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63)
2023(16183)
2022(13737)
2021(12954)
2020(10774)
2019(24357)
2018(23997)
2017(46274)
2016(24786)
2015(27385)
2014(26648)
2013(25957)
2012(23509)
2011(20809)
2010(20940)
2009(19684)
2008(18364)
2007(16101)
2006(13964)
2005(12142)
作者
(66238)
(54405)
(54181)
(51459)
(34719)
(26032)
(24675)
(21126)
(20660)
(19534)
(18597)
(18196)
(17105)
(16981)
(16875)
(16714)
(16148)
(15997)
(15632)
(15467)
(13333)
(13262)
(13020)
(12451)
(12348)
(12107)
(12103)
(12008)
(10859)
(10693)
学科
(88531)
经济(88435)
管理(79508)
(74916)
(65947)
企业(65947)
方法(39088)
数学(33106)
数学方法(32737)
(32298)
中国(30364)
(27671)
金融(27669)
(26514)
银行(26477)
(25371)
(23345)
业经(22804)
(21582)
财务(21515)
财务管理(21467)
地方(20838)
(20511)
企业财务(20496)
技术(19997)
(18038)
理论(17353)
农业(15913)
(15817)
贸易(15800)
机构
学院(328041)
大学(326738)
管理(132781)
(128856)
经济(125962)
理学(114850)
理学院(113671)
管理学(111872)
管理学院(111263)
研究(104354)
中国(84740)
(68209)
(64794)
科学(62494)
财经(50481)
(50380)
中心(49727)
(47752)
(45915)
(45774)
研究所(45462)
业大(45114)
北京(42937)
(42181)
师范(41827)
(39705)
经济学(38819)
(38248)
财经大学(37708)
农业(35525)
基金
项目(224473)
科学(177611)
研究(169338)
基金(162157)
(139034)
国家(137826)
科学基金(120228)
社会(106874)
社会科(101372)
社会科学(101347)
(89113)
基金项目(86346)
教育(77570)
自然(76441)
自然科(74693)
自然科学(74678)
(73624)
自然科学基金(73337)
编号(70103)
资助(65393)
成果(57072)
(50988)
重点(49692)
(48851)
(47900)
课题(47764)
创新(46856)
项目编号(44596)
国家社会(43464)
教育部(42738)
期刊
(139735)
经济(139735)
研究(99449)
中国(65218)
(52896)
管理(49385)
学报(46715)
科学(43685)
(41980)
金融(41980)
(41529)
教育(39504)
大学(35932)
学学(33666)
农业(28351)
技术(28081)
财经(24353)
业经(23398)
经济研究(22819)
(20701)
图书(17430)
科技(16901)
问题(16888)
理论(16785)
财会(15683)
技术经济(15613)
实践(15443)
(15443)
现代(14839)
(14655)
共检索到4867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盛虎  刘青  
随着经济增长,地方政府的职能由经济发展向经济发展与社会福利并重转变,导致政府财政支出压力增大。因此,创新生产与供应过程分离的多元化公共产品生产主体成为必然。数据分析表明,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背景下,我国地方政府职能转型后,经济发展和民生服务的支出不断增加,然而财政收入却没有协同增长,反而形成日益扩大的收支缺口,致使地方政府产生了大量债务,并造成了经济发展的系统性风险。通过对中央政府各部委出台的相关文件的梳理,结合公共产品供给理论,构建出我国地方政府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多元化的融资创新模型。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熊花  
近年来来,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在持下,我国文化产业迅猛发展我国发展,日益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产业,但也存在文化产业政策体系有待完善、结构欠合理、高端人才缺乏、法律法规不够健全等突出问题。其深层原因是政府干预过多,未能充分发挥市场对文化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因此,要在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强化政府对文化产业的规划、引导、服务及监管职能,应通过构建完善的产业政策体系、调整文化产业结构、搭建各类服务平台、加强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等方式,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力和政府引导力的互补作用作用,共同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鲁玉秀  
2015年《新预算法》的实施,开启了地方政府债券化融资的步伐。目前,我国地方政府面临从"债务融资"到"债券融资"的过渡期,如何消化吸收大量的存量债务,以及如何规范化管理债券融资,做好存量债务置换,避免形成投资冲动下的更大负债,是地方政府亟需解决的问题。建议从改革财税体制,完善"市场"化债券融资机制,积极引导市场力量参与公共投资等方面着手,规范化管理地方政府债务,有效化解债务风险。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封北麟  
