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95)
- 2023(6511)
- 2022(5482)
- 2021(4864)
- 2020(3807)
- 2019(8613)
- 2018(8381)
- 2017(15880)
- 2016(8568)
- 2015(9474)
- 2014(9390)
- 2013(9467)
- 2012(9313)
- 2011(8633)
- 2010(8867)
- 2009(8121)
- 2008(7952)
- 2007(7423)
- 2006(6825)
- 2005(6565)
- 学科
- 济(41842)
- 经济(41796)
- 管理(24265)
- 业(21174)
- 地方(17810)
- 中国(16148)
- 企(15251)
- 企业(15251)
- 农(12541)
- 财(11700)
- 业经(10578)
- 地方经济(9758)
- 方法(9090)
- 融(8984)
- 金融(8984)
- 发(8954)
- 银(8748)
- 银行(8740)
- 农业(8725)
- 行(8515)
- 制(8350)
- 家(7860)
- 国家(7583)
- 数学(7459)
- 数学方法(7420)
- 环境(7317)
- 财政(6698)
- 发展(6676)
- 展(6657)
- 学(6621)
- 机构
- 学院(121773)
- 大学(118543)
- 济(52623)
- 经济(51459)
- 研究(48120)
- 管理(42799)
- 中国(38375)
- 理学(34814)
- 理学院(34358)
- 管理学(33940)
- 管理学院(33689)
- 财(28327)
- 科学(27524)
- 京(26536)
- 所(24926)
- 研究所(21851)
- 中心(21708)
- 江(20604)
- 农(19984)
- 财经(19980)
- 经(17991)
- 范(17797)
- 北京(17733)
- 师范(17630)
- 院(17348)
- 州(17005)
- 省(16418)
- 经济学(16038)
- 农业(15100)
- 业大(14959)
- 基金
- 项目(72452)
- 研究(57205)
- 科学(56771)
- 基金(49949)
- 家(42579)
- 国家(42151)
- 社会(36470)
- 科学基金(35616)
- 社会科(34625)
- 社会科学(34620)
- 省(29920)
- 基金项目(25757)
- 教育(24940)
- 划(24439)
- 编号(23679)
- 发(22654)
- 成果(20552)
- 资助(20085)
- 自然(19988)
- 自然科(19442)
- 自然科学(19439)
- 自然科学基金(19069)
- 发展(18744)
- 展(18400)
- 课题(17830)
- 重点(16625)
- 部(15447)
- 创(15182)
- 性(14946)
- 国家社会(14910)
共检索到2122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肖琼 钟帅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地方政府自行发债,也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地方政府债券,因为"自行"并不意味着"自主"放眼国际,欧债危机逐步升级,欧洲各国政府紧缩财政,种种迹象让人们对政府发债融资产生了畏惧心理。在"谈政府债色变"的国际大背景下,我国却开始试点地方政府自行发债,由此,地方政府发债的必要性以及如何保证我国地方政府债券持续健康发展而不重蹈欧洲的覆辙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邓小莲
我国的《预算法》和《担保法》对地方政府的举债行为有着较为严格的限制,但各级地方政府想方设法进行变相举债的现象仍十分普遍。为了增强政府债务的公开透明性,促进各级政府债务的显性化管理,探索进一步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宏婧 张雅青 孙钰涛
本文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了偿债能力、经济实力和财政透明度三个指标,以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的江西省为例,通过SPSS软件分别对其偿债能力和经济实力进行了因子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初步形成了评价偿债能力的指标体系,明确了地方政府自行发债的必要性,并对我国其他省份欠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自行发债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地方政府 自行发债 能力评价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闫屹 张明阳
2011年我国允许上海、浙江、广东、深圳地方政府自行发行债券。虽然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有很多好处,但其潜在的风险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对我国地方政府自行发债与传统举债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重点剖析地方政府债券存在的风险,并据此提出对我国地方债监管与风险控制的建议。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自行发债 风险 控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国刚 杨涛
四省市自行发债所获得的资金可用于地方财政的经常性支出项目、转移支付,也可用于投资等,但与清偿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并不是一回事2011年10月20日财政部的一个公告拉开了上海、浙江、广东和深圳四省市发行地方政府财政债券的序幕。如何认识地方政府财政自行发债这一新的现象,需要厘清一系列相关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莹莹
地方政府债券是地方政府以信用为担保、通过承担到期还本付息责任来筹集资金的一种债务凭证。其安全性较高,投资者购买地方债券所获得的利息收入一般都免缴所得税,对投资者有很强的吸引力。但发行地方债存在一定风险,缺乏一个良好的地方债管理体系,会使地方政府陷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邓子基 范玉洁
