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98)
2023(12701)
2022(10701)
2021(9856)
2020(7947)
2019(18308)
2018(17697)
2017(33528)
2016(17792)
2015(20129)
2014(19857)
2013(19865)
2012(19366)
2011(18099)
2010(18221)
2009(16970)
2008(16571)
2007(14932)
2006(13827)
2005(13112)
作者
(53814)
(44707)
(44699)
(42691)
(28911)
(21520)
(20091)
(17404)
(17391)
(16059)
(15682)
(15006)
(14754)
(14574)
(14533)
(14083)
(13412)
(13083)
(13068)
(12450)
(11378)
(11035)
(11028)
(10584)
(10157)
(10079)
(9960)
(9592)
(9197)
(8961)
学科
(100506)
经济(100410)
管理(47484)
(41941)
方法(33309)
(31400)
企业(31400)
中国(30101)
数学(29418)
数学方法(29270)
地方(26386)
(22837)
业经(19425)
(18796)
(18116)
(18098)
贸易(18079)
(17480)
(16903)
(16574)
金融(16574)
地方经济(15990)
(15821)
银行(15791)
(15500)
农业(15307)
环境(14159)
(13949)
(12043)
(11752)
机构
大学(270025)
学院(267245)
(130115)
经济(127898)
研究(107433)
管理(96860)
中国(84159)
理学(81478)
理学院(80498)
管理学(79473)
管理学院(78974)
科学(60432)
(59318)
(59055)
(55361)
研究所(49646)
中心(46702)
财经(45670)
(45128)
经济学(42572)
(41744)
(40499)
北京(38940)
(38117)
经济学院(37991)
业大(35267)
农业(35191)
(34887)
师范(34493)
财经大学(33966)
基金
项目(167976)
科学(133379)
基金(125068)
研究(122534)
(110084)
国家(109239)
科学基金(92181)
社会(82531)
社会科(78471)
社会科学(78453)
基金项目(64218)
(61680)
自然(56590)
自然科(55307)
自然科学(55289)
自然科学基金(54371)
教育(54274)
(53244)
资助(52452)
编号(46074)
(42322)
(38905)
成果(38766)
重点(38472)
国家社会(36056)
发展(34655)
(34205)
(34122)
课题(33569)
教育部(33566)
期刊
(156087)
经济(156087)
研究(93079)
中国(61260)
(43167)
(42300)
学报(40658)
科学(39761)
管理(39708)
(32366)
金融(32366)
大学(31214)
学学(29474)
农业(29041)
经济研究(27259)
教育(25323)
财经(24793)
业经(22200)
技术(21646)
(21613)
问题(20153)
(18480)
世界(17658)
国际(17332)
(16227)
技术经济(14890)
统计(12692)
经济问题(12556)
经济管理(12317)
商业(12172)
共检索到4380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洪银兴  
怎样看待地方政府作用的强化?怎样看待改革开放以来地区间差距的扩大?本文作者提出了别具一格的观点:应当把地方政府的作用放到市场经济发展的特定阶段中去分析,地区间差别实际上是市场化程度的差别,而正是地方政府的有效作用推动了市场化,发展市场经济的差别在很大程度上要由地方政府的作用来说明。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完善,地方政府的市场性行为将逐步弱化。
[期刊] 改革  [作者] 郭树清  
在过去20年的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政府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这一方面因为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完全由政府主导,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也是由政府发动和推进的。此外,作为改革的目标模式,绝大多数人也认为应当采取政府发挥积极作用的市场经济体制类型。亚洲金融危机发生之...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韦东明  顾乃华  刘育杰  
推进雾霾治理、改善环境质量水平是中国构建现代化绿色经济体系的重要举措。本文采用县域数据实证分析雾霾治理对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重点考察地方政府行为对雾霾治理效应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雾霾治理对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促进效应,并通过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产生作用。雾霾治理的促进效应集中于中低发展地区、非资源型地区和中部地区。政府间策略模仿行为总体上强化了雾霾治理的促进作用,具有东部“独立促进”、中部“模仿促进”、西部“模仿无效”的区域特征;县域间产业结构相似性并未强化雾霾治理的促进作用,具有东部地区“独立促进”、中西部地区“模仿无效”的特征。县域资源错配恶化和锦标赛体制抑制了雾霾治理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何晓星  
