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11)
- 2023(9118)
- 2022(8175)
- 2021(7778)
- 2020(6709)
- 2019(15517)
- 2018(15285)
- 2017(29859)
- 2016(16545)
- 2015(18528)
- 2014(18546)
- 2013(18340)
- 2012(17496)
- 2011(15975)
- 2010(16421)
- 2009(15371)
- 2008(15563)
- 2007(14568)
- 2006(12760)
- 2005(11551)
- 学科
- 济(68003)
- 经济(67929)
- 管理(49990)
- 业(48105)
- 企(36920)
- 企业(36920)
- 方法(29595)
- 数学(25865)
- 数学方法(25579)
- 农(23730)
- 财(20643)
- 中国(17959)
- 地方(16643)
- 农业(16251)
- 学(14452)
- 业经(14299)
- 环境(13777)
- 贸(13447)
- 贸易(13443)
- 制(13336)
- 易(13070)
- 策(12657)
- 和(11377)
- 划(11330)
- 银(10759)
- 银行(10734)
- 务(10348)
- 财务(10319)
- 财务管理(10284)
- 行(10262)
- 机构
- 学院(240117)
- 大学(238261)
- 济(102053)
- 经济(99853)
- 管理(93317)
- 研究(83688)
- 理学(79739)
- 理学院(78850)
- 管理学(77650)
- 管理学院(77165)
- 中国(63345)
- 科学(50597)
- 京(50072)
- 财(49645)
- 所(42887)
- 农(41484)
- 中心(38859)
- 研究所(38738)
- 财经(37985)
- 江(37687)
- 业大(34776)
- 经(34278)
- 农业(32360)
- 北京(31734)
- 范(31709)
- 师范(31458)
- 经济学(30926)
- 院(29902)
- 州(29761)
- 经济学院(27982)
- 基金
- 项目(154293)
- 科学(121224)
- 研究(114791)
- 基金(111206)
- 家(96174)
- 国家(95357)
- 科学基金(81070)
- 社会(72199)
- 社会科(68419)
- 社会科学(68396)
- 省(60802)
- 基金项目(58656)
- 教育(52012)
- 自然(51408)
- 划(51080)
- 自然科(50048)
- 自然科学(50030)
- 自然科学基金(49153)
- 编号(47371)
- 资助(45875)
- 成果(39805)
- 重点(35057)
- 发(34598)
- 部(34455)
- 课题(33026)
- 创(31749)
- 创新(29714)
- 性(29562)
- 国家社会(29302)
- 教育部(29302)
- 期刊
- 济(116737)
- 经济(116737)
- 研究(71344)
- 中国(45859)
- 财(38891)
- 农(37864)
- 学报(34850)
- 科学(33368)
- 管理(32529)
- 大学(26113)
- 农业(25248)
- 学学(24670)
- 融(23711)
- 金融(23711)
- 教育(23630)
- 技术(19683)
- 业经(19326)
- 财经(18567)
- 经济研究(18126)
- 经(15855)
- 问题(15591)
- 业(13399)
- 贸(12822)
- 技术经济(12358)
- 理论(11517)
- 版(11348)
- 统计(11284)
- 资源(11167)
- 现代(11150)
- 商业(10795)
共检索到3608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郑书耀 瞿丞醍 李尧磊
文章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了未引入约束机制与引入约束机制两种情境下,相邻地方政府间生态扶贫的演化博弈模型,根据复制动态方程得到地方政府的行为演化规律和演化稳定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外部效应的存在并不会影响地方政府生态扶贫的策略选择,生态扶贫成本、积极生态扶贫正效益、消极生态扶贫负效益、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消极生态扶贫惩罚力度、政绩考核中生态环境质量指标权重系数等变量,是影响地方政府生态扶贫策略的重要因素;在未引入约束机制情况下,地方政府根据成本—收益决定生态扶贫策略;在引入约束机制情况下,通过降低生态扶贫成本、加大惩罚力度及提高政绩考核中生态环境质量指标的权重系数可以提高地方政府生态扶贫积极性。
关键词:
生态扶贫 地方政府 演化博弈 约束机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潘峰 西宝 王琳
我国的环境规制政策由地方政府负责执行,地方政府的环境规制策略直接影响着整个国家的环境质量状况。由于区域环境污染具有跨界性,在环境规制的执行过程中,地方政府之间存在博弈关系。根据地方政府间环境规制博弈呈现出的长期性和动态性,基于演化博弈理论探讨了地方政府环境规制决策的演化过程。建立了地方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演化博弈模型,分别研究了未引入约束机制和约束机制下的地方政府环境规制策略及其影响因素,根据复制动态方程得到了地方政府的行为演化规律和演化稳定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的环境规制策略不会受到政府间外部效应的影响,地方政府的环境规制成本、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不执行环境规制行为的处罚力度、政绩考核体系中...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吴冠岑 陈缓 席珊珊