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发展、地方政府债务膨胀与地区城市化、工业化发展,三者之间存在一个紧密的因果循环。地区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在地方政府财力增长有限和体制法律约束下,催生了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出现,为地方政府借用银行资金和资本市场融资,推动地区城市建设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郑洁  袁洋  李国豪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地方政府债务对企业创新的影响需要充分考虑企业融资约束的制约。基于此,本文基于2009-2019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模型检验地方政府债务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以及企业融资约束对二者关系的作用机制。基准回归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债务对企业创新有显著负向影响,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越大,越可能抑制企业创新。门槛回归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债务对企业创新有显著且单一的门槛效应。在门槛值以内,地方政府债务能够促进企业创新;一旦超过门槛值,则会抑制企业创新。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债务显著提升了企业融资成本,其通过企业融资约束抑制企业创新。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债务对非国有企业、小企业和东部企业创新的负向影响更明显。以上结论既可以为理解地方政府债务在企业创新中的作用提供新的视角,也可以为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和促进企业创新等提供参考。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卫  李文兴  
本文对我国地方政府土地融资模式进行分析,并对我国现存的土地债务进行了规模和结构上的分析。本文研究发现,我国土地债务规模存在过度依赖土地财政收入以及债务不透明程度加剧的问题。基于此,文章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期政府加强债务管理,降低融资成本,并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规范地方政府融资》课题组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林力  张自力  
韩国地方政府自治改革所引致的地方政府融资需求,成为促进该国市政债务市场发展的直接原因。韩国中央政府长期以来的主导作用形成了对该市场巨大的影响与控制力。债务融资渠道单一、大量“隐性债务”支付风险、监控基础设施不完善、缺乏相应的问责制度和破产保护机制缺失等问题在现阶段仍然困扰着市场的顺利发展。韩国的实践经验对规范中国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市场建设给予了有益启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淑娟  
我国地方政府竞争不同于国外联邦分权体制下的地方政府竞争。中国式分权下地方政府的竞争是投资驱动型的竞争,竞争的实质是资金的竞争。以中央政府满意和地方经济控制权为利益函数的地方政府更重视短期性的、显性的经济增长,这就异化了地方政府的融资行为。地方政府并不把依靠培养税基而增加的税收作为重要的资金来源,而是首选债务融资。地方政府的这种融资需求在政府垄断金融资源的情况下得以实现,并不断膨胀。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曹洪华  李艳  彭邦文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增加对地方经济发展及民生建设进行推动,但依旧隐藏着较大的债务风险。为确保地方政府更好将债务转型加快城镇化建设,针对目前地方政府债务情况推出新型融资模式,即PPP模式。本文主要通过分析PPP融资对其存在的特点及优势进行探讨,并根据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进行创新,确保实现PPP融资方式的最优化。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熊虎  沈坤荣  
本文基于地方政府债务来源、投向及偿债依赖三个方面分析了地方政府举债行为影响技术创新的理论机制,并利用2010—2016年30个省份的宏观数据以及1 296个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实证考察地方政府债务对创新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样本期内,地方政府过度负债显著挤出了地区整体和企业个体的技术创新产出。中介效应检验表明,地方政府过度负债降低了企业信贷资金的可得性,加剧了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进而挤出了创新活动;地方政府债务膨胀增加了基础设施投资,过度的基础设施投资产生了挤出效应,从而抑制了创新活动;但没有证据表明地方政府债务激增会通过扭曲企业投资对创新活动产生挤出效应。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钟培武  
从公共财政建设的视角,指出我国当前以融资平台公司为主的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在规模、结构和市场信用等方面存在的潜在风险,分析了城镇化进程中的政府职能,对地方政府的行政考核财税制度安排和债务融资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加强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完善科学的行政考核体系以及构建正式的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制度等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娟娟  
我国地方政府融资的动因是多方面的,如分税制与城市化进程中的公共物品供给,发展型财税政策的实施等,使其面临严峻的财政压力,债务融资成为当前地方政府融资的主要方式。但过度负债、缺乏制度性的设计、对土地财政的严重依赖等问题日益突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应包括地方债务的显性化与透明化,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的改革,规范和完善融资平台建设,探索地方债的发行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蕴  胡金瑛  徐策  
尽管我国预算法禁止地方政府融资,但面对不断加快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地方政府只能采取迂回策略,通过组成各种城投公司等各类机构为地方政府筹集资金,现行以银行贷款为主的地方政府融资格局,面临加大财政与银行风险的难题,迫切需要改变。"城投债"作为标准化的债务性融资方式,需要认识到其存在的合理性,尽快给予其合法的地位,使其发挥更大作用。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基于"十二五"时期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考虑,"城投债"要向项目收益债券引导,以便更好地满足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需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