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74)
2023(4608)
2022(3928)
2021(3698)
2020(3025)
2019(6623)
2018(5989)
2017(11250)
2016(6348)
2015(7067)
2014(6683)
2013(6297)
2012(5798)
2011(4692)
2010(4880)
2009(4491)
2008(4638)
2007(3937)
2006(3300)
2005(2913)
作者
(15107)
(12459)
(12220)
(12073)
(7777)
(5854)
(5700)
(4858)
(4613)
(4519)
(4183)
(4160)
(4109)
(4007)
(3783)
(3705)
(3693)
(3557)
(3467)
(3462)
(2941)
(2935)
(2928)
(2864)
(2835)
(2797)
(2780)
(2599)
(2538)
(2532)
学科
管理(26842)
(23747)
(20733)
经济(20705)
(20403)
(19287)
企业(19287)
财政(13859)
(11250)
(9560)
财务(9550)
财务管理(9501)
企业财务(9147)
方法(8639)
(7680)
国家(7528)
(7352)
数学(7159)
数学方法(7103)
中国(7055)
地方(6428)
(5914)
(5818)
业经(5227)
体制(5208)
工作(4856)
(4830)
(4592)
(4444)
制度(4442)
机构
学院(79724)
大学(79370)
(32372)
管理(32235)
经济(31765)
理学(28351)
理学院(28075)
管理学(27759)
管理学院(27611)
(27424)
研究(24801)
中国(18836)
财经(17121)
(15562)
(15203)
科学(13848)
财经大学(12550)
(11849)
中心(11630)
(11350)
经济学(10537)
(10089)
师范(10022)
财政(9975)
研究所(9659)
经济学院(9516)
北京(9217)
(9023)
(8883)
(8877)
基金
项目(54206)
科学(44263)
研究(41952)
基金(40690)
(34400)
国家(34151)
科学基金(30643)
社会(29026)
社会科(27624)
社会科学(27618)
基金项目(21755)
(21122)
教育(19417)
自然(18123)
自然科(17751)
自然科学(17748)
自然科学基金(17448)
(17158)
编号(16008)
资助(15107)
成果(14268)
(12622)
国家社会(12601)
重点(12324)
(12018)
(11720)
课题(11607)
(11606)
教育部(11445)
创新(11267)
期刊
(35992)
经济(35992)
(27363)
研究(26847)
中国(17585)
管理(11272)
学报(10053)
科学(9490)
财经(9035)
教育(8593)
大学(8349)
学学(7970)
(7836)
财政(7836)
(7701)
会计(7024)
(6862)
财会(6801)
经济研究(6581)
(5655)
金融(5655)
技术(5284)
通讯(4681)
会通(4671)
农业(4661)
问题(4342)
(4244)
业经(4216)
(3795)
(3683)
共检索到1212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德昭  
基于2009—2019年全国31个省份数据,对地方政府财政治理能力的综合特征、时空格局、空间相关性、空间聚类和热点区域演化进行研究。实证研究表明:2009—2019年全国各省域治理能力均出现大幅提升,但财政治理水平的相对差异呈不断扩大趋势。各省域财政治理能力在空间上聚类不显著,无大范围的高值或低值集聚区,但仍然出现了小范围的高聚类区,空间近邻效应逐渐显现。从空间格局上看,热点区、次热点区分布格局变化较大。热点区域、次热区域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和华中地区,其中热点区域呈现由南向北演化的趋势。在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仍居高位的情况下,应充分重视财政治理能力的科学测度、区域差异和时空演化特征,构建财力协调和区域均衡的地方财政治理新格局。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赵德昭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财政职能的新定位,将财政职能由经济延伸至社会、政治等方面,中国的财政改革由以经济改革为中心逐渐演变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对完善财政改革和明确现代财政治理方向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涵义,这种改革定位的历史性突破也将引起财政改革逻辑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在此背景下,本文在对地方财政治理能力内涵进行科学界定的基础上,通过对建国以来地方财政治理体系构建与发展历程的梳理,分析了地方财政治理能力提升面临的主要困境,从树立地方财政善治理念、探索建设地方"大财政"发展格局、促进地方财政治理法治化、建立科学的地方财政治理评估体系等途径入手,提出提升地方政府财政治理能力的改革路径。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赵德昭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财政职能的新定位,将财政职能由经济延伸至社会、政治等方面,中国的财政改革由以经济改革为中心逐渐演变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对完善财政改革和明确现代财政治理方向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涵义,这种改革定位的历史性突破也将引起财政改革逻辑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在此背景下,本文在对地方财政治理能力内涵进行科学界定的基础上,通过对建国以来地方财政治理体系构建与发展历程的梳理,分析了地方财政治理能力提升面临的主要困境,从树立地方财政善治理念、探索建设地方"大财政"发展格局、促进地方财政治理法治化、建立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解洪涛  梅建明  
1994年的财政分权和"为增长而竞争"的政治治理结构,构成了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制度安排,但同时也是导致各种社会问题的背景。2003年中央政府提出"科学发展观",同年公众参与公共财政事务开始兴起,这都对地方政府公共支出决策产生了影响。本文采用动态DEA方法测算了1981~2008年地方政府支出效率的Malmquist指数,验证了2003年存在的拐点,并对公众参与作用进行了回归分解。Panel tobit模型的工具变量估计和反事实分析,证实了具有反馈评价机制和公开辩论的互联网参与形式优于传统媒体监督。NGO(非政府组织)直接影响政府决策有限,但通过引导民意,与公众直接参与共同对政府决策行为形成影响...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文星   蒋瑛  
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理论问题是我国财政学研究相对薄弱的环节。本文力图界定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的概念,梳理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的基本理论依据,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的制度支撑体系,作为我国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理论框架建构的初步尝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德昭  
