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81)
- 2023(13209)
- 2022(10940)
- 2021(10361)
- 2020(8857)
- 2019(20215)
- 2018(19602)
- 2017(38432)
- 2016(20359)
- 2015(22628)
- 2014(22137)
- 2013(21743)
- 2012(19740)
- 2011(16836)
- 2010(16808)
- 2009(15336)
- 2008(15119)
- 2007(13096)
- 2006(11093)
- 2005(9943)
- 学科
- 业(89879)
- 济(88776)
- 经济(88679)
- 企(82708)
- 企业(82708)
- 管理(79629)
- 方法(42244)
- 财(41217)
- 数学(33898)
- 数学方法(33555)
- 业经(29150)
- 农(28355)
- 务(24641)
- 财务(24604)
- 财务管理(24541)
- 企业财务(23314)
- 中国(20152)
- 农业(19976)
- 制(19306)
- 技术(18421)
- 贸(17756)
- 贸易(17750)
- 易(17397)
- 策(16771)
- 划(15493)
- 财政(15238)
- 理论(15129)
- 体(15101)
- 和(14979)
- 地方(14843)
- 机构
- 学院(279623)
- 大学(273631)
- 济(122955)
- 管理(121520)
- 经济(120998)
- 理学(105501)
- 理学院(104620)
- 管理学(103317)
- 管理学院(102797)
- 研究(79300)
- 财(66852)
- 中国(66213)
- 京(54756)
- 财经(49609)
- 经(45250)
- 科学(44214)
- 江(41937)
- 农(41569)
- 中心(38802)
- 经济学(37828)
- 业大(37788)
- 所(36709)
- 财经大学(36689)
- 经济学院(34475)
- 商学(33922)
- 商学院(33638)
- 北京(32851)
- 经济管理(32632)
- 研究所(32400)
- 农业(32340)
- 基金
- 项目(188164)
- 科学(152615)
- 基金(141872)
- 研究(140556)
- 家(120512)
- 国家(119451)
- 科学基金(107328)
- 社会(94025)
- 社会科(89480)
- 社会科学(89459)
- 基金项目(75726)
- 省(72983)
- 自然(68471)
- 自然科(67021)
- 自然科学(67007)
- 自然科学基金(65884)
- 教育(63989)
- 划(59497)
- 资助(56662)
- 编号(55705)
- 部(43148)
- 成果(42775)
- 创(42384)
- 重点(40928)
- 国家社会(39887)
- 发(39323)
- 业(39163)
- 创新(38839)
- 制(38439)
- 人文(38228)
- 期刊
- 济(133661)
- 经济(133661)
- 研究(79646)
- 财(60449)
- 中国(52432)
- 管理(48897)
- 农(37978)
- 科学(35184)
- 学报(32915)
- 大学(27505)
- 技术(26558)
- 学学(26552)
- 农业(26151)
- 财经(25604)
- 融(24180)
- 金融(24180)
- 业经(23930)
- 经(22020)
- 经济研究(21432)
- 教育(19045)
- 问题(17944)
- 财会(17068)
- 技术经济(16225)
- 业(16060)
- 会计(15013)
- 贸(14900)
- 现代(13860)
- 商业(13326)
- 世界(13093)
- 统计(12699)
共检索到4099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赵文哲 杨继东
在现有分税体制下,土地出让是地方政府缓解财政缺口压力的重要渠道。本文利用2003~2010年中国149个地级市城市面板数据、并结合2003~2008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考察了国有企业在地方政府面临财政缺口增加时出让土地的作用。本文基本结论是:当面临较高的财政缺口压力时,地方政府会以较低的价格向国有企业增加出让土地,尤其是在经济增长下滑阶段、地方政府利用财政政策刺激经济的时候,财政缺口增加导致国有企业比重高的城市协议土地出让比例更高。从互利角度来讲,国有企业能够获得更多价格低廉的土地作为投入,从而提高企业的营业收入;同时,地方政府会因地方国有企业投资增加而获得更多的税收收入。
关键词:
财政缺口 土地出让 国有企业 互利合作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刘乃铭 金澎
研究目的:分析比较土地出让方式对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差异性影响。研究方法:博弈分析和经济计量分析。研究结果:(1)不同的土地出让方式在价格上存在较大差异。(2)通过协议方式出让土地对政府财政税收存在正向影响,该影响的长期效果显著;通过"招拍挂"方式出让土地对财政税收短期内存在正向影响,该影响的长期效果不显著。研究结论:协议出让土地对政府的短期回报较低,但可创造长期稳定的税收收益,并带动该区域内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招拍挂"出让土地可为政府带来较高的短期税收收益,但长期回报率较低。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唐盟 邵磊
