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45)
2023(3952)
2022(3250)
2021(3123)
2020(2690)
2019(5845)
2018(5670)
2017(11119)
2016(5995)
2015(6332)
2014(6092)
2013(5776)
2012(5372)
2011(4690)
2010(4845)
2009(4791)
2008(4621)
2007(4250)
2006(3535)
2005(3360)
作者
(14790)
(12124)
(12012)
(11564)
(7819)
(5709)
(5709)
(4739)
(4706)
(4498)
(4211)
(4099)
(3948)
(3894)
(3745)
(3732)
(3684)
(3558)
(3463)
(3381)
(3105)
(2855)
(2822)
(2796)
(2741)
(2713)
(2655)
(2639)
(2434)
(2354)
学科
(18107)
经济(18083)
管理(16953)
(16147)
(11540)
企业(11540)
(10727)
保险(10636)
(9843)
方法(8523)
中国(8074)
数学(7654)
数学方法(7593)
(7129)
银行(7128)
(6686)
(6676)
(6392)
国家(6265)
(6017)
金融(6017)
财政(5100)
(4838)
(4591)
财务(4587)
财务管理(4562)
(4428)
各种(4380)
企业财务(4358)
类型(4311)
机构
学院(74816)
大学(74579)
(31291)
经济(30587)
管理(29602)
中国(24869)
理学(24387)
理学院(24182)
管理学(23856)
管理学院(23703)
研究(22411)
(21123)
财经(15511)
(15195)
(14178)
中心(12515)
(11846)
财经大学(11806)
(11759)
科学(11389)
银行(11338)
(11117)
金融(10936)
(10731)
(10327)
经济学(10242)
北京(9789)
(9714)
(9686)
人民(9544)
基金
项目(47054)
科学(37338)
研究(36378)
基金(35169)
(29381)
国家(29129)
科学基金(25641)
社会(23928)
社会科(22668)
社会科学(22662)
基金项目(18169)
(17499)
教育(16345)
自然(15725)
自然科(15394)
自然科学(15390)
自然科学基金(15121)
资助(14936)
编号(14913)
(14587)
成果(12448)
(10740)
(10376)
重点(10181)
(10062)
国家社会(10050)
课题(9918)
教育部(9757)
(9660)
项目编号(9603)
期刊
(34323)
经济(34323)
研究(28898)
(20403)
金融(20403)
(17083)
中国(14589)
管理(9646)
(8929)
学报(8417)
科学(8023)
财经(7671)
大学(7096)
学学(6802)
(6267)
经济研究(5823)
教育(5585)
理论(5050)
农业(5043)
业经(4800)
技术(4732)
实践(4618)
(4618)
财会(4386)
保险(4299)
(4299)
问题(3891)
会计(3803)
(3751)
国际(3494)
共检索到1214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苏阳  
2009年上半年,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背景下,全国新增信贷投放7.37万亿元,其中绝大部分都密集投向了地方政府背景的投资项目,各地政府也纷纷组建各种投融资平台机构及政府融资中介机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廖福辉  
在追求地方经济增长惯性作用下,部分地方政府通过各级政府融资平台及其他政府背景类企业绕道开展大规模融资情况仍然存在。尤其部分三、四线城市在近年来推进棚户区改造、各类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举债规模进一步上升。本文对某三线城市进行调研,了解掌握当地政府背景类企业在当地银行机构信贷规模、结构以及期限分布等情况,分析地方政府背景类贷款存在的问题和相关风险隐患,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凌华  唐弟良  顾军  
各级地方政府采取多种方式设立的政府性公司,进行大量的债务融资活动用以进行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项目的建设。由于地方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和融资管理制度的缺陷、商业银行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认识上的偏差、以及宏观调控政策的直接影响,此类公司化运作的政府性贷款风险已经成为当前银行业信贷风险的突出问题。本文以嘉兴市为例,揭示了公司化运作的地方政府贷款的风险和产生风险的原因,并从地方政府和商业银行两个层面提出了规范地方政府融资行为,加强政府性公司的信贷管理,防范和化解公司化运作的地方政府信贷风险的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晓明  
