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63)
- 2023(16845)
- 2022(14620)
- 2021(13875)
- 2020(11671)
- 2019(27134)
- 2018(26608)
- 2017(52647)
- 2016(28117)
- 2015(31696)
- 2014(31749)
- 2013(31276)
- 2012(28845)
- 2011(25742)
- 2010(25941)
- 2009(23937)
- 2008(23732)
- 2007(20663)
- 2006(18321)
- 2005(16054)
- 学科
- 济(112026)
- 经济(111893)
- 管理(87481)
- 业(78519)
- 企(64927)
- 企业(64927)
- 方法(55015)
- 数学(48840)
- 数学方法(48285)
- 财(40305)
- 中国(33439)
- 农(29037)
- 制(27698)
- 银(25183)
- 银行(25036)
- 行(23545)
- 地方(23493)
- 业经(23436)
- 务(21973)
- 财务(21899)
- 财务管理(21832)
- 学(21365)
- 企业财务(20783)
- 贸(19983)
- 贸易(19970)
- 融(19920)
- 金融(19918)
- 易(19292)
- 农业(19104)
- 理论(18021)
- 机构
- 大学(398166)
- 学院(395300)
- 济(161225)
- 管理(160420)
- 经济(157674)
- 理学(138842)
- 理学院(137419)
- 管理学(135180)
- 管理学院(134448)
- 研究(125907)
- 中国(102342)
- 财(84497)
- 京(84098)
- 科学(75433)
- 财经(64655)
- 所(61216)
- 中心(59357)
- 农(58935)
- 经(58844)
- 江(57473)
- 业大(55515)
- 研究所(55170)
- 北京(53036)
- 范(50002)
- 经济学(49942)
- 师范(49595)
- 财经大学(48401)
- 州(47216)
- 农业(46164)
- 院(45929)
- 基金
- 项目(268468)
- 科学(211824)
- 研究(196872)
- 基金(196648)
- 家(169391)
- 国家(168051)
- 科学基金(146180)
- 社会(125721)
- 社会科(119364)
- 社会科学(119331)
- 基金项目(104648)
- 省(102976)
- 自然(94725)
- 自然科(92475)
- 自然科学(92453)
- 自然科学基金(90794)
- 教育(90600)
- 划(86530)
- 资助(81719)
- 编号(80473)
- 成果(64608)
- 部(60233)
- 重点(59165)
- 发(55849)
- 创(55164)
- 课题(53926)
- 教育部(52293)
- 国家社会(52030)
- 创新(51515)
- 科研(51288)
- 期刊
- 济(169545)
- 经济(169545)
- 研究(122287)
- 中国(72289)
- 财(67478)
- 学报(57569)
- 管理(56995)
- 科学(53142)
- 农(51236)
- 融(48393)
- 金融(48393)
- 大学(44375)
- 学学(41756)
- 教育(38187)
- 农业(33512)
- 技术(33259)
- 财经(31919)
- 经济研究(27713)
- 业经(27452)
- 经(27094)
- 问题(24107)
- 理论(20892)
- 图书(20109)
- 实践(19084)
- 践(19084)
- 技术经济(18757)
- 统计(18272)
- 商业(18116)
- 现代(17663)
- 资源(17391)
共检索到5832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祝继高 岳衡 饶品贵
基于2005—2015年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样本,本文研究省级地方政府财政压力是否对商业银行信贷资金投向和信贷资源配置效率产生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财政压力是影响城市商业银行信贷资源配置的重要因素。具体而言,省级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越大,省内城市商业银行投向地方国有经济部门的贷款比率越高。然而,信贷资源更多投向地方国有经济部门的银行有更高的不良贷款率和更差的会计业绩。进一步研究发现,在财政压力大的省份,城市商业银行投向地方国有经济部门的贷款比率越高,则贷款拨备率越低,这表明城市商业银行会通过盈余管理行为来应对监管压力。本文研究结论对商业银行监管以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有重要启示。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天时 祝继高
本文分析了地方政府产业政策对城市商业银行贷款行业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未受地方政府产业政策支持的行业和企业,受地方政府产业政策的行业和企业,其贷款额度在城市商业银行贷款总计中占比更低;并且,上述影响在商业银行市场集中度较高的地区更显著。这说明,地方政府产业政策对大型商业银行的贷款引导作用,会对城市商业银行的贷款配置产生挤出。进一步研究发现,相比未实施薪酬延付的城市商业银行,已实施薪酬延付的城市商业银行向产业政策支持行业企业发放的贷款更有利于提高银行绩效。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评估产业政策的微观经济后果,提高中小银行经营效率,以及进一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建军
