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07)
2023(11186)
2022(9185)
2021(8707)
2020(7480)
2019(17259)
2018(16896)
2017(32876)
2016(17800)
2015(20180)
2014(20124)
2013(19400)
2012(17902)
2011(15940)
2010(16783)
2009(16205)
2008(15397)
2007(14073)
2006(12510)
2005(11515)
作者
(49568)
(40561)
(40274)
(38804)
(26217)
(19445)
(18676)
(15730)
(15608)
(15078)
(14009)
(13913)
(13114)
(12883)
(12787)
(12644)
(12034)
(11955)
(11746)
(11711)
(10246)
(10170)
(9864)
(9613)
(9396)
(9229)
(9164)
(8929)
(8312)
(8066)
学科
(68136)
经济(68047)
管理(53823)
(53076)
(44481)
企业(44481)
方法(33240)
数学(29465)
数学方法(28868)
(28826)
金融(28824)
(27162)
银行(27145)
(26138)
中国(25977)
(25768)
(18890)
(17117)
(17030)
财务(16979)
财务管理(16932)
企业财务(16243)
业经(15000)
理论(14180)
地方(13971)
(12696)
农业(11619)
(11465)
中国金融(11428)
(11250)
机构
学院(247141)
大学(246173)
(98720)
经济(96427)
管理(94182)
理学(79671)
理学院(78849)
管理学(77116)
管理学院(76678)
研究(76381)
中国(69940)
(54715)
(51141)
科学(44060)
财经(42002)
(38827)
中心(38261)
(38222)
(38019)
(35600)
研究所(33836)
北京(32688)
业大(32122)
(31981)
财经大学(31487)
经济学(31100)
(30437)
师范(30127)
经济学院(28145)
(27764)
基金
项目(155254)
科学(121619)
研究(115348)
基金(112519)
(96490)
国家(95688)
科学基金(82797)
社会(72547)
社会科(68827)
社会科学(68802)
(60502)
基金项目(58225)
教育(54500)
自然(53125)
自然科(51981)
自然科学(51967)
自然科学基金(51060)
(50403)
资助(48695)
编号(47894)
成果(40404)
重点(34828)
(34478)
课题(33099)
(32297)
(31567)
(30406)
教育部(30316)
创新(30190)
大学(30185)
期刊
(109398)
经济(109398)
研究(77814)
中国(51743)
(45429)
(44307)
金融(44307)
管理(35032)
学报(34873)
(32603)
科学(32079)
教育(27985)
大学(27648)
学学(26021)
技术(22424)
财经(21258)
农业(20720)
(17925)
经济研究(17097)
业经(16675)
问题(13523)
统计(13392)
财会(13052)
理论(12842)
(12113)
技术经济(12086)
(11667)
实践(11637)
(11637)
(11562)
共检索到3859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宇  刘勇  
近年来,随着金融创新步伐的不断加快,新的融资模式不断涌现,其中,以收益权作为投资标的的金融产品种类日益繁多,并被广泛运用于地方政府融资领域。这种依托于证信合作开展的收益权投资,在监管政策不断收紧的情况下,成为地方政府融资替代传统银行信贷的一种新渠道。收益权投资规模大幅增长,尤其一些不规范收益权投资行为大量发生的同时,也积聚了金融风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美文  
地方融资平台在拉动地方经济回暖和解决城市投资建设资金短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着很多弊端,隐藏着一系列的财政、金融与经济风险。文章通过分析地方融资平台运行中潜藏的各类风险,进而提出防范与化解这些风险的应对措施,优化地方政府的投融资行为,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傅建源  
本文基于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快速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在地方政府融资背后隐藏着地方政府和地方经济发展的体制问题、地方政府的财权和事权关系问题、地方政府融资渠道建设问题、地方政府资信状况信息披露问题及银政关系问题,并提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范盱阳  王海明  刘西明  
2008年以来,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政府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推出了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地方政府随之提出了总额高达24万亿的投资计划。地方政府有限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成海燕  王凯  刘国艳  
根据2011年国家审计署审计报告,截至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为10.7万亿元。近两年,在相关部门加强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管理的大背景下,地方政府性债务快速上升的势头得到了有效控制,估计2011年和2012年地方政府性债务增长速度不会超过10%。如果按照2010年地方政府性债务增速9%测算,截至2012年底,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竹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下,地方政府融资不仅需要认识到新常态下的变化,更应逐步适应新常态,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调整和创新融资模式,促进和深化本地区的投融资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增强投融资的内生动力和长远后劲。一、地方政府融资模式(一)举借债务。地方政府举债是指地方政府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姚凤阁  温红梅  
近年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通过大规模举债融资,为地方经济发展筹集资金,加强了区域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及后危机时期的经济稳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也出现了债务融资规模急剧扩大,运作不够规范,各类风险加剧,有效监管缺乏等典型问题。在分析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状态及运作状态基础上,明确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性质和定位,加强风险控制和监管,采取措施规范发展,使其更好地为经济长期稳定发展服务。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林婷婷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解决政府投资项目资金配套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但由于缺乏监管,融资平台本身运作不规范,融资过程中存在融资渠道单一、过度依赖商业银行信贷、过度依赖土地财政以及过度依赖政府担保等问题,使融资平台在发挥作用的同时承担着较大的风险。本文针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面临的风险,提出地方政府债务资产证券化、规范融资平台运作等风险防范机制。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薛菁  
我国现阶段的体制特征和所处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催生了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它的无序发展将会引发地方财政风险,但这种风险不是必然发生,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可控程度会随着融资平台资金使用方向和效率的不同、融资平台的行政层级的不同、融资平台所处地区经济状况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在整治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时必须考虑这些客观的不同因素,有区别地进行科学规范,既要防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规模增长过快的风险,又要保证合规的融资平台公司的正常经营。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郝绮丽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在对加强地方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又因其运行所带来的风险问题,而备受各界关注。本文分析平台贷款的现状,从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法律风险、政策风险等角度剖析了平台贷款可能给商业银行带来的金融风险。从新增及存量平台贷款等角度提出了防范平台贷款风险的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谌莉  刘思敏  
近年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为促进改善民生,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支持地方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融资平台公司存在的举债融资规模迅速膨胀,运作不够规范等问题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进一步加强对融资平台公司的管理,防范风险,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课题。笔者从加强融资平台公司的管理,建立规范合理的债务管理及风险预警机制,建立透明规范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和完善的外部监督制约机制四个方面探讨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风险防范途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炳才  田青  李峰  
近一年来,为应对金融危机,各地加大了对城市和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以下简称融资平台)迅速发展,贷款规模快速增加,其中的风险值得关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姚建军  
近年来,地方政府借助于融资平台,实施了大量基础设施项目,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银行通过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获得了较高的综合收益,实现了商业利益和社会责任的统一。同时,也应该看到,由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投融资规模大,借款期限长,风险具有隐蔽性,且贷款往往来自多家银行,单个银行难以通过信贷审查控制风险,一旦发生违约,波及面甚广,存在着较高的系统性风险。当前,银行必须加强认识,重点防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韦鸿  
2009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贷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地方政府设立合规的融资平台,吸引和激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央投资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政府组建投融资平台,拓宽中央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