本文着重研究以强烈扩张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中国地方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①笔者将企业经营者个人控制权理论运用于地方官员,认为官员个人控制权扩张有三条途径,而中国目前地方官员主要运用横向扩张途径以获得自我晋升。中国地方政府强烈的扩张冲动,不同于西方的地方自治和中外历史上的封建诸侯,而是产生于以下全部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在中国初期市场经济②的特定条件下,必要条件是地方官员横向扩张个人控制权特别强劲的动力,充分条件是地方资源完全的“内公外私”产权③与公共选择制度两者约束的显著失效。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晓西  
加入WTO后,中国经济发展的国际空间不断拓宽,同时,国际上对华反倾销数量也在迅速增加。这些国家对华反倾销的主要理由,就是中国属于“非市场经济国家”。这种歧视性待遇,严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单爽  
40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历经了市场化改革的启动、市场化改革的展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市场化改革初步完善、市场化改革继续深化五个阶段,我国经济的市场化改革已经在产品、劳动力、金融等市场上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产业结构、增长动力不足、政府过度干预等问题成为了我国改革和发展的阻碍力量。解决这些问题的唯一途径就是继续深化市场化改革,包括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促进政府职能从"计划管理型"向"监督服务型"转变、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等。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继瑞  
丁任重教授主编的《转型与发展:中国市场经济进程分析》已经在2003年10月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该书的出版不仅是对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进程的一个具有理论高度的深化和深刻解析,同时也是对伴随这个进程而产生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理论探索的一个总结与创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侯世英  宋良荣  
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2008-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了分权背景下财政体制和地方政府行为对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我国财政分权体制和地方政府行为分别通过社会性质量维度和经济性质量维度来影响我国经济质量水平;其中地方政府主动性行为对经济效率质量、经济结构质量、经济稳定质量具有抑制作用,而财政分权对人民生活质量、生态环保质量的提升效果明显。同时,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行为对经济质量的影响存在区域性差异性,两者对东部地区的经济性和社会性质量都展现了较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中西部地区经济性和社会性质量提升主要依赖财政分权的政策激励,地方政府主动行为对中部经济性质量和西部社会性质量具有一定抑制作用。总体来说,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行为在不同质量维度结构标准下作用不同,所以要根据不同的影响去有针对性的采取行动,以期早日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建宇  余金湘  南永清  
基于地方政府行为的视角,选取中国2008—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考察地方竞争、债务绩效及高质量发展的关系。研究发现,地方债务竞相扩张,且呈现显著的边际效用递减特征;建立空间计量模型,实证研究地方竞争对债务绩效和规模的效应,发现地方政府税收和投资竞争因“棘轮效应”和“挤出效应”均推动了债务规模的快速攀升,对经济发展质量产生负面效应;行为动机作用下,地方政府发债规模对经济发展质量呈显著的非线性特征;空间准自然实验分析结果表明,预算约束硬化在限制地方政府债务的扩张冲动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从而降低了地区财政风险。本文的研究结论将对新时期地方政府债务治理、规范地方政府行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参考。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孙尚清  陈清泰  王仕元  邓鸿勋  杨启先  塞风  魏杰  陆百甫  张卓元  李琮  严瑞珍  杨纪珂  
1994年,我国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国民经济在国家有效的宏观调控下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对外开放程度日益扩展,同期,经济改革进一步向前推进,尤其是财政、税收外汇等项改革已经取得初步成功。为了继续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本刊特邀请一批国家著名专家学者,对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加强宏观调控、抑制通货膨胀,深化改革及改善改革环境,世界经济发展及我国经济发展,农村经济发展等问题,各抒己见,并希望能以此推进对以上课题的进一步研究。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赵德馨  
本文依次考察了中国氏族社会后期以来4000多年市场关系的发展所经历的商品货币关系、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三个阶段,以及各个阶段中市场关系诸要素的演变过程与特征,证明它们在不断地向前发展;市场具有为自己扫除前进障碍的内在力量;市场经济向前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规律;中国今天的市场经济是经济运行4000多年的必然结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