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92)
2023(4220)
2022(3654)
2021(3470)
2020(2953)
2019(6974)
2018(6496)
2017(12698)
2016(7247)
2015(8220)
2014(8260)
2013(8419)
2012(8035)
2011(7005)
2010(7695)
2009(7506)
2008(6720)
2007(5498)
2006(4636)
2005(4274)
作者
(18092)
(14852)
(14768)
(14298)
(9598)
(7008)
(6951)
(5797)
(5605)
(5566)
(5093)
(4931)
(4930)
(4918)
(4607)
(4532)
(4381)
(4271)
(4245)
(4218)
(3722)
(3583)
(3546)
(3525)
(3519)
(3349)
(3329)
(3328)
(3047)
(3013)
学科
管理(26935)
(25561)
经济(25518)
(25465)
(21073)
(18864)
企业(18864)
财政(14612)
(12088)
方法(11070)
(10349)
财务(10335)
财务管理(10283)
企业财务(9885)
数学(9009)
数学方法(8920)
中国(8792)
(8018)
(7400)
金融(7400)
(7093)
国家(6895)
(6724)
地方(6504)
(5938)
银行(5936)
(5837)
(5686)
(5564)
(5401)
机构
大学(96789)
学院(94482)
(42475)
经济(41702)
管理(35695)
研究(33316)
(32607)
理学(30419)
理学院(30144)
管理学(29835)
管理学院(29655)
中国(27343)
财经(20817)
(19932)
(19059)
科学(16913)
(16823)
财经大学(15495)
中心(14703)
研究所(14368)
经济学(14045)
(13895)
北京(13007)
经济学院(12813)
(11780)
(11459)
师范(11383)
财政(11212)
(10434)
(10377)
基金
项目(57102)
研究(44664)
科学(44624)
基金(42088)
(35212)
国家(34921)
科学基金(30169)
社会(29061)
社会科(27702)
社会科学(27692)
基金项目(21785)
教育(20764)
(20221)
资助(17890)
编号(17705)
自然(17619)
自然科(17214)
自然科学(17207)
(17183)
自然科学基金(16886)
成果(16820)
(14197)
(13349)
重点(12867)
教育部(12807)
国家社会(12417)
课题(12291)
人文(12147)
项目编号(11931)
(11891)
期刊
(49055)
经济(49055)
研究(35610)
(30693)
中国(21339)
管理(13438)
学报(11780)
(11377)
金融(11377)
财经(10731)
大学(9990)
教育(9978)
科学(9878)
学学(9247)
(9184)
经济研究(8888)
(8817)
(8249)
财政(8249)
会计(8165)
国际(7860)
(7590)
财会(7431)
技术(6372)
问题(6270)
农业(6228)
世界(6065)
通讯(5053)
会通(5037)
(4835)
共检索到1575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建英  于科鹏  
文章在研究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发现,地方政府财政危机的主要来源显示为税收体系结构和政府财政收支与经济周期的反向运行;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财力和职责的分配不当;地方政府运行中的道德风险。并对财政危机发生后的应对措施和地方财政危机的防范等相关经验进行了总结。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林素钢  王孝春  
2009年7月初美国加州进入财政紧急状态,地方政府面临破产危机。导致财政危机的直接原因是财政收不抵支,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产业结构不科学、财政收入过度依赖单一的税收品种等等。我国政府部门应汲取教训,及时掌握地方政府的债务情况,通过开征物业税等方法获得可持续的稳定收入以及其它措施,确保财政体系的健康稳定运行。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付志宇  
鸦片战争后以太平天国起义为首的农民运动动摇了清朝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庞大的军费开支使清政府面临空前的财政危机。为了摆脱财政经济的困境,清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对策以缓和财政危机。这些对策不仅改善了政府的财政经济状况,还对当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龚辉  
随着财政分权和分税制的建立,地方政府间的财政竞争成为各个国家中央政府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通过对该领域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回顾和梳理,在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评价和总结的基础上,指出了财政竞争未来研究发展的方向,为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守刚  
财政危机论认为,目前中国财政收入占 GDP的比重过低,国家能力面临 着前所未有的危机。我们认为,中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虽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比 显得较低,但与同样经济发展水平的发展中国家相比差异不大。因此,认为中国财政面 临前所未有的危机是由于国家所掌握的财政收入比重过低的观点是不正确的。但这并不 是说中国财政没有危机。中国财政危机主要来自两个方面:1.非规范收入带来的产权保 护问题。2.难以承受的债务危机。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吕旺实  王桂娟  李欣  
