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81)
- 2023(18709)
- 2022(16062)
- 2021(14951)
- 2020(12590)
- 2019(28537)
- 2018(28334)
- 2017(54742)
- 2016(29864)
- 2015(33280)
- 2014(32742)
- 2013(32110)
- 2012(29227)
- 2011(26096)
- 2010(26284)
- 2009(25056)
- 2008(24537)
- 2007(21832)
- 2006(19295)
- 2005(17360)
- 学科
- 济(120709)
- 经济(120534)
- 业(106069)
- 管理(103805)
- 企(94451)
- 企业(94451)
- 方法(54397)
- 数学(43988)
- 数学方法(43379)
- 财(39272)
- 农(36625)
- 业经(35452)
- 中国(30355)
- 制(27053)
- 务(26347)
- 财务(26264)
- 财务管理(26221)
- 农业(25542)
- 企业财务(24841)
- 理论(23023)
- 学(22800)
- 和(22262)
- 技术(22044)
- 地方(21907)
- 划(20421)
- 贸(19669)
- 贸易(19655)
- 体(19620)
- 环境(19589)
- 易(19090)
- 机构
- 学院(422909)
- 大学(419443)
- 管理(170888)
- 济(168155)
- 经济(164574)
- 理学(147486)
- 理学院(145956)
- 管理学(143372)
- 管理学院(142586)
- 研究(134351)
- 中国(103226)
- 京(88675)
- 财(83100)
- 科学(82175)
- 农(67798)
- 所(66780)
- 财经(65295)
- 江(63398)
- 业大(61458)
- 中心(61079)
- 研究所(60146)
- 经(59264)
- 北京(55562)
- 范(52965)
- 农业(52923)
- 师范(52504)
- 州(50948)
- 经济学(50155)
- 院(48817)
- 财经大学(48315)
- 基金
- 项目(283153)
- 科学(224237)
- 研究(209281)
- 基金(206247)
- 家(178221)
- 国家(176681)
- 科学基金(153747)
- 社会(132789)
- 社会科(125815)
- 社会科学(125785)
- 省(111513)
- 基金项目(108647)
- 自然(99647)
- 自然科(97315)
- 自然科学(97296)
- 教育(96001)
- 自然科学基金(95526)
- 划(92269)
- 编号(85959)
- 资助(85073)
- 成果(69255)
- 重点(62679)
- 部(62228)
- 创(60493)
- 发(59636)
- 课题(58268)
- 创新(55929)
- 制(54824)
- 国家社会(54477)
- 教育部(53841)
- 期刊
- 济(190145)
- 经济(190145)
- 研究(123254)
- 中国(81670)
- 财(67432)
- 管理(66708)
- 学报(63107)
- 农(62973)
- 科学(58918)
- 大学(48297)
- 学学(45583)
- 教育(44912)
- 农业(43311)
- 技术(37734)
- 融(36103)
- 金融(36103)
- 业经(33249)
- 财经(32239)
- 经济研究(29411)
- 经(27603)
- 问题(24401)
- 业(24260)
- 技术经济(21797)
- 图书(20556)
- 现代(20115)
- 科技(19629)
- 理论(19381)
- 财会(19352)
- 版(19306)
- 商业(18971)
共检索到6234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敏 赵国浩 张宝建
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对人类生产和居住空间产生了负面影响,绿色发展、低碳发展迫在眉睫,而企业绿色责任的承担对于顺应绿色发展战略有着重要意义,特别是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资源型企业,其绿色责任的承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业绿色发展意愿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文章以资源型企业为例,运用系统动力学对于地方政府行为下企业绿色责任承担的动力机制进行了研究,在解构资源型企业绿色责任系统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政府行为下企业产生的应对行为进行了情景模拟,并分析了不同因素对于企业绿色责任承担的影响程度,最后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琳 蒋雨轩 杨文升
资源型企业高度依赖自然资源的消耗,具有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特点,加快绿色转型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论文以地方政府和公众作为外部刚性与柔性约束的动力来源,同时考虑资源型企业“犹豫不决”的绿色转型内生动力,基于有限理性假设,构建地方政府、公众与资源型企业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并以辽宁省大连市为例进行数值仿真实证分析,以期明晰地方政府、公众与资源型企业在推动绿色转型过程中的动力来源、作用机制与稳定策略。研究结果表明:(1)外部动力方面,地方政府的奖惩力度和监管强度以及公众监督与绿色消费偏好都能推动资源型企业绿色转型;(2)内生动力方面,经济效益和竞争优势的获取能够推动资源型企业绿色转型;(3)协同动力方面,资源型企业期望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与地方政府、公众行为加强后形成的外部合力能够共同推动资源型企业绿色转型;(4)大连市资源型企业绿色转型现状是地方政府严格监管、公众积极监督、资源型企业尚未实现整体自主绿色转型。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有助于为资源型企业绿色转型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撑,推动资源型企业探寻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路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斌