地方政府自行发债具备其理论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也逐步具备了自行发债的条件。中央决定开展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对于化解地方政府债务危机和完善我国的财税体制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这其中也存在一些潜在问题,比如监督机制不完善、隐性债务规模巨大等。合理确定地方债的发债规模,科学编制地方债的使用计划以及完善地方债的信息披露与监督机制,将有利于构建我国良好的地方债管理体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治国
本文构建了单期下考虑地方政府隐匿信息时,存在中央政府隐性担保的最优监管契约模型,结果表明,单期下,显示原理(Revelation Principle)是可以被激励契约促成的;进一步地,本文以单期模型为基准,构建了两期下的最优监管契约模型,结果表明,重复博弈下,存在高收入地方政府的策略均衡使得中央政府能够实现分离均衡的惩罚范围相比单期模型有所扩大。也就是说,声誉效应确实促进了逆向选择减弱,因此,中央政府只需要更小的惩罚力度,就能促使地方政府报告真实类型,信息的充分披露对整个社会的福利也是有促进作用的。
关键词:
地方债 隐匿信息 最优监管契约 声誉效应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志扬
我国的地方政府已经累积了较大数额的债务,地方政府债务的形成有着各种原因。本文认为在短期内,地方政府自行发行债券是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有效方式。地方政府自行发行债券必须加以管理,完善其相关制度,因此应深化财税管理体制改革;编制地方政府债务预算;修改现行的《预算法》;由中央财政部门对地方政府自行发行债券进行监督管理;明确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对象;建立地方政府自行发行债券形成债务的约束和监督机制。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自行发行债券 必要性 管理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怡西
地方政府债券既是金融市场的投资产品,又是地方政府的融资工具,具有金融领域和财政领域的双重风险。本文在考察广东省政府自行发债的风险现状和法制障碍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和完善相关风险防范机制的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霍志辉
近年来,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的过程中,地方政府性债务也快速增长,尽管我国政府性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也存在部分风险隐患,比如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方式不透明、不规范,以及缺少监督导致债务快速增长,潜藏的风险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透明规范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允许地方政府通过发债等多种方式拓宽城市建设融资渠道",开明路、堵暗道将是解决目前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重要途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白彦锋 李然
债务发行机制是财政体制中重要的一环,在保持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我国,政府性债务多年来一直由中央全权负责,直到最近几年,中央政府打破以往多年的禁锢,开始进行对地方债的政策探索和规模试行。这其中政策转变的原因需要分别从中央和地方两个不同的视角进行分析。地方债的出现的确能够产生众多有利的影响,这是财政体制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当今社会背景下,西方的债务危机愈演愈烈,而对于走在经济上坡路的中国,很多地方政府面临着融资需求巨大、地方债务积压严重的局面,存在不少隐性风险。以下将从三个方面简单分析我国政府试点地方自主发债的历史背景、推动转变的原因以及对于今后地方债发展前景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
地方自主发债 地方融资 政府间财政关系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郑洁 仲熠辉 左翎
地方政府自主发债是一个涵盖法律、财政、金融、社会等诸多领域改革的系统工程,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重要杠杆,也是《预算法》修订施行后的一个新鲜事物。作为一种市场化的融资工具,地方政府自主发债有助于缓解地方政府的举债压力,使融资更加规范;降低了融资成本,提高了地方政府负债的可持续性;完善财政分权体制,彰显了财政效率特征。但当前,地方政府自主发债在发行规模、市场定价、信息披露、债券评级以及违约责任等方面与市场化的融资机制尚存差距,隐藏着一定的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本文由此出发展开研究,探讨了我国地方政府自
关键词:
自主发债 市场风险 信用风险 公共风险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郑洁 仲熠辉 左翎
地方政府自主发债是一个涵盖法律、财政、金融、社会等诸多领域改革的系统工程,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重要杠杆,也是《预算法》修订施行后的一个新鲜事物。作为一种市场化的融资工具,地方政府自主发债有助于缓解地方政府的举债压力,使融资更加规范;降低了融资成本,提高了地方政府负债的可持续性;完善财政分权体制,彰显了财政效率特征。但当前,地方政府自主发债在发行规模、市场定价、信息披露、债券评级以及违约责任等方面与市场化的融资机制尚存差距,隐藏着一定的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本文由此出发展开研究,探讨了我国地方政府自主发债面临的风险及其治理路径选择。
关键词:
自主发债 市场风险 信用风险 公共风险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周鹏
在2008年爆发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为了应对危机,启动了地方政府发行债券的破冰之旅。文章围绕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规模问题,通过建立KMV模型对某省发行债券的规模及违约风险进行了测算,并提出了关于我国地方政府债券规模控制及不同地区风险评估的一些构想。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券 发行规模 KMV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