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59)
2023(16888)
2022(14052)
2021(13112)
2020(10961)
2019(24685)
2018(24103)
2017(46765)
2016(25748)
2015(28629)
2014(28412)
2013(27780)
2012(25391)
2011(22382)
2010(22172)
2009(20269)
2008(19855)
2007(17309)
2006(14992)
2005(13055)
作者
(73925)
(61241)
(60955)
(58140)
(38912)
(29327)
(27427)
(24179)
(23352)
(21923)
(20731)
(20647)
(19405)
(19281)
(19050)
(18881)
(18454)
(18291)
(17602)
(17340)
(15443)
(14971)
(14763)
(13863)
(13830)
(13531)
(13469)
(13461)
(12330)
(12074)
学科
(99842)
经济(99716)
管理(78599)
(72480)
(60160)
企业(60160)
方法(47162)
数学(41256)
数学方法(40914)
(37997)
(28569)
中国(28392)
业经(22807)
(21580)
地方(21506)
(20326)
财务(20256)
财务管理(20194)
(19896)
企业财务(19283)
农业(18686)
(17685)
贸易(17677)
(17120)
理论(15764)
技术(15706)
环境(15451)
财政(15343)
(14753)
(14631)
机构
大学(360070)
学院(357280)
管理(141284)
(140825)
经济(137937)
理学(123767)
理学院(122440)
管理学(120368)
管理学院(119737)
研究(118508)
中国(86477)
(75506)
科学(75016)
(72626)
(62467)
(59411)
业大(56701)
财经(55340)
研究所(54080)
中心(53219)
(51357)
(50538)
农业(49109)
北京(46919)
(45437)
师范(44920)
经济学(43240)
(42941)
财经大学(41347)
(41193)
基金
项目(251787)
科学(197070)
基金(183560)
研究(180083)
(161685)
国家(160346)
科学基金(137170)
社会(115261)
社会科(109238)
社会科学(109209)
基金项目(97933)
(97698)
自然(89842)
自然科(87761)
自然科学(87736)
自然科学基金(86177)
(82529)
教育(82169)
资助(74704)
编号(71845)
成果(58077)
重点(56318)
(55341)
(52551)
(52235)
课题(49308)
创新(48802)
科研(48510)
国家社会(47882)
教育部(47430)
期刊
(149003)
经济(149003)
研究(104213)
中国(65777)
学报(63432)
(58724)
(56847)
科学(54521)
管理(48947)
大学(47563)
学学(45182)
农业(38710)
教育(35892)
(28461)
金融(28461)
财经(27395)
技术(27226)
经济研究(24918)
业经(24255)
(23268)
问题(20120)
(19357)
(18564)
科技(17816)
图书(17134)
理论(16427)
业大(16425)
技术经济(16138)
商业(15481)
现代(15365)
共检索到5101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德昭  
建立地方政府财政治理能力影响就地城镇化的理论分析框架,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和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检验地方政府财政治理能力对就地城镇化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财政治理能力对就地城镇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财政治理能力的正向影响效应要大于东部地区。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对就地城镇化的影响具有典型的"U型"曲线特征,全国范围内农村人力资本的平均"门槛值"为8.63年,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平均"门槛值"分别为8.13年和9.17年,跨越人力资本门槛值对就地城镇化极其重要。其政策内涵在于,在就地城镇化建设进程中,不仅应重视地方财政治理能力的提升,而且应注重农村人力资本的投入,"综合扶智"比"单纯输血"更加有效。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多长  张明进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出现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日益依赖土地出让收入的情况。本文对我国城镇化水平与土地财政依赖度的统计分析结果发现两者并不完全同步,并利用2000~2013年省会城市(包含直辖市)的面板数据,通过逐步回归分析证明城镇化在现阶段仍然加深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同时发现GDP增长率对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的影响最大,城镇化水平次之,地方政府财政自给率的影响相对较弱,服务化率的影响最弱。最后,在理论分析、实证检验以及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针对性地提出了减弱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多长  游亚  
快速城镇化导致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加重,而地方政府土地财政行为对地区城镇化模式的选择也具有一定反作用。本文从土地财政依赖的视角对我国现行城镇化模式进行分类,分析地方政府土地财政行为对城镇化模式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土地财政行为对现行主流城镇化模式具有显著固化效应和路径依赖性,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镇化模式的创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多长  游亚  
城镇化促使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程度逐渐加深,土地财政依赖对城镇化也存在反作用。文章从全国总体水平上考察土地财政依赖和城镇化发展的现状,用省级面板数据计量检验土地财政依赖度对城镇化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土地财政依赖度的提高会抑制人口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该结论深刻地暴露了我国现行土地财政模式的不可持续性。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赵德昭  
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对治理的充分关注使其突破了传统的财政收支分析框架。本文试图从税收分享机制的崭新视角来研究产业转移和产业转移粘性问题,并尝试提出就地城镇化推进的大国雁阵模式。本文研究发现,产业转移可以通过扩大税源税基、提高财政自给能力、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等有效增强地方政府的财政治理能力,进而对就地城镇化进程产生积极的正向影响。产业转移粘性是大规模产业梯度转移没有在我国区域之间发生的主要原因,而区域间税收共享机制的建立可以有效消除或降低产业转移粘性。我国具有明显的大国经济特征,劳动密集型产业分布与劳动力的空间流动总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使得其可以在区域内部独立完成若干周期的雁阵式产业转移,进而形成就地城镇化推进的“大国雁阵模式”。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赵德昭  尚瑶瑶  韩宁  
