争的最新实践,主要从各级政府间纵向竞争的原因和表现形式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纵向竞争 制度创新 政府 博弈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许培源 高伟生
从非合作博弈的角度出发,结合后转型时期地方政府间竞争成本逐渐凸显的现实,本文建立市场分割模型、重复建设模型和政治竞争模型,从三个不同的维度分析后转型时期地方政府间的竞争行为及其竞争后果,并探讨使地方政府行为从竞争转向合作的激励机制和制度安排。研究发现:市场分割、重复建设是地方政府过度利用地区经济发展权的后果,政治竞争根源于单一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制,而适当的制度安排可以在保持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积极性的同时,约束地方政府间的竞争行为,促进地方政府间的合作,有利于区域经济体系的完善和经济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地方政府竞争 市场分割 制度安排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郭矜 杨志安 龚辉
本文采用空间计量学的方法,利用1999—2013年的省际数据,分析了我国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的程度和地域范围,指出税收竞争具有减少整体财政收入、加大地区间贫富差距等负效应,并在事权划分、解决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和完善政绩考核机制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税收竞争 集聚效应 分税制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清杰 任德孝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扩张在地区间呈现出空间联动特征,而财政分权与政治晋升锦标赛激励下的税收竞争又成为地方政府举债的内生动力。基于2014年新《预算法》颁布的政策背景,将地方政府债务区分为纳入预算管理的显性债务和具有政府担保属性的隐性债务(城投债),构建债务空间相关模型和税收竞争影响模型,分别探究两种政府债务规模扩张的空间相关性及其来自税收竞争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政府显性债务和隐性担保债务的规模扩张均呈现出显著的地区间空间联动特征,其中隐性债务规模扩张的空间相关性更显著且程度更高;税收竞争显著刺激地方政府举债的积极性,而隐性债务规模增长更快,对于税收竞争策略的弹性系数更高;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缓解税收竞争对政府举债的刺激作用,经济欠发达地区更容易“为竞争而举债”;2014年一系列政府举债规范政策的实施显著缓解了地区间债务规模扩张的空间联动性,同时提高了隐性债务对税收竞争反应的敏感度。这说明在地方政府显性债务纳入预算管理后,面临税收竞争带来的财政压力,地方政府更倾向于为投融资平台提供隐性担保以寻求债务资源,从而激发了隐性债务规模的快速扩张。基于此,应从全局视域下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完善和优化地方政府政绩评价体系,兼顾地方政府显性债务和隐性债务,尽快实现融资平台公司的市场化转型。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乔俊峰 赵晓迪 尹星怡
本文在系统诠释地方政府竞争通过城市蔓延作用于政府债务扩张的逻辑机理基础上,利用2006—2019年265个城市面板数据,考察了地方政府债务扩张与政府竞争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地方政府竞争显著提高了城投债的发行规模和发行概率,该影响在人口流出城市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地方政府竞争会加剧城市空间的低密度和分散化蔓延,引起城市规模效应减弱和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费用支出增加,迫使地方政府以债融资,从而带来地方政府债务扩张。进一步通过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发现,地方政府间竞争引致的城市蔓延显著刺激了城市自身及邻近城市的政府债务扩张。本文通过研究城市蔓延在地方政府竞争对政府债务扩张过程中的影响机制,为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地方政府竞争 城市蔓延 地方政府债务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周业安 赵晓男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华耕
对于地方政府间竞争行为失范的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加以研究。新制度主义的研究方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用的理论视角。从制度角度来看,地方政府间的竞争行为失范主要是由行政性分权体制下权力范围的模糊性,政绩考核和评价制度的单一性,地方政府间竞争约束机制的不完善性等原因造成的。
关键词:
制度 政府竞争 行为失范 成因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军
地方政府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由于行政区域的独立性使得地方政府之间表现出经济总量的竞争。而这种竞争需要工具手段,从而进一步表现为发挥财政功能的税收竞争和财政支出竞争。其中对于税收竞争,已经有了较多的论述,而对于财政支出竞争,在很多方面还是一个新问题。并且这种竞争在成为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重要外部动力时,也出现了多方面的问题。为此,本文探讨了财政支出竞争产生的动因,以期为后期解决财政支出竞争所带来的问题更加具有针对性。
关键词:
地方政府 财政支出竞争 动因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万莹
地方政府竞争是指在一国内部不同行政区域之间围绕获得更多的价值收益、增强本辖区经济实力和社会福利,在吸引、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占领市场等方面开展的跨区域政府间竞争。地方政府竞争的形式主要有财政竞争、规制竞争、产业竞争、资本竞争和国有资产收益权的竞争等。由于地方政府利益的最直接体现莫过于地方财政利益,各种形式的政府间竞争在很大程度上都直接或间接地服务于本地区的财政利益,因此,地方政府间的财政竞争构成了经济领域地方政府竞争的核心。这种以财政为手段争夺经济资源的活动又可以分为财政收入 (税收)竞争和财政支出(公共产品)竞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伍文中
特别是随着地方政府独立经济地位的加强,地方政府往往通过财政支出手段,吸引外来投资和优秀人才,一旦这些行为被其他同级地方政府之间攀比和效仿,势必演化为政府间财政支出的公开竞争行为,这些行为将对劳动力流动的规模和方向产生引导和制约作用。因此,文章将通过地方政府这种财政支出竞争对资本流动的影响,从一个新的视角揭示了人口流动的规律。
关键词:
财政支出竞争 人口流动 实证分析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潘明星
市场化改革、财政分权以及政绩考核等制度,进一步引发了我国政府间税收竞争。横向税收竞争实际上是政府间的一种博弈,是一国范围内不同辖区政府之间为了各自利益最大化而采用税收手段进行的角逐行为及其博弈过程。利用面板数据分析东、中、西部地区税收竞争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表明税收竞争对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不同的效应。所以,规范税收竞争,应从适当赋予地方税权、完善转移支付体系、改革政府绩效考核制度等方面入手。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军杰 周卫峰
本文对“铁本事件”的经济学分析是在下述理论框架下展开的:一是上下级政府间存在直接的委托——代理关系;二是地方政府面临着经济转型期相对“软化”的制度约束环境;三是在“财政联邦主义”的框架下存在着激烈的地方政府间竞争。本文的政策含义是:在我国目前的体制环境及相应的制度安排下,地方政府主导辖区经济增长的最优选择是以破坏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为代价追求地方辖区经济高速增长的。
关键词:
铁本事件 地方政府 制度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