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49)
- 2023(8225)
- 2022(7019)
- 2021(6300)
- 2020(5391)
- 2019(12408)
- 2018(11916)
- 2017(22882)
- 2016(12092)
- 2015(13399)
- 2014(12873)
- 2013(12876)
- 2012(12516)
- 2011(11581)
- 2010(11711)
- 2009(11069)
- 2008(10640)
- 2007(9823)
- 2006(9202)
- 2005(8635)
- 学科
- 济(73513)
- 经济(73442)
- 管理(34844)
- 业(27346)
- 方法(24072)
- 企(22824)
- 企业(22824)
- 数学(21071)
- 数学方法(20890)
- 地方(18402)
- 中国(16186)
- 财(15626)
- 学(14763)
- 地方经济(12786)
- 农(12695)
- 业经(12332)
- 制(10873)
- 融(9768)
- 金融(9767)
- 体(8714)
- 农业(8620)
- 银(8401)
- 银行(8365)
- 理论(8246)
- 和(8139)
- 行(8099)
- 贸(8099)
- 贸易(8091)
- 环境(8028)
- 经济学(7826)
- 机构
- 大学(182754)
- 学院(178566)
- 济(86170)
- 经济(84728)
- 研究(70344)
- 管理(64120)
- 理学(54779)
- 理学院(54138)
- 管理学(53148)
- 中国(52859)
- 管理学院(52810)
- 科学(41213)
- 财(40658)
- 京(38831)
- 所(36930)
- 研究所(33184)
- 农(31793)
- 财经(31186)
- 中心(29963)
- 经济学(28687)
- 经(28424)
- 江(28134)
- 业大(25823)
- 经济学院(25400)
- 院(25258)
- 北京(24924)
- 农业(24844)
- 财经大学(23240)
- 范(21897)
- 省(21721)
- 基金
- 项目(114732)
- 科学(90155)
- 基金(85735)
- 研究(79819)
- 家(76604)
- 国家(76058)
- 科学基金(63771)
- 社会(53976)
- 社会科(51178)
- 社会科学(51162)
- 基金项目(43970)
- 省(42547)
- 自然(40712)
- 自然科(39816)
- 自然科学(39799)
- 自然科学基金(39116)
- 资助(36500)
- 划(36450)
- 教育(35784)
- 编号(29025)
- 重点(26152)
- 部(25863)
- 发(25195)
- 成果(24968)
- 国家社会(23626)
- 创(22734)
- 教育部(22293)
- 科研(22019)
- 大学(21535)
- 创新(21420)
共检索到2891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祝青
本文从地方政府行为角度着手分析地方政府行为影响资本深化和经济增长的微观传导机制,并解释中国改革以来资本深化的原因及其过程中的投资效率变化,通过一个包含地方政府行为,资本深化和金融发展的动态框架分析了这种资本深化对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的影响。经验证据表明地方政府通过进入管制和信贷干预影响了资本深化路径,进而影响了投资储蓄转化机制,最终影响了经济波动,以及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宏观调控和财政改革的影响亦能在本文框架内得到较好的解释。
关键词:
资本深化 进入管制 信贷干预 资本市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猛 沈坤荣
中国经济波动可能是由多种冲击因素共同引发。本文沿着"条条块块"思路对中国经济波动冲击源进行完整的分解,研究表明,中国经济波动有大约30%的部分来源于地方政府冲击。对于地方政府冲击表现出的跨时差异和地域差异,本文从地方政府行为角度探寻了根源,并拓展了现有文献对地方政府激励的研究。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和工具变量方法,本文发现,官员腐败对地方政府短期化行为的影响具有显著性,而现有文献所强调的财税激励和政治晋升激励对地方政府短期化行为的影响并不显著。
关键词:
官员腐败 地方政府行为 宏观经济波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胡本田 王一杰
