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18)
- 2023(7307)
- 2022(6205)
- 2021(5401)
- 2020(4642)
- 2019(10210)
- 2018(9824)
- 2017(19109)
- 2016(10098)
- 2015(11066)
- 2014(11013)
- 2013(10945)
- 2012(10432)
- 2011(9285)
- 2010(9923)
- 2009(9382)
- 2008(8678)
- 2007(7809)
- 2006(7019)
- 2005(6510)
- 学科
- 济(64839)
- 经济(64792)
- 管理(32859)
- 业(26437)
- 企(22979)
- 企业(22979)
- 方法(21856)
- 数学(18777)
- 数学方法(18678)
- 地方(17048)
- 财(15077)
- 中国(13011)
- 审计(12147)
- 地方经济(12040)
- 学(11677)
- 业经(10851)
- 制(9982)
- 农(8889)
- 体(8100)
- 融(8021)
- 金融(8021)
- 家(7748)
- 环境(7681)
- 技术(7605)
- 国家(7405)
- 务(7224)
- 财务(7212)
- 经济学(7166)
- 财务管理(7143)
- 财政(7049)
- 机构
- 大学(149197)
- 学院(148680)
- 济(74048)
- 经济(72774)
- 管理(56165)
- 研究(52892)
- 理学(48642)
- 理学院(48116)
- 管理学(47561)
- 管理学院(47255)
- 中国(40008)
- 财(36537)
- 京(30549)
- 科学(29357)
- 财经(28360)
- 所(26899)
- 经(25774)
- 经济学(24575)
- 研究所(23668)
- 中心(23363)
- 江(22212)
- 经济学院(21781)
- 财经大学(21127)
- 农(20315)
- 院(18586)
- 北京(18464)
- 业大(18204)
- 州(17475)
- 范(16900)
- 师范(16743)
- 基金
- 项目(95282)
- 科学(76196)
- 基金(71849)
- 研究(68542)
- 家(62333)
- 国家(61872)
- 科学基金(53531)
- 社会(48002)
- 社会科(45792)
- 社会科学(45777)
- 基金项目(37604)
- 省(36345)
- 自然(32990)
- 自然科(32211)
- 自然科学(32203)
- 自然科学基金(31662)
- 教育(30572)
- 划(29732)
- 资助(29510)
- 编号(24712)
- 部(21839)
- 重点(21638)
- 国家社会(20931)
- 发(20839)
- 成果(20781)
- 性(19809)
- 创(19806)
- 教育部(19354)
- 人文(18906)
- 创新(18683)
共检索到2321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陈在生
地方政府绩效审计就是对政府及其部门管理和使用公共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审查。经济性是指节省投入,其审查与评价的重点一般包括公共经济决策、财政资源配置和公共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等方面是否合理、节约。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立国 张洪伟
在财政分权背景下,一些制度的设立对地方政府经济性投资效率具有一定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分权度、专项性转移支付、政府治理水平会提高地方政府的经济性投资效率,而政府预算外收入以及一般性转移支付并没有很好地提升地方政府投资效率。因此,要想提高地方政府的经济性投资效率,需要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强地方政府预算外收入的管理,提高地方政府治理水平。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胡奕明 顾祎雯
近年来,地方政府举债是否能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正向关系,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问题。然而,国内理论界一直缺乏直接的实证证据。为此,本文应用审计署2010~2013年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数据,通过多元统计分析,我们发现:地方政府债务能够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即两者之间呈正相关,但未发现两者之间存在拐点,即倒"U"型关系。另外,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在经济不发达地区、高金融支持力度地区以及人口迁出地区更为明显。这是因为人口迁出通常与经济不发达有关,而经济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增长更依赖政府的推动,从而使得政府债务拉动经济的作用更加突出,同时,高金融支持地区因融资方便这种作用亦会...
