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75)
- 2023(8242)
- 2022(6926)
- 2021(6340)
- 2020(5376)
- 2019(12249)
- 2018(11922)
- 2017(22399)
- 2016(12222)
- 2015(13468)
- 2014(13066)
- 2013(12658)
- 2012(11752)
- 2011(10571)
- 2010(10713)
- 2009(10163)
- 2008(9972)
- 2007(9421)
- 2006(8337)
- 2005(7605)
- 学科
- 济(44442)
- 经济(44356)
- 管理(40384)
- 业(32269)
- 企(26633)
- 企业(26633)
- 财(18499)
- 方法(15228)
- 中国(14404)
- 制(14216)
- 农(14146)
- 贸(13268)
- 贸易(13264)
- 易(13080)
- 出(12950)
- 数学(12921)
- 数学方法(12779)
- 业经(11028)
- 地方(10323)
- 体(9658)
- 财政(9512)
- 农业(8991)
- 务(8167)
- 财务(8134)
- 体制(8123)
- 财务管理(8099)
- 口(8029)
- 出口(8027)
- 出口贸易(8027)
- 银(8000)
- 机构
- 大学(163601)
- 学院(162864)
- 济(69432)
- 经济(67948)
- 管理(60625)
- 研究(55321)
- 理学(51263)
- 理学院(50691)
- 管理学(49947)
- 管理学院(49625)
- 中国(43030)
- 财(38791)
- 京(34261)
- 科学(30217)
- 财经(28562)
- 江(26397)
- 所(26368)
- 经(25893)
- 中心(25886)
- 农(23253)
- 研究所(23093)
- 经济学(22682)
- 北京(21366)
- 财经大学(21057)
- 范(20962)
- 业大(20876)
- 师范(20775)
- 院(20749)
- 州(20551)
- 经济学院(20411)
- 基金
- 项目(106630)
- 科学(84581)
- 研究(82777)
- 基金(77689)
- 家(66523)
- 国家(65948)
- 科学基金(56797)
- 社会(54542)
- 社会科(51688)
- 社会科学(51678)
- 省(41149)
- 基金项目(40380)
- 教育(38423)
- 划(34175)
- 自然(33499)
- 编号(33441)
- 自然科(32718)
- 自然科学(32710)
- 自然科学基金(32142)
- 资助(30862)
- 成果(29083)
- 制(26944)
- 部(24635)
- 重点(24198)
- 课题(24186)
- 国家社会(23284)
- 发(22784)
- 创(22257)
- 性(22164)
- 教育部(21827)
共检索到2635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谦 代佳欣
本文基于制度导向、应用导向及价值导向,对照地方政府网站建设现状的测度结果,探析了地方政府网站建设的真正困局在于资源整合的低效度、低信度及低准度,依循"保—需—供"的逻辑链条,提出了破解地方政府网站建设困局的理性出路:一是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夯实制度保障;二是深掘用户需求,提升综合满意度;三是组架供给新模式,构建服务云平台。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朱丘祥
地方政府形成土地财政,是市场经济体制下计划手段的保留和发扬,在为我国城市化发展筹集到"第一桶金"的同时,也伴生着严重的社会后果,亟待改革调整。在理性认识土地财政的体制和制度诱因的前提下,应有破有立,以尊重和保障人权为基点,顺应建设法治国家的既定目标,打破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允许农村非农用地进入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并修改和完善土地征收和房屋拆迁的法律、法规。与此同时,深化和完善财税体制改革,以财权、财力与事权相匹配为原则重塑地方财政的主体性,赋予其征收房地产税等权力,从体制上消除地方政府"卖地"筹资的冲动。
关键词:
土地财政 制度诱因 法治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左静
我国现行征地补偿的非理性来自征地制度本身:征地补偿原则回避被征土地的真实价值,不符合"等价交换"的市场规则;征地补偿依据掩盖土地的预期收益并使补偿趋于最小化;征地补偿方法缺少科学的理论基础,使政府定价成为现实。因此,只有重新构建适应市场经济的征地制度框架,才有可能使征地补偿回归理性。
关键词:
征地补偿 非理性 制度诱因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海益
中国地方政府罚没收入连年快速增长不仅仅是出于各执法部门利己的动机,更重要的是中国财政分配体制使然。财政分权使得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严重不匹配,尤其是县乡财政日益困难,这是中国地方政府罚没收入增长的客观原因。地区间竞争使得中国地方政府"重投资、轻服务",对执法部门实行差额预算,剥离大量具有行政执法功能机构转而成立事业单位,且允许执法部门雇佣"临时工"以降低财政支出,这是中国地方政府罚没收入增长的主观原因。另外,中国罚没收入管理制度为这种增长提供了支持。在主、客观原因及罚没收入管理制度的双重激励与约束体制下,地方政府罚没收入不得不连年快速增长。
关键词:
财政体制 地方政府 罚没收入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卢盛峰 时良彦
本文使用物价平减处理后的中国城市官方生产总值与城市夜间灯光像元亮度比值来度量地方政府GDP数据注水程度,并基于1986年中国方言区地理分布信息构建了城市文化类型的空间权重矩阵,在此基础上定量研究了中国地方政府GDP统计数据注水竞争中潜在的文化诱因。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地方政府GDP注水程度在不同的城市之间有着很强的文化依赖性;(2)方言大区和小方言区层面分析都发现,不同方言区间的城市统计数据注水攀比效应都比同一方言区内部效应更强,即中国地方政府GDP统计数据注水存在一定的文化诱因;(3)文化差异越大的地区,GDP数据注水的攀比效应也越大;(4)加入WTO后由于人口流动促进文化交融,方言异质性对GDP注水攀比的影响明显下降。本文的研究对于进一步理解中国地方政府竞争及统计数据失真的内在机理具有实践意义。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王奎泉
资源配置是县级政府财政的主要职能 ,政府采购是资源配置职能的具体实现形式 ,县级政府在推行这一制度过程中 ,在理论认识与实际运作上尚存问题 ,县级政府采购制度应如何规范 ,本文试图作一些探讨。
关键词:
县级 政府采购制度 困惑与出路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范必 李欣瑞