在粮食安全战略的宏观背景下,中国实行最严格的"18亿亩耕地红线"保护政策,但耕地保护政策的经济影响尚缺乏充分的量化评估。文章结合地市级统计数据和遥感地理信息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重点考察耕地保护政策如何改变地方政府土地出让的数量和来源结构以及对地块容积率、施工时间、招拍挂比例等微观行为特征的影响。实证分析指出,通过降低新增建设用地中耕地转用的比例,"耕地红线"政策显著抑制了建设用地和新增建设用地的出让规模。在非市辖区和"低级土地"中,这一政策效应更为明显。进一步利用土地交易微观数据分析表明,政策约束倒逼地方政府提高了地块容积率和招拍挂比例,并缩短了施工时间,这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但是,政策冲击对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文章系统分析了耕地保护政策对地方政府土地出让的影响,旨在为耕地保护政策的相关讨论提供实证证据,并为未来统筹协调粮食安全战略和土地市场化改革提供政策参考。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浩 汪敏
近年来,出于"土地引资"和"土地财政"双重激励,地方政府热衰于出让土地。然而,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使得土地出让行为受到其他地方政府的影响,即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行为本身也存在竞争效应。本文构建理论模型,从"土地引资"和"土地财政"两个角度分析了地方政府土地出让行为的竞争效应,并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对2003—2013年我国281个地级市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理论和实证结果表明:(1)为了发展地方经济,地理位置相近的城市之间存在"土地引资"的主动性竞争和"土地财政"的被动性竞争;(2)由于政治晋升的激励,同省份城市之间"土地引资"和"土地财政"的竞争程度大于异省份城市之间的竞争;(3)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余靖雯 肖洁 龚六堂
本文基于1999年至2011年中国281个地级市土地出让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土地出让具有随省级党代会的召开时间而变化的政治周期性。具体表现为,党代会召开前一年,土地出让面积下降约8.7%;党代会召开后一年,土地出让面积增加约10.1%。土地出让收入也呈现相同的政治周期性特征。这个结果在控制了官员个人特征等变量后仍然十分稳健。本文的分析还显示,官员一上任有冲动大量出让土地,但是没有证据表明离任前会减少土地出让。原因是党代会的政治周期与官员更替并不等同,党代会是可以预期的政治事件,利益相关方会做出反应,从而对土地出让产生一定程度的扭曲。
关键词:
土地出让 政治周期 官员更替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亓寿伟 毛晖 薛真
本文通过对2010年—2013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来考察财政风险、地方政府性债务对土地出让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地方政府性债务、财政风险与土地出让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财政风险分为债务风险和非债务财政风险两类,两者都显著影响地方政府土地出让行为,但债务风险的影响程度更大。另外,在中西部地区,债务风险对土地出让的影响大于东部,而非债务风险对土地出让的影响,东中西地区的差异不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白彦锋 刘畅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过度依赖土地出让金收入,由此产生的"土地财政"现象已经成为了威胁地方财政体制稳定的一大隐患。本文通过对"分税制"改革实施以来我国地方政府土地出让行为变动的分析,提出了自己的假说:中央政府土地政策对地方土地出让合约自由的管制是扭曲地方政府土地出让行为,进而引发"土地财政"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利用我国2003-200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使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这一假说进行了计量实证检验。本文认为,应当改革现行的中央—地方财政收入分配关系,提高中央财政在土地出让金中的分享比例,但在土地出让合约选择上应给予地方政府更多的自由。与此同时,应当提高地方政府在增值税分享中所占的...