近年来,银行贷款成为景德镇市辖内各级政府融资平台的主要筹资渠道。"财政信贷化"存在着抵押担保资产不足、行政干预过多、运作不透明、信息不对称、一定程度挤压民间投资等问题,这些潜在的风险隐忧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运行造成威胁,亟需采取相应对策加以防范。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段振文  张雪莲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风险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监管部门的重视,风险特征有法律及合规性风险、政府信用风险、政策性风险、流动性风险、贷款集中度风险、结构性风险等六大类风险。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郝绮丽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在对加强地方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又因其运行所带来的风险问题,而备受各界关注。本文分析平台贷款的现状,从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法律风险、政策风险等角度剖析了平台贷款可能给商业银行带来的金融风险。从新增及存量平台贷款等角度提出了防范平台贷款风险的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左才平  
从2008年下半年至2009年底,国家推出了一系列的经济强刺激计划,包括两年"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10大产业振兴计划等,并配套了极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去年新增人民币贷款9.59万亿元。大量的财政和货币资源落到了大型国企和地方政府的各种项目上,不少地方政府甚至把10年后的项目都提前实施。地方政府的过高债务和国企资金的泛滥已经演变为一个颇为严重的问题,如果在数年后地方债务无法偿还和国企效率低下,遭受打击最大的将是国内的银行业。本文试图从中引发对银行风险管理机制建设关注,及早应对风险。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张光华  
2010年开展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清理规范工作以来,各地平台贷款高速增长的态势得到有效遏制,根据对全国平台贷款数据的压力测试以及对东北某省数据的调查分析,全国平台贷款的风险在总体上是可控的,但因平台贷款形成机制的特殊性,使得表面平静的平台贷款背后中仍隐藏了很多风险点。只有从改革财税分配体制、抑制地方政府投融资冲动、推动地方融资模式创新角度出发,在平台贷款的风险监管和治理中引导政府部门、监管机构和金融机构形成合力,才能真正化解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段振文  张雪莲  
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描述,指出现有的研究对风险的产生原因没有从管理和制度层面分析,风险因素集中在政府财政状况和政府债务状况上,对平台公司和项目的具体研究较少,缺乏严格的数量分析。最后提出了未来的研究重点。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尹兆君  
2009年以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迅速发展,在刺激经济回升和应对金融危机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出现了平台贷款规模增长过快、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形成了一定的财政金融风险隐患。为此,各商业银行于2010年6月起开始推进平台贷款的治理整顿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平台贷款风险整体可控。但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总量仍然偏大,部分地区风险突出,相关风险仍不容忽视。为进一步强化平台贷款风险管理,应多管齐下,着力于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明确地方政府发债权力,拓宽地方政府融资来源,加强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规范,强化金融监管等。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费玉娥  孙洋  
目前,银行整体保持稳健运行态势,但信贷发展的长期性、集中性特质,使其风险暴露有一定的时滞性。特别是应对危机过程中激增的信贷风险已凸现,其中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隐患巨大。本文针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的现状,分析了地方政府过度举债担保,而银行在利益驱使下盲目跟进,信贷风险集聚和放大的现实,进而提出了化解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的举措。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申博文  
土地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以土地为担保标的物或者明确以土地出让收入作为还款来源的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存在诸多风险。本文对贷款风险及成因进行分析,探讨缓释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姚建军  
近年来,地方政府借助于融资平台,实施了大量基础设施项目,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银行通过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获得了较高的综合收益,实现了商业利益和社会责任的统一。同时,也应该看到,由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投融资规模大,借款期限长,风险具有隐蔽性,且贷款往往来自多家银行,单个银行难以通过信贷审查控制风险,一旦发生违约,波及面甚广,存在着较高的系统性风险。当前,银行必须加强认识,重点防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