商业银行信贷资源要实现优化配置应该围绕企业外部市场均衡与内部博弈均衡为中心。随着国有商业银行经营范围的拓宽 ,信贷资源如何实现跨部门分专业的优化配置问题日显突出。本文就提升商业银行信贷资源的配置效率问题 ,围绕实现市场均衡与博弈均衡 ,从有效信息、有效激励与动态结构调整三个角度探讨了制约信贷资源跨部门优化配置效率中的瓶颈问题 ,并相应地给予了政策指导思路。
关键词:
信贷资源 效率 信息 激励 结构调整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成颂 钱春丽 宋丹琼
文中利用我国62家城市商业银行2008-2013年的经验证据,对女性董事、风险承担与银行信贷资源配置行为间逻辑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城商行董事会中女性董事的参与不仅能明显降低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而且对银行信贷资源配置起到显著的积极作用。然而,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女性董事与控股股东性质交叉项分别与银行风险承担、信贷资源配置呈显著正、负相关关系,意味着女性董事的治理效应在地方城商行中受到国有控股现状的负面影响。由上述结论可知,女性董事的参与可以有效提升城商行董事会的治理效率,但该提升作用却受到国有控股的干扰,这对于全面认识和理解女性董事与银行风险控制、信贷资源配置间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女性董事 风险承担 资源配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周亚拿 武立东 王凯
以我国2008—2015年城市商业银行为样本,本文探讨了政绩考核体系转变的背景下,政府干预对银行信贷资金配置的影响。结果表明,地方环境保护压力能够促进城市商业银行环境贷款的投放,国有股权对二者的关系能够起到正向的调节作用。量化的环境绩效考核体系已经开始发挥作用,并显著增强了地方环境保护压力对银行信贷资金配置的影响,没有证据表明地方经济增长压力会影响地方政府干预对银行环境贷款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地方环境保护压力的影响仅存在于政府干预程度更高的银行中,这与环境类贷款并不能在短期内带来城市商业银行经济绩效的增加有关。本文提供了环境绩效考核体系下地方政府如何影响银行信贷资金配置的证据,并验证了环境考核体系的作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宋艳伟
文章首先从财政管理体制、中央与地方财政收支以及1994年分税制改革三方面考察我国分权改革财权和事权的不对称造成的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然后讨论为缓解财政压力地方政府突破已有的财政收入预算约束,将政府之外的资源转变为政府可支配(正式的或非正式的)财政能力的激励动机。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地方政府预算内、外财政融资向金融财政化演变路径的分析,指出地方政府将缓解财政压力的途径转移到金融控制上,由此金融财政化的制度扭曲程度在地方政府层面上被放大。信贷资源服务于地方政府造成信贷资源配置效率的损失。最后,运用我国1985~2005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为上述分析提供了经验支持。
关键词:
地方政府 财政压力 信贷资源配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许敏
信贷政策是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承担着促进经济增长和引导经济结构调整的双重使命。从行业角度配置信贷资源,是商业银行信贷资源优化配置的重点。本文采用的"三维"行业综合评价法,能够对各个行业进行有效评价,并以此为基础划分行业类别,为行业信贷资源的有效配置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
商业银行业务 信贷资源配置 综合评价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陈骏
本文以2001至200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银行信用借款决策的视角,研究了审计师声誉对银行信贷资源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聘请高声誉审计师的上市公司更可能获得银行信用借款(即存在"门槛效应")且信用借款的比例更高(即存在"约束效应");在区分产权性质后发现,国有控股公司中审计师声誉机制主要体现为"约束效应",其原因在于"政治关系"是一种更可靠的替代机制;非国有控股公司中仅存在审计师声誉机制的"门槛效应",主要归因于我国司法体系不健全,银行将寻求其他更可靠的替代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审计师声誉是一种有效的资源配置机制,但其有效性受制度环境的制约。
关键词:
审计师声誉 银行信用借款 产权性质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彭红枫 张韦华 张晓
我们以2003—2013年我国沪深两市2330家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上市公司借助政治关联和银行关系获得融资便利后的经济后果以及是否会有过度投资现象。研究表明,对于所有上市公司,建立政治关联会导致企业的过度投资,而银行关系则不会。在国有企业中,两种关系对上市公司的贷款违约率均没有显著影响;而在民营企业中,政治关联能有效地降低银行贷款的违约率,而银行关系对此无显著影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祝继高 朱佳信 李天时 宫迪