地方政府和企业在投资体制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和出路范必,李欣瑞自去年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进行投资体制改革,至今已近一年,这一改革的进展如何?地方政府和企业在改革中又遇到了哪些困难?带着这些问题,笔者于5月上旬同山东省计委、湖北省计委,以及济南、淄博等六市县...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绘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从中央到地方在绩效管理方面都做了大量积极有益的探索,尤其是十八大以来绩效管理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在党中央批准的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专门就预算绩效管理做出了论述和部署。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将对预算"全面实施绩效管理"提升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高度,为财政部门
关键词:
预算绩效管理 全周期 绩效目标 财政支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熊小青
近几年农村因自然资源开采所形成的资源环境问题而引发的集体性的上访冲突、抗争频发,这与地方政府行政管控和利益管控不当有关。地方政府依法履职却转而成为冲突指向的新目标,其根源在于地方政府资源环境管控的角色杂糅、"寡头式"管控、"财力困境"、惯性管理思维与能力困境、政出多门等因素影响。化解管控困境的有效之策,应该基于资源环境的公共性及管控中民众的参与性,其核心是突破冲突管理的政府单一性思维,形成冲突的多元治理结构。具体表现为权力管控的多主体参与、资源环境利益共享及政府职能界定等治理转向。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尚虎平
我国各地广为诟病的重复建设、无用建设、面子工程、形象工程等层出不穷,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首先需要区分"政府绩效行为"与"政府非绩效行为",然后找到地方政府非绩效行为的根源。文章在构建了一个博弈模型的基础上,发现这种"非绩效行为"绵延不断,日益翻新的根本原因在于这是处在横向和纵向行政职位晋升激励当中的地方政府领导干部在信息约束和风险规避下作出的理性选择。他们为了取得组织部门任职、升迁考察所需的"绩效",就要同时关注竞争对手的动向,看着竞争对手所在地方政府的"出牌",这样至少可以保证不被竞争对手拉下。但这样做的后果,往往是发起某种政府行为的地方政府与模仿的地方政府行为同时落在了"政府非绩效行为...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何治国 陈卓 刘淳 刘津宇
近年来,中国影子银行的骤增与"四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搭建了连接全球金融危机、中国"四万亿"财政计划以及中国影子银行扩张三者之间的桥梁,并研究了其内在的关联和相互作用机制。依赖出口的中国经济在2007—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遭受重创,GDP增长率一度由2008年第三季度的9.5%跌落至2009年第一季度的6.4%。为刺激内需、避免经济硬着陆,国务院于2008年11月颁布了一项前所未有的"四万亿"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吴田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能否突破融资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走市场化道路是平台摆脱困局,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关键和唯一可行方案。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要努力将管控、投资、融资三者结合起来,深入贯彻市场化,加强创新,最终推动平台科学、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 融资困境 市场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谭海波 范梓腾 杜运周
政府网站建设是数字治理现象的基本类型,也是推动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已有研究对政府网站建设绩效差异形成的条件和机制缺乏深入探讨。本文在TOE框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政府组织行为的特点,提出了理解地方政府网站建设绩效差异的整合性分析框架。并使用fs/QCA对我国31个省级政府门户网站的案例进行组态分析。研究发现:(1)存在驱动高水平政府网站建设绩效的4种路径:以技术管理能力为构成的技术型;以技术设施建设、注意力分配和同侪竞争压力为构成的技术—平衡型;以注意力分配、财政资源供给、同侪竞争压力和公民外部需求为构成的组织—环境型;以强调技术设施建设、财政资源供给、同侪竞争压力和公民外部需求的环境—平衡型。其中,技术型驱动路径在提升政府网站建设绩效上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2)在特定的客观禀赋条件下,注意力分配和技术设施建设可以通过等效替代以"殊途同归"的方式提升政府网站建设绩效。(3)作为主观可控条件,技术管理能力和注意力分配是地方政府克服客观禀赋条件制约,推动政府网站建设的可行手段。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化对我国地方政府信息化发展背后多重因素间复杂互动本质的理性认识,并为政府网站建设带来有益的实践启示。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苏忠林
由于金融体系缺乏硬预算约束、财政体制的不完善、缺乏政府债务风险预警和控制机制、政府债务动态变化的“内牵制”和政府间财政竞争等原因,中国地方政府的债务有失控的危险。本文认为应以立法形式限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从理顺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理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建立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努力构建政府债务管理的良性循环机制、培植地方财源等方面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地方财政 政府职能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钟怀宇
家庭经营收入、工资性收入、财政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是我国农民增收的主要路径,但这四条农民增收的主要路径正逐渐表现出某些难以为继的局限性,以强化路径依赖为主要手段的农民增收政策与措施的效力开始出现边际效益递减的趋势,农民的持续性增收正陷入某种困局之中。要解决农民持续增收的困局,必须从农村经济的市场化改革入手,解决农村经济的深层次矛盾问题,而不应该将短期的因应性的宏观调控政策作为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唯一手段,这是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根本之策。本文对我国农民持续增收的困局进行了具体分析,进而提出了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民增收 持续增收 困局与出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