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71)
2023(15518)
2022(13347)
2021(12866)
2020(10736)
2019(24808)
2018(24044)
2017(46175)
2016(25214)
2015(28413)
2014(27891)
2013(27670)
2012(25706)
2011(22885)
2010(22867)
2009(20742)
2008(20416)
2007(17487)
2006(15070)
2005(13497)
作者
(69271)
(57461)
(56961)
(54728)
(36662)
(27306)
(25980)
(22588)
(21921)
(20520)
(19649)
(19460)
(18309)
(18062)
(17870)
(17714)
(16970)
(16677)
(16389)
(16274)
(14164)
(14041)
(13844)
(13045)
(12912)
(12755)
(12630)
(12342)
(11414)
(11319)
学科
(99150)
经济(99026)
管理(75042)
(66835)
(55309)
企业(55309)
方法(47320)
数学(41694)
数学方法(41348)
(37172)
中国(29841)
(26411)
(20929)
业经(20620)
(20405)
地方(20123)
(19176)
贸易(19161)
(19152)
财务(19090)
财务管理(19030)
(18639)
企业财务(18197)
农业(17036)
财政(15688)
(15553)
银行(15517)
(15342)
环境(15310)
(14993)
机构
大学(349309)
学院(343724)
(143840)
经济(141037)
管理(137167)
理学(119267)
研究(119029)
理学院(117968)
管理学(116226)
管理学院(115596)
中国(91487)
(74466)
(74280)
科学(71155)
(58940)
财经(56074)
中心(53776)
研究所(53404)
(51361)
(51031)
(48440)
业大(47932)
北京(47651)
(45020)
经济学(44853)
师范(44666)
(43566)
财经大学(42024)
经济学院(40642)
农业(39679)
基金
项目(237422)
科学(187969)
研究(175737)
基金(175445)
(152472)
国家(151265)
科学基金(130105)
社会(113108)
社会科(107204)
社会科学(107178)
基金项目(92823)
(88357)
自然(82947)
自然科(81022)
自然科学(81005)
教育(79926)
自然科学基金(79603)
(75563)
资助(72273)
编号(70135)
成果(58348)
(54326)
重点(53183)
(49762)
(48897)
课题(48039)
国家社会(47555)
教育部(47154)
创新(45718)
科研(45493)
期刊
(151858)
经济(151858)
研究(107768)
中国(67591)
(59276)
学报(53017)
科学(49264)
管理(48478)
(45488)
大学(40912)
学学(38233)
教育(37158)
农业(32003)
(29896)
金融(29896)
财经(27738)
技术(26833)
经济研究(25863)
(23642)
业经(21832)
问题(19651)
图书(18315)
(17076)
理论(16940)
(16919)
世界(16054)
技术经济(15867)
(15571)
科技(15543)
会计(15191)
共检索到5113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卢盛峰  李晓淳  卢洪友  
地方政府财政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微观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学界依然缺乏针对其特征的定量识别分析。本研究基于1997—2017年国务院-省-市政府工作报告文本,借助计算机文本分析技术,定量识别了中国地方政府财政治理特征及其动态趋势。研究结果显示:(1)治理目标上,地方政府强调发展目标,在公平目标上的关注有提升空间;治理方式上,地方政府强调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2)治理方向上,"五位一体"词频的变化反映了地方政府财政治理顺应时代需求。产业结构上,第一产业仍然是关注重点,第二产业词频略有下降而第三产业词频有上升趋势。(3)市政府与国务院、省政府工作报告均有较高的文本相似度,表明地方政府积极贯彻上级政府的政策安排。这一研究对于廓清地方政府财政治理状况提供了一种全新视角,并对进一步提高地方财政治理能力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詹新宇  刘文彬  
本文将实际经济增长分解为政府直接调控的"经济增长目标"和主要受市场因素影响但同时也受到政府间接干预的"计划外增长"两项,通过多层级政府框架的一般均衡模型模拟分析发现,财政分权在实际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目标和计划外增长方面的效应并不同步,而且还呈现地区差异性。在此基础上,系统搜集中国省、市两级政府2000~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里的GDP计划增长目标并进行系统GMM估计。实证结果表明:整体而言,财政分权对省、市实际经济增长的影响皆显著为正,但对其两个分解指标存在非对称性影响:从全国范围来看,财政分权对实际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主要体现为对经济增长目标的拉动作用,而对计划外增长影响较弱且不甚显著;分地区回归发现,东部地区财政分权对实际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更多地体现为对计划外经济增长的驱动,而西部地区则主要是通过影响由政府直接调控的经济增长目标来实现的。机制分析显示,财政分权通过不同程度地推动基建投资、房地产投资以及工业化进程,促进了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进而推动实际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胡久凯  王艺明  
地方政府“为增长而竞争”的传统竞争模式是中国粗放型经济增长的制度根源之一。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我国地方政府竞争模式呈现出朝向更加追求“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转变。本文基于274个地级市政府工作报告文本数据,对我国地方政府竞争模式的动态变化趋势进行定量识别分析,并采用强度双重差分模型对地方政府竞争模式转变的碳减排绩效进行实证评估。研究发现:第一,地方政府竞争模式转变显著降低了碳排放强度,促进了碳排放绩效的提升;第二,地方政府竞争模式转变对低碳试点城市具有较强的碳减排效应,说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取得了较好的绩效;第三,地方政府竞争模式转变不仅没有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不利影响,而且从长期来看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能够助推经济增长动能转换,实现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云矿  胡善成  杨桐彬  