由于政治晋升激励、执政理念的差异以及其他城市的影响,地方政府在进行住房政策选择时存在刺激住房市场和抑制住房市场两种策略。本文基于演化博弈的视角,构建地方政府间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地方政府在住房调控政策中的群体行为和发展趋势,研究不同情景作用下住房市场调控的演化稳定策略以及影响地方政府出台住房调控政策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地方政府是采取刺激还是抑制住房市场的政策不仅取决于地方地府支付的社会风险成本、经济损失、获得的经济收益、社会福利,还包括双方抑制住房市场带来的增值综合效益等,同时最终的演化结果也和地方政府的初始状态有关。
关键词:
住房市场调控 地方政府 多情景 演化博弈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许培源 高伟生
从非合作博弈的角度出发,结合后转型时期地方政府间竞争成本逐渐凸显的现实,本文建立市场分割模型、重复建设模型和政治竞争模型,从三个不同的维度分析后转型时期地方政府间的竞争行为及其竞争后果,并探讨使地方政府行为从竞争转向合作的激励机制和制度安排。研究发现:市场分割、重复建设是地方政府过度利用地区经济发展权的后果,政治竞争根源于单一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制,而适当的制度安排可以在保持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积极性的同时,约束地方政府间的竞争行为,促进地方政府间的合作,有利于区域经济体系的完善和经济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地方政府竞争 市场分割 制度安排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姜翔程 张青
党的十八大五中全会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要发展战略,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水污染治理"依旧处于困境之中。水污染治理的难点在于水污染规制策略执行人——地方政府与其他利益主体理性目标的差异。基于地方政府间博弈竞争的分析框架,引入中央政府约束和激励机制,分析地方政府间对于水污染规制博弈策略的动态演进行为。研究结果表明,水污染的外部性不会影响地方政府间博弈策略;政府可以通过提高水污染指标在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权重,降低水污染规制成本,减弱企业利润对地方政府支付水平的影响程度,构建约束和激励机制来防止地方政府间的博弈陷入"囚徒困境",促使地方政府水污染规制策略的高效执行。
关键词:
水污染规制 地方政府 演化博弈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邓子基 唐文倩
省际间横向税收分配不平衡是我国地区经济及财力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利用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考察我国各省份宏观税负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通过拟合税收反应函数进行实证检验分析。鉴于1994年分税制改革的影响,本文在总体系统广义矩(System General Method of Moments,简称System GMM)估计的基础上,又对回归方程进行了分段估计,意在进一步考察我国省级地方政府间税收横向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及税收竞争策略。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曹飞
传统的建设用地指标分配管控模式对我国城镇化的推进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本文采用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不同资源禀赋的地方政府间建设用地指标分配方法及策略。研究发现:中央或上级地方政府差异化的经济考核和耕地保护政策对地方政府实施合作主义有直接影响,"胡萝卜"政策比"大棒"政策更有效地促进了地方政府在土地高效集约利用方面的合作;提高征地补偿的市场化程度、优化提高资金和劳动力配置的市场化程度有利于促进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有利于不同资源禀赋的地方政府都实施土地集约利用行为;传统的地方经济的竞次发展模式不符合新型城镇化和土地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曹飞
传统的建设用地指标分配管控模式对我国城镇化的推进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本文采用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不同资源禀赋的地方政府间建设用地指标分配方法及策略。研究发现:中央或上级地方政府差异化的经济考核和耕地保护政策对地方政府实施合作主义有直接影响,"胡萝卜"政策比"大棒"政策更有效地促进了地方政府在土地高效集约利用方面的合作;提高征地补偿的市场化程度、优化提高资金和劳动力配置的市场化程度有利于促进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有利于不同资源禀赋的地方政府都实施土地集约利用行为;传统的地方经济的竞次发展模式不符合新型城镇化和土地利用效率提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推进城镇差异化发展,需要提升要素市场化水平,建立差异化地方政府考核办法,出台配套户籍与转移支付等政策。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李俊杰 张红
