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60)
2023(14613)
2022(12769)
2021(11975)
2020(10136)
2019(23324)
2018(22997)
2017(44767)
2016(24646)
2015(27476)
2014(27213)
2013(26486)
2012(24001)
2011(21535)
2010(21536)
2009(19495)
2008(18747)
2007(16174)
2006(13805)
2005(11833)
作者
(71711)
(59302)
(59102)
(56174)
(37691)
(28576)
(26692)
(23562)
(22665)
(21066)
(20216)
(19877)
(18804)
(18560)
(18251)
(18226)
(18162)
(17758)
(16944)
(16891)
(15069)
(14514)
(14293)
(13541)
(13348)
(13099)
(13080)
(12935)
(11852)
(11835)
学科
(94442)
经济(94336)
管理(70058)
(65172)
(54161)
企业(54161)
方法(48254)
数学(42823)
数学方法(42131)
(25132)
(24826)
中国(23198)
(21290)
业经(20694)
地方(18370)
(17251)
贸易(17244)
农业(16814)
(16759)
理论(16144)
技术(15519)
(15475)
(14912)
财务(14836)
财务管理(14804)
环境(14768)
(14438)
企业财务(14030)
(13327)
(12797)
机构
大学(343021)
学院(341957)
管理(137085)
(131340)
经济(128585)
理学(120891)
理学院(119573)
管理学(117105)
管理学院(116512)
研究(111759)
中国(80296)
科学(73770)
(72131)
(61659)
(59030)
业大(57279)
(56651)
研究所(52380)
中心(50435)
农业(48965)
财经(48034)
(47451)
北京(44846)
(43892)
(43652)
师范(43112)
(40536)
经济学(39025)
(38703)
技术(36662)
基金
项目(246088)
科学(192201)
基金(178458)
研究(172769)
(158196)
国家(156929)
科学基金(134240)
社会(107897)
社会科(102366)
社会科学(102337)
(96881)
基金项目(95122)
自然(90683)
自然科(88634)
自然科学(88609)
自然科学基金(86998)
(82053)
教育(80096)
资助(74521)
编号(69334)
重点(55213)
成果(54636)
(53365)
(51328)
(51245)
创新(47796)
科研(47786)
课题(47661)
计划(46594)
教育部(45298)
期刊
(133006)
经济(133006)
研究(93640)
学报(61686)
中国(59475)
(54943)
科学(53597)
管理(47414)
大学(45718)
(43475)
学学(43443)
农业(38378)
教育(36375)
技术(28679)
(24061)
金融(24061)
业经(22581)
经济研究(22508)
财经(22470)
(20056)
(19102)
科技(18087)
问题(17204)
图书(17155)
(16890)
业大(16810)
技术经济(16227)
统计(15689)
理论(15606)
商业(15122)
共检索到4715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安岗  钱鑫  刘铭  
本文采用辽宁省地级市1999—2011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对地方政府规模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经验研究。研究发现,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规模具有负相关关系,这证明了瓦格纳法则在本文所选择的时间段内不能适用;失业率与地方政府规模的关系是确定的,但是,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政府规模有缩减的趋势;另外,本文无法验证财政分权与政府规模之间的关系符合利维坦假说;外商直接投资与政府规模之间的关系不显著;公共服务需求与政府规模之间存在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本文对于研究政府规模扩张的成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群力  
一、引言自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45.22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210870.99亿元,消除价格变化的影响后,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了9.69%,中国经济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友华  朱卫东  吴勇  
财政分权体制下,"财权与事权不对称"引发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的迅速扩大,使得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日益凸显,亟须探究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的影响因素。文章在明晰地方政府性债务本质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地方政府性债务形成机理的理论分析框架,从理论上阐释了影响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的关键因素。利用安徽省2000-2015年的统计数据,对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中央政府财政集权程度、户籍登记人口数、低收入人口占比、失业率均对安徽省政府性债务规模产生正向影响,而人均年可支配所得对安徽省政府性债务规模产生负向影响。研究结论为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防控提供了决策依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友华  朱卫东  吴勇  
财政分权体制下,"财权与事权不对称"引发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的迅速扩大,使得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日益凸显,亟须探究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的影响因素。文章在明晰地方政府性债务本质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地方政府性债务形成机理的理论分析框架,从理论上阐释了影响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的关键因素。利用安徽省2000-2015年的统计数据,对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中央政府财政集权程度、户籍登记人口数、低收入人口占比、失业率均对安徽省政府性债务规模产生正向影响,而人均年可支配所得对安徽省政府性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友华  朱卫东  吴勇  
财政分权体制下,"财权与事权不对称"引发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的迅速扩大,使得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日益凸显,亟须探究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的影响因素。文章在明晰地方政府性债务本质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地方政府性债务形成机理的理论分析框架,从理论上阐释了影响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的关键因素。利用安徽省2000-2015年的统计数据,对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中央政府财政集权程度、户籍登记人口数、低收入人口占比、失业率均对安徽省政府性债务规模产生正向影响,而人均年可支配所得对安徽省政府性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伟  吴晓华  
运用逐步回归模型方法,探究影响地方政府环保投资规模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的数据模型具有很好的拟合效果,拟合度R2达0.806;同时得出地方财政收入、垃圾处理率、地区人口、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是影响地方环保投资的主要因素,其中效应最显著的是地方财政收入。据此,通过对影响因素分析提出了促进地方政府环保投资的对策建议:建立合理的地方环保激励机制以及加大中央财力支持可以缓解地方政府投资压力;多元环保投资体制建设可以为地方政府环保投资不足提供新的解决路径。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永刚  