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国的地方政府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一方面财政收入由于金融危机而大幅缩水,另一方面财政支出具有刚性,其中相当部分的支出压力还在增大,各国地方政府面临着与中央政府一样的财政窘境。为应对危机,在财政政策的取向上同样也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邹秀清  
在"租税互替"机制的研究框架下,本文采用了文献比较和理论分析法来解析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行为。本文对租与税的概念、特性和表现形式及其对地方政府土地财政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归纳和分析,研究结论表明:(1)在现行的地方官员晋升制度和财政收支分权制度的双重作用下,地方政府及其官员偏好于追求短期的土地租金收入而非长期的税收收入;(2)地方政府及其官员对于地租收入的强烈偏好,直接导致了目前的土地财政模式;(3)推进不动产税制改革,使地方政府及其官员由偏好短租转变为偏好长税,是构建合理、规范、可持续的土地财税制度的关键所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龚强  王俊  贾珅  
本文通过在财政分权的框架下对地方政府债务的成因、影响、管控的相关理论分析和经验研究的梳理,总结了较为成熟的财政联邦经济体在地方债务管理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同时,也对正处于分权化改革当中的转型国家的地方政府债务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最终落脚到中国的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上来。中国的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因与分税制度不完善、地方官员激励扭曲、地方融资平台不规范、宏观调控和财政政策需要等问题联系在一起而更加错综复杂,需要在借鉴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现实制度特征做进一步深入研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应益华  
自2004年进行投资体制改革以来,各级地方政府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了大量的投融资平台,为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也积聚了很大的风险。本文在分析地方政府债务危机成因的基础上,阐述了地方债务危机对政府会计提出的挑战,并从完善政府会计改革角度提出了一些措施建议。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焦建华  
临时政府成立伊始便面临严重的财政危机,收入危机与刚性支出危机相互交织。为了解决财政危机,临时政府在财政节流与开源方面作出了巨大努力,尤其是开源,通过征税、发行公债、举借外债、发行钞票、社会募捐、地方缴款和没收反动势力资产等方式增加了部分收入,但财政危机并未解决,反而日益严重。从行政决策角度而言,临时政府对财政开源政策缺乏通盘考虑,而且混淆了日常决策与危机决策,导致开源政策漏洞众多,甚至互相矛盾,最终导致了开源政策收效甚微与新政权失败。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焦建华  
临时政府成立伊始便面临严重的财政危机,收入危机与刚性支出危机相互交织。为了解决财政危机,临时政府在财政节流与开源方面作出了巨大努力,尤其是开源,通过征税、发行公债、举借外债、发行钞票、社会募捐、地方缴款和没收反动势力资产等方式增加了部分收入,但财政危机并未解决,反而日益严重。从行政决策角度而言,临时政府对财政开源政策缺乏通盘考虑,而且混淆了日常决策与危机决策,导致开源政策漏洞众多,甚至互相矛盾,最终导致了开源政策收效甚微与新政权失败。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段军山  宋贺  
为什么地方政府应对金融危机更依赖财政投入?在官员晋升压力和追求GDP的目标效应函数框架逻辑上,探讨省级政府在应对危机时候的财政行为与商业银行信贷行为谁更有利。在地方政府拥有独立目标下的财政金融掌控能力的发挥需要条件,这种条件又与地方官员的晋升动力与机制紧密联系:地方政府对财政税收的掌控能力较强,与他们对金融掌控能力的特征明显不同。实证结果表明,当地方政府面临金融危机等外部冲击时,更多依赖财政手段,财政支出明显高于银行信贷增长;东中西部面临金融危机冲击时,地方财政行为和银行信贷行为存在显著差别;西部地区对财政的依赖更强,而中部地区信贷减少更为明显。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孔宪遂  陈华  
本文在介绍美国、欧洲、日本等国财政危机发展的基础上,研究了当前各国开展财政整顿面临的障碍性因素,并提出促进全球财政问题走向均衡的建议,如切实提高财政透明度,财政调整政策应纳入外部冲击应对机制等。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杜倩倩  罗叶  
地方政府举债是工业化、城市化的必然选择,合理举债有利于地方财政的高效运转,但若监管错位、过度举债则有可能引发债务危机。自2014年起,我国赋予地方政府发债权,随着近年来收益类专项债的扩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扩大,同时融资平台、政府引导基金等各种形式的隐性债务风险依然突出。当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被视为"灰犀牛",亟需引起重视和关注。本文通过梳理美国、日本、巴西地方政府债务危机产生的原因和处置方式,总结国外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和危机处置的有效经验,并结合现阶段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中存在的预算软约束、发行主体单一、债务透明度差、评级和监管缺位、预警和处置机制不完善等主要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