关键词:
地方政府 政府性债务 经济增长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莎莉
政府分权改革开启了地方政府干预经济的序幕。作为社会管理者和经济参与者,地方政府掌控着大量的行政处置权与公共资源,在区域经济的形成与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从推行市场化改革、促进地方发展两个方面,阐述了地方政府行为对经济绩效的正效应;从行政激励扭曲、预算软约束、选择性产业政策等方面,论述了地方政府行为对经济绩效的负效应;最后从转变地方经济发展模式入手,对加强企业能力建设、矫正政府过度规制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朱文蔚 陈勇
根据债务审计数据,在对地方政府债务发展态势与结构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作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地方政府债务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检验,结果发现:二者存在明显的正相关,这意味着政府举债对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产生了积极作用;随着负债率的提高,区域经济增长速度也在加快,但增长速度具有收敛性特征。这表明地方政府债务还未触及债务阈值,但仍需要警惕与防范债务风险,在控制地方政府债务增长的同时,需要考虑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区域经济增长 债务阈值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夏兴园
政府的经济职能,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行使行政权力过程中所承担的职责和功能。日本的地方政府在经济职能上有着积极的作用和特点。了解日本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对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一、日本地方政府经济职能的特点一个国家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与这个国家的财政体制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作为地方政府,它的主要职责是用公共投资来建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审计结果表明,随着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逐步完善地方财政管理以及举债、用债和偿债等方面制度,积极采取措施化解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负债等历史债务,审计调查地区的政府性债务有96%用于交通运输、市政建设等公益性项目,促进了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但地方财政和政府性债务管理还不够严格和规范,尤其是地方政府性债务形成时间长,总体规模大,历史遗留债务负担仍比较重。一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孙宁华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晓梅 刘钦
地方政府审计是政府治理中的内生监督控制系统,其审计治理效果对地区经济稳定与发展至关重要。基于经济责任视角从我国30个省、自治区与直辖市选取2010—2016年132份样本为研究对象,以地方政府审计治理成本与地区经济水平为主要衡量指标,研究地方政府审计治理效果。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审计投入越多,产出越大,审计治理成本越低,审计治理效果越明显;地方政府审计治理产出越大,投入越多,地区经济水平越高,可有效发挥审计治理效果;地方政府审计的有效开展,对降低审计部门行政成本、维护地区经济秩序稳定发挥着积极作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永亮 赵德余 辛广海
本文以分权改革为分析框架,认为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的短期行为助长了地方政府的"灰色"权力,主要通过地方政府支出规模偏好(流动性创造)、支出本土偏好(市场分割)与支出结构偏好等因素表现出来,此类因素影响经济增长的绩效;从实证角度来看,财政分权在无外部性条件下具有积极正面的经济增长收益,引入政府支出三大特征变量后的进一步考察显示政府支出规模扩张(流动性创造)和支出结构偏好促进了经济增长,支出的本土偏好则具有负面效应;总体来看,财政分权导致地方政府追求短期经济增长目标,而忽视长期社会福利目标(如环境的改善、收入公平等),这需要第二阶段政府治理模式的改革和分权体制的重新设计,从而走向"和谐"发展之路...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吴泽斌 刘卫东
研究目的:探究审计在地方政府耕地保护绩效中的运用,为丰富和完善耕地保护制度提供新的视角。研究方法:公共受托理论与审计学相关理论。研究结果:(1)地方政府耕地保护的绩效不只体现在数量规模的能控性方面,还体现在耕地保护资金的使用情况、耕地保护中的区域公平情况、耕地保护行为的守法情况等方面;(2)地方政府保护耕地实质上是履行其受托责任,地方政府耕地保护事业的绩效审计就是对其履行受托耕地保护责任绩效的一种审计;(3)基于公共受托责任构建了地方政府耕地保护事业绩效审计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结论:地方政府耕地保护事业的绩效审计制度安排可以最大程度地显化委托人的监督权力,从而降低代理成本,增加代理人违约风险。
关键词:
土地管理 耕地保护 绩效审计 受托责任
[期刊] 改革
[作者]
唐云锋 刘清杰
地区所处经济阶段差异会使地方政府行为激励产生异质性,进而影响地区举债压力弹性。从经济阈值效应的独特视角,探究不同经济门槛区间压力波动引起的地方政府举债行为变化,利用举债压力弹性解释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扩张成因。基于我国283个地级市数据,构建门槛面板模型对理论假设进行经验检验。研究发现:从低到高的经济阈值区间下地方政府举债压力弹性翻倍增长,尤其是在第三经济阈值区间,举债规模扩张呈现加速度特征;财政压力对地方政府举债的刺激作用,只有在第三经济阈值区间才会得以释放;"土地财政"的存在强化了地方政府举债对压力变化的敏感度,并助推了地方政府举债压力的弹性波动。经济处于发达阶段的地方政府的举债压力敏感度,显著高于处于欠发达阶段的地方政府,因此,高水平的城市举债压力弹性及其潜在的债务风险应成为下一步关注的焦点。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徐家杰 姚耀军
本文估算中国地方政府的直接债务规模,并通过PSTR模型考察其经济增长效应。研究表明,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高低两个机制中转换,表现出非线性,其中低机制即促进效应占据主导;但若债务产出比超越临界值54%,则促进效应将被抑制效应取代;债务产出比临界值相对较低主要与财政支出低效率和预算软约束两大因素有关,暗示债务积累对经济增长的正效应会较快地出现逆转;债务产出比临界值具有省际异质性,近年来与对外开放度的省际差异高度负相关。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菁
以2007-201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门槛模型,实证分析了地方政府性债务与我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地方债务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具有显著的门槛效应,并存在唯一的门槛值。当地方债务水平低于这一门槛值时,它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影响,一旦超出该门槛值,则会抑制经济增长。同时,欠发达地区相较于发达地区而言,地方债务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显著且强度更甚,其门槛值也更高。一旦地方债务水平超出门槛值,地方债务对经济增长的消极影响也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更加明显。因此,"以债务促增长"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应充分考虑地区特质,因地制宜地管控地方债务,构建起适合我国国情的地方债务控制与风险预警机制,推进存量债务置换,并加强地方债务信息的核算与披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