不断蔓延的欧洲债务危机,加重了各界对国家主权债务问题的担忧。而近期中国各级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同样引人关注。尽管我国法律法规对地方政府举债限制比较严格,但这并不意味着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合理。事实上,地方政府通过公开或隐蔽渠道,直接或间接地举借了大量债务。现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在某些局部已经显现,潜在的风险也不可忽视。本文在分析中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后,提出了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的对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郑法川  
本文采用1998~2006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板数据,运用空间动态模型,从公共需求角度出发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规模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我国地方政府规模发展趋势符合瓦格纳法则,同时满足对外经济的效率假说和补偿假说;城乡收入差距对地方政府规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民族多元化对地方政府规模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政府间竞争效应或攀比效应对地方政府规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上期地方政府规模对本期有很大的影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锋  段然  何晓玲  
文章基于2013年我国审计署和各省市审计厅公布的地方政府性债务数据,分析了我国省域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现状,并利用空间统计与空间计量方法研究了政府性债务规模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省域地方政府性债务总量大且增长速度快;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在东、中、西部地区呈梯度递减特征,区域不平衡性程度为东、西、中部依次递减;省域层面来看,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最高的是江苏,最低是宁夏,省份间存在较大的差异;省域地方政府性债务存在着正向的空间自相关性,主要呈现出"高-高"与"低-低"集聚模式;国民生产总值、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丙红  
文章以2006年中西部地区19个省级行政单位(西藏除外)为样本,通过Eviews5.1软件对该地区省级政府人力规模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回归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我国中西部地区省级政府构建合理、适度人力规模行之有效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曹泰松  
本文利用2001~2012年的统计数据,对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收入规模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全国土地财政收入规模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波动性,并且表现出较强的地区间差异。而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收入规模的变化与土地供应面积大幅增加、"招拍挂"出让比重上升以及全国地价总体水平不断上升等有着密切关系。受制于18亿亩耕地红线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土地财政收入是不可持续以及不稳定的,地方政府必将面临前所未有的财政收支困境。因此,应尽快对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土地制度及政绩考核制度进行改革,平稳推进土地财政模式的转型。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胜利  黄世润  
基于理论分析和典型事实,并利用2012—2018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影响因素以及东、中、西部的区域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财政分权体制下,中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影响因素存在区域差异。其中,地方政府的竞争形式、所处的转移支付地位、应对财政压力的态度、土地财政水平、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等区域差异是影响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存在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制定差异化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控政策、改革地方政府政绩考核制度、建立健全地方债务信息公开披露制度等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子怡  陈志斌  
文章以2009-2013年27个省份的城投债发行额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影响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扩张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内部激励因素(信号传递激励)和外部压力因素(政府治理因素)均会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扩张产生影响,并且腐败程度越高、财政透明度越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越大;财政分权程度越低、晋升激励越高以及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越大。因此,构建廉洁高效、公开透明的地方政府,发挥信号传递的激励作用,有助于维持债务规模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完善政府债务治理机制,通过优化官员年龄结构、保持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昊  陈工  
从代际公平角度来看,地方政府具有为资本性开支债务融资的理由。但如何衡量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合理性与必然性?本文从人口、经济、政治和体制四个方面识别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影响因素,并利用审计署公布的全面债务数据,对影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因素进行定量分析与检验。计量结果显示:人口年龄结构对债务规模地区差异几无影响;无论是一般预算收入,还是中央补助收入,都正向促进了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增加,尤其是中央补助收入刺激了地方政府支出从而增加了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政治商业周期对债务规模存在一定影响,在地方政府官员任期的第三年,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增加最快;财政透明度的省际差异不能解释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规模的不同。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佟孟华  张国建  李慧  
基于2003-2015年中国28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多因素面板平滑转换(PSTR)模型,对地方政府规模与城市产业结构之间的非线性特征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地方政府规模与城市产业结构之间确实存在明显的门限效应,且具有连续平滑的转换机制。同时,地方政府规模对城市产业结构所产生的促进作用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不断减弱,在过度膨胀后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最终影响效应为负。进一步的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地方政府规模通过正向的投资潮涌效应和负向的创新驱动效应作用于城市产业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