基于2007~2017年全国25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分析方法考察了政府行为、资源错配对经济波动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整体上资本错配和劳动力错配均表现出稳健的部分中介效应,即政府行为可以直接或通过资源错配间接地影响经济波动,且资源错配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呈现出"U"型特征;分区域来看,资源错配的中介效应在东、中部分别为完全中介效应和部分中介效应,在西部地区中介效应则不显著。由此提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资源配置和经济稳定间的联系也愈加紧密,政府应重视地方政策对资源要素配置的辐射效应,以便稳定经济增长。
关键词:
政府行为 资源错配 经济波动 中介效应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曙光
一、引言经济体制改革以来,随着地方经济权力的扩大和地方利益意识的增强,各个地方都把发展地区经济和增加地区收入作为主要任务和中心工作,地区经济的竞相发展和高速增长就成为中国经济运行和发展中一个具有特征性现象,东部沿海地区要追赶亚洲“四小龙”,提前进入小康;中西部地区要加快翻番,尽快摆脱落后状态。与此相适应,地区经济理论和地区经济研究也出现了初步繁荣的局面,在理论上和方法上都有不少进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虽然文章讨论的是地区经济差异,但却没有充分注意地区经济的特点以及地区经济比较和国际经济比较的区别和联系。2.虽然文章中心是讨论经济改革开始以后地区经济差异的变动趋势...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景章
经济萧条,学术界研究已多,但都不脱传统的增长周期、景气循环的理论窠臼,而本文以发达国家日本为典型案例,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立意,分析了静态社会在日本出现的可能前景,并以此反思了有关长期萧条、经济增长的主流见解。
关键词:
长期萧条 日本 静态社会 反思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姚先国 盛乐
国内外学者从发展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角度对中国和前苏联市场化改革的原因和历程进行过分析(董辅(?),2001;程恩富等,2000;杨叔进,2000;关海庭,1999;张宇,1997;樊纲,1996)。而在实践中,中国选择的是社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任寿根
当前 ,世界经济面临衰退的威胁 ,科学解释经济波动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RBC理论或方法是当代西方经济学界解释经济波动最具前沿的一种理论或方法 ,也是宏观经济分析的方向。但存在明显缺陷。本文在修正RBC模型的基础上 ,首次建立模仿行为理论模型重新解释经济波动 ,并就中国政府在防止和治理经济波动的作用进行了独特的解释 ,认为政府所起的作用是示范人作用。
关键词:
模仿行为 RBC模型 经济波动 政府作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林春 孙英杰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是助推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着力点。基于此,本文从纵向财政失衡、地方政府行为与经济波动的内在联系出发,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来论证纵向财政失衡对经济波动影响的双重作用路径。首先,从理论上阐释了纵向财政失衡对经济波动既存在直接效应(纵向财政失衡→经济波动),又存在间接效应(纵向财政失衡→地方政府行为→经济波动)。其次,从实证上采用面板联立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对纵向财政失衡、地方政府行为与经济波动的影响效应进行检验。研究发现纵向财政失衡对经济波动既具有直接效应,又具有通过地方政府行为对经济波动产生的间接效应,其中,通过地方政府干预行为产生间接正效应,而通过地方政府竞争行为产生间接负效应。最后,依据实证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启示。
关键词:
纵向财政失衡 地方政府行为 经济波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慧珺 傅春杨 王忏
本文构建包含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两地区多部门波动模型,分析了地方政府竞争机制在房产需求冲击传导和溢出中扮演的角色。研究表明:单个地区的房产需求冲击首先通过房地产部门传导至该地区财政收入,导致当地公共支出波动。在两级政府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地方政府有动机开展对公共支出和人力资本的竞争,因此,另一地区的公共支出也会同向波动,产出、消费等宏观经济变量同步受到影响,冲击带来的影响随之溢出。脉冲响应结果显示:地区间竞争的机制将可以传导和放大整体经济波动。更换居民效用函数形式、在非房地产部门引入工业用地作为生产要素等稳健性检验均不会改变结论。此外,基于现实情况,本文还在模型中引入了劳动力供给时长的内生决策、劳动力的行业间配置、央地税收分成等拓展机制,阐释了拓展机制对模型结果的影响。这一研究将为地区间竞争机制如何影响中国经济波动提供新的视角,也为推动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理查德·N.库珀 丁俊萍