地方政府治理空气污染的执行力度是影响区域空气质量的直接因素,文中研究影响地方政府治理空气污染行为的因素。文章内容从演化博弈视角探讨地方政府自身及地方政府间协同治理空气污染的决策演化过程。研究显示,中央政府抽查行为,对地方政府的治理成本补贴,增大对地方政府的奖励与惩罚,增大对区域联合治理行为的惩罚与奖励,有助于提升地方政府治理空气污染行为的执行效力。研究结果表明,多元共治、互动监察、利益补偿等对提升地方空气污染治理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空气污染 地方政府 治理 演化博弈 仿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丁鼎棣
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会采取各式各样的优惠政策以吸引投资企业,但是投资企业实际的经营运作水平不能被事先掌握。同时,地方政府也存在嫌贫爱富的道德风险。因此在各地实际的招商引资过程中,多少都会存在地方政府的政策歧视行为。本文通过建立动态博弈模型对上述过程进行分析,以为适当的政策制定提供决策上的依据。
关键词:
招商引资 动态博弈 纳什均衡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曹红辉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城市化是中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的根本途径。目前,中国正处在城市化的中期阶段,这一过程与工业化几乎同时展开,并受到全球化的深刻影响,形成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现代化过程,既对自身的经济社会形态产生重大深远的影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万莹
地方政府竞争是指在一国内部不同行政区域之间围绕获得更多的价值收益、增强本辖区经济实力和社会福利,在吸引、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占领市场等方面开展的跨区域政府间竞争。地方政府竞争的形式主要有财政竞争、规制竞争、产业竞争、资本竞争和国有资产收益权的竞争等。由于地方政府利益的最直接体现莫过于地方财政利益,各种形式的政府间竞争在很大程度上都直接或间接地服务于本地区的财政利益,因此,地方政府间的财政竞争构成了经济领域地方政府竞争的核心。这种以财政为手段争夺经济资源的活动又可以分为财政收入 (税收)竞争和财政支出(公共产品)竞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陆立军 陈丹波
针对中国环境规制政策主要由地方政府负责的特点,本文构建地方政府间环境规制策略的演化博弈模型,运用中国省级数据和空间自滞后模型,验证地方政府间环境规制策略的污染治理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地方政府通过权衡成本和收益实施环境规制策略,存在"逐底竞争"和"趋好竞争"两个均衡点;地方政府提高环境规制强度能明显降低本地区的污染排放,但会引发污染的就近转移;地方政府环境规制的污染治理效应由东向西逐渐增强,而污染转移效应则由东向西逐渐减弱;创新补偿效应是推动地方政府间环境规制策略由"逐底竞争"向"趋好竞争"转变的主要方式。
关键词:
环境规制 污染治理 演化博弈 空间计量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彩云 苏丹妮 卢玲 王勇
在中国式分权下,政绩考核直接影响环境政策的执行效果。文章基于地方政府间环境治理策略互动的视角,首先结合分权理论、政治锦标赛、行政发包制等,提出了政绩考核影响地方政府间环境治理策略互动的假说。在此基础上,采用2003-2014年中国272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研究发现:合理的政绩考核指标和分权体系可以使环境治理向"良性竞争"的方向发展。具体而言,环境绩效指标直接增强了地方政府间"竞相向上"的策略互动;经济绩效指标则减弱了"竞相向上"的策略互动。进一步地,政绩考核与分权相结合对地方政府间策略互动产生影响:严格的环境绩效指标通过事权和财权弱化了"竞相到底"的策略互动,强化了"竞相向上"的策略互动;而经济绩效指标则通过事权和财权强化了"竞相到底"的策略互动,弱化了"竞相向上"的策略互动。文章据此提出的政策启示是:环境治理须"联防联控",合理设定政绩考核指标,且配之以合理的分权体系。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加元
水资源作为典型的公共品具有很强的外溢性,而且其外溢性具有单向流动的特征,围绕水资源生态补偿引发的流域上下游地方政府间矛盾日益突显。基于演化博弈理论,分析我国跨区域上下游地方政府的博弈过程以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流域上下游地方政府达成合作的局面长期内主要受上游地方政府惩罚值、下游地方政府惩罚值、下游地方政府对上游地方政府的补偿收益以及上游地方政府保护水资源的成本等四个方面因素影响,而与下游地方政府因水资源受到保护而获得生态收益无关。高层级政府解决水资源补偿问题时,不能仅考虑下游地方政府获得生态收益,而应该综合考虑上游地方政府惩罚值、下游地方政府惩罚值、下游地方政府对上游地方政府的补偿收益以及上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