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27)
- 2023(13156)
- 2022(11602)
- 2021(10776)
- 2020(9133)
- 2019(20873)
- 2018(20747)
- 2017(40197)
- 2016(21821)
- 2015(24669)
- 2014(24620)
- 2013(24186)
- 2012(22460)
- 2011(20294)
- 2010(20629)
- 2009(18885)
- 2008(18490)
- 2007(16377)
- 2006(14554)
- 2005(12932)
- 学科
- 济(104732)
- 经济(104636)
- 管理(68640)
- 业(61352)
- 企(53553)
- 企业(53553)
- 方法(41015)
- 数学(35004)
- 数学方法(34623)
- 财(25314)
- 地方(24632)
- 中国(23904)
- 农(21589)
- 业经(21445)
- 学(20796)
- 制(16959)
- 理论(15773)
- 和(15378)
- 务(15205)
- 财务(15132)
- 财务管理(15095)
- 地方经济(14964)
- 农业(14662)
- 环境(14382)
- 贸(14348)
- 贸易(14336)
- 企业财务(14334)
- 技术(14126)
- 划(13937)
- 易(13807)
- 机构
- 大学(314002)
- 学院(312586)
- 济(131228)
- 经济(128405)
- 管理(125664)
- 理学(108687)
- 理学院(107495)
- 管理学(105834)
- 研究(105638)
- 管理学院(105251)
- 中国(77501)
- 京(66655)
- 科学(63209)
- 财(60492)
- 所(52469)
- 财经(47936)
- 研究所(47470)
- 中心(46661)
- 江(45245)
- 农(43839)
- 经(43446)
- 业大(43036)
- 北京(42385)
- 范(40987)
- 师范(40650)
- 经济学(39537)
- 院(38224)
- 州(37037)
- 财经大学(35539)
- 经济学院(35239)
- 基金
- 项目(209280)
- 科学(164861)
- 研究(155478)
- 基金(151697)
- 家(130596)
- 国家(129500)
- 科学基金(111875)
- 社会(98432)
- 社会科(93267)
- 社会科学(93241)
- 省(81339)
- 基金项目(80604)
- 自然(71738)
- 教育(71127)
- 自然科(70029)
- 自然科学(70019)
- 自然科学基金(68756)
- 划(67864)
- 编号(63574)
- 资助(62749)
- 成果(52294)
- 重点(46486)
- 部(46221)
- 发(44831)
- 课题(43857)
- 创(43215)
- 创新(40210)
- 教育部(40185)
- 国家社会(39919)
- 项目编号(39703)
- 期刊
- 济(151107)
- 经济(151107)
- 研究(97100)
- 中国(57781)
- 管理(48515)
- 财(47109)
- 学报(45393)
- 科学(43100)
- 农(39276)
- 大学(34783)
- 教育(34154)
- 学学(32769)
- 技术(27771)
- 农业(27418)
- 融(25896)
- 金融(25896)
- 经济研究(24719)
- 财经(24148)
- 业经(22392)
- 经(20656)
- 问题(18930)
- 技术经济(16702)
- 图书(16316)
- 理论(15604)
- 现代(14807)
- 科技(14431)
- 实践(14003)
- 践(14003)
- 业(13728)
- 商业(13670)
共检索到4644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高宏艳
地方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的好坏对地方的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然而我国地方政府在宏观调控方面存在着一系列有待于迫切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地方经济的发展。本文对我国地方政府经济宏观调控作了理性的思考,深入分析了地方政府经济宏观调控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及现状,并且提出了提高地方政府经济宏观调控能力的有效措施,希望能够对我国地方经济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地方政府 经济 宏观调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余根钱
对我国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初步分析余根钱在考察我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时,往往会由于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得出相反的结论。当从治理经济过热或走出经济低谷的角度来看时,就会得出其宏观调控能力很强的结论;而当从经常出现总量失控和经济过热的角度来看时,又会得出其...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黄凤羽 刘维彬
我国消费税在税目范围不断扩大的同时,仍存在税源高度集中、实际税负与名义税率不符、税目范围偏离高收入群体支出结构的问题。强化消费税宏观调控能力,应优化实物商品税目范围,并将服务类消费纳入征税范围,同时应强化零售环节课税,扩大从量课税范围,进而强化总体调控能力。
关键词:
消费税 宏观调控 调控能力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黄凤羽 刘维彬
我国消费税在税目范围不断扩大的同时,仍存在税源高度集中、实际税负与名义税率不符、税目范围偏离高收入群体支出结构的问题。强化消费税宏观调控能力,应优化实物商品税目范围,并将服务类消费纳入征税范围,同时应强化零售环节课税,扩大从量课税范围,进而强化总体调控能力。
关键词:
消费税 宏观调控 调控能力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钟晓敏 叶宁 金戈
经济的波动性要求政府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当中央政府实行扩张性的宏观调控政策时,地方政府会积极配合;但当中央政府实行紧缩性政策时,地方政府就不愿配合,甚至消极对待,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本文建立了一个简单的模型,分析地方政府的行为选择,并从规范的角度探讨在市场化改革中,地方政府在宏观调控中的职能定位。
关键词:
宏观调控 地方政府 博弈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傅志华