关键词:
土地财政 负地价 动态面板数据模型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颜燕 刘涛 满燕云
本文利用2004~2009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地方政府通过土地价格竞争和土地财政支出竞争两种方式吸引投资、促进增长的策略,评估了两种策略在全国和地区尺度上的实施效果及其区域差异。研究发现,在全国尺度上,土地价格竞争和土地财政支出竞争两种手段都对城市经济增长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地区层面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土地价格竞争的经济增长效应主要体现在中部地区,而土地财政支出竞争则在东部和西部地区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
双土地出让 地方政府竞争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谭小芬 张文婧
基于1998—2013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本文考察了财政分权对企业杠杆率的异质性影响。结果发现,地方财政分权程度越高,平均而言当地企业杠杆率水平越低。财政分权对国有企业杠杆率的影响表现为挤入效应,而对非国有企业则表现为挤出效应。背后的机制在于,财政分权下地方政府通过直接或间接影响当地金融机构和企业部门的资源配置,改变了企业的外部融资环境,造成国企和民企在融资能力上的差异。企业与地方政府政治联系越密切或者信贷约束程度越低,财政分权对其杠杆率的挤出效应就会越小。本文认为,企业杠杆率的结构性失衡是财政风险金融化的微观表现,应以结构性去杠杆为基本思路,针对不同部门分类施策,同时规范中央与地方财税关系、深化金融体系改革、加强金融统一监管、强化地方政府激励约束机制和完善企业治理结构,为稳定宏观杠杆率、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促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提供制度保障。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立彦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在土地出让中,以土地收益极大化和招商引资作为双元目标取向,对地方财政、土地资源配置和社会稳定等造成不利影响。借鉴国际经验以及按照政府的双重身份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地方政府土地出让的目标应为促进城市土地合理利用和适度土地收益,应采取相应政策措施消除地方政府土地出让目标扭曲的客观基础,促进土地出让目标和行为的合理化。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土地出让 目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黎伟 叶显 常曦
本文借助中国2008—2018年上市企业微观数据与宏观层面的财政科技支出变量,实证分析"财政科技支出—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关系。与既有研究不同,本文进一步嵌入地方政府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科技支出能够针对企业的非效率投资行为进行优化,对于非效率投资水平较高的企业而言,财政科技支出展现出更大的边际优化效果。财政科技支出对国有企业的非效率投资有明显抑制作用,而对民营企业的影响并不明显;对"高科技企业—非高科技企业"有明显的效率优化效果,对于非高科技企业这种抑制作用更明显。有效的政府激励制度是释放财政科技支出效力的重要条件。在较强的政府GDP竞争激励下,财政科技支出能展现出降低企业非效率投资的效果。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优化财政科技支出,改进政府激励制度,以提高微观经济主体的运行效率。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耀宇 陈会广 宋璐怡 陈利根
论文从城市规模的内涵出发,分析不同城市规模的地方政府土地财政行为差异。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论文提出了城市用地规模扩张效应、城市人口集聚效应、城市产业规模及其结构调整效应3个理论假说,以解释不同城市规模的地方政府土地财政行为差异;并通过243个地级市11 a的面板数据进行模型实证分析,检验并证实了3个理论假说。研究发现,不同规模的城市的土地财政行为背后有着不同的驱动力:1)中小城市的城市用地规模扩张对土地财政有明显的驱动;2)所有规模级别的城市的人口集聚效应对土地财政都有显著的影响,且呈现出"U"型特征;3)大城市与中小城市的第二产业规模对土地财政驱动方向不同,特大城市、中小城市第三产业规模对土...
关键词:
城市规模 地方政府 土地财政 行为差异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曹越; 姜丽平; 张肖飞; 伍中信;
以我国2004—2012年A股非金融类地方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在区分了省级政府与市级政府控制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各级地方政府不同的政绩诉求对国有企业控制程度是否存在差异及该控制程度对国有企业税负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的政绩诉求(包括财政盈余、相对经济增长率、失业率等)显著影响地方政府对国有企业的控制程度,且省级政府更注重相对经济增长率及失业率,市级政府更关注财政盈余水平;三个政绩诉求中相对经济增长率对政府控制的影响最为显著;地方政府对国有企业的控制程度与企业税负显著正相关;与省级政府相比,市级政府控制的国有企业税负更重。这表明,增加地方国有企业税负是市级地方政府实现其政绩诉求的重要途径。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曹越 姜丽平 张肖飞 伍中信
以我国2004—2012年A股非金融类地方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在区分了省级政府与市级政府控制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各级地方政府不同的政绩诉求对国有企业控制程度是否存在差异及该控制程度对国有企业税负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的政绩诉求(包括财政盈余、相对经济增长率、失业率等)显著影响地方政府对国有企业的控制程度,且省级政府更注重相对经济增长率及失业率,市级政府更关注财政盈余水平;三个政绩诉求中相对经济增长率对政府控制的影响最为显著;地方政府对国有企业的控制程度与企业税负显著正相关;与省级政府相比,市级政府控制的国有企业税负更重。这表明,增加地方国有企业税负是市级地方政府实现其政绩诉求的重要途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谢获宝 黄大禹 邹梦婷
文章通过对上市企业与土地财政数据的实证分析,对土地财政如何影响股价崩盘风险水平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土地财政对企业股价崩盘风险水平具有长期而稳定的推升作用。此外,还发现土地财政对国有企业、高科技企业形成了更为显著的风险衍生效果。而这一结果主要是通过土地财政强度的提升,造成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并迫使企业推高杠杆率水平,最终降低了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等路径传导。还进一步确证了地方政府的晋升考核压力与财政失衡现象将会强化土地财政对企业风险的负面作用。基于以上结论,研究提出推进国家财政收支体系改革、完善资本市场申请审核机制、规范中国信贷市场管理和重视中国企业公司治理机制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土地财政 股价崩盘风险 财政失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