本文假定美国确实有一个“新经济”,将讨论其事实根据,考察围绕“新经济”的争论和证据。探讨“新经济”的出现──如果它确实存在──可能对世界上其它地区包括亚太地区的经济产生什么影响。
关键词:
经济结构 通胀 全球经济 新经济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赵扶扬 吴立元 龚六堂
通过制度梳理和数据分析,本文认为进入21世纪以来,地方政府间的竞争程度逐步上升,这增强了地方政府参与辖区经济的程度,并对宏观经济具有深刻影响。基于这一观察,本文在DSGE框架内引入了地方政府竞争,研究了竞争对地方政府内在动机和最优行为的影响。本文模型的分析表明:第一,地方政府竞争对经济波动具有加速器效应,这一效应在传统冲击下仍具有明显的放大作用;第二,地方政府行为,诸如土地财政、政府债务、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等,不仅是地方政府竞争的结果,更是其影响经济波动的重要渠道。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甘春华
真实经济周期理论从微观出发研究宏观经济,认为经济周期的产生原因来自于经济体系之外的真实冲击,其对宏观经济波动的解释与传统凯恩斯主义波动理论观点迥异,从而对后者在宏观经济研究中的统治地位提出了挑战,并为经济研究开拓了新的思路。比较了两种理论在经济波动的原因、性质、传播机制、研究方法、模型以及政策含义等方面的差异,并评价了两种理论各自的优劣之处。
关键词:
经济周期 劳动力供给 跨期替代 总需求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徐康宁 韩剑
国际上许多研究显示,自然禀赋与一些国家的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由此形成所谓的“资源诅咒”效应。本文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区域的经济增长在长周期上也存在着“资源诅咒”效应的假说,并把它看作是地区发展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论文通过构建一个以能源资源为代表的资源丰裕度指数,重点考察我国不同省份之间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结论表明,1978—2003年我国资源丰裕的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普遍要慢于资源贫瘠的地区。对此现象,论文用“资源诅咒”的四种传导机制作出解释,同时也为我国资源丰裕地区加快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些具体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资源诅咒 经济增长 地区差距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夏芊 赵扶扬
本文在一个小国开放DSGE模型中,以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为背景,刻画了地方政府内生最优行为和中央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研究发现,地方政府为了缓解外需萎缩对辖区经济的负面影响,会提高对财政支出和地方政府债务的需求,这一过程会要求其调整土地在出让和抵押之间的配置策略以维持房价;中央政府的宏观逆周期调控政策,包括宽松货币、刺激房地产、放宽地方政府债务管制、提高土地的审批供给等,会放宽地方政府的政策空间;最终,虽然两级政府行为叠加能够极大地稳定产出负向波动,但会不可避免地放大地方政府债务、房价等方面的波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支兆华
对于乡镇企业的改制 ,一般的解释是企业内部的经营效率低下是推动政府改制的根本原因。但实际上 ,从现实观察到的却是有相当一部分地方政府对改制的态度是“靓女先嫁” ,即越是好企业越应当早出售 ,这对传统的解释是一个挑战。另一方面 ,理论界一直认为乡镇企业的大发展与政府对它的支持密不可分。但是 ,1 997年全国性的企业改制在很大程度上却又是由地方政府发起的。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的变化造成了政府行为的彻底转变呢 ?这些问题都很难在出现的理论框架中得到满意的回答。本文发展出了一个理论模型 ,从中可以看到造成上述疑问的关键是 ,原有关于乡镇企业的解释忽视了改制其实是集体经济和私营经济争夺政府资源的结果 ,...
关键词:
改制 市场化进程 政府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