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42)
2023(13332)
2022(11172)
2021(10207)
2020(8398)
2019(18799)
2018(18057)
2017(34899)
2016(18977)
2015(20985)
2014(20620)
2013(20434)
2012(18283)
2011(15950)
2010(15877)
2009(14706)
2008(14777)
2007(12926)
2006(11194)
2005(9901)
作者
(52570)
(43788)
(43749)
(41366)
(27706)
(20858)
(19700)
(17008)
(16509)
(15536)
(14796)
(14374)
(13821)
(13796)
(13764)
(13274)
(13210)
(13070)
(12583)
(12492)
(10901)
(10517)
(10398)
(9886)
(9796)
(9732)
(9655)
(9625)
(8592)
(8590)
学科
管理(77534)
(70097)
经济(69972)
(69269)
(62209)
企业(62209)
(39826)
方法(31524)
数学(26899)
数学方法(26742)
(22631)
财务(22598)
财务管理(22538)
(21622)
企业财务(21557)
中国(19087)
(18829)
业经(18216)
财政(15612)
环境(15609)
(15331)
(14175)
(13815)
贸易(13811)
(13521)
体制(13305)
(13115)
(13062)
银行(13026)
(12843)
机构
学院(264184)
大学(263409)
(111765)
经济(109784)
管理(107620)
理学(94064)
理学院(93230)
管理学(92171)
管理学院(91694)
研究(81761)
(64673)
中国(63679)
(52276)
科学(47417)
财经(47380)
(43070)
(41708)
(39744)
业大(38483)
(38376)
中心(37873)
研究所(35323)
财经大学(35235)
经济学(34828)
农业(32659)
北京(31726)
经济学院(31635)
商学(30709)
商学院(30443)
(29616)
基金
项目(180295)
科学(143751)
基金(135191)
研究(129302)
(117811)
国家(116890)
科学基金(102219)
社会(86841)
社会科(82678)
社会科学(82660)
基金项目(72084)
(69766)
自然(66281)
自然科(64812)
自然科学(64792)
自然科学基金(63705)
教育(58710)
(58168)
资助(53590)
编号(49395)
(40748)
重点(40352)
成果(39381)
(39355)
(38978)
(37029)
国家社会(36847)
创新(36469)
教育部(35824)
人文(35244)
期刊
(118809)
经济(118809)
研究(76358)
(58220)
中国(50074)
学报(41258)
管理(39960)
科学(37018)
(36617)
大学(32012)
学学(30937)
(24726)
金融(24726)
财经(24257)
农业(23932)
(20624)
经济研究(20368)
业经(19372)
技术(19189)
教育(18390)
财会(16298)
问题(15528)
会计(15159)
(13220)
(12930)
(12825)
商业(12356)
科技(11881)
技术经济(11756)
现代(11415)
共检索到3842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杨宗翰   雷良海   段江娇  
在我国致力于实现碳中和、碳达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从政府财政行为的角度,探讨上市公司碳排放绩效对地方政府财政竞争的微观反应机制。具体从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竞争和财政支出竞争两个维度,研究两种地方政府财政竞争行为对上市公司碳排放绩效的影响,并分析客户集中度与供应商集中度等供应链特征在公司碳排放绩效影响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表明,地方政府的财政竞争程度越高,上市公司碳排放绩效越低。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竞争会降低上市公司碳排放绩效,主要原因在于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形成的财政压力会促使政府放松环境管理约束,导致上市公司碳排放管理政策较宽松,其碳排放绩效因此降低。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竞争会降低上市公司碳排放绩效,具体机制是地方政府财政支出会挤占金融资源,影响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和经营效率,导致上市公司碳排放绩效降低。对供应链客户集中度的研究发现,在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竞争对上市公司碳排放绩效负面影响下,客户集中度高的上市公司碳排放绩效更高;在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竞争对上市公司碳排放绩效负面影响下,客户集中度高的上市公司碳排放绩效更高。而供应商集中度则不具有类似客户集中度的调节效应。因此,为保护环境和消除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竞争对碳排放的不利影响,中央和省级政府应该进一步规范碳排放的监督和管理机制,将财政转移支付和上市公司等重点企业碳排放绩效挂钩;消除财政支出竞争的不利影响,进一步拓宽普惠金融的覆盖范围,缓解企业面临的资金压力;鉴于客户集中度对碳排放绩效具有正向的调节作用,上市公司监管部门可以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供应链碳排放信息披露要求,促使企业提高碳排放绩效。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曹书军  刘星  张婉君  