基于大国转型经济体和“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的现实国情,地方财政治理能力对公共产品供给质量和就地城镇化的影响日益凸显。本文在系统构建财政治理影响就地城镇化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建立指标体系测度各省份的财政治理能力和就地城镇化水平,并对其影响效应进行详细的实证检验。整体样本估计结果表明,地方财政治理能力对就地城镇化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很好地发挥了“援助之手”的重要作用。分地区样本估计结果表明,地方财政治理能力对就地城镇化的影响效应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援助之手”呈现出“东部>中部>西部”的梯度演进态势。分系统估计结果表明,三大子系统对就地城镇化的影响效应具有显著异质性,社会治理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效应,财政能力和风险治理能力则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效应。本文的政策涵义在于,在提高地方财政治理能力推动就地城镇化的过程中,不仅应重视“援助之手”总体作用的发挥,还应充分重视“援助以何手”,从而实现就地城镇化由“粗放低效”向“集约高效”的根本转变。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陈会玲  魏世勇  
采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模型实证分析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和城镇化水平间的关系,并运用公共经济学理论分析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与城镇化水平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和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是城镇化水平的格兰杰原因,两者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扩张是需求作用机制、公共福利作用机制和新城建设的财政机会主义偏好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中央政府应该实施审慎的地方政府债务政策,约束地方财政机会主义偏好,建立地方政府债券制度,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和债券市场,有效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宝礼  胡雪萍  
土地城镇化过快是中国城镇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文章以Turnbull模型为基础研究了经济增长和财政压力对地方政府土地镇化偏好行为的影响。分析表明:官员晋升激励与分税制导致的经济增长与财政压力能够加速土地城镇化进程。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地方政府追求经济增长的动机和财政压力对土地城镇化具有正向效应,并且财政压力对地方政府土地城镇化的影响存在跨地区差异。研究土地城镇化对城市产业结构的影响,得出了土地城镇化引起的高地价不利于城市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宝礼  胡雪萍  
土地城镇化过快是中国城镇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文章以 Turnbull模型为基础研究了经济增长和财政压力对地方政府土地镇化偏好行为的影响。分析表明:官员晋升激励与分税制导致的经济增长与财政压力能够加速土地城镇化进程。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地方政府追求经济增长的动机和财政压力对土地城镇化具有正向效应,并且财政压力对地方政府土地城镇化的影响存在跨地区差异。研究土地城镇化对城市产业结构的影响,得出了土地城镇化引起的高地价不利于城市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晓红  谭宇  
就地城镇化是一种主要依靠自然的人口集聚和因地制宜的低成本等优势来实现城镇化发展的推进模式。根据就地城镇化的概念内涵,以湖南省5个城市为样本,探索性地对其进行量化计算,并利用灰色关联分析及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对就地城镇化与消费总量及结构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将研究结果与传统的以人口迁徙为主导的"二元式"城镇化所造成的作用进行对比后发现:就地城镇化的发展水平与居民人均消费的增长具有更为显著的相关性;随着就地城镇化率的提升,各地区居民的生存型消费在总消费中所占的比例有更明显的下降,而发展型消费在总消费中所占的比例有更明显的上升。该结论可为中国不同地区选择合适的城镇化道路以及制定相应的经济发展政策提供参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何源  
通过地方政府治理行为创新推动新型城镇化健康协调发展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焦点内容之一。本文从城镇化的发展核心、基本导向和政策目标三个维度,对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现实状态进行梳理和分析,阐述了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地方政府治理行为创新的必要性和内在功效,在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创新地方政府治理理念,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创新地方政府的引导作用,走内生型城镇化道路;创新地方政府的体制机制,推动地方政府职能转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何源  
通过地方政府治理行为创新推动新型城镇化健康协调发展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焦点内容之一。本文从城镇化的发展核心、基本导向和政策目标三个维度,对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现实状态进行梳理和分析,阐述了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地方政府治理行为创新的必要性和内在功效,在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创新地方政府治理理念,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创新地方政府的引导作用,走内生型城镇化道路;创新地方政府的体制机制,推动地方政府职能转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地方政府是推进城镇化的首要责任主体。本文梳理了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地方政府的主要事权与投融资责任,对城镇化融资需求进行了估算,并分析了地方政府投资权与融资权不相对称所导致的制度困境。最后,文章从加快健全地方税体系、推动地方政府规范有序负债融资以及完善财政体制等方面提出了打造城镇化推进中地方政府融资可持续发展机制的有关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朱莹  黄轲  
财政治理和审计治理皆为政府治理体系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以财政“省直管县”改革为契机,研究了财政治理和审计治理两种政府治理方式对地方政府财政违规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省直管县”改革提高了县级政府财政违规金额,但该影响会在5年内逐渐衰减直至消失。机制分析表明,改革在短期内引起的审计监管放松是县级政府财政违规金额上升的主要原因,而审计监管环境趋严和审计技术效率的提高能够有效约束其财政违规行为;缺乏证据支持财政激励是改革影响县级政府财政违规行为的渠道。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财政“省直管县”改革也会提高地级市政府财政违规金额,但其影响机制主要是不参与县级税收分成和丧失财政截留机会而产生的财政激励。因此,建议平衡政府间财政分权关系,提高审计质量和审计独立性,重视财政体制改革和政府审计体制改革的政策协调。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庄佳强  陈志勇  
本文通过对我国地方政府进行城镇化建设的"卖地融资""举债融资"和"合作融资"三种融资模式的梳理,从来源、性质、结构、不确定性程度多个方面比较了上述模式的财政风险差异及其量化效应。研究发现,三类融资模式隐含不同的财政风险,并且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而三者的交叉地带又增加了中短期内财政风险集聚的可能。结合现代财政制度的构建,从财政体制改革和融资模式完善两个层面提出以预算管理控制显性风险、以制度优化来化解潜在风险等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