中央政府的政治权威性与宏观调控能力──中俄市场经济转型中政府地位之比较傅志华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是中俄两国面临的共同任务。尽管两国在改革的价值取向及具体程序、思路等方面不尽相同,但由于过去几十年中有过大体相同的社会经济发展经历,以及两国在...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沈立人
当前经济形势,面临复杂多变和不确定性以及若干困难。对应之道,不能全靠市场机制的校正,而有赖于加强和改进宏观调控,这有其普遍性。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大国,处于转型期,又有自己的特色和选择,其中各级地方政府的博弈是值得关注和认真思考的。
关键词:
宏观调控 地方政府 博弈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尹祖宁
地方政府投资扩张冲动及其行为偏差是导致宏观调控政策效应耗损的主因。规范地方政府行为,改善投资宏观调控,应从改善外部环境和调整内在机制着手。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本文分析了粮食商品的特殊性及重要性,指出市场机制的缺陷及粮食体制改革的实践表明,政府必须加强对粮食生产经营的宏观调控。作者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制定粮食长期发展战略和规划;建立稳定的有保证的农业生产投资机制;建立长期的粮食价格保护制度;培育国内粮食市场体系;深化粮食体制改革,确保国有粮食部门的主渠道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赵扶扬 陈斌开 刘守英
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发生了显著变化,在外需萎缩和工业增加值减速的背景下,宏观经济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变,而基建投资加速、房地产价格高企、地方政府债务攀升等现象相伴而生。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宏观调控、地方政府、土地市场和地方政府债务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研究金融危机等外部冲击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机制,强调中国特色的宏观调控和地方政府行为的关键性作用。研究发现:地方政府行为转变是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宏观经济的重要渠道,外部冲击导致以"招商引资"为基础的"土地财政"模式难以持续,地方政府逐步转向以"基建投资"为依托的"土地金融"模式,其代价是房价高企和地方政府债务快速攀升。增加建设用地指标、放松地方政府举债约束和刺激房地产市场等宏观调控政策,在稳定经济增长的同时放大了地方政府行为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本文在统一的理论框架下解释了金融危机后基建投资加速、房地产价格高企、地方政府债务攀升和经济增长率温和下滑等一系列宏观重大现象,为理解金融危机前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提供了理论基础。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应对国际形势不确定性的重大战略举措,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和地方政府激励机制是妥善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稳定房地产市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左峰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宏观调控领域的博弈已经成为一种客观的经济现象,值得决策部门关注。通过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博弈模型以及地方政府之间博弈的攀比效应可以解释博弈的内在形成机理。博弈既有积极效应,也有消极效应。当前博弈失序之矫正的关键在于加快制度创新,强化监管力度;加强预期研究,打造诚信政府。
关键词: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宏观调控博弈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金戈
随着中央政府加大财政分权的力度,一方面促进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和地区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很多弊端,其中之一就表现为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在执行宏观经济政策上的步调不一致。本文认为这一现象背后的根源就在于中央对地方官员的激励机制以及由此引起的地方官员之间的政治锦标赛。为此,我们构造了一个官员晋升博弈模型,通过这一模型对上述宏观政策步调不一致现象进行了解释,并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娄文龙 胡象明
近年中央政府对住房市场进行了数轮宏观调控,但并未取得理想的效果。基于住房市场中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存在着委托-代理的博弈关系,该文首先构建了宏观调控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住房市场中博弈模型,并以新公共管理为分析框架探讨地方政府选择的博弈策略,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认为地方政府应该重新定位自己的职能,同时中央政府必须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关键词:
住房市场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博弈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晓慧
文章认为,政府调控经济的指导思想,应是经济增长“速”与“度”的统一,是“速度+效益”的可持续增长。社会全要素劳动率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及其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的日益提高是“速度+质量”型的经济增长的实质内涵。因此,政府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暨军民 何新根 邵雅萍
关于强化政府对副食品宏观调控的研究暨军民,何新根,邵雅萍近两年来,肉、禽、蛋、奶、鱼、菜等主要副食品的供应,特别是其价格波动已成为困扰大中城市领导者的一大难题,也是城市居民最为关切的热点问题。笔者试图通过对杭州市近年来副食品供应和市场价格波动的现状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