地方政府“增长型激励”所引致的城市偏向型政策被认为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基于经济增长目标与财政资源双重约束视角,对地方政府经济增长目标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及作用机制进行理论分析,并采用2003—2019年间省级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经济增长目标数据,以系统GMM方法实证检验地方政府经济增长目标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地方经济增长目标采取“之上”等硬约束设定时,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且对西部地区的影响更为明显;当地方经济增长目标采取“左右”等软约束设定时,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不显著,但以软约束形式实现的“目标外经济增长”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机制分析表明,财政资源约束会影响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加剧目标约束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但财政分权可有效缓解经济增长硬约束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此,应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完善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理顺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事权与财权关系,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实现城乡均衡发展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田子方   杜琼   王雅钰   徐翔  
政府治理方式变革是中国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基于地级市政府工作报告文本和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库,使用机器学习方法构建地方政府数字化治理指标,尝试分析地方政府数字化治理能力提升的经济影响和理论机制。回归结果显示,数字化治理显著促进了企业净资产收益率和资产报酬率,该影响在数字技术使用和传统治理的数字化等维度都显著存在。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国有企业、中小型企业和股权集中度高的企业而言,数字化治理对企业绩效的积极影响更为显著,数字化治理能力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制度环境的不足。机制分析表明,缓解融资约束和降低政策不确定性是数字化治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的主要影响渠道。本文的政策含义是,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应重点发挥数字化治理水平对企业经济绩效的促进作用,考虑这一促进作用因企业特征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而产生的差异,精准施策。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郑世林  崔欣  姚守宇  程飞阳  
地方政府创新目标设定是中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治理模式。本文基于手工搜集的地级市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研发投入目标数据,考察了地方政府研发投入目标设定对辖区内企业创新水平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研发投入目标的设定显著提升了企业创新水平。机制分析表明,政府研发补贴、税收优惠落实、信贷资源支持以及企业人才结构优化是研发投入目标促进企业创新水平提升的主要作用路径。进一步研究发现,研发投入目标的中长期规划以及目标设定的连续性有利于促进企业创新水平的提升;但是研发投入目标设定的“层层加码”会损害创新质量。本文的研究对于完善中国科技创新体系、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董康  孙可可  李平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指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而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是共同富裕的关键。数字技术的发展是当前我国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新机遇。本文对数字技术影响城镇内部、农村内部及城乡之间居民收入差距的机制分别进行了梳理,根据机制分析构建了相应的计量模型,利用我国2007—2020年的省际数据,使用爬虫技术从政府工作报告中收集了“数字技术”关键词,科学合理地刻画出各省份数字技术水平,实证检验数字技术对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第一,数字技术能够缩小城乡之间的居民收入差距,而对城镇内部与农村内部的居民收入差距没有影响,该结论呈现出一定的时间异质性和空间异质性特征,并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第二,数字技术发挥效力需要一定外部条件作为支撑,数字技术在数字基础设施更发达、人力资本更充足的时期与地区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作用越明显。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代小年  
为解决环境治理中地方政府注意力的有效配置问题,文章对海南省政府工作报告(2012—2023年)进行研究,观测海南省环境治理中地方政府的注意力配置状况及其时空演变,提出着重配置发展政府为主的公益性环境保护事业、大力配置发展市场为主的经营性绿色经济产业、积极配置引入第三方治理三方面解决措施。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星平  毕利娜  吴道友  
