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16)
- 2023(4889)
- 2022(4259)
- 2021(3918)
- 2020(3342)
- 2019(7444)
- 2018(7046)
- 2017(13517)
- 2016(7785)
- 2015(8693)
- 2014(8736)
- 2013(8449)
- 2012(7897)
- 2011(7095)
- 2010(7132)
- 2009(6509)
- 2008(6283)
- 2007(5722)
- 2006(4966)
- 2005(4331)
- 学科
- 济(35473)
- 经济(35445)
- 管理(24582)
- 业(18606)
- 企(16260)
- 企业(16260)
- 方法(14603)
- 数学(12917)
- 数学方法(12747)
- 地方(12485)
- 财(10220)
- 学(7779)
- 中国(7611)
- 地方经济(7580)
- 农(6795)
- 家(6643)
- 国家(6453)
- 业经(6393)
- 环境(6389)
- 财政(5944)
- 划(5818)
- 和(5740)
- 技术(5659)
- 制(5537)
- 政(5149)
- 人事(5038)
- 人事管理(5037)
- 农业(4899)
- 融(4268)
- 金融(4267)
- 机构
- 大学(109964)
- 学院(108949)
- 管理(43192)
- 济(43074)
- 经济(42131)
- 研究(39533)
- 理学(37838)
- 理学院(37293)
- 管理学(36708)
- 管理学院(36486)
- 中国(28486)
- 科学(26326)
- 京(23853)
- 财(21035)
- 所(20850)
- 研究所(19217)
- 中心(17743)
- 农(17092)
- 业大(16177)
- 江(16116)
- 财经(16004)
- 范(15952)
- 师范(15814)
- 院(14941)
- 北京(14897)
- 经(14478)
- 农业(13485)
- 州(13037)
- 师范大学(12993)
- 经济学(12805)
- 基金
- 项目(79154)
- 科学(63153)
- 基金(57117)
- 研究(56676)
- 家(50717)
- 国家(50360)
- 科学基金(42870)
- 社会(36331)
- 社会科(34450)
- 社会科学(34441)
- 省(31564)
- 基金项目(30565)
- 自然(27816)
- 划(27163)
- 自然科(27141)
- 自然科学(27135)
- 自然科学基金(26592)
- 教育(25554)
- 资助(23025)
- 编号(22245)
- 重点(18781)
- 发(18090)
- 成果(17733)
- 部(17495)
- 创(16423)
- 课题(16195)
- 创新(15479)
- 科研(15178)
- 国家社会(15059)
- 计划(14967)
共检索到1563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姚晖 宋恬静 朱琴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对地方政府适应气候变化绩效的测度、区域间绩效差异的评估以及导致差异的主要因素分析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一个包括自然、社会和经济子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国大陆除西藏以外的30个省份2012年适应气候变化的绩效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地方政府适应气候变化的整体绩效水平不高,且不论是子系统绩效还是综合绩效均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2)引起区域气候变化适应低绩效的原因存在一致性,而引致区域适应高绩效的原因各不相同;(3)某些区域的子系统发展不均衡,存在"短板",从而造成其适应能力的脆弱性和高绩效水平的不可持续。根据研究结果,地方政府应趋利避害,因地制宜地确定适...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宋恬静 姚晖
减缓气候非正常变化是一项巨大工程,本文选取22个绩效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模型提取其中6个影响绩效水平的主因子,对我国29个省市地方政府2012年减缓气候变化工程的绩效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对地方政府的综合绩效进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减缓气候变化工程的绩效水平普遍偏低,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省市的绩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西部、北部地区大多数地方的综合绩效水平偏低。据此,基于地方政府减缓气候变化绩效现状的差异,针对6个主要影响因子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政府绩效评价"课题组 宋立根 蔡笑腾 宋超 吴家奇 王玉
随着我国公共财政体制的逐步确立,财政收入规模总量不断扩大,财政管理已进入以政府公共支出管理为重点的"追踪问效"新阶段。进一步提高财政资源的配置效率,讲究地方政府项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太根 董婕 延军平 郭晓鸽
选取经济、农业、社会和资源环境系统作为区域气候变化适应度的评价子系统,运用AHP分析法,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判分析法,确定对气候变化适应的隶属度并判断适应度。结果表明,咸阳市1998-2007年对气候变化适应的隶属度呈逐年增加趋势,适应度处于由"较弱"向"一般"过渡状态,区域整体及各子系统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处于低水平状态。其中经济系统适应度由"弱"到"强",受不利因素影响程度小;农业系统适应度由"弱"到"一般",受不利因素影响程度较大;社会系统适应度由"较弱"到"较强";资源环境系统适应度由"弱"到"一般",受不利因素的影响程度较大,稳定性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素云
经济对政府债务的依存度日益增长,如何合理评价地方政府债务绩效、提高地方政府债券的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保障。文章探讨政府会计对地方政府债务绩效评价的信息供给机制,构建地方政府债务绩效评价体系和债务项目绩效评价体系。研究表明:财务会计、预算会计和成本会计三功能的政府会计体系为地方政府组织及项目债务绩效评价提供了决策有用信息。政府会计提供的可量化指标,有助于构建债务绩效评价体系,文章将政府会计经济后果的研究延展至地方政府债务绩效,并基于政府会计信息构建了地方政府债务绩效评价体系。
关键词:
政府会计 地方政府 债务绩效 绩效评价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谢立勇 郭明顺 刘恩财 张雯
农业领域适应气候变化尤为重要和紧迫。文章分析了我国在农业领域适应气候变化的主要行动与具体措施,并进行了相关评述。提出了未来适应气候变化的主要方向与措施,包括推进农业经济发展,健全组织机构,完善政策法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应用示范,增强公众意识等几个方面。
关键词:
农业 气候变化 适应行动 适应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钟太洋 黄贤金 赵雲泰 张晓玲 吕晓 彭佳雯
