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08)
2023(8001)
2022(6978)
2021(6519)
2020(5878)
2019(13620)
2018(13101)
2017(26222)
2016(14597)
2015(16940)
2014(17087)
2013(17205)
2012(16289)
2011(14384)
2010(14644)
2009(13745)
2008(14035)
2007(12624)
2006(10508)
2005(9272)
作者
(41243)
(34535)
(34434)
(33194)
(22116)
(16553)
(16087)
(13552)
(12888)
(12506)
(11635)
(11603)
(11064)
(10994)
(10899)
(10800)
(10684)
(10193)
(9934)
(9837)
(8588)
(8546)
(8479)
(7957)
(7795)
(7780)
(7727)
(7638)
(7020)
(6949)
学科
(64046)
经济(63974)
管理(48803)
(44556)
(37285)
企业(37285)
方法(35896)
数学(32650)
数学方法(32442)
(32212)
中国(16251)
(16059)
(15912)
财务(15891)
财务管理(15829)
企业财务(15141)
财政(14698)
地方(13409)
(13204)
(12145)
业经(11391)
(11312)
贸易(11312)
(11082)
(10964)
农业(10280)
(9370)
银行(9348)
技术(9297)
(9077)
机构
大学(212074)
学院(210243)
(90347)
经济(88603)
管理(83040)
理学(72282)
理学院(71578)
管理学(70598)
管理学院(70197)
研究(65977)
(52528)
中国(50581)
(42630)
科学(38788)
财经(37952)
(34454)
(33369)
(33326)
(31648)
中心(31517)
研究所(29660)
业大(29565)
经济学(29261)
财经大学(27993)
经济学院(26918)
北京(26596)
农业(26347)
(25311)
师范(25052)
(24435)
基金
项目(137261)
科学(108088)
研究(101052)
基金(100588)
(86065)
国家(85366)
科学基金(73681)
社会(64897)
社会科(61695)
社会科学(61678)
基金项目(53479)
(53434)
教育(48140)
自然(46703)
自然科(45658)
自然科学(45643)
自然科学基金(44862)
(44600)
资助(42337)
编号(40876)
成果(34272)
(32366)
重点(30748)
(28672)
(28530)
教育部(28336)
课题(28118)
人文(27194)
大学(27044)
国家社会(27008)
期刊
(93851)
经济(93851)
研究(63052)
(47070)
中国(39313)
学报(31291)
(28185)
科学(27381)
管理(27034)
大学(23851)
学学(22586)
财经(20070)
教育(19455)
(19160)
金融(19160)
农业(18533)
技术(17371)
(17062)
经济研究(16454)
业经(13797)
问题(13039)
财会(11661)
会计(11390)
技术经济(11268)
统计(11080)
(10875)
理论(10359)
(10176)
(10060)
(9979)
共检索到3069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吴旭东  王秀文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层面对地方公共物品和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地方财力与支出责任不匹配造成的财政风险和社会问题日趋严峻。本文通过对中央和地方、各地方之间以及与其他国家地方政府现实自给情况的比较,发现我国地方财政自给能力明显偏低且区域间不均衡;利用2003—2011年各省际数据,针对财政收支分权、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保有量等因素对地方财政自给系数的影响程度进行量化分析,发现财政收支分权、政府事权划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财政自给基础对地方财政自给能力具有显著影响,社会和自然资源保有量对地方财政自给能力的影响并不显著;通过对回归估计出的潜在自给能力的比较分析,发现现实自给能力的波动并未完全遵循潜在自...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雍君  
从支出方面看 ,中国地方政府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 ,但财政自给能力十分虚弱 ,两者之间的过分不对称引发了诸如非正规财政征课等一系列值得关注的问题。因此 ,让地方政府保持适当的财政自给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尚元君  殷瑞锋  
本文利用1993-2005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财政、经济指标面板数据,估测了各地区的财政收入能力,并以此为因变量,用固定效应模型(Fixed-Effects Modern)实证分析了经济、社会及体制因素对各省财政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发展和城市经济水平与财政收入能力正相关;提高财政收入能力需适度控制公共部门规模;地方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和财政自给率与财政收入能力正相关。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林戴嘉  
本文以深圳特区经济发展特质为出发点,通过融合韩国与中国现有的地方政府财政效率性体系,试图开发一个研究深圳经济特区财政效率性的体系,并将其应用到实证分析中。对2016—2020年深圳政府预算报告进行地方政府效率性分析,发现深圳在2016—2020年间,地方财政健全度良好,地方财政效率程度也非常高,充分体现了特区经济的成就。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张雪平  
本文针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与地方财政自给能力相互关系的历史事实 ,在对实行分税制以来各地区财政自给能力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 ,着重分析了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制度以及地方财力的结构问题。解决我国现阶段转移支付存在问题的关键 ,是处理好地方财政自给能力差异与中央对各地方转移支付的力度。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虞浩  罗贵明  吕卫华  
财政分税制改革之后,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更偏向于能够迅速促进本地经济增长的基础建设等方面,这样公共教育的财政支出受到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地方政府热衷基础设施建设挤出了公共教育财政支出;二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地区生产总值的增加,这使得地方政府在公共教育的财政支出得以提高。基于我国1995—201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的估计方法,分析了这两方面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对公共教育财政性支出水平的挤占的负向影响比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对公共教育财政性支出水平的正向影响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对公共教育的财政支出产生了过多挤占以至于经济增长无法弥补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对公共教育的财政支出的挤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婷婷  