当代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人类无法回避的挑战,持续损害的自然基础威胁到人类大部分的生存空间,实现削弱环境、资源冲击和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路径是企业实施绿色发展战略。首先,文章基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采用DRCCGE模型,估算了2010-2020年的潜在经济增长指标,论证了绿色经济不是简单的数量级别的调整,而是以创新为核心的内涵式经济增长;其次,文章指出了绿色创新基石是绿色需求,包括消费者导向、企业导向和社会责任导向三大绿色需求;最后,文章阐明了三大绿色需求的共同作用形成推动企业主动因应环保压力的五大动力机制,即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环境压力 绿色需求 绿色发展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韩洁 刘涛
在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绿色创新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探讨企业与政府合力发挥数字技术力量的内在驱动力显得尤为重要。以2011—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地方政府多目标治理下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的驱动效应。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了企业绿色创新,对于大规模、属于重污染行业以及位于高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地区的企业而言,其产生的驱动效应更加显著。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靶向优化”效应优化企业人才结构和管理成本,并且能够发挥“缺项补足”效应,缓释企业融资约束和信息不对称,这些都将显著提升企业绿色创新水平。更为重要的是,在数字化转型促进企业绿色创新作用中,地方政府经济增长目标和环境约束目标分别具有负向和正向调节效应,且两者存在协同调节效应,而研发创新目标尚未起到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拓展了对企业与政府互动促进数字化转型价值实现路径的分析,为实现数字技术良性发展、政府目标治理模式改善和微观主体绿色创新增效的政策取向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韩洁 刘涛
在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绿色创新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探讨企业与政府合力发挥数字技术力量的内在驱动力显得尤为重要。以2011—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地方政府多目标治理下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的驱动效应。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了企业绿色创新,对于大规模、属于重污染行业以及位于高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地区的企业而言,其产生的驱动效应更加显著。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靶向优化”效应优化企业人才结构和管理成本,并且能够发挥“缺项补足”效应,缓释企业融资约束和信息不对称,这些都将显著提升企业绿色创新水平。更为重要的是,在数字化转型促进企业绿色创新作用中,地方政府经济增长目标和环境约束目标分别具有负向和正向调节效应,且两者存在协同调节效应,而研发创新目标尚未起到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拓展了对企业与政府互动促进数字化转型价值实现路径的分析,为实现数字技术良性发展、政府目标治理模式改善和微观主体绿色创新增效的政策取向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荣贞 王森 何婷婷
为探索新常态下我国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路径,梳理了当前企业面临的绿色生产资金约束问题,以绿色供应链金融为创新发展视角,构建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供应链金融、环境保护一体化的协调发展模式。通过系统动力学模型,对绿色生产、资金支持、信息反馈等进行研究,分析不同因素对于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得出结论:绿色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长期获取高质量环境经济绩效的内部动力;同时,政府环境监督是实现企业绿色生产的外部动力;企业绿色自主创新、政府环境监督、核心企业信用担保融资及有利的金融工具共同发挥作用,有助于推动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克信 胡勇强 宋哲
绿色技术创新是企业在面对资源约束和环境约束日益增强的情况下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共赢"的关键所在。以2014—2017年资源型行业沪深A股上市的36家企业为样本,实证研究环境规制和政府支持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环境规制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之间呈先升后降的倒"U"型关系。政府创新补助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非创新补助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微弱。政府支持对环境规制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调节作用要视具体类型而定。研究表明:对于当前多数资源型企业而言,政府提高环境规制水平和政府创新补助依然有利于促进其绿色技术创新。
关键词:
绿色技术创新 环境规制 政府支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军锋
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绿色发展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途径被放在了重要位置。"绿色发展"在"十三五"期间首次写入了"五年规划",党的十九大报告有三个部分论述了"绿色发展"有关内容,全面阐述了绿色发展的时代背景、现状、理念、建设重点和目标等,成为我国未来一段时期绿色发展的行动指南,同时也为地方政府改善生态环境、引领绿色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景群 郗永勤
【目的/意义】当前我国政府面临着从传统行政向生态行政的转型。所谓生态行政,是指政府秉承生态效益优先的行政理念,依照相关法律法规,构建多元共治的生态治理体系,维持生态平衡、保证生态安全、实现生态效益的政府行为。【设计/方法】从系统学视角出发,剖析影响我国地方政府生态行政系统的动力来源,构建地方政府生态行政动力机制。【结论/发现】目前,我国地方政府生态行政动力机制运行中存在生态意识薄弱、政治压力不强、协同治理不足、信息传导低效的现实困境,通过矫正价值机制、强化制约机制、优化合作机制、完善沟通机制,推动我国地方政府生态行政发展。