研究目的:探讨地方政府土地管理绩效评价方法。研究方法: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研究结果:提出了地方政府土地管理绩效评价方法,建立了一套地方政府土地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等权法和基于内容分析法的评价指标赋权方法,并根据公开途径数据可得性,评价了2008年省级政府土地管理绩效。研究结论:所建立土地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合理和可行,评价方法科学,目前中国地方政府土地管理水平还处于中等及中等以下水平。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鹏程
地方政府预算绩效评价体系作为财政支出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是实现对地方财政支出绩效客观、公正评价的前提,因此,构建地方政府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政府预算 绩效评价 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闫艳
面对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和内涵发展的需求,越来越强调地方政府对区域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构的直接促进作用;又因绩效评价的发展性、兼顾多元性的特点,开展绩效评价是地方政府进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方式。那么,如何能在兼顾不同高校个性特色的基础上促进发展?本文在战略管理视野下,以促进发展为宗旨,围绕学校的战略目标,从兼顾学校办学的过程和结果出发,将学校战略管理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有机结合,促进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不断提升。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质量保障 地方政府 绩效评价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平 郭青华
在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背景下,“新基建”地方政府专项债资金绩效评价应引起重视。基于2020年全国各省“新基建”专项债资金数据,从发行设计、经济和社会效益、偿债保障三个角度建立绩效评价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对“新基建”专项债资金绩效进行量化评分。研究发现,发行规模和偿债保障是影响“新基建”专项债资金绩效评价结果的主要因素;北京市在发行设计、经济和社会效益、偿债保障三个方面均表现较好,明显优于其他省份;从评价结果的区域分布来看,“新基建”专项债资金绩效呈现东部地区明显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特点。因此,建议从“新基建”专项债的各个环节出发,构建全生命周期资金绩效管理体系,完善“新基建”专项债券发行设计、优化专项债资金投向和培育项目自身收益,以便改进“新基建”专项债资金绩效。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侯宏波 郭亚军 向来生
地方政府工作绩效评价是一种评价和改进政府工作的有效治理工具。为提高地方政府工作绩效评价的质量,提出了基于多属性综合评价理论的地方政府工作绩效评价方法。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党的建设与软环境建设几个主要评价方面构建了地方政府工作绩效评价的两级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单指标值的一致化、绝对量与相对量的合成、无量纲化等预处理方法。在多指标评价值的集成环节中,给出了基于序关系分析法的一级评价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方法;对经典的拉开档次法加以改进,并将其运用到二级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确定中。为验证基于多属性综合评价理论的地方政府工作绩效评价方法的有效性,以沈阳市政府工作绩效评价为研究背景,将该方...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肖超
随着中国民主化进程加速,我国地方政府正面临来自于广大市民日益升高的问责压力。为应对这一压力,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许多的地方政府开始对项目进行绩效评价。由于传统评价方式的缺陷,合作式评价日益受到青睐。文章以合作评价模型(MCE)在J市项目中的评价应用为例,在实践中发现合作评价方式具有提供政治支持、促进政策建议落实、规避评价障碍和提升评价技能等优势。J市在评价过程根据中自身特点对模型进行修正,以更好地执行评价战略。J市的案例,也为其他地区评价工作提供了一个借鉴和参考。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兵 张宁 张轶凡
本文基于对江苏省GEF项目区的调研,采用倍差法(D ifference inD ifference)对农业适应气候变化措施的绩效进行分析和评估。研究表明,GEF项目中农业适应气候变化措施的绩效集中体现在粮食产量上,适应性措施的实施显著地提高了项目区粮食单产水平,尤其是水稻的单产水平;适应性措施对水稻单产的净效应为42.41公斤/亩,对小麦单产的净效应为5.96公斤/亩。GEF项目的适应性措施体系可以为全国未来适应气候变化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提供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婷婷 马忠玉 马力克 蒋洪强 谢海燕
适应气候变化是当前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对策。我国已将适应气候变化问题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但各地在制定和实施适应气候变化的规划和政策时还存在诸多困难。政府决策者对适应气候变化措施的知识水平和规划能力对地方制定和实施适应气候变化规划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文章调查结果显示,地方政府决策者在制定和实施地方适应气候变化规划时,面临的主要困难是:缺乏相关专业知识、缺乏资金保障、缺少政策法规支持、缺少相关部门之间的合作机制等。基于此,应有针对性地对地方各级领导干部开展适应气候变化的教育和培训;同时,构建多元化资金投入保障机制、加强政策体系建设与支撑、完善参与协调机制、开展规划实施评估与监管...
关键词:
适应气候变化 政府决策者 认知 问卷调查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彭锻炼
对地方政府提供社会保险服务的效果开展绩效评价,是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指示精神和促进分权化改革的有效措施。笔者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和国外经验的基础上,设计了包括社会保险投入、社会保险产出和社会保险效果的三层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各指标的评价标准和权重,并用我国30个省份(除西藏)2001—2012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地方政府社会保险服务绩效具有经济性、区域性和时间累积性,地方政府在保证社会保险基金增长、养老保险替代率提高、各险种基金结余数量增多、医疗卫生硬件条件改善、有效控制失业率等方面效果较好;也还存在着社会保险支出占GDP比重偏低、各险种覆盖率和保险待遇较低、社会保险的社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