财政分权体制改革后,地方政府从中央财政的附属机构逐渐转变为具有自利性的独立经济体,成为我国经济增长中重要的推动力。文章以财政分权这一制度设计作为研究背景,运用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东部地区地方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财政分权改革后,东部地区的地方政府投资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各省的经济增长,但是这种经济增长效应并不明显。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武普照  孙超  赵宝廷  
在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及土地财政负面效应外溢的经济背景下,本文基于官员晋升激励和地方财政压力的双重视角,通过构建"中央—地方—居民"三部门博弈下地方政府实施土地财政行为的决策机理模型,剖析了土地财政扩张的体制根源,并利用1999—2017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从静态和动态的双重维度估计了官员晋升激励与财政压力影响土地财政的空间滞后模型,探究地方政府间土地财政行为的策略互动特征及其增长惯性。研究发现:官员晋升激励和财政压力均显著推动了土地财政扩张,且前者的估计结果十分稳健,而后者在统计上并不稳健;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行为存在明显的策略互动特征;土地财政存在惯性增长的"棘轮效应"和动态累积态势,这是地方政府难以摆脱土地财政路径依赖的关键。进一步地,通过构建官员晋升激励综合指数、测算包含转移支付收入的财政压力及更换土地财政度量指标等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也支持了以上结论。这对于完善地方官员考核体系、理顺不同级次政府间财政关系以及改革城乡二元土地管理制度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蒋文华  刘心怡  
利用倍差法实证检验了省管县财政改革对中部六省县域政府财政自主能力、财政汲取能力和财政公共服务配置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中部六省县域政府财政自主能力呈现下降趋势,财政汲取能力和财政公共服务配置能力呈现上升趋势。省管县财政改革对县域政府财政能力的影响具有滞后效应,总体上,省管县财政改革并未达到提高县域政府财政能力的预期目标。省管县财政改革对县域政府财政能力的影响还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省管县财政改革效果越明显。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蒋文华  刘心怡  
利用倍差法实证检验了省管县财政改革对中部六省县域政府财政自主能力、财政汲取能力和财政公共服务配置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中部六省县域政府财政自主能力呈现下降趋势,财政汲取能力和财政公共服务配置能力呈现上升趋势。省管县财政改革对县域政府财政能力的影响具有滞后效应,总体上,省管县财政改革并未达到提高县域政府财政能力的预期目标。省管县财政改革对县域政府财政能力的影响还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省管县财政改革效果越明显。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文星   蒋瑛  
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理论问题是我国财政学研究相对薄弱的环节。本文力图界定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的概念,梳理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的基本理论依据,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的制度支撑体系,作为我国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理论框架建构的初步尝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姜维壮  
在权力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期,无论是在制度安排还是在实际运作上,我国地方政府实际上都不成其为一个独立的实体,随着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分权化的发展,地方政府的目标函数和利益取向发生了很大变化,地方政府拥有了自己独立的利益,不再承当单一的中央政府在地区代表的角色,而是依照法律的规定,名正言顺、理直气壮地代表当地公众和团体的利益。这一发展动态也正在引起学术界广泛的关注,时有著述面世。利益格局决定行为模式,按照现代经济学的观点,利益选择对人们的行为方式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导向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湘玲  邓晓婴  
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是指地方政府有效筹集财力的能力。用“预算收入占GDP的比例”、“政府财政自给率”等指标分析我国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的地区差异,可以得出“我国地方政府财政能力呈现地区非均衡状态”的结论。我国地方政府财政能力非均衡发展犹如一把双刃剑,会产生许多正面、负面政治影响,这需要我们积极利用其正面影响,合理引导并防范其负面影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郭贯成  汪勋杰  
通过构建四维分析框架,全面审视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动机、能力、约束与效应。分析表明:在制度变迁中,分税制改革和"标尺竞争"体制驱动了地方政府利用"编外"资源实施土地财政策略。实施策略所依赖的制度缺口包括:城乡二元土地市场结构缺陷、土地行政管理体制弊端、金融体制支持和预算制度缺陷。实现能力受内在资源禀赋和外部制度环境约束。土地财政的实施可充实地方财政,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加速城市化进程,但也会积累财政、金融风险,引致房地产过度投资风险,隐藏社会风险,滋生违法腐败风险。所以,必须从深化分税制改革、变革土地财政形成机制等六个方面进行治理。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杨志安  邱国庆  
地方政府财政能力是指地方政府有效筹集和配置财力的能力。本文一方面运用"预算收入占GDP的比重"、"政府财政自给率"、"人均财政收入、支出"全面、系统地分析辽宁省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的差距状况;另一方面采用因子定量数据实证分析地方政府财政能力,提取了核心能力、保障能力、基础能力、发展能力等四个主要因子,将辽宁省地方政府财政能力划分为高级、一般、低级均衡等三种类型,得出了辽宁省地方政府财政能力呈现出非均衡状态的结论。最后,从发展地方经济的层面对进一步缩小辽宁省各地方财政能力差距提出了针对性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