本文以2002~2005年制造业公司为样本,对中国转轨经济背景下财政分权体制和地方政府行为对上市公司实际税负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实际税负与所在地区财政对中央财政依赖程度呈倒U型关系;与所在地区宏观税收收入弹性不相关;优惠区内的公司则存在显著的"税率锁定"现象;非法定优惠区内上市公司的实际税率与地方政府的税征强度正相关,与政府干预指数负相关,其中非国有上市公司对地方政府干预最敏感。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美喆  徐鸣鹤  
基于财政竞争视角,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分析同级政府之间的财政竞争行为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为了吸引资源要素流入,促进本地区经济增长,地方政府在制定相应政策时,往往会考虑其他地区政府的策略选择,利用财政手段展开竞争,从而导致债务规模膨胀。基于此,应从完善现行政绩评估机制、合理界定各级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加强地方政府责任意识、建立健全债务风险预警等方面着手努力。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美喆  徐鸣鹤  
基于财政竞争视角,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分析同级政府之间的财政竞争行为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为了吸引资源要素流入,促进本地区经济增长,地方政府在制定相应政策时,往往会考虑其他地区政府的策略选择,利用财政手段展开竞争,从而导致债务规模膨胀。基于此,应从完善现行政绩评估机制、合理界定各级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加强地方政府责任意识、建立健全债务风险预警等方面着手努力。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梁梁  杨俊  
中国式财政分权体制激励了地方政府采取财政竞争的方式,以争夺区域外的流动资本。利用1995—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地方政府财政竞争行为对省际资本流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味地增加本地区财政支出并不能起到招商引资的效果,只会对周边地区产生微弱的正向溢出效应,社会民生领域的财政支出才是地方政府支出竞争的关键所在。财政收入增加对资本流入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但适当增加非税收入会少量促进资本净流入。因此,通过财政竞争手段吸引国内资本是不可行的,应该强调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调整财政收支结构和地方官员考核机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梁梁  杨俊  
中国式财政分权体制激励了地方政府采取财政竞争的方式,以争夺区域外的流动资本。利用1995—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地方政府财政竞争行为对省际资本流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味地增加本地区财政支出并不能起到招商引资的效果,只会对周边地区产生微弱的正向溢出效应,社会民生领域的财政支出才是地方政府支出竞争的关键所在。财政收入增加对资本流入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但适当增加非税收入会少量促进资本净流入。因此,通过财政竞争手段吸引国内资本是不可行的,应该强调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调整财政收支结构和地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邓慧慧  桑百川  
在中国式财政分权下,政治晋升和经济增长双重激励刺激了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竞争活动。文章以财政分权为出发点,将地方政府作为经济主体整合到区域经济格局中,对中国市际间的外商直接投资(FDI)与环境规制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显示,环境规制强度与FDI区位选择之间存在正的相关性,环境成本并不是FDI的主要区位决定因素;政府竞争下的经济分权对FDI的流入具有非常强的解释力;分权体制下的地方政府为吸引FDI而导致的策略性博弈显著存在。这说明放松环境规制是地方政府竞争FDI所依赖的一项重要政策手段,地方政府间的这种"竞次"行为与国内地方分权的体制联系在一起,争夺资本的激烈程度与对资源配置的扭曲作用更加...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吴群  李永乐  
中国地方政府倾向于选择土地财政的一个根源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财权和事权的不匹配。在中国式的财政分权体制(纵向竞争)和地方竞争体制(横向竞争)双重背景下,本文提出了一个解释地方政府选择土地财政的理论框架,认为两者共同激励了地方政府实施土地财政策略。通过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paneldata)的实证检验,本文发现,中国式的分权体制激励了地方政府用"扭曲之手"来攫取预算外财政收益,地方竞争体制进一步驱动了地方政府采取积极的土地财政策略。研究结果还表明,财政分权对地方土地财政的影响存在跨地区差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孙丽文  朱正  任相伟  吴林飞  
