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68)
- 2023(9257)
- 2022(7955)
- 2021(7356)
- 2020(6419)
- 2019(14683)
- 2018(14108)
- 2017(28016)
- 2016(15163)
- 2015(17036)
- 2014(16854)
- 2013(16623)
- 2012(15754)
- 2011(14156)
- 2010(14524)
- 2009(14045)
- 2008(13271)
- 2007(12251)
- 2006(10563)
- 2005(9555)
- 学科
- 济(60612)
- 经济(60538)
- 管理(45620)
- 业(43591)
- 企(36093)
- 企业(36093)
- 方法(28958)
- 融(26592)
- 金融(26590)
- 数学(25738)
- 数学方法(25568)
- 银(24596)
- 银行(24576)
- 行(23765)
- 财(22493)
- 中国(22300)
- 农(17762)
- 制(16926)
- 地方(14718)
- 务(13649)
- 财务(13623)
- 财务管理(13584)
- 业经(13547)
- 企业财务(13025)
- 农业(11826)
- 贸(11582)
- 贸易(11574)
- 易(11269)
- 学(11190)
- 中国金融(11156)
- 机构
- 大学(211952)
- 学院(211541)
- 济(91026)
- 经济(89109)
- 管理(82700)
- 理学(71077)
- 理学院(70357)
- 研究(69779)
- 管理学(69355)
- 管理学院(68955)
- 中国(60344)
- 财(46658)
- 京(43349)
- 科学(39883)
- 财经(36301)
- 中心(35697)
- 农(35633)
- 所(34745)
- 经(32931)
- 江(31854)
- 研究所(31171)
- 业大(29809)
- 经济学(29165)
- 农业(27921)
- 北京(27220)
- 财经大学(27088)
- 经济学院(26633)
- 州(25852)
- 范(25614)
- 师范(25358)
- 基金
- 项目(137409)
- 科学(108222)
- 研究(102312)
- 基金(100473)
- 家(86278)
- 国家(85546)
- 科学基金(73434)
- 社会(66026)
- 社会科(62653)
- 社会科学(62633)
- 基金项目(53513)
- 省(53432)
- 教育(46837)
- 自然(45788)
- 自然科(44733)
- 自然科学(44720)
- 划(44710)
- 自然科学基金(43982)
- 编号(42033)
- 资助(40940)
- 成果(35228)
- 部(31566)
- 重点(30926)
- 发(29714)
- 创(29012)
- 课题(28335)
- 教育部(27455)
- 国家社会(27364)
- 创新(27184)
- 性(26938)
共检索到3181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飞虎
本文探讨了当前地方政府过度投融资行为的现状,分析地方政府过度投融资行为的动因是基于通货膨胀预期、经济增长预期、政绩生产预期、地方政府竞争预期、中央政府兜底预期、腐败收入预期等因素,指出地方政府过度投融资行为导致地方债务危机、地方政权危机、通货膨胀危机、宏观政治经济危机等,严重制约了我国宏观经济的长期持续健康增长,提出了治理我国地方政府过度投融资行为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萧楠 孙向东
地方政府因利益的独立化而产生的投资冲动 ,促使其在投融资活动中表现出非理性行为 ,对国有银行进行过多的行政干预 ,导致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必须对投融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和创新 ,增加制度约束 ,矫正地方政府的非理性投资行为。
关键词:
地方政府 非理性行为 制度约束 制度创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伟 黄亭亭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是指由各级地方政府通过划拨土地、股权、规费、国债等资产或者以财政补贴、政府担保作为还款承诺设立的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投融资平台的主要投资方向是市政建设、公用事业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性项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许传华 叶小媛 吕晓彤
近几年是地方政府发展的关键时期,带动城市圈发展和中心城市建设等各方面压力迫使很多城市陷于进退两难的境地,改善地方政府巨额负债的现状已迫在眉睫。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建立可一定程度上缓解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但为了避免债务危机的发生,仍需从投融资平台市场机制、融资渠道、内部控制等多层面做出进一步的完善。本文以近年来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发展为背景,通过对政府投融资平台债务基本情况的分析,探讨了引发政府投融资平台债务问题的原因,最后对能影响其偿债能力的各方面不足提出相关改进建议。
关键词:
地方政府 投融资平台 债务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丽虹
地方投融资平台是我国投融资体制改革的产物。目前,由于体制环境尚不完善,投融资平台发展的时间不长、经验不足,造成的风险问题凸显。因此,要较好地解决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林文顺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地方投融资平台为拉动地方经济迅速回升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数量与规模的急剧扩张,其风险日益突出,在微观层面表现为资本金不足、管理不规范、负债率高等特征,宏观层面表现为政府债务增加、金融风险上升等。因此,应尽快通过多种措施努力降低地方投融资平台风险,规范其发展。
关键词:
投融资平台 风险 规范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郑国强 陈鹏
河南省济源市十分重视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建设,2007年至今累计融集资金超过60亿元,加快了济源市的城市化进程。政府投融资平台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资金投向单一、难以形成以"以资养资、以项目养项目、以公司养公司"的生存机制;融资方式和融资渠道单一,通过整合现有资产和资源从商业银行融资的单一方式,在国家调整货币政策,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和现有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和资产已被充分整合的基础上,平台公司已无法在商业银行融到更多的资金。此外,地方政府投融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吉富星
2014年以来,随着国发[2014]43号文、新预算法的实施,原来无序的地方政府举债纳入正轨,债务治理成效逐步显现。截至2016年底,地方政府债务余额15.32万亿,加上中央政府债务余额12万亿,政府债务余额27.33万亿,全国政府债务的负债率36.7%。显著低于欧盟60%的警戒线,也低于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水平。从国际比较及我国举债背后的资产状况看,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财政风险得到全面、有效的控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迟晓燕
2008年,为应对世界金融危机,配套落实中央政府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地方政府新设立了许多投融资平台募集政府资金。随着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快速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俏
建立地方政府金融体系的根本出发点和基本原则是通过形成与地方风险相匹配的地方债定价机制,进而提升地方债务的使用效率和地方经济发展效率中国开启改革开放至今,波澜壮阔,基本上完成了从中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依靠投资拉动和要素投入,中国经济保持了三十多年高速经济增长。1980年至2015年,按GDP衡量,中国的经济总量增长了近三十倍,超过6.2亿人口摆脱了贫困,中国制造业占全球制造业比例从1%激增到25%,中国三年消费的水泥超过美国过去一百年消费的总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俏
建立地方政府金融体系的根本出发点和基本原则是通过形成与地方风险相匹配的地方债定价机制,进而提升地方债务的使用效率和地方经济发展效率中国开启改革开放至今,波澜壮阔,基本上完成了从中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依靠投资拉动和要素投入,中国经济保持了三十多年高速经济增长。1980年至2015年,按GDP衡量,中国的经济总量增长了近三十倍,超过6.2亿人口摆脱了贫困,中国制造业占全球制造业比例从1%激增到25%,中国三年消费的水泥超过美国过去一百年消费的总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丽岩 王彦敏
一直以来,以体制内行政性分权为基本特征的投融资体制改革并没有真正实现政企分开,反而使地方政府成为放权改革的最大受益者。这种由政企不分引致的利害关系正是引发2005年前后包括徐工、洛轴案在内的外资并购风潮的体制根源。作为工业投融资的主体和国有企业的出资人,地方政府的投融资行为已经危及到我国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安全,直接导致了《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2006)的出台。新规定虽然努力“亡羊补牢”,但是只有切实转变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思路,逐步取消地方政府的投融资主体资格,并以工业绩效为导向因地制宜地推进政
关键词:
投融资体制 国企改革 外资并购 产业安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类承曜
地方政府债务合约中存在复杂的委托代理关系,巨大的代理成本导致地方政府债务的"预算软约束"问题。如果对于地方政府债务缺乏有效的管理体制,地方政府就会过度举债,引发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特别是由于中国政治体制、金融市场与传统的财政学理论描述的世界有很大的不同,我国地方政府代理成本和外部性问题十分严重,中国地方政府会过度举债。因此,我国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债务进行规范性管理十分必要。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白艳娟 单俊辉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我国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也有引发通货膨胀之嫌,并且影响科教文卫等公共品的提供,对民营经济有挤出效应,文章对于规避融资平台的负面影响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地方政府 融资平台 利弊分析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淑娟
以"经济增长"竞争为实质的"晋升锦标赛"有效地解释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但这种竞争模式在带来经济增长的同时,扭曲了地方政府的投融资行为,也带来社会矛盾的加剧。基于中国财政分权、政治集权的制度前提,本文提出地方政府应为"居民满意"而竞争,该竞争模式使得地方政府在为政治晋升竞争的过程中,必须考虑辖区居民的利益,促使地方政府的投融资行为发生改变。这种竞争模式,加强了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对同级政府的监督,促进地方债务向更注重效率、结构更合理和管理更科学的方向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