关键词:
地方政府 生态行政 动力机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庞瑞芝 林婷 王群勇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基于环境绩效纳入官员政绩考核这一外生冲击,手工收集整理了285个地级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公开环境目标约束的指标数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1998—2012年中国工业企业污染排放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进行跨库匹配,从而获得企业和地方环保指标综合数据,并运用倍差法检验了地方政府环境目标约束对辖区企业污染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绿色政绩考核体系下,地方政府自主性约束行为有效推动了辖区企业污染减排,企业化学需氧量排放减少了9.0%。地方政府通过环境规制和环保补贴有效推动了辖区环境治理,企业主要通过源头治理和技术效应实现减排治污。异质性分析表明,东部地区和重污染企业实现了更多的污染减排。此外,本地提拔的官员由于地缘优势其环境治理成效更显著,年轻官员在强烈的仕途晋升激励下极大地降低了辖区企业的污染排放。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燕
文章基于区域创新系统和绿色技术创新三维作用机制的理论框架,构建了基于中国经验的工业绿色技术路径选择与地方政府行为理论。对中国14个省市区2008—2018年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欠发达地区,工业企业尤其是国有工业企业绿色发展偏好选择绿色工艺创新;每条路径都有1~2个显著相关的地方政府行为;工业企业无论选择哪条路径都需要强有力的金融信贷干预支持;财政支持行为对工业企业选择路径2和路径4已产生"挤出效应";企业内部因素与区域地理空间要素大部显著影响工业企业的绿色技术路径选择。最后给出了强化制度约束、优化环境规制行为和财政支持的政府行为、加大绿色金融创新力度、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等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燕
文章基于区域创新系统和绿色技术创新三维作用机制的理论框架,构建了基于中国经验的工业绿色技术路径选择与地方政府行为理论。对中国14个省市区2008—2018年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欠发达地区,工业企业尤其是国有工业企业绿色发展偏好选择绿色工艺创新;每条路径都有1~2个显著相关的地方政府行为;工业企业无论选择哪条路径都需要强有力的金融信贷干预支持;财政支持行为对工业企业选择路径2和路径4已产生"挤出效应";企业内部因素与区域地理空间要素大部显著影响工业企业的绿色技术路径选择。最后给出了强化制度约束、优化环境规制行为和财政支持的政府行为、加大绿色金融创新力度、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平 许玥玥
文章运用2015—2022年绿色债券发行企业的相关面板数据,从绿色债券、资本配置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三者相关性的角度进行实证研究,通过构建绿色债券与资本配置、绿色债券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的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探讨绿色债券对资本配置与环境治理的影响机制以及其作为中介变量在二者之间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绿色债券发行企业的净利率、销售毛利率对资本配置产生显著的负向作用,但净资产收益率产生显著的正向作用;绿色债券的发行规模与发行企业的资产收益率、净利率、销售毛利率对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绿色债券发行企业的净利率、销售毛利率与净资产收益率在绿色资本配置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杜剑 江美玲 杨杨
在低碳发展背景下,文章以2008—2019年我国120个城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探究地方政府监管对地区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监管显著提高了企业绿色创新水平,并且通过促进企业环保投资进而提高绿色创新水平;而分析师关注度能够增强地方政府监管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效用。此外,根据企业内外部特征进行异质性分析,发现地方政府监管对产权性质、所属行业清洁程度以及所属地区存在差异的企业绿色创新促进效应存在明显区别。因此,各地环境监管机构应充分考虑企业内外部特征而制定差异化的环境规制方式和政策,引导企业积极进行绿色创新。这为构建完善的环境监管机制,实现地区环境治理水平提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提供了基础的理论依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容志 常莉 柯镇贤 韩耀辉 赵君
目前企业CSR的研究呈现从宏观领域向员工个体感知等微观领域推进的趋势。采用问卷调查,共收集219份有效问卷。分析发现:员工社会CSR感知和环境CSR感知越匹配,员工的工作场所绿色行为水平越高;工作意义起到中介作用,员工绿色价值观发挥调节机制。研究结论有望为企业绿色发展背景下的CSR实践提供参考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集群内资源型企业绿色行为决策关键影响因素的识别研究
地方政府政绩考核压力能提升企业绿色创新绩效吗?——基于环境规制与环保补助双中介作用机制的实证检验
工业企业绿色技术路径选择与地方政府行为关系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资源型企业绿色转型监管三方演化博弈分析——基于规制治理与公众参与视角
消费者行为对制造企业绿色转型的作用机理研究——基于政府监管视角
现阶段地方政府保障房建设的动力机制研究
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政府激励机制研究——基于委托—代理关系视角
资源型企业绿色会计核算研究——以国城矿业为例
TOE框架下资源型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路径研究
系统论视角下资源型企业绿色创新障碍因子诊断——基于黄石市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