新时代赋予财会监督新的定位,对会计监督维护市场秩序、防范金融风险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利用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随机检查的准自然实验,以2004~2020年中国138家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检验了政府会计监督的效果。研究发现:(1)银行接受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随机检查后,银行的贷款集中度和房地产行业贷款比例显著降低,不良贷款率显著下降,财务业绩显著提升;(2)会计信息质量随机检查通过识别银行信贷管理和信贷核算问题,对银行信贷行为发挥监督效应;(3)在会计信息质量随机检查行政执法力度较强、延伸检查至银行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以及媒体关注较强时,政府会计监督效应更强,并且可以对同地区未接受检查的银行起到警示效果;(4)对处于市场化水平较低地区、未实现跨省经营、非上市和独立董事比例较低的银行,会计信息质量随机检查发挥的监督效应更强。本文的研究结论对完善财会监督体系、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郁俊莉 余洪 孔维
文章以制度环境为视角,发现以分税制为代表的财政体制造成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以维护社会稳定为目标的政绩考核取向造成了地方政府解决就业的压力。这些压力导致地方政府所能动员的资源和所背负的重担之间的尖锐矛盾,因而促使地方政府将干预的触角伸向了银行信贷资源。文章对此进行了检验。
关键词:
制度环境 政府干预 信贷资源配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顾亮 张扬 刘振杰
本文从个人特征角度研究银行董事长、行长的个人特征及两者个人特征差异与银行资源配置的关系。结合高阶理论和企业社会资本理论,利用2009年中国56家城市商业银行和16家上市银行的数据,本文的研究表明:城市商业银行董事长的性别、年龄、教育背景显著影响银行资源配置,行长的教育背景显著促进银行资源配置,城市商业银行董事长、行长之间的个人特征差异与银行资源配置存在相关关系但关系不显著。银行家个人特征影响中国商业银行的资源配置,在分析银行资源配置时,有必要考虑银行家特别是城市商业银行董事长的个人特征。
关键词:
银行家 城市商业银行 个人特征 资源配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潘敏 康巧灵 朱迪星
与全国性金融机构相比,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更密切的内在联系。一方面,地方政府通过股权控制、高管派遣等机制促使城市商业银行服务于地方经济;另一方面,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也离不开地方经济发展。本文利用我国69家城市商业银行2005-2013年的年度非平衡面板数据,从地方经济周期波动的角度,实证分析了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的周期性特征和区域差异,以及不同区域政府持股变化对城市商业银行信贷周期特征的影响。结论表明,城市商业银行信贷投放行为表现出显著的逆周期特征,且在中西部地区更为明显。总体上,政府持股比例增加会强化城市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的逆周期性。但从分地区来看,东部地区地方政府持股...
关键词:
银行治理 经济周期 信贷投放 股权结构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喜和 黄灵醒
选取91家区域商业银行样本,采用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研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对区域商业银行脆弱性的影响。实证分析发现:第一,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水平与区域商业银行脆弱性呈正相关关系,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水平的上升加剧区域商业银行脆弱性程度。第二,信贷配置在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对区域商业银行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水平的上升通过增加区域商业银行信贷资金投向地方国有经济部门的比例进而加剧区域商业银行脆弱性程度。第三,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表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水平提高使得城市商业银行、政府控股银行、非上市区域商业银行脆弱性程度上升更为显著。未来应强化区域商业银行的外部监管制度,优化区域商业银行信贷资金配置,对地方政府债务扩张行为建立追责制度,抑制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累积。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成颂 钱春丽
文章以中国A股上市银行的经验证据为研究样本,对产能过剩、控股股东性质与银行信贷资源配置行为间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产能过剩与商业银行信贷配置行为间呈显著负相关性,即在面临产能过剩的宏观背景时,银行信贷资源配置行为更加审慎,并具商业化,表明中国商业银行的资源配置行为是符合市场化原则的。在引入政府控股与产能过剩交叉项后发现,银行信贷资源配置的市场化行为并未发生变化,这意味着中国银行业的产权改革是有效率的。因此,银行应根据行业的实际需要合理控制信贷投放的额度,提高有效信贷投入,保证银行信贷投向与社会融资需求相契合,从而逐步提高银行信贷资源配置的效率。
关键词:
产能过剩 市场化 资源配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