建立地方政府财政治理能力影响就地城镇化的理论分析框架,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和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检验地方政府财政治理能力对就地城镇化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财政治理能力对就地城镇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财政治理能力的正向影响效应要大于东部地区。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对就地城镇化的影响具有典型的"U型"曲线特征,全国范围内农村人力资本的平均"门槛值"为8.63年,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平均"门槛值"分别为8.13年和9.17年,跨越人力资本门槛值对就地城镇化极其重要。其政策内涵在于,在就地城镇化建设进程中,不仅应重视地方财政治理能力的提升,而且应注重农村人力资本的投入,"综合扶智"比"单纯输血"更加有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江  吴涛  
在使用熵值法构建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综合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文章基于2011—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财政透明度、地方政府治理能力与区域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财政透明度不仅能够直接提高区域创新能力,还能通过提高地方政府治理能力进而对区域创新产生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财政透明度对区域创新的作用在西部地区最大而在中部地区最小。上述结论在替换经济指标、控制内生性问题等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门槛效应分析发现,财政透明度对区域创新存在单门槛效应,当财政透明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其对区域创新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利用PSTR模型研究发现,财政透明度与区域创新之间还存在因地方政府治理能力带来的非线性效应,当地方政府治理能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将进一步助力财政透明度促进区域创新。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辛方坤  
本文结合中国分税制改革变迁的实践,利用省际面板数据,构建公共服务产出模型,在控制相关内生变量的基础上,采用LSDV分析方法研究了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的影响,进而对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在异化的GDP激励下,东部地区财政配置能力扭曲,更偏向于经济性产出,恶化了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的境况,无法满足公众的需求;西部地区较低的财政均衡水平弱化了财政汲取能力,进而导致了公共服务呈现供给不足的状态。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姜维壮  
在权力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期,无论是在制度安排还是在实际运作上,我国地方政府实际上都不成其为一个独立的实体,随着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分权化的发展,地方政府的目标函数和利益取向发生了很大变化,地方政府拥有了自己独立的利益,不再承当单一的中央政府在地区代表的角色,而是依照法律的规定,名正言顺、理直气壮地代表当地公众和团体的利益。这一发展动态也正在引起学术界广泛的关注,时有著述面世。利益格局决定行为模式,按照现代经济学的观点,利益选择对人们的行为方式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导向作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云  林双林  
在拓展财政空间概念的基础上,测度2010~2017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财政空间,并预测在不同情形下的财政空间。将地方政府债务占GDP比重的40%设定为临界值,以此构建地方政府财政空间的测度模型,测度发现:2017年以前,财政空间持续下降,但从2017年开始上升;与东部、中部和东北地区相比,西部地区财政空间更小;就同一地区内部各省份而言,财政空间的变化存在明显差异,经济发达省份地方税收收入对其财政空间影响较大,经济欠发达省份的财政空间依赖于中央财政补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预测发现:当债务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相同时,地方政府财政空间会得到改进;若地方政府债务按照其过去平均增速增长,则地方政府财政空间急剧下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罗书嵘  刘义圣  
文章采用2003—2014年江西省11个地级市财政教育支出和地级层面官员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省党代会周期与地方政府财政教育支出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省党代会召开的前一年和当年,地级市财政教育支出显著低于其他年份,分别减少了约5.1%和11%;而省党代会召开后一年,地级市财政教育支出虽继续减少,但下降幅度很小且并不显著。地方政府财政教育支出呈现出明显的政治周期性特征。这个结果在控制了地方官员特征等变量后仍具有很强的稳健性。这些经验证据也显示了地方官员的政治晋升激励虽然会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但也可能对地方政府财政教育支出产生负面影响。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衡霞  代晓旭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朱莹  黄轲  
财政治理和审计治理皆为政府治理体系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以财政“省直管县”改革为契机,研究了财政治理和审计治理两种政府治理方式对地方政府财政违规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省直管县”改革提高了县级政府财政违规金额,但该影响会在5年内逐渐衰减直至消失。机制分析表明,改革在短期内引起的审计监管放松是县级政府财政违规金额上升的主要原因,而审计监管环境趋严和审计技术效率的提高能够有效约束其财政违规行为;缺乏证据支持财政激励是改革影响县级政府财政违规行为的渠道。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财政“省直管县”改革也会提高地级市政府财政违规金额,但其影响机制主要是不参与县级税收分成和丧失财政截留机会而产生的财政激励。因此,建议平衡政府间财政分权关系,提高审计质量和审计独立性,重视财政体制改革和政府审计体制改革的政策协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吴旭东  王秀文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层面对地方公共物品和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地方财力与支出责任不匹配造成的财政风险和社会问题日趋严峻。本文通过对中央和地方、各地方之间以及与其他国家地方政府现实自给情况的比较,发现我国地方财政自给能力明显偏低且区域间不均衡;利用2003—2011年各省际数据,针对财政收支分权、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保有量等因素对地方财政自给系数的影响程度进行量化分析,发现财政收支分权、政府事权划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财政自给基础对地方财政自给能力具有显著影响,社会和自然资源保有量对地方财政自给能力的影响并不显著;通过对回归估计出的潜在自给能力的比较分析,发现现实自给能力的波动并未完全遵循潜在自...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文星  姜晓萍  
本文详细描述了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的概念 ,并从五个方面建构了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的支持系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