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042)
2023(18882)
2022(15957)
2021(15030)
2020(12425)
2019(28618)
2018(28095)
2017(54584)
2016(28950)
2015(32428)
2014(32095)
2013(31515)
2012(28583)
2011(25635)
2010(25865)
2009(24260)
2008(22768)
2007(20139)
2006(17801)
2005(15545)
作者
(80583)
(67305)
(66441)
(63511)
(42415)
(32201)
(30311)
(26330)
(25510)
(23765)
(22900)
(22553)
(20905)
(20811)
(20679)
(20544)
(19761)
(19651)
(19284)
(19121)
(16410)
(16372)
(16340)
(15547)
(15132)
(15057)
(14822)
(14702)
(13480)
(13288)
学科
(116160)
经济(116034)
(87512)
管理(84393)
(66133)
企业(66133)
(52168)
方法(51499)
数学(44484)
数学方法(43907)
农业(34773)
中国(33705)
(32686)
业经(30491)
(29249)
金融(29247)
(28210)
银行(28173)
(27072)
(26660)
地方(25572)
(23999)
环境(21734)
(20288)
贸易(20274)
(20091)
理论(20066)
财务(20014)
财务管理(19969)
(19718)
机构
学院(404220)
大学(401976)
(163640)
管理(162308)
经济(160103)
理学(141345)
理学院(139914)
管理学(137513)
管理学院(136782)
研究(129913)
中国(105933)
(83520)
科学(78964)
(76096)
(75790)
中心(63337)
(62946)
业大(62408)
财经(60980)
(58428)
农业(57857)
研究所(57323)
(55746)
(52167)
北京(52062)
师范(51735)
经济学(49651)
(48248)
(46787)
财经大学(45429)
基金
项目(279588)
科学(220882)
研究(207551)
基金(203757)
(176071)
国家(174561)
科学基金(151414)
社会(132700)
社会科(125577)
社会科学(125544)
(109265)
基金项目(108330)
自然(96775)
自然科(94459)
自然科学(94440)
教育(94100)
自然科学基金(92721)
(90673)
编号(85506)
资助(82919)
成果(68193)
重点(62086)
(61922)
(59895)
(58031)
课题(57383)
国家社会(54908)
创新(54101)
教育部(53404)
科研(53266)
期刊
(178119)
经济(178119)
研究(116243)
中国(75682)
(75407)
学报(61620)
(58404)
科学(57184)
管理(54777)
(51331)
金融(51331)
农业(50493)
大学(48590)
学学(46141)
教育(40772)
业经(33951)
技术(33673)
财经(29332)
经济研究(26293)
(24992)
问题(24125)
(23421)
(20553)
理论(19821)
图书(19088)
科技(18851)
技术经济(18496)
资源(18227)
实践(18168)
(18168)
共检索到5889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彬彬  
一直以来,地方政府对农村信用社经营的行政干预备受诟病。但近年来山东省多家县(市)政府采取土地置换甚至直接购买的方式帮助当地农村信用社处置不良贷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其主要原因:一是本轮农村信用社改革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信用社的历史遗留问题,使地方政府无法再借机对其进行干预,且有帮助农村信用社处置新增不良资产的压力;二是银行对金融生态环境高度重视,区域不良率过高将直接导致贷款投放受限,地方政府有及时置换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改善地方金融生态环境的动力。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信见  
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以长岛农村信用社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与化解不良贷款为案例,分析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在银行与农户、农村中小企业建立信用关系过程中所发挥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基于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信用制度安排,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农村金融市场普遍存在银行与农户、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问题,不仅有效缓解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而且促进了农信社不良贷款的化解,成功走出了一条"农社"双赢之路。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大蓉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新民  李玉强  王培勋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于建刚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现状和成因 ,指出农信社的巨额不良贷款是几十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形态变迁所直接或间接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的反映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农信社化解不良贷款的思路和对策 :一是要按照现代商业银行的理念来规范自身的经营管理行为 ;二是要在政策、操作与核销层面形成化解不良贷款的机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薛建选   李岗岭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马英文  李树人  
本文分析了经济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在现实处置不良资产过程中形成的五大矛盾,从法律、经济、金融等角度,提出了解决当前农村信用社化解不良资产问题以及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意见建议和方法、途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莉  彭志强  
对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实施分账管理,有利于盘活不良资产,有效控制新增不良贷款。在具体操作中,要进行专职管理,同时做好分账管理的规范运作。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吕莉萍  
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农村信用社近年来存在巨额不良贷款,给农村金额带来较大的风险隐患,从而削弱了农村信用社的支农作用。因此,政府和农村信用社必须通过一系列改革和管理,以有效治理和处置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促进农村信用社健康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黎昌贵  龙长安  
贷款是农村信用社最主要的生息资产,也是农村信用社最主要的利润来源。这种单一的资产结构决定了贷款质量成为影响农村信用社经营安全的重要因素。从我国农村信用社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正是由于不良资产的大量存在才造成许多农村信用社经营困难、濒临破产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惠春  曹青  李谷成  
本文基于SBM-Undesirable模型对2000—2011年农村信用社改革期间江苏省50家农村信用社的技术效率进行测度和分解,并基于面板数据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农村信用社改革实施以来,农村信用社技术效率得到显著提高,纯技术效率提高较快,规模效率呈较为平缓的倒"U"型变化;改革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农村信用社效率的影响趋势基本一致,对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效率的提升作用更加显著;内部因素是提高农村信用社效率的关键,改革对农村信用社效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通过一系列外部措施扩大了农村信用社的资产规模、清除了历史包袱并提高其管理水平。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彭淑清  
编者按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由于定位不明,体制不顺,环境较差等因素的影响,面临十分严峻的局面。特别是不良资产较大,历史包袱沉重,经营环境不佳等,严重制约了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应采取什么措施,切实把农村信用社办好,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需要我们认真的思考、探讨。南昌市农村信用联社成立以来,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两年收回不良贷款4个多亿,经营管理得到很大改善。本期特刊出彭淑清同志《四个多亿的贷款是如何收回来的?》一文,以期对现实工作有所启示、借鉴。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婧  朱承亮  郑世林  
基于2000~2008年陕西省8市86个县(区)农村信用社教据,本文采用SBM-UndeSiraBle模型和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对不良贷款约束下的农村信用社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度分析,并对其宏微观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考察期内陕西省农村信用社处于静态低效率和动态生产率增长状态,生产率增长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2003年启动的农村信用社改革未能提高陕西省农村信用社绩效,反而使其效率和生产率出现双双下滑的趋势;不考虑不良贷款约束会导致农村信用社效率值的高估和全要素生产率的低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业务创新能力对农村信用社绩效有负向影响,资本流动性、资本稳...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红伟  曹邦英  
我国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存在着定价机构不健全、贷款定价的内部基础要素有待完善、贷款利率定价方法比较简单以及外部环境有待优化等问题,为此,应从健全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的组织机构建设、加快农村信用社利率定价机制建设、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贷款定价机制以及优化外部环境等方面,进一步推动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工作。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朱思爽  
农村信用社不良债权化解的紧迫性和有效性 ,对于农村信用社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剖析了不能沿用资产管理公司模式及现行呆账准备核销的财务模式的原因 ,提出了应采取政策性、市场化、内调理的综合化解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