科技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关键,激发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对推动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至关重要。选取1978年以来40篇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为研究样本,结合注意力基础观,采用QSR NVivo11分析软件对40篇报告中涉及科技人才的内容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政府对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总体注意力呈波浪式上升,且出现了3个峰值;在科技人才创新创业4个维度中,评价和激励维度的注意力始终保持最高水平,其它3个维度的注意力呈现平稳态势。注意力文本内容分析发现,科技人才流动和吸引方面,政府从指令性计划向市场自由流动转变;选拔和培养方面,由注重科技人才数量增长向培养选拔高层次人才转变;评价和激励方面,由政府主导向以多方协同推进转变;安全和保障方面,由关注科技人才基本保障向注重科技成果保护转变。最后,对进一步优化政府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注意力配置提出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光喜  
中国地方政府的工作报告制度承担着绩效自评估的重要功能。通过对省级政府工作报告的产生过程和文本内容的分析发现,这种模式的绩效自评估在方式、内容和结果上分别存在操作过程的封闭性、指标构成的选择性和文本表达的策略性问题,从而影响绩效自评估的实际效果。要充分实现这种绩效自评估的制度功能,需要形成多方监督的操作方式、设置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规定完整准确的文本呈现并加强其法制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哈青梅  张晓光  
中国已经迈入中高等收入国家行列,面临着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问题。部分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地区)之所以能够实现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基本上都是在政府指导下,从产业发展调整、科技及教育发展、体制改革、保障社会稳定进行不断改革和创新。中国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不仅要借鉴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亚洲经济体的经验,更要探索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及时调整经济结构,继续加大对科教事业的投入,并做到兼顾发展效率与公平。重点是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高人力资本素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游家兴   于明洋   曹旭   伍翕婷  
本文以2001—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政府工作报告量化地方政府环境关注度,考察其对辖区内企业环境治理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地方政府对环境的关注程度越高时,企业环境治理越能够言行一致,即企业的环保投资规模越大、环境信息披露程度越高;上述结果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当政府对环境关注程度越高时,企业获得政府环境补助的概率越大、缴纳排污费的可能性越高、绿色创新产出越多。此外,异质性分析发现,当企业污染越严重、企业所在省份环境执法力度较强、企业受到媒体关注较多时,地方政府环境关注越能够有效促进企业环境治理,呈现言行一致。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青原  胡龙吟  蔡长昆  章尹赛楠  
本文聚焦于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经济事务治理权”的转移,以中国大陆地级市政府工作报告为基础,使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建立政府经济职能转变指数,发现政府经济职能转变显著降低了城市—行业层面的资源错配程度。机制检验发现,政府经济职能转变通过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费用、优化信贷资源配置和企业生产要素投入,促进了行业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异质性分析结果发现,政府经济职能转变对改善管制程度较低行业的资源配置具有较强的边际作用,而区域市场整合会强化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的资源配置作用。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吴宾  夏艳霞  
对2003—2017年的270份地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文本分析发现,地方政府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注意力强度整体上呈倒"U"型变化态势,存在着"东低西(中)高"的空间分异。尽管地方政府市民化注意力指向长期稳定,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阶段性变化,具体表现为从关注农业转移人口基本生存权利到关注其发展权利的变动趋势。相对东部而言,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关注市民化的具体事务的种类更多,注意力指向更为丰富,且尤为关注农业转移人口返乡创业、社会保障和住房保障等议题。研究认为,地方政府对市民化的注意力应保持稳定并逐步增长,分区域实施差异化的推进策略。同时,地方政府应以解决住房问题为重点,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及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文宏  赵晓伟  
基于有限理性的注意力基础观,选取中部六省为研究样本,通过对2007~201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进行自动文本分析,测量历年政府部门对基本公共服务各个方面注意力的高低,将注意力的测量结果与政府历年财政支出的投放方向进行比对并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公共服务注意力配置与公共财政资源投入方向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