推动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合理的环境管理体制是关键。文章基于地方政府竞争视角,利用2004—2018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静态面板和空间计量模型,对环境分权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结果显示:环境分权有利于碳排放的治理;适度的地方政府竞争可以改善地区的碳排放问题;环境分权与地方政府竞争在碳排放问题上存在交互作用,即环境分权对碳排放的抑制作用随着地方政府竞争的加剧而被弱化,当地方政府竞争程度很高时,环境分权会促进碳排放;环境分权与地方政府竞争对碳排放的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不仅可以降低辖区内的碳排放水平,也能改善邻近地区的碳排放状况。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宋英杰  黄晓花  曹鸿杰  
分税制改革以来财政分权激励地方政府通过竞争加剧来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城乡收入差距的结构性问题。本文以2002年-2015年间31个省市自治区(港澳台除外)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对财政分权、地方政府竞争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不论是全国还是分地域,当期的财政分权对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早期的财政分权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东部地区的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竞争的交互作用表现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中西部地区作用正好相反。据此,本文提出了在制度层面进一步合理分权,在考核机制方面建立绿色GDP考核体系,在结构层面优化公共支出结构的政策性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文剑  仉建涛  覃成林  
中国的财政分权体制与西方联邦国家的不同,财政分权导致中国各个地方政府围绕经济指标为追求政绩而进行锦标赛式的竞争。财政分权程度越大,地方政府竞争辖区外流动性要素的程度就越大。以对FDI的竞争为例,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地方政府是一种全方位的深层次竞争,中西部地区仅在税收优惠和增加财政支出方面具有明显效果。进一步的实证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导致的地方政府对FDI的激烈竞争,在东中部地区不利于FDI发挥增长效应,在西部地区则得出相反的结果。本文认为应及时改革现行的财政分权制度和对地方政府的考核激励机制,才能更好地发挥FDI的增长效应。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霄  刘京焕  
地方政府财政竞争研究由亚当.斯密开启,布雷顿对它进行规范化研究。国外学者主要从支出竞争和税收竞争的角度进行研究。近年来,有学者开始关注财政竞争的影响因素,比如非合作均衡、异质性劳动力、高端人才的国际性流动、福利支出等。也有学者发现分权改革后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存在着激烈的财政竞争。我国学者对地方政府财政竞争的研究深受国外学者的影响,研究的视角也主要是从公共支出竞争和税收竞争的角度开展,并逐渐运用空间计量方法研究政府财政竞争,促进了政府财政竞争研究的深化。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龚辉  
随着财政分权和分税制的建立,地方政府间的财政竞争成为各个国家中央政府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通过对该领域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回顾和梳理,在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评价和总结的基础上,指出了财政竞争未来研究发展的方向,为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宋英杰  黄晓花  曹鸿杰  
分税制改革以来财政分权激励地方政府通过竞争加剧来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城乡收入差距的结构性问题。本文以2002年-2015年间31个省市自治区(港澳台除外)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对财政分权、地方政府竞争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不论是全国还是分地域,当期的财政分权对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早期的财政分权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东部地区的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竞争的交互作用表现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中西部地区作用正好相反。据此,本文提出了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晏  
本文在一个两级政府框架下,构造了一个包含初始禀赋差异的FDI税收竞争模型,分析两个地方对FDI的竞争及其效率含义,并考察垂直分权安排对竞争效率的影响。文章发现地方政府之间的Nash竞争将损害处于优势地位的地区,采用最小化社会福利损失的中央财政税收政策可以减少地方竞争的扭曲。另外,从竞争公平角度出发的差别化税收优惠政策也可能提高总社会福利,在一定条件下,一刀切的社会最优政策反而不如有差别的公平竞争政策,中央政府可以考虑因地制宜的差别化政策,减少地方政府竞争的损失。文章还对我国地方政府针对FDI的减免税竞争等财政竞争的机制进行了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